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其实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方便的,这也是其发展的宗旨。大家都知道,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21日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中国学者特别是地学界的专家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并于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从这之后,与“数字地球”相关相似的概念层出不穷。“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等名词充斥报端和杂志,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智慧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智慧城市到底智慧到哪里,我们都想知道,是生活的周围环境什么都是智能化的吗?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我们掌控之中的吗?是一切的不方便都会变得很方便吗?是我们想干什么一句话就能实现吗?是…各种的猜测加幻想。但是现在,在智慧城市生活和工作绝对不是幻想。
数字城市有时候会和智慧城市相联系,其实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还不是完全一样的概念。数字城市系统其实是一个人地(地理环境)关系系统,它体现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系统由政府、企业、市民、地理环境等,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子系统构成。城市信息化过程表现为地球表面测绘与统计的信息化(数字调查与地图),政府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数字政府),企业管理、决策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企业),市民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城市生活),以上四个信息化进程即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低碳城市、无线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等等概念相交叉,还会与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等等行业相关联。从“智慧城市”几个字中,就可以了解他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慧化,更加智能化的利器。如此之好事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为何不尝试了解,尝试接触,尝试使用呢?
其实,智慧城市也正是迎合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必然产物。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经济水平逐渐的提升了后,自然不甘于平庸和原地踏步的人们,对生活和工作上就多了更多的需求,开始从满足于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到了精神需求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恰恰迎合了当下的时代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因而,智慧城市的“大蛋糕”自然很是抢手。
说些实在的,智慧城市到底方便我们什么地方,到底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接触到智慧城市呢?在这简单的提及一些。
现在,就拿着离我们每个人都最接近的话题来说吧智能交通。交通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关注的,不论是有车一族,还是低碳环保的自行车一族,每天只要出门,都会走在马路上,因而,在这谈谈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大力的减少交通的拥堵问题,以及当下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交通安全,还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正是因为这些好处,智能交通也受到了国家以及各政府的重视。
当下,不论是北京、上海等一线的大都市,还是小城市小地方,交通拥堵的问题都已经显现出来了。这春节也刚过去,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家乡的交通问题,“出门就堵车,出远门就打不到车”等等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说交通是智慧交通呢,自然有他的道理。
智慧交通系统,是可以辅助驾驶员或者是直接替代驾驶员去驾驶车辆,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他还能够机灵及时的出现报警,还更聪明的是他还可以根据路况的实际情况去控制车速。该系统还能够准确的监测路况信息,而且做到及时的反馈。该系统的交通监控部分还能够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等问题都不在话下,哪条路最畅通也能够迅速提供给相关人员。现在,还有智能出租叫车系统,那个系统在出租车内,会以语音的形式提醒司机,哪个路口有人等车,更神奇的是,系统会自动播报离车最近距离的等待打车的乘客,小编在北京坐出租车,专程问了出租车司机这个神奇的系统,真心觉得科技的发达。
智慧城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发达,越发的让我们感受到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是那么的容易和方便。诸如,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诸多领域,有了这些的“智慧”,你们不期待智慧城市的来临吗?
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智慧城市年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设的目的不够明确。有一些城市盲目的模仿其他的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
第二,建设思路不清楚。很多的城市都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既没有明确主要的任务和实施路线图,也没有跨部门的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机制、政策机制;
第三,建设模式不可持续。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押宝押在政府的投资上,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将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的推进。
据介绍,“2013中国智慧城市年会”由中国市长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政府代表、I CT企业代表和业界专家,以“聚焦绿色智慧,助力城市发展”为主题,将目光投向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评测等各个方面。
本文综合摘编自《中关村在线》;
通过汽车对汽车和汽车对基础设施通信可以实现主动式安全系统,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伤亡。除了提高安全性以外,还对于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有很大潜能,并有助于减少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
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领域的这种进步可以借助各种应用来实现,这些应用能够警告危险(比如前方可能碰撞),在附近车辆失去控制时发出警告,提醒即将到来的交通拥堵等。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可靠地实现相互间的交互,因而可以向司机警告潜在危险,帮助司机避开事故,甚至能以比人的典型反应时间更快的速度自动应对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借助前方拥堵警告功能,还可以提前重新规划线路,避开堵塞路段。
智慧城市的这个特殊的检测功能,主要是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气象探测领域,对于提高气象要素的自动化探测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改善现有自动站设备功耗大、观测精度低、通信技术落后、缺乏状态控制、集约性差、产品时效性不够等问题,是未来提升气象探测能力和探测精度的主要方向。智能传感器担负着将各要素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规范化并传输给中央协调器的任务,也完成中央协调器乃至非本地中心站对各要素传感器控制、校准的功能,是面向物联网的新一代高精度自动气象站的基础。
引入物联网概念,对观测站内各要素智能传感器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是实现多要素采集、台站观测集约化的核心。对每个智能传感器分配相应ID,使用中央协调器构建星型、树状网络拓扑结构;通过ZigBee网络节点软件设计使网络节点成为全功能设备,具备控制器、数据双向交换、远程监视和控制管理等功能;中央协调器增加端口故障自检和配置信息恢复功能;对各智能传感器和中央协调器进行控制程序编写,建立传感器到中央协调器乃至非本地中心站的通信通道,从而实现智能传感器的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