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官场·职场 > 正文

拿什么反驳“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2015-05-22 06:36 官场·职场 ⁄ 共 143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每一个某个地方政府类似的“以谣辟谣”,都会让其他地方政府受到“连坐”,影响到政府整体的公信力。因为每一次这种事情发生后,媒体都会来一个盘点,把过去地方政府和官员说过的那些谎言都集纳一下,“休假式治疗”的弥天大谎,各地在限牌时的“以谣辟谣”,福建“首虎”徐钢落马前曾骂举报者是叛徒,生气地说“若非我身份还在我就要和你单挑”,杨卫泽落马前曾咬牙切齿地骂过网络举报称“现在国内的网络比文革大字报更险恶,海外敌对媒体比侵华日军更残酷”——关于他们涉贪的传言,都曾被视为谣言。

这些案例集纳起来,强化着公众“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的认知,并对“严重民谣放过官谣”产生强烈的失衡感。

其实,本来不应该有“民谣”和“官谣”的区分的,判断和惩罚的标准就是同一的,无论官民,造谣了就应依法受到同样的惩罚。官谣民谣的符号对立既见证着官民情绪的撕裂,什么事都要分成官与民两大阵营进行站队,更见证着惩罚标准的不同一,常见民众因造谣而依法受到严惩,而某些官方的“造谣式辟谣”却没有付出过代价。某些城市昨天还在辟谣说,绝对不会限牌,民间传说都是谣言,第二天立刻就限牌了,这跟普通的造谣有多大的区别?不对某些地方官方的说谎行为进行治理,不对“封锁信息”这个滋生谣言的源头进行治理,单纯打击谣言难以让公众信服。

再来看“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句网络流行语。其实,这句话本来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是对谣言的美化,是一种情绪化、报复性的狡辩。谣言就是谣言,违背事实、胡编乱造、颠倒黑白,哪里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谣言偶尔被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也不能将谣言美化为“遥遥领先的预言”。但某些地方官方一再撒谎,用造谣的方式辟谣,用洗白的方式对抗“抹黑”,实际起到的效果不仅仅是“高级黑”――黑了自己,并且进一步“洗白”了谣言,让很多人对本不相信、本无好感的谣言反而有了一定的信任。人们并非不明是非而相信谣言,而是表达一种“更不信某些官方”的逆反情绪。

是啊,面对岳阳这一次在辟谣上的表现,拿什么去反驳那种非理性的“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呢?

理性地看,即使一些谣言事后被证实并非空穴来风,但并不能根据个案去美其名曰“预言”,这里需要区分几种情况。

    其一,开始确实是谣言,子虚乌有,但后来随着事实的发展,一两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前不存在的事后来发生了。比如,一个人说,某地明天要地震,但第二天并没有发生,但半年后发生了,能不能就说先前的谣言是预言呢?当然不能。传闻某个官员涉贪,可当时确实不存在这种情况,纯粹是造谣,可两年后这个官员落马了,被查出腐败问题,自然也不能证明此前不是谣言。

其二,有些事情在调查和侦查阶段,确实不宜向社会公开。虽然有政务公开的要求,但并不是每一种信息都必须公开。比如,一些官员涉嫌贪腐的问题还处于调查阶段,是否贪腐还不一定,纪委需要保密,防范打草惊蛇影响调查,也防止冤枉好人。这时假如信息不小心泄露,导致网上议论纷纷,纪委和官方也是无法回应的。而且,这时即使被调查,但还没有公布调查结果,这位官员还正常履职,自然也只能说“在正常履职”。这也不属于“以谣辟谣”。

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明明掌握着真相,却想瞒天过海颠倒黑白,甚至指鹿为马满口谎言,而公众又拿出了相关证据。事后噼噼地狠打脸,这当然是把公众推向更相信“谣言”的那一边。当然,不必因为某些官方说谎了而情绪化地美化谣言,谣言就是谣言,没啥好涂脂抹粉的,但官方如果一再高级黑、一再真诚地说谎造谣,真怪不得老百姓都成了“老不信”了。

来源:新华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