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中国崛起策 > 文章
作者 刘涛 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山呼海啸之势,美欧日韩等经济体纷纷陷入经济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门槛国家则濒临国家破产的局面,在IMF援助计划上的国家名单越来越长。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虽然中国相对来说情况不如其它国家那么严峻,但是中美经济共生的特质必将反映到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奇迹的龙头,由于经济模式高度外生的特征,这些地区已经面临非常严峻...
阅读全文
作者 刘涛 目前,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扩散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危机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波及到第二世界的转轨经济体,而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恐怕是根本的生存危机。我国由于金融体制的管制和金融体系开放程度较低的特点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过度波及,另外由于我国国际收支中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对冲国际金融风险的重要利器,在国际上中国已经被视为为数不多的外汇资本结余的国家。...
阅读全文
I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二战的硝烟即将散去的前夕,世界诸强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签署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该事件堪称与次年联合国成立相媲美的国际重要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影响了战后国际金融和经济的基本秩序。而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为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重要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来被更名为世界银行,它与IMF一...
阅读全文
I “避实就虚”与“避虚就实” 中美经济共生体的现象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独特的动力,通过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性进程,中国经济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飞速增长。在国际资本进行世界范围内扩张利润的结构性调整中,中国以13亿人口的市场加入了世界经济,并且成为接受跨国资本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到2007年为止,中国总计吸纳外国投资达8000亿美元,而1990年代以来亚洲投资中70 %的国际资本流入...
阅读全文
I 史无前例的超级债务帝国 从九月中旬美国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以来,这场由华尔街掀起的金融风暴逐渐扩展到全球,整个危机的严重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几乎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而危机在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是无与伦比的,五大洲的无数国家纷纷卷入这场世纪金融危机,而危机的尽头却远远不见底。这里我们从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一下美式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资本主义新时...
阅读全文
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在其名著《大经济周期》中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长波现象,也就是经济的景气繁荣和衰退危机呈现出一种长程交替的特征,这样的循环是以五十到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这样呈现出来的“繁荣―衰退―繁荣―衰退”的交替现象被称为康德拉捷夫长波。美国著名的社会政治学家华伦斯坦吸收了康德拉捷夫的长波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边缘和半边缘的地区会在一个历史的长程范围中逐渐通过产业和制...
阅读全文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媒体逐渐成为维护西方中心主义的核心手段之一。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的国际竞争中,相较于政治、金融、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媒体逐渐成为构建西方话语霸权、虚构自身国际道义形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西方媒体还肩负着维护西方整体利益,遏制非西方对手,打击非西方竞争者,弱化对方道德权威和消解对方软实力的重大任务。在整个冷战的历史阶段,西方媒体的攻心战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裂解...
阅读全文
在媒体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主要信息扩散和传播手段以前,信息的流传和扩展非常依赖面对面的交往。特别是在大众运动中,信息、新闻和流言会在集体的亢奋和激情领袖的演讲中得到迅速传播。法国的社会政治学家勒庞和塔德堪称研究群众运动、大众心理和信息传播的先驱。 勒庞指出,在大众的群聚之中,随着集会人数的剧增,人群的平均智力也在不断下降,无论是受过高度教育的民众,还是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也无论是各种不同社会阶层和...
阅读全文
I “东方主义视角下”下的西方话语支配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摘录自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著名的美籍巴勒斯坦学者萨义德在其成名作《东方学》一书的开头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描述殖民主义者心态的传神之语,用来描述东方和西方的不平等关系:“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在早期殖民者对于非西方世界的看法中,东方作为相对于西方的定型化的“他者”形象并不具备主体的认识能力,东方...
阅读全文
前言 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历了三一四事件、全球华人保护奥运圣火、世界各地华人反击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以及四川地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为了对这一系列重大事件进行一个总体梳理和深度分析,并对国家提出有益的建言,笔者决定在奥运前先暂时停止中国崛起策II的写作,而是沿着崛起策I的前28篇继续写下去,将涉及到话语权、国际公关、中国软实力、中国国际战略等议题。笔者决定,崛起策I将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再硬性规定篇数,遇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