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月:花好月圆

2017-07-20 22:02 生活·感悟 ⁄ 共 107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首《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望舒,是神话中为月驾车的御者,后来也就代指月。

在中国,月有着诸多美称。月的甲骨文就好像是新月初升。新月如钩,因此月有银钩、玉钩之称;弦月如弓,月又有玉弓、弓月之称;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还有玉轮、银盘、玉镜之称。古人又认为月中有桂树,住着蟾蜍和玉兔,他们不仅联想出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树等故事,还赐予了月蟾宫、桂魄等名。

古人看月,见月光皎洁、月色明媚如美人,便以婵娟之名称呼月。婵娟是美好的、曼妙的、温柔的,与日的热烈、灼热截然不同,因此月比日更贴近人心。古代有拜月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少,不分东西南北,带着自己的渴望与需求,将月视为一个有人性的对象而虔诚崇拜,祈求美好生活,祷祝亲人安康,希望夫妻团圆……如此种种,在中国文化中刻下一道深深的烙印。月,也逐渐积淀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团圆的象征、思念的象征。

中国文学对月表现出极大的青睐。从《诗经》的“月出皎兮”到曹操的“明明如月”,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无一不是诗人对月的歌颂与月下的感怀,无一不是月带给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时晦时明、时缺时圆,但周而复始,亘古不变。这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短暂的喟叹、对历史变幻的感慨。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人却不可能一直是那个人,人们流露出对人生太过短暂的感伤,同时却也试图去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观照历史的变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的周期性圆缺,在情感丰富的中国人眼里,照应着人间的聚散离合。月圆,人圆,在月缺的时候等待月圆,就像在分离的时间里期待重逢。这对于远离故乡、远离亲朋好友的古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望月思乡也好,对月怀人也好,月亮已经承载了人们的精神情感,成为羁旅游子的共同情结。

悠悠万世,人们从月的永恒,明白了人生的短暂和时事的变迁;从月的阴晴圆缺,明白了人的悲欢离合自古难全;也从月的孤光皎洁,明白了美的境界与善的理想。

一轮明月,容纳着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憧憬与幻想、沉静与思考,也折射出世间的团圆与离别、欢欣与忧伤,更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共同情感。花好月圆,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前行,这种情感留存在每个人的记忆与渴望之中,亘古未变。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