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8-09-18 14:55 生活·感悟 ⁄ 共 145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说到“网”,在今天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已经不是“渔网”而是“互联网”了。绝大多数人几乎每天都要用手机或电脑来上网,互联网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学会上网,做一个网民,才能算真正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如果翻看诸子百家的文章,我们会发现,“网民”一词并非今日才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的历史。

网字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专指在水中捕鱼的渔网,还可以指在陆地上捕鸟兽的工具。在甲骨文里,网是一个象形字,是两根棍子插在地上,中间挂着张网,像是捕鸟捕鱼的丝网张开的形状。《盐铁论》里就有“网疏而兽失”的说法,意思是网眼大,野兽就跑掉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网,庖牺所结绳以渔,从冂,下象网交文。”庖牺,就是伏羲,是神话传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上古之神。传说他是人面蛇身,也传说是他创造了八卦,还传说是他教会了人们如何张网捕野兽、捕鱼。“庖牺所结绳以渔”,是说网就是庖牺用绳子结出来的用来捕鱼的那个东西。

在渔网出现之前,先民们在海滨和内陆江河的捕鱼方式还处于极为原始的阶段。“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这是说是君王想要良材,臣子们就会去毁坏树林;君王想吃鲜鱼,臣子们就会去抽干河谷--没有网的时候,为了能够吃到鱼,人们甚至发明了竭泽而渔的捕鱼方法。

后来,先民们学会了用植物纤维编织渔网,开始了人类最早的捕捞作业。渔网的出现,无疑是渔业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那么,在古代是怎么用网捕鱼的呢?这里要提到一个与网相关的成语:纲举目张。“纲”就是网上最主要的绳子,“目”就是指网上的网眼。纲举目张就是说古人在捕鱼的时候,将渔网上的一根大绳子高举撒开,那么这个网上一个一个的网眼就打开了,可以撒入水中捕鱼了。现在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比喻做事情要把握住主要的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的意义逐渐扩大了。很多跟网相似的事物都被称作“网”。这些事物可以是有形的,比如“电网”,是说来回交织穿梭的电线就像网一样密而有序;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天网、法网”,是说天道和法律就像一张巨大的网,那些违背的人,一定逃不出这张无形的网的惩罚。《老子》里面就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说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外,网还可作动词,当捕捉、陷害讲。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有“及陷于罪,然后从而行之,是网民也”的记载。不过这里“网民”的意义和今天不同,表示的是陷害人民之意。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句话:“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流传至今,就成为我们常用的一句谚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水边渴望也能得到鱼,不如回家结网从而真正捕到鱼。古人在打渔时总结出的这一朴素道理,和我们现在的网络语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是如出一辙的。连渔网还没动手置办,空想捞鱼又有何用?与其羡慕他人收获的硕果,不如耕耘自己脚下的土地,所有最终的果实累累,都来自过程里的汗水重重;与其渴望他人领先于众的成绩,不如埋头自己的道路奋进,所有看似不凡的结果呈现,都始于积土成山的平凡过程——眼望天空是美好的愿望憧憬,脚踏实地则是必要的征程起点。

千年前渔网的出现,开始了人类最早的捕捞作业,为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今天,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信息化正在重新塑造着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我们不能有任何迟疑、任何懈怠——牢牢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在新时代奋发有为的重要基础。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