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历史·地理 > 正文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五十一)

2014-08-27 22:15 历史·地理 ⁄ 共 4320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这是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针对当时部分人提出的“中国必亡论”(武器不如人)和“速胜论”(盼望苏联出兵),以及对游击战争的轻视,毛泽东进行了一一驳斥。他提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日本与中国相比,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日军妄图用速决战击败中国。毛泽东将持久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防御期,敌进我退;第二阶段为战略相持期,敌我拉锯;第三阶段为战略反攻期,我进敌退。在具体战术方面,转被动防御为灵活出击,通过主动灵活、有计划地进行运动战、游击战,可以有效消耗敌有生力量。日军兵力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稀释摊薄后,在后勤补给、兵力调度上都会存在问题。通过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民兵力量,必将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后取得胜利的,必然是中国。

相关阅读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五十)

1938年5月,陕西延安,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为第四期学员作《论持久战》的报告。该校简称“延安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开办,校长林彪。1937年二期开学时有14个队1362名学员,到1938年4月第四期时,学员猛增至5562人。抗大在敌后根据地创办了13所分校,遍及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数省,隐含与黄埔军校大搞分校进行对垒的意味。教授马列主义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军事技能、中国历史等课程。抗战八年,培养了10万名军政干部。同时期黄埔军校在瑞金、昆明、南宁、西安、均县、迪化等地建了10所分校,仅西安第七分校毕业学员就有37317人,各校学员总计超过12万人。自1927年清党大屠杀后,国共两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掰手腕。这种既斗争又合作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今天。

1938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卫队长卡尔逊,抵达延安访问。他是第一个以官方身份前往延安的美国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对卡尔逊说:“很高兴能在这里欢迎你”。通过1938年上半年对抗日根据地的长期考察,卡尔逊对八路军深深折服,他评价道:这是世界上最严于纪律和自制的一支军队,纪律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这样的人民,日本人是征服不了的。对于延安,卡尔逊说:在落后的山沟里,住着一群最现代的人。卡尔逊回国后,积极宣传制裁日本,支持中国抗战。1942年2月,卡尔逊奉命抽调1000名美军精锐,组建海军陆战队第二师独立营(工合营),罗斯福总统把他的爱子詹姆斯·罗斯福,送来担任突击营参谋主任。卡尔逊以八路军为范本,采用“官兵平等、思想教育、民主讨论会”等方式训练军队,灵活贯彻游击奇袭战术,在太平洋战场屡建奇功。1947年卡尔逊去世时,朱德发去唁电。史迪威、斯诺、卡尔逊、谢伟思等一批倾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最后还是没能扭转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美国两党居然还在争论“是谁丢掉了中国”。

1938年9-11月,延安桥儿沟天主堂,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主席团12名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全会批判王明路线,撤销其职务,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路线,正式确立毛泽东对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首次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反对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看看这些陕北泥腿子,估计没人敢想象:12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居然敢到朝鲜战场挑战美国军队,20年后,中国人居然搞起了导弹、原子弹。

1938年秋,山西五台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赴前线指挥对日军反扫荡作战。左起郭天民(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聂荣臻、孙毅、许建国,沙飞拍摄。1938年9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大将,根据大本营命令,执行“南攻广州、中取武汉、北围五台”作战计划,调集3个师团、3个旅团,共计五万多日军,从9月20日起,兵分25路向五台山区发动进攻,其目标是铲除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和八路军控制的县城。9月28日,在山西五台县、盂县交界的牛道岭战斗中,郭天民率部击毙日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联队长清水正夫大佐。10月2日,党中央电令129师破坏正太铁路,120师出击配合晋察冀边区,同时采取小股伏击、破坏交通线、夜间偷袭等疲敌扰敌战术,到10月下旬,进入五台山区的日军已经疲惫不堪。聂荣臻命令各区部队集结,对日军发起歼灭战。利用山区地形,日军机械化优势无法发挥,到11月7日,毙伤日伪军5200余人,迫使日伪军转入以占领城镇据点为目标的防御状态。

1938年,山西五台县松岩口村模范病室,加拿大医生白求恩(Norman Bethune)在动手术,左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叶青山,沙飞摄。1939年2月,白求恩率领18人组成的医疗队,赴冀中抗日前线抢救八路军伤员,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病人的碎骨刺破,而后感染转为败血症。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病逝,年仅49岁。晋察冀边区为其举行隆重葬礼,毛泽东题写悼词。白求恩在遗嘱中,将他的柯达莱丁娜35毫米相机,送给了沙飞。

1938年,德国西北部的不来梅-汉堡高速公路。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设高速公路的国家。1932年8月6日,德国波恩至科隆,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555号联邦高速公路),由科隆市长康拉德•阿登纳宣布通车,全长10公路,动用了5500名劳动力。当时德国社会主流舆论反对修建高速公路,普通民众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汽车了。1933年1月,44岁的希特勒宣誓成为德国总理。他背后站着德国工业寡头:I.G.法本、德意志电器联营(A.E.G)、联合钢铁(蒂森财团)、鲁尔煤矿、克虏伯、西门子、莱茵金属。这些工业卡特尔,都是一战后在美国华尔街资金支持下壮大起来的。华尔街的金融家,为希特勒的选举提供了6000万马克。希特勒上台后便把经济管理大权,直接交给金融家和工业家。1933年7月,希特勒成立德国经济总会,由蒂森、伏格勒、西门子等12名巨头和5名纳粹党人组成,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定经济法令。1933~1939年,有超过60家美国公司,与纳粹德国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杜邦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美联储、曼哈顿银行、美孚石油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德国重整军备扩大采购,有力刺激了美国工业寡头复苏。苏联与纳粹德国也存在大量工业合作关系。德国向苏联提供建设兵工厂的设备、图纸,苏联帮助德国训练军队。

面对全国600万失业人口,希特勒上台后发起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拒付一战赔款,开始经济振兴计划,以生产作为货币基础,雇佣大量失业人员,开始建造铁路、高速公路、水坝、兵工厂等工程。“帝国高速路网”和“帝国铁路”是其中重要项目,仅修建高速公路就雇佣了12万人。到1936年9月,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1942年达到3800公里。通过经济军事化、工业寡头化、金融统制化、对外易货贸易、对内冻结物价,强力控制通货膨胀;仅仅三年时间,希特勒就把德国从全世界失业率最高的国家,改造成欣欣向荣的经济强国。1937年,希特勒在视察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时,突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看着吧,德国经济很快就能达到足以支撑战争的规模了!” 。

1938年(伪民国27年),德国国家铁路公司(DRG)维滕贝格车辆修理厂(RAW,Wittenberge),新建的厂房内,两辆正在维修的SVT-137科隆型(Bauart Köln)高速柴油机车。该车是当时世界最快的干线列车,研制于1935年,由WUMAG、AEG、SSW、林克霍夫曼等公司生产,共有四个型号,最高时速160公里,平均时速132公里。1936年2月,一辆SVT-137莱比锡型列车,创造了时速205公里的世界记录。照片里的科隆型共生产了14列,每列由车头和3节车厢组成,车长70米,重160吨,有132个座位。采用柴油电力驱动,主机为两台迈巴赫GO6型12缸四冲程水冷442千瓦柴油机,配套西门子-舒克特的主发电机。最后一台SVT-137运行至1975年,现保存于莱比锡。

1938年3月14日(伪民国27年),德国民众庆祝并吞奥地利。当希特勒到达维也纳宣布“德奥合并”时,他受到几千人的热烈欢迎。从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到主宰德国命运,希特勒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上台短短四五年时间,希特勒使一个绝望的一战战败国空前强大,建立了令世人艳羡的全民福利制度。建成以纳粹党为核心,渗透控制全体德国民众的社会组织体系,也使对希特勒的全民崇拜推向顶峰。美国华尔街金融寡头,在希特勒背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38年6月25日,德国柏林以西177公里的的法勒雷斯(即沃尔夫斯堡),希特勒为大众汽车厂奠基。希特勒在演讲中说,我代表德国人民大众来放下这块基石。。。工厂需要依靠全体德国人民大众的力量来建设,生产的产品应该使德国人民都高兴,因此,这个工厂就叫大众汽车厂。该厂占地29.3平方公里,设计年产100万辆轿车。1939年大众甲壳虫汽车,首次在德国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1945年,盟军空袭炸毁了大众汽车厂63%的厂区。停战后随即恢复汽车生产,英国军管当局订购了2万辆甲壳虫汽车。

延伸阅读

    ----毛泽东传(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1938年(伪民国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推出当时世界最大的蒸汽火车头S-1。该车外形由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和宾州大学建筑学院主管保罗•科莱特(Paul Philippe Cret)合作设计。他们将惯用的流线型手法用于车头,降低了空气阻力。该车是1936年款K4S的改进型,由宾州PRR阿尔图纳机车厂生产。车头长42.74米,宽3.23米,高5米,采用6-4-4-6轴列,动轮直径2134毫米,车头重275.8吨,牵引力7200马力,设计时速160公里。该车运行至1945年底,1949年报废。【1930年代后,工业产品设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商品外观、包装、色彩、尺寸等视觉领域的艺术设计,与产品结构、材料、气动外形、操作界面、人机工程学等工业性能领域的设计紧密结合,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及时调整,有力推动了发达工业国的商品竞争力。时至今日,工业产品设计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存在严重短板。】

来源专题世界工业化300年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五十二)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