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井底望天·卷六】新年政治经济展望之七:和平衰落

2010-05-17 22:09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22018字 ⁄ 字号 评论 3 条

之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口号:不做老二。

这个口号,表面上的意思是,美国要霸住世界霸主的位子,不会给任何人让位。那么这个坚决不让位的手段里,不知道除了和平的竞争手段之外,是否包括不和平的暴力手段。

而世界上的战略家们考虑的就是,美国如何进行和平衰落,基本上就是重复当年英国和平衰落,向美国交接霸主棒的过程。

可是美国的战略家是不会这么想的。道路很简单,就是屁股和脑袋的问题。

想起这个问题,俺贴一张图给大伙儿轻松一下。

这幅图是关于小姑娘(据说是一位16岁的巴西丫头)的大屁股和两个大人物的小脑袋的故事。看到奥巴马的表情,如果他的国情咨文是“俺绝不当老二”,那么这张图就是“你可以当小二?”

好了,轻松一下,还是继续讨论不当老二的问题。中国前几年有人提出的口号是“和平崛起”。其实这个口号有点一厢情愿。因为你要和平崛起,那么人家现在霸着位子的那位必须要接受和平衰落。

如果人家不接受和平衰落,那么你要和平崛起,但又不能和平地让人家被衰落,那么这事肯定没戏。或者你发现其他人帮人家被衰落,那才是正路。

大英帝国当年的和平衰落,不是让崛起的美国干的,而是让德国给折腾的。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被德国人给和谐了两次,就把人家大英帝国给折腾得够呛。而二战之后,大部分英国殖民地的丧失,导致了帝国没有办法靠吸殖民地的血来补身子,就只好乖乖的被和平衰落了。

美国是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一举完成了从债务国到债主国的转变,而在战后,大力支持希特勒的德国发展军工企业,又让德国人帮着美国人打垮了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那么顺利地当上了霸主,就理所当然了。

这个就是现在的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世界霸主和平权力转移。

但是在美国当年崛起的时候,就是在1893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人的想法,可不是什么和平崛起,而是实打实、赤裸裸的暴力崛起。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在美国崛起的关键时间的1890年代,就是在国内,由新英格兰地区的北方派,通过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打垮了南方派,从而令美国赶上甚至领先了第二轮的工业革命,成功地实现了全国的工业化。

其实在美国建国之初,以美国国父华盛顿和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财政学家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一直企图以重商主义为基础的工业化政策,希望以某种形式的贸易保护,避免美国成为工业霸权英国的原料殖民地。这个企图建立一个工业化美国的企图,自然要求强大而有力的联邦政府,必须削弱各州政府和利益集团,尤其是南部的奴隶主,以向英国供应棉花原料为基础的农庄经济。

这种企图受到了南部领袖杰弗逊的有力抵抗。而在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中,由于杰克逊将军在新奥尔良的胜利,同时联邦党人对英国的暧昧态度,导致了南部的自由主义势力,在美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是因为很多来自英国的新移民继续来到美国,而这些新移民又大多数选择了新英格兰到纽约一线的美国东北海岸地区,这些偷偷带来了英国新技术的移民,让美国通过侵犯英国知识产权的方式,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班车。

这种状况,导致了新英格兰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南部的奴隶农庄经济,具有较大的优势。于是南部占控制力量的政府,选择了向西侵略的选择,希望通过扩展美国疆土的方法,扩大奴隶农庄制度,以和东北部工业经济抗衡。

这个西进的过程,主要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政策,和对墨西哥战争为主线。通过对墨西哥战争,美国吞并了加州、德州等等西部和南部地区,但是东北部工业和南部西部奴隶农庄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得到缓解,最终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

在这次惨烈的美国内战中—这次内战的死亡人数超过了美国所有对外战争的美国人死亡人数的总和,领导北方联邦军队的格兰特将军采取的办法,是以彻底摧毁美国南部的社会和经济作为目标。

尤其是北军大将希尔曼,采取的是抢光和烧光的焦土战略。在他领导下的联邦军队,一路从乔治亚、北卡莱罗纳到南卡莱罗纳烧杀抢掠,把这些地方变成了焦土。

正是由于北军在这些南部州的破坏,导致了这些地方到了今天仍然是美国比较落后的地方,从而再没有经济上的本钱,可以搞独立运动。

但是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为美国的工业化扫清了障碍,使美国在和日本、中国在大致同一个时期,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美国在以蒸汽机和织布机等为主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跟上了一个尾巴,但是就在以汽车、飞机、电灯、电报和电话为主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抢了先机。

而在1890年,美国政府针对印第安人的最后一次屠杀在北达科大州完成。这次冲突可以说是印第安人的义和团运动。那时候受到基督教传教士影响的印第安土人,开始流传一种叫做“鬼魂舞”的舞蹈,据说跳这种舞蹈,可以令白人在土地上消失,让水牛群回到世界,而巨大的风沙会卷起(当时白人的开垦运动已经导致了环境恶化,风沙兴起,但是到了1920年代才演变成沙尘暴),覆盖这个旧世界,而让人类的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地球上重新开始。

后来这些信奉者和白人的冲突不断扩大,结果导致了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最后的150人老人、妇女和儿童,被美军骑兵第七团包围住用机枪横扫。

这只杀妇女和儿童的第七骑兵团后来在朝鲜战争时候,又在南韩干了一次出名的老根里屠杀惨案。而这次是号称美国盟友的南韩平民,包括不少妇孺,估计上百人被屠杀。

但是马上接着来到的,就是美国在1893年的经济危机。

这个危机,是以建设铁路而导致的高科技泡沫爆破,紧接著就是房地产泡沫的爆破。整个经济危机走势,完全和这一次的从.COM高科技泡沫爆破,然后接着房地产次贷泡沫爆破,同出一辙。

而当时对走出危机的解决方法,就是一个:对外战争。

之二

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后,搞了大概30年的建设,然后就碰到了发展的瓶颈。

导致189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大伙儿死命借钱去大修铁路。因为人家当时搞的是被中国现在的经济专家们非常推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以在铁路建造的时候,显然就是一窝蜂而上,通过私人资本大干快上。

但是当时美国的人流量和物流量并无法让这些铁路盈利,因此铁路的建设,主要是靠矿山的开发来支撑。可是有限的矿山开发,无法带来大量投机资本渴望的暴利,结果就有一些铁路公司开始破产,从而引发了盲目投资的不少银行的坏帐问题。而由于银行的坏帐,带来了大家的恐慌,结果就是挤提银行,大家抢着换金子和银子,结果整个经济就陷入了萧条。

那一次资本在高技术上的发烧,大概是可以和1990年底,美国的另一次高技术泡沫相比。当然美国后来又发飙的房地产泡沫,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发飙的中国房地产泡沫,基本上都是一个铁的事实:没有控制的资本行为,就是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出来大声疾呼,想把中国推过去的道路,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

跟随这场铁路泡沫爆破的,就是房地产问题。当时不少美国的中产阶级们,开始买了新建的维多利亚风格的住屋,也没办法居住,只好放弃了。那个时候,不少美国中西部的城镇都变成了鬼城。后来好莱坞流行的鬼戏,几乎都是以这样的大房子作为背景。

随着经济萧条,当然就是失业率的高企。根据后来经济学家的估计,从1893年开始,美国逐年的失业率,大概是11.7%、18.4%、13.7%、14.5%、14.5%和12.4%。

民不聊生之下,自然就是各种社会事件,然后到了1898年,就是美国走向真正的帝国主义的时候,发生了美国和西班牙的全面战争。

当时的美国,是要寻找一条经济的出路。这条出路,就是要为美国的资本寻找殖民地—产品的原材料,和成品的市场。而要和当时的欧洲各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资源,那么美国就必须在国际舞台上崛起。

而当然最好的崛起的地方,自然就是从1823年美国发表了门罗宣言之后,一直有心但却无力实现的目标,就是美洲是俺们美国人的后院,你欧洲的帝国们必须滚出去。

要有实力把南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那么就必须要在军事力量上崛起。而当时的美国军队,虽然在对墨西哥这个菜鸟的战争中大获全胜,但是要对付欧洲的列强,集自己三十年工业化之后的制造能力为一身,怎样才是国家崛起的最佳道路呢?

这个时候,美国出了一个大牛人。这个牛人,就是在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马汉。

在马汉这位大思想家的眼里,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强权,就必须成为海洋强权。而因为当时的历史环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霸海洋,因此他主张美国和当时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仍然还是世界最强的英国皇家海军合作。这样的话,因为血缘高贵的盎格鲁-撒克逊是自己的同族,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一个民族对世界海权的控制力。

马汉对“强权即是公理”的公开提倡,使得他的海权中心论,即把强大的海上力量(当年只是强大的海军和强大的商船队,今天则要增加海洋科技能力)作为美国在世界上实施战略和外交的主要手段。一直到今天,这个理论仍然是美国的主要政治行为方式。

今天当美国总统,听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了事情,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俺们美国最近的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哪里?”

估计在今天中国的军队里面,最受到中国将军们推崇的西方战略家,大概就是这位马汉吧。

在马汉的战略考量里面,对美国最为重要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就是当时法国人开始动手建造的巴拿马运河,另一个就是太平洋中间的夏威夷群岛。

其实对海权的重视,在西方国家里面,一直就是一个历史传承。早在希腊时代,各个城邦国家争夺的主要就是对地中海航运的控制权,颇似中国古代的中原逐鹿,人家是在地中海逐鱼。

古罗马的思想家西塞罗也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而后来阿拉伯人对海洋贸易的控制,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走的都是海上霸权这条道路。

而对当时的美国战略家们而言,加勒比海就是美洲的地中海。

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从墨西哥湾来讲,美国通过陆地上的优势,其实就可以保障其利益。当时在美国和墨西哥战争中,美国的陆军从得克萨斯长驱南下,杀进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而当欧洲人要到南美洲来搞事情,其必须经历的中转站和踏脚石,就是加勒比海里面的一系列岛屿。从西到东,就是古巴、海地和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占据了这几个岛屿,那么欧洲人就完全没有机会在美洲坐大,因为你的咽喉要道被人卡住了。

在加勒比海的最南端,就是当年的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当然后来在美国支持下,就成功独立成了巴拿马国,而且美国有随时出兵占领和换总统的权力。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就让美国可以把两个大洋融为一体(当时美国的西部开发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所以当时看到法国人准备在巴拿马开垦运河,而美国却袖手旁观,马汉非常愤怒。在他看来,加勒比海这个美洲地中海,是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命脉所在,而当时美国排名世界第12名的海军,只可以勉强防御自己的东部海岸线,是没有办法控制这个命脉的地方。

因此当后来美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终于挑动了和西班牙的战争。通过这场崛起之战,美国占领了古巴、波多黎各,控制了海地和多米尼加。而且在太平洋地区吞并了夏威夷,并且占据了关岛和菲律宾。

那么当年靠了一战而毕其功的崛起战略,通过对美洲地中海的控制而成为世界强国的美国,今天的美国战略家们,考虑的不肯和平衰落主要思考点,就是要防止现在最潜在的挑战者中国,以同样方式崛起。

30年的工业化,大幅度提高自己国土的铁路运输能力,面临一个房地产的危机,不知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何,自己国内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咦,为啥这么像今天的中国?

那么美国战略家们眼里的中国的命脉,应该在哪里?那就是被美国人成为亚洲地中海的地方:中国南海。

之三

其实在1860年代,当美国完成了南北战争,开始自己的工业化的同时,在东方的中国,在1861年平定太平天国在望之际,开始了大约30年的改革开放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同时在日本,被美国将军佩里带领的舰队打开了国门之后,日本开始的倒幕运动引发了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

这三场富国强兵运动,在30年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美国由于在新技术上占了先手,而地缘环境比较有利,自从顶住了英国之后,美国就没有受到外部列强的干涉,而且对自己的邻国还占有军事优势。

而对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对成功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对失败,后代的史学家们都归结于日本的全盘西化,和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区别。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却失于偏颇。

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你如何真正理解西方在近代世界的崛起,其实主要原因并非在于其制度上的先进。更主要的是,西方的民族国家,就是不是以文化,而是以血缘定义的民族,成功地建立了社会和军事的一体制度,然后通过在技术上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暴力机器。

这种社会和军事一体化的血缘组织,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颖的东西。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斯巴达,就是这样的准军事社会,自然最后就把长于辩论的雅典人给征服了。后来兴起的底比斯和马其顿,也是一样的路数。

在中国古代,军政一体的周族在周武王的率领下,运用了最新的战车技术,也把商朝给打败了。后来出现的李渊的关陇集团、朱元璋的江淮集团、洪秀全的客家集团,还有以族群为基础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和满清,其实都是这种社会和军事一体的组织。

而当年在日本兴起的推倒德川幕府的军阀集团长川藩和萨摩藩等,都是这种在残酷倾轧下幸存的集团,其组织效率和执行能力都颇强。

中国当时在平定太平军之后,确实在朝廷里面恢复了一些生机,史称为同治中兴。但其实这个时候的稳定局势,靠的是和英法的妥协,尤其是将中国东南沿海半壁江山交给了英国人管治,从而形成了一个实际上的一国两制状态。

这个时候在中国主导改革的,在中央有恭亲王奕訢、文祥,在地方有因为镇压太平军而有功的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人。其实这个时候,中国搞改革开放的这帮人,不能说是最好,也不算是最差,比日本和美国的同僚有一些差距,但是并不是太大。

但是这批官僚,多是来源于内地的湖南和安徽等地,还是比较传统的中国士大夫式地主官僚,对洋务的事情,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对强军的路线,还是以到欧洲购买为主而不能立足于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

其实当时对西方事务非常熟悉的一位人才,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可惜当时的清廷不懂得爱惜人才,没有学习齐桓公和管治、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这样懂洋务的人才,就白白给处死了。

当然以当时非常善战的湘军和淮军,加上历史上就享有盛誉的蒙古骑兵,如果中国能够快速的学习到西方列强那套组织军事暴力的法子,发展自己的军备,不是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富国梦的。

但是当时缺乏理想的外部环境,中国又是各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猎物,因此在1883年受到法国争夺越南的挑战时候,不是没有机会在军事上打败法国,扭转国际劣势。

可是当时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精英们,没有能力应付这个挑战,在镇南关大捷之后,反而变成了战争的输家,而这个表现,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大概在美国开始挑战没落欧洲帝国西班牙的时候,日本发动了针对中国的抢占朝鲜和东北的战争,就是甲午战争。

其实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主要在于海战的失败。但其实当时中国作为大陆国家,其陆军建设的薄弱,是主要的问题。

洋务运动,大力扩建海军,当然主要是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吃了敌人来自于海上的亏。但是仔细的想一下,就算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如果好好化功夫在陆军建设上,把海防搞起来,不一定就防不住。

而在发展海军上面,靠的是远离海岸生活的湘军和淮军,其水上作战经验大概是来自于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等等内河,并没有海上戎马的传统。

真正有这些传统的广东和福建的海盗们,却已经早已湮灭。如果当时中国仍然有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或者哪怕张保仔这样的狠角色,那么也许甲午海战的历史就要重写。

想对于中国,日本的海盗传统要保留得好很多,这都使得日本在建设现代海军上面,比中国要有优势。

其实即使在今天,中国在海军传统上仍然要努力,毕竟中国历史上在海上作战是一大空白。

但是俺认为中国输了甲午战争,症结还是在陆军。当年虽然靠了袁世凯的骁勇,成功阻止了日本对朝鲜的渗透达12年,但中国对新式陆军的训练,不是从1861年开始,而是在甲午战败的第二年1895年,由袁世凯开始在小站练兵。

这个由袁世凯起头的新兵训练,随着大批青年学生到日本和德国的军校学习,到后来广州开办黄埔军校,结果就是50多年后,中国终于练成了一只陆地上的铁军,回到了朝鲜,和当时号称的16国联军干了一架。

这个时候的中国,仍然是没有海军的。但就靠了自己勇猛的陆军,成功地保证了自己的北方的安全。后来又通过支持越南在南边又干了一仗,算是扭转了自从1880年代中国外部环境趋于恶化的形势,使得中国的安全格局回到了1840年时代。

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的成功,其实也不是什么秘诀,就是找到了建立一支政治和军事一体化的方子。这个结合学习西方的暴力组织方式,又吸收了中国历史传承的组合,形成了一个集中和有效率的团体,因此才有可能和西方的暴力能力相抗衡。

之四

当然任何国家的崛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非常重要。美国当年独立时候,是得益于英国和法国的长期对抗。而在1890年,欧洲一个主要的地缘政治变化,就是德国的崛起。

德国的崛起,是在美国、中国和日本都忙着工业化的时候。就是在1867年,以普鲁士王国为中心的北方德国联盟产生,在1871年德国帝国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横空而出。

到了1890年的时候,因为开始觉得德国帝国已经有点增长太快而难以管理,老丞相俾斯麦在连续打赢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后,希望可以维系和平,好好把抢到手上的领土给消化一下。

但是新上位的小屁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让俾斯麦靠边站,开始极端的扩张行为,彻底违背了俾斯麦的政治实用主义(Realpolitik)原则。结果就是老丞相在死之前,留下预言:给这小伙子玩下去,20年后看灾难吧。

自然20年后,就是德国帝国毁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

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开始主要对象是法国,但后来慢慢变成了威廉二世的表兄弟英国人。在这样的大局下,英国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和东亚的争端暂告缓和,双方在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化界而治,也放松了在中国新疆和西藏推行分裂活动的动作。

这样的局面,对美国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绝佳条件,自然就导致了美国在全球拿衰落的西班牙开刀。

在美国的崛起之战中,美国本来战果相当不错。可是在国会的大辩论之中,因为受到了不赞成战争势力的阻扰,美国开战的条件,是不允许把古巴吞并为美国领土。

因此虽然后来允许古巴独立,美国仍然保存了干涉古巴内政的特权。并在古巴的东南部,就是那一系列岛屿的中心,永久地获得了古巴关塔纳摩这个军事基地。美国在古巴的统治地位,后来在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后结束,可以看到直到今天,美国人对古巴逃出手掌控制的结果,仍然耿耿于怀。

在另一个殖民地菲律宾,美国开始的情况并不妙。主要是美国的占领受到了菲律宾当地人的极力抵抗,这之后双方展开的非人性的对砍非常惨烈,导致美国在随后的4年之内,超过4千人战死(大概是今天伊拉克整个美军死亡人数的一半)。

当时美国和西班牙开战的时候,菲律宾人的独立战争正是如火如荼。结果就是西班牙在战争中失败,正好人家菲律宾也宣布独立,这个独立共和国就被美军给摧毁了。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一直到1935年才允许当地出现自治政府。而当日本人杀过来之后,导演了满洲国样本的菲律宾独立。

虽然这个日本的把戏很假,但是当美国人再杀回来的之后,也没有脸面把殖民统治继续进行下去,于是只好换成允许菲律宾在1946年独立,但就通过经济和政治控制,采取支持独裁军头的方法,来维持美国的地位。其实这种方法,在伊朗是巴列维,在韩国是朴正熙,在南越是吴庭艳,在伊拉克是萨达姆等等,美国是用得很得心应手的。

当然美国支持的独裁者,如果不合心意,向吴庭艳、萨达姆,还有巴拿马的诺列加,最后都是给主人干掉了。当然可以第二等名单的,就包括全斗焕,和菲律宾的马科斯了。

另外两个被美国抢来的地方,波多黎各和关岛,仍然作为美国的领地而被控制。波多黎各队战略作用,后来因为欧洲人忙着自己在后院里面,互相厮杀,因此就失去了当年的价值。

可是在关岛的地盘,则因为美国在亚洲事务的介入,尤其是今天把中国视为美国霸权最大挑战者的时候,其战略地位更加升高,成为美国整个亚太战略体系的核心。

当然真正在这一个时期,被美国吞并和成功消化的,就是当年的夏威夷王国。今天是美国海上军事霸权的中转站。如果美国成功维系世界霸权的话,这里就是美国海军的支持基地,就像你爬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

而一旦美国势力衰退,这里就会成为美国自身防御体系的前沿,以保护美国大陆的安全。

不过打铁还得自身硬,有了合适的外部环境,也得靠你自己的眼光和本事,才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抢到你自己的位置。

而中国在当年的战争中,输给了日本,就导致了难以逃脱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下场。如果当时中国可以靠甲午战争打败日本,那么估计在中南半岛上赶走法国,真正意义上把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纳入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而不是以前那种关系模糊的附属国,是可想而知的结局。或许中国人也大模大样地跑到日本当占领军,也未尝可知。

上面这张图,描述的就是光绪皇帝被人瓜分的痛苦情形。从左到右瓜分中国大饼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老虔婆,和她动手下刀子的外孙德国威廉二世,俄罗斯的尼古拉斯二世(后来不得善终),法国的象征玛丽安女神,和小鬼子明治。

因此中国能够在50年之后,真正在政治上翻了身,结束了半殖民地,被人家列强以势力范围瓜分的情况,靠的是自己实打实的本事。

那么在今天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翻身的大好时机,有没有可能认清形式,把握时机,抓住这个历史赋予的极佳外部环境?

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团体,可不可以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而不是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事事地做维持会?

中国在政坛上和思想界里,可不可以出现德国崛起的铁血的俾斯麦,美国崛起的明白人马汉和彪悍的老罗斯福?

那么中国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可以破局的方向是什么,而美国应对中国兴起的主要应手是什么,都是值得好好讨论的问题。

也许有人说,谈这些大而不当的东西干啥呢。俺们只是小民,只是好好过日子而已。自己内部的问题,好搞不定呢,还管得了那么多大战略。

可是问题在于,历史上凡是自己内部的问题搞不定,都不可避免地要到外面去搞问题,来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要是堤外的场面拿不小来,小民们就不要梦想过好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已经是个不错的解决了。

之五

现在有人开始批评中国政府在2009年的时候,银根太软,搞了个4万亿,最后信贷是10万亿,现在似乎有点骑虎难下。一方面是高涨的房价,一方面是可能的通胀预期。结果就是个个在喊收紧银根了。

其实大部分这些人士,在2008年初中国收紧银根的政策的时候,喊的又是不同的调子。好像结果就是无论你如何做,大家都骂娘。而现在喊收紧银根的,还有些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生怕新自由主义的破烂垃圾没有人捡起来。

俺的态度比较清楚,就是对四万亿的方案,俺说过何妨来个10万亿呢!当时提出的经济方案,就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有倾斜的财政政策。

所谓宽松,就是对需要支持,对创造就业、对产业升级、对提高能耗效率、对保障民生的行业要大力支持。所谓适度,就是对过剩的产能,对污染的行业,对高企的房价要控制。

这套方针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房价一飞冲天,要怪的是,执行人士的能力有问题。

如果现在的领导层不加大调控的力度,任由形势恶化,而仍然稳坐钓鱼台打酱油,那么中国走的就是日本在1987年的路子。

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本来如果中国可以信守当年人民币跟着一篮子货币的波动的规则的话,以欧洲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和双边贸易伙伴,人民币的币值应该在美元和欧元的互动之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就是说,当欧元坚挺的时候,人民币跟着欧元小上,对美元升值。这个时候,就是对美出口市场成本增加,但是对欧出口市场成本没有太多影响。

而当美元坚挺的时候,就反过来,人民币跟着欧元小下,对美元贬值。这个时候,就是对美出口市场成本降低,但是对欧洲出口市场成本没有太多影响。

但是后来采取的做法,就是放弃了一篮子,采取了紧盯美元的方法。那么等到美元对欧元大升的时候,人民币事实上就对欧元升值了。这就使得中国对欧洲出口大受影响。

可是在这个节骨点上,中国又答应了对美元升值。那么这个阶段的走势,就是美元会对欧元贬值回来之前的升势,而人民币的升值,就使得人民币在对美元和欧元两者都升了值。其实就是中国在为美国和欧洲同时输血救命。

这时候其实要采取的政策,就是不应该升值,保持币值的大致稳定。当然中国确实也应该缩小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顺差,多从这些国家进口。只要你取消出口管制,俺倒是好好地想进一批货呢。

那么第二步臭手,就是专家们吵吵嚷嚷要逼着中央银行提高利息。

要知道任何在美国联储局提高利息之前的升息行动,都是经济上的自残。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所谓通胀预期,主要成因,一个是外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涨。而这些价格高涨,大部分是在中国控制的能力之外的。比如说铁矿石定价,还有石油的期货价格。

所以说真正决定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是美联储。当然也包括推波助澜的日本和欧洲的中央银行。因此中国自己搞紧缩银根,不光改变不了这些市场价格走势,而且还迫使国内的企业,放弃从中国银行系统融资的渠道,改为从海外获取廉价的美元贷款。

这个局面的出现,有没有你人民银行都无所谓了,还怕你缩紧银根吗。

但是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现在的资金炒地产,如果不让,那么人家就来炒大蒜等等现象?

还是一句话,现在的调控要从行政手段入手。一方面在某些特点的国家垄断行业,开部分地盘让民间资金有一个去处,为大家修一条天堂走路。然后就靠行政的方法,划定出来地狱的界限,如果你敢在这里找死,俺政府一定要你死得很难看。

中国现在没有投机倒把罪了,但是还是有扰乱国家经济次序罪,或者叫做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罪。就是说对关系国家根本的国计民生的东西,比如说肉、菜、蛋和粮食等等,你想炒,哼哼。

估计马上有人跳出来,大骂什么开反改革开放的倒车,说什么从市场经济回归计划经济等等耸人听闻的大话。然后就靠着这些大话把大家搞得忧心忡忡。

其实要明白,现在的经济因为全球化的过程,很少有闭门可以自己玩的。就算是朝鲜那样的闭门经济,没有和中国的外贸关系,大概也混不了几天。

那么中国的经济大政策,就必须考虑国际大环境,就是要在总体上,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大的经济体比较一致。

而按照美国最新出炉的经济数据,剔除能源和粮食因素,美国面临的主要危险还是通缩,而不是通胀。相对于美国,欧洲因为一系列国家,如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和英国,都面临比较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迫使其经济面临萎缩状态,导致财政和消费都会紧缩。日本,更不要讲了,一直都是面临萎缩的长期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家张开水喉,继续向外面放水,就是说宽松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选择。而中国如果要逆流而上,大搞增加利率,除了把中国的金融控制权,交给人家美联储之外,下面的各企业,必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的紧缩目标是一定会失败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靠党组织的纪律和政府行政的机能,都很难推进的事情,自然要想依赖什么泛经济宏观调控手段,是没有成功希望的。

这个时候,不得不运用的工具,就要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手段了。俺就不信你这帮抗命的大佬们根子就那么干净。没有贪过污、受过贿、包过二奶?那么个人清廉如海瑞,难道你的管区就没有出过群体事件?总而言之,小鞋一大捆,不怕没人穿。

要想调控需要调控的行业,不能在总体经济宏观政策上下手,而只能依靠定点打击和针对性的政策入手。与其如调高利息这种没用的法子,还不如银行查账,一笔一笔在调控的行业上下刀子,忙得你相关领域的人士,忙着应付调查团,没有时间去胡作非为。

而中央更要花大力气,搞全国行业整合,才是真正治病的法子。

之六

当然和美国在1893年时候,靠私人资金大上铁路相比,中国在2009年大上的高速铁路网,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带动。但是如果在政府资金建立的物流基础上,民间资金无法跟进,而搞活经济,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后劲不足的困境。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的房地产价格,不加以控制,再给你来个爆破,那么在2012年的时候,经济手段用尽,滞涨局面出现,也许帝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就变成了唯一的选择了。

如果这个局面出现,可就是真的生灵涂炭,就算是国家可以靠一战而崛起,对小民来说,仍然是亡以苦,兴以苦。

而且本来美国对待中国的崛起,就巴不得可以靠战争的手段来施加影响,如果中国被逼而战,那就是入了人家的瓮了。

因此如何摆脱困局,杀开一条和平的血路,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关键。而和平崛起这个目标,是值得俺们民族去努力实现的。当然这个实现,靠的不是奴颜卑膝的绥靖外交,而是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靠的是自己坚实的科技和制造能力,靠的是自己的发达的内部市场。

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今天越富裕,就是明天越肥美的羔羊。

如果没有坚实的科技和制造能力,今天是人家的苦力,明天也还是人家的雇工。

如果没有自己的发达的内部市场,今天要看人家西方的面色吃饭,明天还是要当心友邦惊诧。

因此在今天这个时候,如何利用中国在高铁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好好地推进全国行业整合,努力打破中国内部市场上的地方割据,切实把一个国内的统一和通畅的内部市场建立起来。

在中国内部的行业整合里面,自然要依靠国企作为骨干力量。通过对国内市场的整合,慢慢就要由这些大型国企,渐渐取代地方政府在各省市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开始出现用企业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政府带动经济发展的现象。

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各种地方政府的功能,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在空间上的破局,慢慢形成跨地区的综合功能。比如说现在人家想开一个公司,大概要过五关、斩六将,在地方上每一个有关没关的衙门,一大帮面目可憎的办事员,拿个鸡毛当令箭,就给你拖拖拉拉,破大点事情,啥都办不成。

这里就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比如说你要申请办一个公司,轻轻松松就在网上办妥了。

如果把各种地方政府的功能取代,那么中国的省、市、县都可以搞小政府,就不需要出现现在这种各地方市场割据的局面了。

当然依靠国企大企业来整合行业,必须保证这些大企业,要好好做自己的本分。不要学习韩国那种千手观音,四处伸手。也不要学习美国的GE那样,好好的技术不搞,去搞金融,差点把母公司都搞垮了。

而中国的大国企们,也要防止捞过界,搞到最后每个国企都是地产开发商,每天忙着成地王,那这样的垄断国企,还是干掉的话。

不是说国企占据主要地位,就没有民营企业的空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通常任何行业都是至少有两家巨无霸,大概占据整个市场60%的份额,然后其他的40%就靠一大堆小企业去竞争。

而正是这些竞争中间,新的科技和产品就横空出世了。然后要么小企业做成大企业,要么大企业收购这个小企业,使得整个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过度垄断,会扼杀创新的机会。但是过度竞争,则导致整个行业无法发展。

比如说中国的银行界,就可以由几大国有大银行领军作为全国或者全球性的大行,而地区和社区银行,专门服务中心企业,就可以完全由民营银行担当。以中国之大,出它上万个小银行,都不是问题。

高铁带来的另一个效果,就是沿线的土地价值会得到相对较高的实现,这个又为货币投放提供了对应的物质基础。其实中国在货币投放上,不要那么担惊受怕。因为和西方国家,比如说美国相比,中国政府手头上的各种资产,比如说土地、资源、企业,还包括俺们作为5000年文明古国而积累下来的各种宝贝,比如说刚刚出水的南海一号里面的宋瓷,都可以作为发放货币和回收货币的物质。

如果你研究一下全世界的国家的发展,基本上经济规模的扩张,伴随着货币信用投放的扩张,其最根本的物质保证,就是在于土地价格的不断高估。

而中国还有20多年的城市化可以走,就是说悠着点劲,土地价格慢慢往上涨。涨了沿海涨内地,涨了广东涨山东,涨了东北涨西南,还有一段时间折腾。

当然在涨土地价格的同时,就是大家工资也向上涨,然后伴随著各种物质产品的成本下降,导致大家的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沿海地区几大城市的房价飞涨,而因为大部分年轻大学毕业生的职位和机会,又集中在大城市,自然导致这些未来的中产阶级的前途渺茫。

要打破这个困境,其实就是要把好的工作机会向中小城市转移。比如说美国的大公司IBM、思科和微软等等,你总不能建立在纽约或者三藩市的中心地带吧。

那么中国的大公司也是一样,尤其是国企的大公司,必须从大城市里赶出去,向全国各地分布,从而让全国各地可以由这些大国企带来的经济驱动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北京和上海为例,有没有必要几十家大学全部像沙丁鱼那样挤在这里?很多中小城市,你一个大学就可以带动人家整个地方的经济,而让那个城市成为大学城了。

因此中国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一个均衡的问题。现在大家吵得厉害的话题,还是贫富不均这个个人财富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城市、地区和省这些差距的问题。

俺成做个一个比喻,就是把中国的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和西部边疆,大致对应于欧洲的西欧、中欧和俄罗斯。说得难听一点,这种把中国的西部和中部搞成东部的能源和劳工殖民地,对中国社会的撕裂效应,不比个人收入贫富分化要小。

而这种经济不均衡,就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过度外向型发展,把自己又变成了海外市场的殖民地。如何打破这个局面,就是要扭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向。

之七

从这个角度理解重庆的一系列动作,和在新疆喀什搞经济特区(以及其他边境地区,如云南、广西和内蒙),都可以看到是往这个方向的一个努力。

没有政治指导的经济,是糊涂的经济。没有地缘参照的政治,是盲目的政治。

当初俺写《大国游戏》这个系列,就是试图弥补中国当前思想界在思考经济问题上,不参照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坐标,不着力于地缘政治上的考虑的弊病。

而考虑中国的地缘环境,估计就像是所有中国的事情一样,那就是中国国内的自己人一致看空,但是海外的人们,包括俺这种中国人,或者外国人比如说未来学家奈斯比等等,算是一致看多。

中国许多战略学家,都对中国的周边环境表达悲观,认为中国四面敌对国家太多。而在80年代兴起的新一代学者,则大概着重于对历史的片面和狭隘的解读,自然就形成了对海权意识的过度重视,出现了从《河殇》到《大国崛起》一系列的鼓吹海权的思潮。

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海权的自我意识确实需要得到重视。但是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的国家安全威胁,一直是来自于三北—就是东北、正北和西北。真正的海上威胁,只是最近百年来的事情。

当然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中国海岸线外面形成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就慢慢开始从具有进攻意识上的跳板,演化成防守意识上的烽火台。而中国对外原料和能源的依赖,海外产品市场的运输,都和海洋息息相关,加强海军建设是很自然的选择。

但是和《河殇》那样,喊着黄天已死,蓝天当立,就是要放弃陆地的黄土文明,拥抱海洋的蓝色文明,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的地缘政策的优势。

而西方人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中国的地缘优势其实非常好。

比如说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认为中国的强大在于可以同时结合广袤大陆的路权和漫长海岸线的海权。

有趣的是,在麦金德发表于1904年(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状态)的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时,他担忧的是中国这个“黄祸”有一天征服了俄罗斯,并且占领他认为的东欧这个世界心脏地位,从而最后控制整个世界。

后来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8年,麦金德又出版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一书,认为中国将形成一个非东方非西方的新文明模式,将和英国(那时候还是世界霸主)和美国(那时候已经开始崛起)一起,统治世界。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是相当的险恶。北方是俄罗斯帝国(当然十月革命刚刚发生)从东北、蒙古和新疆的南侵,东边是日本(刚刚算是从德国那里拿回山东)在朝鲜和东北的兼并,南边是法国和英国在中南半岛的占领,和英国介入西藏。

那个时候敢于把中国抬上轿子,告诉西方人说,这些长个马辫子的劣等人种,会是世界未来的共主之一,是要有超凡人的眼光的。

不过回到今天来看,日本和英国是没有陆权,德国和俄罗斯没有海权。美国是唯一例外,有海权也有陆权,但要命的是离开世界中心岛太远。

日本一直想对中国的占领,算是想变成一个陆海双栖的大帝国。但是海洋岛国对大陆的征服,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说英国就一直没有办法控制欧洲大陆,所以只好采取分而破之的路子。比如说法国和德国,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时代,都是无法搞定自己的大陆问题,因此没有办法解决英国。

尤其是德国在希特勒的手下,离开石油能源中心巴库只有弹指之间,却是功亏一篑。猛将隆美尔企图从北非通过埃及而杀过去,也没有成功,最后导致德国战败。

但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在1949年以后,先是通过中苏结盟稳定了北方边界。然后靠的是北边和南边的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算是保住了东部沿海的安全。

可是真正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在于中苏分裂之后,中国和美国的同盟,最后因为苏联的崩溃,导致了中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方边界的安全问题,同时使得中国在北方一线,因为苏联崩溃带来的俄罗斯衰落,让中国的东北和内蒙边境,强弱易势。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中亚地区重新变成势力真空地带,给予了中国发展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空间。

虽然说中国西部出现了一些乱子,在企图阻止中国崛起的某些强权的支持下,西藏和新疆都出现了骚乱,但是想要撼动中国从清朝乾隆皇帝以后,奠定的西部局势,是不太有成功的希望。

当然现代的国际社会,不太会出现上个世纪那样赤裸裸的搞战争土地兼并的游戏。而现在的情况,更像是不牵涉政治地图改版(就是说现有的国家仍然保有人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却关系到经济联系和文化关系的影响力区域建立。

这也是为啥俺不同意一些中国思想界人士,把当前国际局势对照战国时代,从而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俺认为现在的世界局势,不是战国那样的兼并时代,倒是更像春秋那样的结盟时代,大家争当盟主的情形。

这个时代的策略,倒是可以用近笼远插。就是自己就近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笼络的方式,形成区域政治经济共同体。而对远处的竞争者,就要进行插桩子、使绊子,和渗沙子的办法。

看一下美国的例子,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渗波兰和捷克。现在有玩罗马尼亚,前一阵子玩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都是这个路子。

美国在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个区域的玩法,也是剑指中国。当然人家其他国家,在古巴、委内瑞拉等地方,现在又鼓励巴西人民站起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可以和美国较量一把,都是同样的兵法。

之八

而巴西在伊朗问题上的异军突起,确实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希拉里阿姨辛辛苦苦,似乎要劝服了俄罗斯,然后又软硬兼施,好像搞定了中国,就要开始制裁伊朗了。谁知道巴西突然出面插了一杠子,就在土耳其和伊朗之间,搞了个协议。

这个协议就是将伊朗的核原料拿到土耳其去提纯。其实和美国前一阵子提出来忽悠伊朗的方案相差不是太远。可是美国提出的,人家不接受,巴西一提出,人家马上就同意了,这一大耳刮子甩得真干脆。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这个变化预示了老强国们的势力衰弱—就是六方中间的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和新兴势力的势力上升—包括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土耳其等等。

俺好好的回想一下,觉得这个定案,似乎是金砖四国在巴西今天开会的时候,谈定的路数。

而这个变化,算是柳黯花明又一村,一下子就把美国领导的制裁方案给搞出轨了。估计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会大国,又要开始出现态度暧昧了。

而联合国现任的非常任安全理事会成员中,巴西和土耳其,是这次搞事的主要角色。加上伊朗自己的朋友黎巴嫩和尼日利亚,估计10个成员国中间,只有奥地利和日本,会是美国的铁票。其他的墨西哥、乌干达、波斯尼亚(穆斯林国家)和加蓬,估计都是打酱油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通过制裁法案,那怕是N次加水稀释的议案,都有一定的难度。

其实土耳其和伊朗搞关系,哪里需要你巴西出面中介。在俺以前的文章中,俺认为将来土耳其会和伊朗越走越近,从而事实上形成一个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的能源联盟。

而土耳其在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在能源上,可以靠俄罗斯,也可以靠阿塞拜疆过格鲁吉亚,还可以靠伊朗和伊拉克,算是三家的过境费都可以赚到。

并且因为中国的不断崛起,土耳其人也开始因为和中国人的关系而自豪感大增。不用说当年很多突厥后裔汉化成汉人,和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和他们沾亲带故,就是几千年以长城为界,时而争斗,时而和亲,都让土耳其人感到自己很有面子。

可以想象的是,土耳其会利用这些特殊的关系,加深和中国的联系,这样就让他们成为多元世界次序中,也可以大声说几句的一级。

而巴西的目标,显然就是为了将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充的时候,抢占一个先机。如果能够调解和和平的解决伊朗核纠纷,那么2016年再来个奥运会,那么巴西人就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了。

于是不难理解,为啥前一阵子,巴西那么热衷于搞一个排除美国和加拿大在外的美洲国家联盟了。本来美国是想靠支持巴西,来虚弱委内瑞拉-古巴这个轴心,没想到巴西人先拿美国来祭旗了。

而更多的势力介入伊朗问题,会令美国的掌控力越加削弱。

回过头来看中国,前面说到美国的战略家们认为南海就是东亚的地中海。其实看一下地图,中国在南海的形势,比美国在加勒比海要占优。

如果把南海和加勒比海做一个类比的话,可以看出,马六甲海峡就是相当于巴拿马运河的位置。而横在美国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古巴等系列岛屿,在这里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南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而且美国无论如何还没有法理上对加勒比海的主权要求,可是中国有很强的法理依据,对整个南沙群岛有主权诉求。这也就是为啥西方战略学家认为中国的地缘优势很好,相对于过去的两强俄罗斯和德国,都是差不多完全的内陆国家,中国只要在南海收回控制权,那么太平洋和印度洋都可以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利益。

只要中国扎扎实实地建设好海军,那么这个局面的到来,只不过是时间上迟早的问题。

最近看了一份美国的开普兰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文章,大概表达了美国战略界对中国崛起的一个主流看法。

这种看法,和俺前面谈到的现在的国际局势更像春秋,而不是战国的说法,颇有类似之处。就是从西方人的眼光来看,过去帝国主义殖民的老法子,就是土地兼并和侵略的军事手段,已经不太好使。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表现,可见一斑。

那么取而代之的,就是相当于俺说的春秋时代那种,靠建立影响区域,或者说通过势力范围(Sphere of Influence)来达到国家的政策和外交目标。

而在以下的竞争之中,经济实力,就是你可以拿本支票簿开支票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可是在经济上,虽然美国总量仍然大于中国(其实把美国金融“创造”GDP总量的水分去掉,把中国低估的GDP,按照购买力价格估算的经济总量,中国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大概就是中国8万亿-9万亿之间,而美国是9万亿-10万亿之间),但是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强。

这个趋势表明中国在世界上,建立自己势力范围的能力会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希拉里阿姨想搞网排放,来个“网权大于主权”的把戏,算是试图弥补经济实力上的力所不逮。

从美国战略家的眼光来看,中国在北面、西面和南面,基本上已经没有阻碍。俄罗斯的远东和西伯利亚、蒙古、中亚的各个斯坦,都会成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势力范围。而南亚,除了印度,其他的国家都会打开大门把中国引进去。

东南亚的整合,同样是紧锣密鼓,唯一进展缓慢,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东亚整合,则因为朝鲜核武的问题难以解决,而出现紧张状态。

看到网上,就天安舰沉船一事上,有人大作文章,号称中国处在两难境地,如果不制裁朝鲜,韩国就会很不爽,对中国施加压力云云。

俺觉得很好笑,不知道韩国有什么底气,敢向自己的米饭班主,就是衣食父母叫板?是不是想看一看,没有韩国的东北亚,整合之后是怎样一个样子?

许多人不明白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转变,那么就应该留心一下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一件就是台商企业富士康的员工连环自杀事件,一件是日本本田公司的员工罢工事件。

一句话,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如果这些外来商人,还不认清大势,改弦易辙,不识相下去,等着吃好果子吧。

之九

当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的新闻传来,在美国想跳楼的有几个人。

第一个就是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吉布斯。吉布斯最新的电子玩具iPad刚刚高调推出,其中的3G模型,要价是825美元。

那么这个如此玲珑和新潮的玩意,原来是建基在每个月做死做活,仅仅得到950元人民币工资的血汗工厂的工人们的血泪上的。

这个企业形象大概是吉布斯和刚刚超过微软成为美国第二大高科技公司的苹果,不想看到的吧。

第二个想跳楼的就是惠普公司的总裁赫尔德。惠普花了12亿美元收购了掌上电脑公司Palm,正准备好好玩一把,和苹果公司的iPhone争地盘呢。

第三个想跳楼的就是戴尔公司的总裁戴尔。人家戴尔刚刚推出和苹果公司iPhone对抗的建基在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上的Streak产品。

如果富士康的小员工的生死对人家郭台铭来说,不当一回事,可是见到这几位他的衣食父母的大佬跳脚,那可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的。

于是富士康放风说,要给员工涨工资20%。

按照网上的消息,富士康的员工基本工资是900元,但是靠著长时间加班,可以赚到2千元。如果加班算2倍的话,那么工人每天就要工作12个小时,整个星期要做到60个小时,确实是比较残酷。

结果就有工人权益保护组织要求,给员工们涨工资50%,到1500元左右,那么员工就可以少加班一半。

富士康的还价是20%,那么就是会减少员工加班五分之一,显然对整个工作环境改善不是太大。

富士康的问题,不光是员工工作时间过长,还包括员工的工作任务过于单调和重复,会形成精神和情绪问题。

记得当年日本汽车公司跑到美国来开工厂,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长期做重复的动作,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最后日本人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工人们交换大家的工作环节,让工人们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从而避免情绪上的压力。

而日本人这种做法,在美国的装配线里,证明了非常有效。

其实从技术成分来说,富士康的产品是可以算作高科技一类了。但是在企业管理上,似乎还停留在以前在台湾、韩国和香港流行过一阵子,然后被带到珠江三角洲发扬光大的血汗工厂的水平。而这种对付工人的方式,看来在中国混下去的时日,是不会太多了。

可是为啥这样一个工厂的事情,却被俺和美国和平衰落和中国和平崛起这样的大事情,扯到了一起呢?

因为在俺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出现了全球化。虽然说现在全球化,主要的表现在于金融资本的全球肆虐,但是因为这些资本的到处逐利,事实上也使得技术的传播在全球蔓延的时间越来越短。

就是说以前靠技术的垄断和信息的阻隔,而导致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享受高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的工资水平,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已经不可能延续。

而西方资本靠着在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来保持自己的利润(本来技术和竞争的出现,就是利润率降低的过程),同时导致西方国家产业空心化和失业越发严重的情况,都是比较难以维持下去。

同时因为资本的泛滥,导致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升高,同时又迫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面临上涨的压力。

因此俺们看到的情形,就会是一个西方工资水平开始下降,和中国等地方的工作水平逐渐升高的一个路向。而因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颇大,那么将来出现的就是世界的平均工资水平,需要向中国靠拢。就是说高工资的国家会降低,低工资的国家会升高。

那么可以预料的情形,就是当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出现,那么其利润肯定会有下降的空间。而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的增长,那么也会导致包括富士康这样的中间产品公司的利润空间缩小。因为很清楚,一头是成本上升,一头是销售价格下降。

结果就是因为生活费用的上升,中国的沿海城市,比如说深圳等地,是越来越难以靠低附加价值的行业生存,而被逼得只好向产业链的上层移动。

中国政府在新疆的资源税收上的改革,就是让地方提留较多的能源税收(通过计价代替计件),从而开始分配上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最后会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成本上面。

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只有一条路子可以解决。那就是继续将产业迁移到中国内地,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能源成本都要相对低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并没有因为绝对工资额的降低,而影响到工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

毕竟在深圳的2千元工资,和广东韶关、江西萍乡和湖南郴州,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这个局面的出现,并不是靠的是政府行政命令的“腾笼换鸟”,而是靠的是市场功能的调节。

而且当中国内需市场开始发展起来了,现在不少在中国生产的厂家,比如说苹果公司,当然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提供给中国市场用的iPhone,必须在生活成本高的深圳制造,而不是在湖北的荆州,或者是河南的郑州等地制造,那才是白痴的做法呢。

当然如果中国的各种基础建设跟上来了,运输成本又不成为问题,那么这样的产业布局,就非常可能实现了。

这个想法,已经提了多少年了,一直因为有利益集团的阻扰,而无法实施。现在看到,已经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只要中国政府,可以在提高工人工资水平上,坚定信心,产业转型在有可能成功。

之十

其实如果冷静地看待富士康的问题,这个公司显然不是属于那种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技术的旧式血汗工厂。富士康作为高科技的OEM,本身利润率被下家压得比较厉害,也是一个问题。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深圳的高生活成本导致员工收入的实际降低,对在沿海运作的代工企业的成本压力确实比较大。

因此富士康这种企业,象中国内陆转移,是必然趋势。其实富士康在重庆和惠普合作的产业基地,已经在5月20日开张,目标是最终达到10万人的员工规模。看来郭台铭也看出来转移是不可不为。

当然真正富士康应该,也能够做到的,就是必须改革目前的缺乏人性关怀的半军事化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对员工应尽的责任。

中国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主要是在于代工为手段的加工产业。沿海则必须开始走向以自己品牌为基础的OBM,才可以应付成本和生活费用的上涨。

而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中国才可以真正扭转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和内地渐行渐远,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整个国家出现社会撕裂的现象。

再加上改革之后,中央政府权威被削弱,地方势力,尤其是沿海某些地区,持洋自重,靠着中国几块海外飞地的支持,直接和中央权威叫板,企图让中国沿着这条拉美化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这个局面不由得让俺想起在1980年代末的事情。那个时候,在中国政界,酝酿着一个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大行动计划,就是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实现以外来材料、外来技术和外来市场为主,以中国提供廉价土地和劳动力配合的三来一补模式,将中国的沿海地区,加入到世界产业分工的国际大循环。

而当时俺是少数的几个人,在支持这个方案的同时,也提醒了这个计划会带来中国东西部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如果这个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不能做到解决这个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那么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以及国家可不可以保持政治统一,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当时俺最大的忧虑,就是中国在沿海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副作用—就是官僚腐败和地方坐大,会不会因为这些势力的阻碍,而导致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政策转向无法启动?

官僚腐败导致的不关是政府和执政党的信用在人民中降低,更大的危机,是政府体系受到腐蚀,从而导致政府行政和执行能力的下降。任何政府政策,如果不能为中下层官吏们带来好处,那么这些政策,就变成了泥牛入海。

地方坐大,就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的行业,事实上为中国的农民工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外来商人,通过投资和本地官僚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因此要改变这个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央政府在两个方面受到制衡。

第一个就是羽翼丰满的外来商人,威胁中央政府,如果任何伤害他们利益的政策出现,比如说新劳动法的推行等等,他们就把工厂搬到越南等国家,让中国面临大量失业农民工问题。当然这种说法,是以成本太高,丧失国际竞争力等等借口来说的。

第二个就是在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虽然中央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利港政策,但是人家吃了糖果,并没有感激之心。任何在珠江三角洲进行产业升级的导向政策,都会被以香港的社会稳定作为博弈的筹码。而在香港,中央政府又要提防在外国势力支持下,有一定民意为基础的反对团体,以推翻大陆内部现有制度作为主要诉求的政治目标,因此也不敢在没有彻底建立香港稳定力量的情况下,和这些势力硬撼。

这个局面终于在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得到了破局。就是靠过去那种外贸加工为基础的路子,算是穷途末路了。为了自己的生存,这些外来商人,不得不要么在沿海搞升级换代,要么把现有模式向内地转移。

而香港的局面,则因为中央的应对得体,导致大部分香港居民,比较认可中央政府的温和和渐进的政策,形成了反对团体逐渐边缘化的趋势。而未来香港在经济转型上,对人民币贸易的倚重,导致了中央的掌控力大大增强。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视香港新生代发展机会被人为压缩这个深层次矛盾,是中央政府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以地产商为主要代表的商业利益集团,在香港社会势力过大,导致他们过度私肥,在香港分配大饼中独食,但却让香港新一代,被有心人士误导,把中央政府当成替罪羔羊,为这些自私自利的商官集团背黑锅。

中央政府如何做到,继续边缘化极端反对派势力,尤其是那些逢中必反,和后面与外国势力有不清不楚关系的人士,但打破政治僵局,和反对派势力中的温和派人士,尤其是没有个人恩怨的新生代,展开政治对话和协商,应该可以化解当前香港的乱局。而同时另一手,必须打击通过官商勾结,在香港坐大的地产商势力,令香港社会发展更加均衡。

当然中央政府自己在西部实行的政策,也过于短视。由于在当前的智囊机构里,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并不透彻,尤其是对清朝从康熙、雍正和乾隆时代,对西部经营的历史不是很明了,而且在1980年代之后的西部各类政策,缺乏历史的纵深感,实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弊端。

在1990年代后,西部政策有了一些调整,但是流于过于简单化。在新疆的政策,过于偏于单一的剿字。反而在西藏的政策,过于偏于单一的抚字。而这种单一政策的结果,最后不得不面临再次的反思。可是说是,如果做不到审时度势,那就是宽严皆误。

虽然中央政府在后来,就是1990年代的中期,开始意识到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还是立足于开发西部的能源资源,来满足东部经济运作的需要。

因此一个新的西部发展政策,就是现在以新疆工作会议出台为标志的转变,将会为中国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要真正明白这个大局,必须回到中国从汉朝、唐朝到清朝,对西部的经营历史。不了解这个历史,就无法明白中国未来的政策方向。

(完)

目前有 3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3 条

    外部的引用: 3 条

    • 井底望天:闲话香港时局与三方博弈 « 求索阁
    • “奸商”CAD 谈股论今 妙笔生花 第四十篇(2012年10月)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中美相持太平洋 军备竞赛双刃剑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