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看着满桌子的饭菜,对老伴说道:“余年事已高,食量不如以前,这么多食物对余而言,是多余的;何况咱家余粮不多,得省着点吃啊。”这位老者的话中一共说了四个“余”字,其中前两个“余”字是第一人称代词,与“我”同义;后两个“余”字则是“多余、剩余”的意思。
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余字像是先民构木为巢所搭建的简易茅屋。金文在下部增加托举横梁的两根支撑,说明建筑物复杂了。篆文承接了金文的字形,并使其整齐化。余字本义为单柱尖顶的简易茅屋。后来,余字又由指巢居草屋引申为我的居所,最后变成了第一人称代词,用来指代自己。屈原的《离骚》中,多次轮换使用余、吾、朕、我等字作为第一人称,使长篇诗歌不会显得枯燥。如“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等等。
作为茅草屋,吃不完的猎物、粮食都会收藏在这里,妥善保存。余字就多了一个含义——剩余。由于当时余字还作第一人称代词,为表区别,剩余之义另加义符“食”,写作餘(馀)。后来由于人们逐渐主要以“我”字为第一人称代词,余字只保留剩余之义,汉字简化时,便将余与餘统一简化为余。
追寻极致、抵达完美、止于至善,是我们应有的潜在目标和行为准则。但在一些情况下,做事有度、适可而止、留有余地,这种“留余”的理念,同样值得深思。譬如,吃饭要半饱,益于健康长寿,胡吃海塞吃得脑满肠肥,则是百病之源;作画要留余,高明的画家,入画的景物再多,也总要在画面上留出二三分空白;唱歌要留余,真正能打动人心的音乐,不是歌手用尽全力吼出来的。农民懂得,不留种子,就会绝种绝收;渔夫会问,一网打尽,下一网打什么?“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讲的是自然现象,又比喻的是为人处世的姿态。存续“留余”思维,审慎把握为人处世之度,有助于避免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等倾向。
大清相国陈廷敬一生清廉自律,衣裳粗旧,饮食无珍蔬膏粱,常以“我自长贫甘半饱”而自励,留下了“半饱居士”的清名,文学家金农写诗赞扬陈廷敬的清德余风:“独持清德道弥尊,半饱遗风在菜根”,《清史稿》给予他“清勤”定评。而在离陈廷敬故居大约500里外的河南巩义,有个康百万庄园,一块悬挂在主宅过厅“留余匾”上写着《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康百万庄园历代子孙都做到自觉“留余”,凡事张弛有度、适可而止、留有余地,远离穷奢极欲,康家得以繁荣兴盛了整整十二代四百余年。
“半饱”与“留余”,一是大清相国官箴,一是地方士绅家训,可谓异曲同工,反映了共同的境界与情怀。而它们的反义词就是贪婪与过分——贪财、贪功、贪名、贪权,过于奢侈、过于招摇、过分享受、过度消费,都是愚蠢之举。实践证明,用“半饱”思想来治愈物欲的贪婪,用“留余”精神来节制生活的奢侈,既是实事求是效果明显的明智之举,也是许多仁人志士的经验之谈。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方志敏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身后有余褒,历史有回响。“拥有一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取舍之道,又何尝不指引着人间正道。
毫不保留地付出努力、追寻尽善尽美的结果,这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而在葆有拼搏奋斗姿态的同时,也善于以“留余”的视角审视人生,理性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取与舍,做到做人知足、做事知不足、做学问不知足,我们必定能够拥抱一个更加充实而不凡的人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