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科技·视野 > 正文

未来“神经中枢”藏在“云”里

2010-06-09 09:00 科技·视野 ⁄ 共 389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
“人云亦云云计算,雾里看花物联网”,这副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公众面对信息网络新技术的困惑。那么,信息网络新技术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科技视野版从本期起推出系列报道,就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编  者

1、云计算:可随时存取的数据信息银行

让每个终端都有无限的计算、存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记者:云计算的概念似乎到目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云计算究竟是什么?
张亚勤:云计算还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有很多种表述。它主要倡导的模式是:聚合包括CPU、存储、网络在内的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与服务,建设规模庞大的数据与应用中心,让个人和企业用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资源。“云”可以是公有云,也可以是私有云。公有云是对外开放的系统,私有云是企业内部的IT系统。
有人把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比喻成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或者银行,未来的计算资源像水和电那样可随时获取,而自己的数据信息可以像在银行储蓄一样存在云计算的服务器里。这个比喻虽然还不能100%的准确说明云计算,但是它已经是比较生动的了。
可以说,云计算是IT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从理论上讲,云计算给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计算、存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记者:虽然“云计算”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但似乎只有“云”这个词才能很形象地说明它的作用?
张亚勤:互联网没有边界,或者说边界不清晰,“云”是对此比较形象的表述。同时,云是分散、飘浮在上面,你可以想象这么一幅图画:整个天空飘浮着许多云,这些云都是一个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当你需要任何服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去访问这些云,获得信息或者自己所需的资源。
实际上,你不要在乎“云”里面是什么东西,里面可能很复杂。云计算的特点就是把这个“复杂”放到“云”里面去了,把客户端变得清晰简单。比如软件的升级,有了云计算以后用户电脑里的软件就不需要改动,改什么东西都在云里面完成。

记者:云计算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张亚勤:一个专门研究互联网的分析师,最近做了一个分析估计,他说“云”组成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其发展的机遇或者市场规模,是目前桌面互联网的两倍。我个人认为他低估了这个潜力,5倍、10倍都很有可能。
云计算也带给媒体很大的机遇。以视频信息为例,视频现在已经占到整个互联网的80%,视频的延时、质量和整个流量,对系统要求很高。所以,对视频媒体而言,“云”是最好的一个架构。
此外,商业云已经出现,信息云、搜索、地图、GPS定位都已经是主流。云计算还使用在医疗服务和政府服务领域。
我经常讲,其实我们做IT的就是玩四个参数,通讯、存储、计算、数据。这四个东西,我们要使其达到一个最好的动态均衡。然后,让用户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体验。云计算也是如此。

2、云计算是“逼”出来的

由产业催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记者:云计算看起来并不是新事物?
张亚勤:云计算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云计算的理论和尝试已经有10多年,其愿景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CPU、GPU的多核进化及虚拟化技术的日趋完善,更大的互联网带宽使得更多的计算资源和软件可以以服务的形式推送到客户端,海量存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积淀和进化,并逐渐发展为互联网服务的“大脑”…… 随着这些计算、存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本看似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技术的成熟而实现成真。
同时,用户的需求也一直在嬗变中。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将自己创造的信息(如博客)和资源(如图片和视频)上传到“云”中,与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分享,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电脑、手机及其他设备来管理“云”上的数据和应用。再者,无论对个人或对企业用户而言,根据现实需要去获取使用各种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无疑更经济也更简单。这便为有能力提供相应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商制造了机遇。
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让众多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和可能。很多新的功能包括视频点播、信息搜索、在线地图,这些都是传统软件不易实现的功能,所以必须依赖“云层”之上的、规模庞大的计算和数据资源。
记者:您最近提及,云计算是逼出来的?
张亚勤:经过一年的发展,云计算从朦胧、从萌芽走向了清晰和主流。我说云计算是被逼出来的,就是指云计算是产业催生出来,是产业自然发展的结果。

IT产业的计算量越来越大,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动态,越来越实时,越来越需要结构化,仅有服务器和电脑已经不够了,所以一定要走向云计算,所以有了搜索,有了电子商务,有了信息的云,云计算是产业催生出来的。
比如搜索引擎,个人电脑上是做不了的。因为搜索的数据量很大,而且分散在各个地方,实时在发生,需要巨大的运算存储和动态的负载均衡的能力,这个时候一定要云计算。

3、我们已经在使用云计算

越来越多样化的“端”进入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
记者:云计算会给普通人带来什么?
张亚勤:对企业而言,使用云计算的服务之后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力。对于个人来讲,其实我们已经在使用云计算了,搜索引擎、电子邮件、互联网视频、网上购物,这些都是云计算带来的好处。云计算的发展,使这些变得越来越便宜,数据越来越透明。这是一个趋势。
记者:有了云,是不是意味着像个人电脑这样处于个人用户一端的“端”不重要了?
张亚勤:由于技术的发展、产业的需求,我们现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以个人电脑为中心走向以互联网为中心。我们强调云计算,并不是说像个人电脑这种用户一端的设备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只是它的定义改变了,实际上是变大了。
从手机、传感器、电子阅读器、智能卡、数字相框到电子钱包、上网本再到数字轿车、智能家居……越来越多样化的“端”已影响、渗透到人们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较之以往任何时候,“端”都更加多元化。
从“云”里推送过来的数据——无论它是高清视频、游戏,还是实时路况信息、动态新闻,都必须要有合适的“端”来破译、解码和呈现。比如我们可以在云服务器里存储游戏进度、下载游戏更新,但在玩高强度游戏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部图形处理能力强大的游戏机或电脑。
未来,所有的“端”都可能会直接连入“云”里,以随时获得计算资源、数据、存储。“云”里的服务器也会自行判断“端”的类型和性能特点,进而选择适合该设备的数据推送及呈现形式。
记者:云计算也带来迥异以前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张亚勤:当然,云计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遭受黑客攻击和个人、商业隐私安全风险等问题。但话说回来,只要联网,就一定会有安全性的挑战。减少安全风险的办法,一个就是计算、存储分布式处理。就像人的身体,云计算也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自我恢复的强免疫力系统。比如几个节点被破坏,可以很快找到别的节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坏了,可以马上自动找到别的服务器。遇到很不正常的流量、访问,系统自己就知道怎么把它屏蔽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认为这些问题总会有办法去解决。

应该说,云计算带来的益处,肯定比带来的问题、挑战多。即使公有云,它带来的益处也比它带来的风险大。就像你把钱存到银行,整体来讲是比放在家里安全。当然,有的时候,也不一定非要云计算,比如说,你的这套信息不希望让别人知道,也可以选择放到自己家里,或者放到企业内部。就像私有云,不一定要和互联网连在一块。

4、中国云计算离国际水平不是特别远

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是当务之急
记者:目前全球范围内云计算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
张亚勤: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已经投入巨资,积极部署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以及大量的服务,微软、IBM、亚马逊、谷歌等世界IT业领头企业,也早已开发出不同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记者:你怎么看待中国国内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张亚勤:国内企业、学术界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距离国际水平不是特别远。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许多新技术层出不穷,相对而言每个创新浪潮的生命周期比较短。这就像跑步,一百米的赛跑,他跑了五米,那我要追赶比较容易。所以,中国的机会很大,中国企业也有很多机遇。而且,虽然很多核心技术可能不在国内,但是里面的新技术比旧技术多得多,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当然,这样也要求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云计算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闭门造车,做一个封闭的东西。而是需要与全球最优秀的学术研究团队合作,和企业合作,有了合作,才可以做出更好的东西。
记者:做好云计算要解决哪些问题?
张亚勤:要解决“谁来建设云基础设施”的问题。总体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资源和实力去建立大型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由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长时间的资源部署和持续的更新维护,国内中小企业普遍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实力和战略。
同时,还要应对云计算基础架构部署带来的挑战。一个大型数据中心需要上百万台高性能服务器,这就对构建这种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地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至少需要建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几率较小、并且有着稳定可靠电力供应的区域。在设计和运行维护数据中心的全过程中,都应当贯彻“绿色IT”的理念和解决方案。因为能源供给和制冷占数据中心运营费用的50%以上。这需要有个总体的规划。
未来的物联网和“三网合一”也须以云计算为基础。对中国来说,这是不可不占领的制高点,因此,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已成为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当务之急。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