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用字中,有出现的频率极高,尤其是有和没有这一对反义词。除此之外,与有组成的词组也是相当多,有时候,有的人,有一次,有功劳,有线索,有理有据,有朝一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等。
在甲骨文中,有或者用侧视之右手状来表示,也就是又,借用表示有无之有。这一字形结构意义不明,有可能是牛字的异构,古人以蓄养牛以为有,因此借用表示有无之有。到了金文,有的字形发生了变化,以从又持肉(右手拿着肉)为有,但到了小篆,有则又改为从月,隶变后楷书写作有。
有和无相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世间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生于无,以无为本,但人们又可以从有之中体会无的境界。老子曾用车轮、陶器、房子来做比喻,说明有和无的相互依赖,说这些之所以有它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它的无和虚,但是这种无和虚必须依靠有和实才能体现、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连事实的存在都没有,怎么去谈价值呢,如果没有“有”的存在,怎么突显“无”的存在呢。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联想当时的情景,的确是无声胜有声,然而这种无声的境界又是因为之前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烘托的,无声在有声的衬托之下才形成了那一刻的美。所以,有和无相对,但有无相生才是一个含有无穷妙趣的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有”必然就代表着一种存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从零到百千万,对于有而言,它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存在。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有”这个字来表示存在,比如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启明和长庚其实都是金星,天亮前后出现在东方,傍晚时刻出现在西方,所以这句话就是述说一个客观现象、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事实上在由“有”组成的很多词语句子之中,也都隐隐约约带有“存在”的意义,比如有人,表示存在这么一个人,有朝一日,表示存在这么一天。这种存在的意义不是很明显,但确实存在。
另外,“有”有的时候,还暗含着一种意愿。古人在誓词中常用“有如”这一词。比如“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有如皦日,有白日可做见证,有如白水,有河神鉴之。但在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层隐含意思,双方誓盟,必然是为了合作,要给对方一定的保证,并且为了取信于人,还要保证如果不坚守誓言,那我就愿意接受惩罚。所以有如在这里还表示对神明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如果没有做到的话,那么这个自己甘愿接受神明所降祸惩罚。有在这里,就表示一种意愿。
有表示意愿,当然不是个例。古人在使用“有”的时候,有时候是相当于宁可、宁愿的意义,比如鲁仲连说“连有蹈东海而死耳”,我宁愿蹈海而死 ;有时候则相当于想、肯,比如“儒生材无不能敏,业无不能达,志不有为”,儒生的才能禀赋和能力足以胜任,只是他们不肯去做。无论是哪种,其实都代表着一种主观意愿,只是这种意义不甚明显罢了。
所以我们看到带有“有”的诗句,有时候也的确在字里行间藏着诗人自己的意愿和期望。陆凯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没有什么可以送,不过一枝梅花,但梅花代表着春天,这里有美好的祝愿。李贺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有情之物容易衰老,别看苍天之上日出月没,光景长有,假使他也有情,也会如我们一般衰老,这里有真挚的情感。文天祥说“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尽管容颜蹉跎年华老去,但报国的赤心不会灭、不会少、不会减,这里有深沉的情怀。
有这个字,太过平常,也太过普通,但日常说话却又少不了它。它平常,但有着哲理深邃的内涵,它普通,又有着说话人朴素的愿望。人生有很多“有”,有花有酒有山有水有亲人有良朋,诸多美好,望君珍惜。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