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作用。建设有中国自信、中国理论、中国表达、中国智慧、中国评价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力量和文明素质。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哲学社会科学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必须勇于担当、大有作为。
一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与时代和事业发展要求比,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哲学社会科学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创新、软实力滞后硬实力,这一软肋严重制约民族复兴崛起。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规模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登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大国战略、全球布局也越来越清晰。但是,中国的大发展、大变革没有带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滞后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滞后于改革开放新时代,二者没有实现协调发展。中国的全球软实力明显滞后于全球硬实力,这一软肋严重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阵地意识、抓新生代意识亟须提升,“两个巩固”、“两个宣传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全面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通过公开或地下渠道不断涌入,这些思潮纷繁杂陈,立场迥异新奇,彼此激荡消涨,对在网络新媒体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影响巨大而深远。他们中有的人视西方价值观为圭臬,而对现实愤懑、对传统文化反感抵制,对先进人物如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等进行歪曲甚至丑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果不能占领主流阵地并有力发声,不能紧紧抓住新生代队伍,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增强。
3.哲学社会科学聚焦重大问题不够、研究不深,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亟待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常态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并作出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比如,在根本性问题上有可能犯颠覆性错误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中国人的信仰与精神面貌问题、文明问题、价值自觉与价值追求问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问题、依法治国问题、腐败问题、生态文明问题,等等。这些重大问题研究不足的背后,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问题的导向性、聚焦性不够,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还远未形成。
4.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主动占领世界话语体系高地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虽有较大发展,但整体上仍然水平较低,缺乏原创性,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具有原创性、体现世界水准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还不多,真正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还不多,代表时代高度的学术大家、学术流派和学术群体没有形成;真正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反映时代和人民心声的大众化的创作还不多。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话语权较量的总体态势仍然是“西强我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缺乏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不少学者总是或习惯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国的问题,因而不能很好解释、说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问题,鲜有说服力强、具有世界水准的精品力作问世。当代西方社会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上帝之死”带来的是信仰迷茫和精神焦虑。当代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信仰缺失,中国要想形成自己的话语权,占领世界话语体系高地,就必然需要较强的意识自觉和足够的能力储备,而这些正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所欠缺的。
5.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学术生态亟待优化。
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手段陈旧、方法落后,现有资助经费报销方式及有关管理办法没有体现对研究者智力劳动成本和价值的认可,评价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成果转化机制亟须健全;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少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风浮躁,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明显,“学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亟待加强。
二 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1.坚定中国自信,从迷信西方思想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坚定不移地广泛吸收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自信,首当其冲的是要高度警惕迷信西方、迷失自我,丧失中国学术的独立性、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广泛吸收包括西方思想文化在内的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但是,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迷信盲从,更不能以其为参照系和评判标准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倡导“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的学术原则和思维方法,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主体或主导,逐步在创新中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现代化,而非“洋教条”式地与国际接轨或“土教条”式地搞复古主义。
必须清醒认识到,西方思想体系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它们大力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输出与传播西方价值观;贬低甚至抹黑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成果。西方思想体系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以西方价值观作为评判标准,肆意评论、指责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企图颠覆非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发展道路。如果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听之任之,放松警惕,将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它将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严重干扰我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颜色革命,使我们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况且,西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本身也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西方世界本身也是乱象丛生,漏洞百出。西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只适合西方,并不适合中国。因此,必须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对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要斗争;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既要斗争,也要尊重、包容、借鉴、吸收。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脱离了中国发展的实际,一切以西方思想体系为标准,就意味着中国学术独立性的丧失,意味着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丧失,意味着中国精神与中国创造的丧失,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因此,坚定中国自信,首先就要从迷信西方思想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建构中国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建构中国理论,就是要努力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有力的运行机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立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研究“中国为什么能”时,国外有识之士的评论是中国独具“五有”——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益文化、有用基因。在这“五有”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推动,重要经济基础是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真正能持续发力的是正在被激活、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这也是建构中国理论的源流和根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讲清楚”的要求,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结合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追求;必须进行国家、社会、家庭三大伦理实体的“精神”建构,回归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家园,最大限度地形成中国社会价值共识。
建构中国理论,构建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要坚持一个立足点、把握四个要点。一个立足点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增强人民主体性,以中国国情、中国实际为基础,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和制度特色,彰显中国思想文化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四个要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文明成果。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用邓小平的话说:这是一项“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0页)这也需要加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习与思考的统一、学习与运用的结合,把书本上死的、别人的东西,变成活的、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学以致用,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做到坚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3.提升中国表达,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作为语言和文字表达体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提升中国表达力,用融通中外的理论框架和学术话语体系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形成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话语权。话语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建立有别于西方世界之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维护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有力支撑。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话语权,包括六个要素,即“坚实的话语基础”,有底气;“科学的话语体系”,有思想;“坚定的话语自信”,有自信;“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有感染力;“较强的国际传播能力”,有影响;“被认同的国际话语权”,有主导权。在全球化进程中,既有话语交流、话语交融,也有话语冲突、话语交锋。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传播力、解释力和主导力。
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两个巩固”为根本原则;必须融通古今中外,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借鉴、转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中的有益成果;必须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概括出具有深刻解释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取得原创性的新成果,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术话语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穿透力。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做学问。历史的制高点就是对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潮流和分野,在内在逻辑上有个完整准确的回答;时代的制高点,就是我们的学术研究要对时代问题作出理性回答,也就是弄清学科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处的方位、时代对学科的要求以及如何去回应。
4.建设中国智库,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力支持体系。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努力建设高质量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作用,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服务群众、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特点,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在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会等领域的智力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力支持体系。
5.形成中国评价,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生态体系。
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中国评价体系。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用中国理论评价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发展问题,服务中国和世界发展。改革评价激励体制,建立起公正、高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完善研究队伍管理选拔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优化学术生态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方向标、动力源作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年制定颁布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南,激发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研究热情,提升了其研究水准,指明了其研究方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路人、领航员,应进一步发挥引导、协调、服务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
其次,改善评价激励体制。评价激励体制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积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智力成果采购制度,购买制度。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建立起公正、高效,有利于理论创新的经费投入机制,有效地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完善研究队伍的管理选拔机制。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建立既能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又能发挥市场作用的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推行聘用制,改革职称制度,完善职称评聘体制,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进一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激励、选拔和任用的良好机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茁壮成长。
来源:求是网 作者: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