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的设备驱动开发中,将驱动编译为内核模块也有很强的工程意义,因为如果将正在开发中的驱动直接编译入内核,而开发过程中会不断修改驱动的代码,则需要不断地编译内核并重启内核,但是如果编译为模块,则只需要rmmod并insmod即可,开发效率大为提高。下面说明如何添加、编译并允许LINUX模块。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有用的功能比如KVM虚拟化,都是以内核模块的方式动态地添加到内核中的。
LINUX的模块主要由6部分组成:
1、模块的加载函数(必须)
当通过insmod或modprobe命令加载内核模块时,模块的加载函数会自动被内核执行,完成本模块的相关初始化工作。
2、模块的卸载函数(必须)
当通过rmmod命令卸载某模块时,模块的卸载函数会自动被内核执行,完成与模块加载函数相反的功能。
3、模块许可证声明
模块许可证(LICENSE)声明描述内核模块的的许可权限,如果不声明LICENSE,模块被加载时,将接到内核被污染的警告。
4、模块参数(可选)
模块参数是模块被加载的时候可以被传递给它的值,它本身对应模块内部的全局变量。
5、模块导出符号(可选)
内核模块可以导出符号(symbol,对应于函数或者是变量),这样其他模块就可以使用本模块中的变量或者是函数。
6、模块作者等信息声明(可选)
知道了LINUX模块的组成后,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LINUX内核模块hello.c
一、首先编写对应的驱动程序的相关内容:(最简单的hello.c程序)
#include<linux/init.h>
#include<linux/module.h>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
MODULE_AUTHOR("MDAXIA");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Hello worl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Goodbye,cruel world!");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二、编写对应Makefile文件:(注意事项Makefile,首字母大写M)
ifeq ($(KERNELRELEASE),)
$(info 1st)
all:
make-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shell pwd)
clean:
rm*.o *.ko *.mod.c modules.order
else
$(info 2nd)
obj-m:=hello.o
endif
三、使用make指令对程序进行编译生成目标文件hello.ko
sudo make
使用的是sudo make的指令来保证运行和文件的执行权限等等:
这里成功生成了我们需要的.ko文件
使用sudo make clean命令来清除相关的中间文件以及目标文件:
sudo make clean
这样就清除了所有的文件了~
四、安装加载模块,需要的是root权限:
sudo insmod ./hello.ko
这里的路径变了一下,是因为我的Ubuntu16.04的试题主机加载模块的时候,需要数字签名,但是数字签名之后还是不能正确的加载,之后就在我的虚拟机Ubuntu16.04上实验了一下,这样居然成功了,因此路径有所改变,但是驱动成功加载了。
驱动加载成功的验证方法:
cat /var/log/syslog | grep Hello
这样就显示驱动成功加载了
也可以使用lsmod来查看模块的加载:
lsmod | grep hello
使用rmmod指令来卸载驱动模块:
sudo rmmod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