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控制·综述 > 正文

智能电网发展重点在配电端

2010-06-08 07:51 控制·综述 ⁄ 共 358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主持人

戴喆民 《能源》杂志记者

嘉宾

韩晓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黄学川 柏亚天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监

王海生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高级分析师

在2009年4月奥巴马政府公布其智能电网投资计划后,这一概念开始风靡全球。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5月也迅速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而经过了一年多的试点和准备工作后,智能电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关于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已经制定完毕,最快可能于7月份对外发布。国家电网有关人士表示,希望该标准能够上升为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同时,另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从4月开始,已委托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士专家开展“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咨询研究工作。中国工程院人士表示,在新兴产业中,物联网被明确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智能电网又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相比欧美重点在配电、用电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等环节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此前提出的智能电网,则包含了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个环节,更强调为“一种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各国对于智能电网的理解有一定分歧,这基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方式。

那么,中国的智能电网如何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在智能电网建设即将走向加速之时,本期“圆桌”特邀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柏亚天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监黄学川、光大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高级分析师王海生共同探讨这些话题。

主持人:不同国家发展智能电网侧重点各有不同。那么,针对中国的情况,怎样更好地发展智能电网?

韩晓平:国家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是基于国家对能源发展的基本判断,即将西部等资源集中地的能源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地方。但是,国家资源怎么分配,其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例如,在北京的年光照小时数达到了2000小时,远高于德国的1200小时。那么,是不是可以发展北京的屋顶太阳能,而不一定先在西部进行大规模光伏建设后再将电输送到东部?

现在中国智能电网概念涉及到电网的各个环节,包括电网高压段的智能化,但在国外,发展电网的核心应该是在配电端。这其实就是构造网格状电网,一旦实现电网网格化,就相当于像互联网一样把各区域电网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电网就被扁平化了,而不再是金字塔的构造。脱离了输电,各个区域的电网依然是可以保持自身运行基本平衡的系统。

基于配电端的智能电网发展目的是让每一个用户都参与进来。你可以自主地考虑接入什么样的用电设备、发电电源或储能设备,并用数字化的设备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是信息化时代的智能电网发展思路,而不是以工业时代的眼光看问题。

比较好的发展思路是,输电层面智能化工作由电网公司开展,这样既可以解决资源调配问题,又可以实现国资委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而配电端的智能化则由国家来主导。

林伯强:中国和国外的情况可能不太相同。国外有一些分布式的情况,但中国资源的分布不一样。所以,国外从用电终端倒推到配电端,再倒推到主网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结合在一起是中国特色。

但是,我们也必须吸取国际上经验和教训,以及智能电网对于分布式能源的支持,因为分布式是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并网方式之一。另外,强调用户侧的智能用电,提高用户侧的用电效率,让用电服务更加优质,这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

黄学川:智能电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提升现存能源基础设施的举措。各个国家不仅要考虑技术提升、导入及运用的问题,也要合理策划如何利用智能电网的推行达到国家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由于能源基础设施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目标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在发展智能电网时针对不同的方面有所侧重。所以“明智”的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应该尽量由地方拉动,产生能够实质满足需要的解决方案。

美国的智能电网主要在配网层,强调用电智能化,智能电表系统构建,势必会带动通信、电子、自动控制、电动汽车等行业。欧洲则强调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包括新能源和储能系统的使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对设备制造、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等行业带来影响。

目前,中国的智能电网在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的基础之上,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通信等各个环节上面智能化。电力一次设备的投资是比较大的,而电力二次设备在发展智能电网的阶段,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电力监测、继电保护、数字化变电站、智能调度、电动汽车等等,都是中国目前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点。

主持人:智能电网标准如何制定将左右这个行业的发展。在国外,包括电网公司、电气设备公司和IT厂商在智能电网标准制定方面存在各种博弈。那么,就标准制定问题,各位持有什么观点?

韩晓平:标准制定问题其实是一个从战略层面判断问题。那么,谁来承担这个战略判断?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一家企业,会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智能电网涉及的层面是否更大?它是否是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在美国,智能电网标准的制定其实就是一个牵涉面非常大的工作,全社会,特别是IT企业都在参与。美国的智能电网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在进行,并将由其能源部发布。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应该是企业标准,重点还在于电网智能化,服务于电网的输电部分,应该看做智能电网标准的一部分。而输电和配电是完全不同的。从安全角度上说,输电部分必须是封闭的。而配电部分则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才是真正的智能电网。各种用电设备、发电电源和储能设备等都可以接入,并和信息系统连接,这就需要开放的标准。

这样,输电和配电部分的标准制定就可以分开考虑。总的来说,配网的标准制定工作应该由国家来主导,因为这是需要不同参与方共同摸索的过程。对于智能电网的认识过程,就如同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标准不断完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林伯强:对于标准制定的争夺基本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接入的问题,二是设备标准的问题。对于怎样接入,电网公司肯定有要求,设备标准制定问题需要设备厂商的参与。电网公司作为标准制定的参与主体,发布的标准还只是企业层面的,如果要上升为国家标准,还需要更多参与方一起进行完善。

黄学川:电网公司很明显在智能电网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它们集成了信息化、设备及服务来提供新一代的能源服务。各个国家都视能源为战略性产业,所以电网公司在政策配合下,会保持对终端客户的控制。诸多能见的重要博弈,如电网通信协议标准、智能充电站标准、分布式能源接入标准等,最终会是电气设备公司与IT厂商必须配合电网公司的步伐与需要。至于全球统一的标准,则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因为制定能够解决所有需求、应对所有因素的标准难度极高,而且各个国家也会很自然的偏向对自身工业有利的标准。

主持人:智能电网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新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而现在看来,进行这些投资又面临着哪些不确定性?

王海生:投资的机会主要还是变电、配电和用电这几个环节,变电站智能化、配网自动化、用电的数字化这三块相对是重点。

对于数字化变电站这一块来说,一次设备或许不会有太大改变。而对于二次设备,数字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变电站内的通信协议也会有一个改变,总的来说,就是使变电站内的控制变得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在配网自动化方面,因为配网的设备比较多,可以加一些监控装置,实现四遥,即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对配网系统的安全和操作效率会有很大帮助。

在用电数字化方面,主要涉及的是智能电表及其后台的一些系统。另外就是与柔性输电相关的改造,包括无功补偿装置、功率因素调整、供电质量等,这就涉及到一些对电网的调整,我觉得这个方面对企业来说不会有太大投资机会。

这些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对于参与的设备厂商来说,进入的门槛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这些企业开始的时候往往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之后,招标的价格一般都会下降,所以长期来说,获利相对有限。

黄学川:智能电网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新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很多。前面提到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是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的全面坚强的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通信等各个环节上全面智能化。其实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丰富的投资机会。

不过,智能电网的生态系统整体上会面对政策、标准及技术的不确定性。这三方面任何的变动,都可以改变任何商业模式或投资机会的收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认为最有潜能的机会是为终端用户提供新能源服务,协助他们更有效率地管理能源,使用并选择最符合需求的能源。

林伯强:智能电网的投资机会是很大的,而这种投资机会和设备相关。这包括变电、配电等环节,包括电表。配电环节的改变还是比较缓慢的过程,因为现在互动还做不到。但从长远来看,投资机会是非常大的。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