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宋鲁郑:钓鱼岛之争 时间在中国这边

2012-09-25 07:53 战略·谋略 ⁄ 共 326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2012年是亚洲大国中国和日本建交四十周年,这本来是两个对全球都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改善长期恶化关系的契机,却由于日本单方面进行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而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和对立。考虑到中、日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两强相争,这对陷入经济危机的西方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仿佛是历史的延续,这一次日本又扮演了主动挑衅者的角色。而且也一定程度达到了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是形式上强化了对钓鱼岛的主权控制。无论是国有化,还是数十名日本警察借防范台湾渔船之名登上钓鱼岛,都显示了其对钓鱼岛的主权拥有;二是支持率低迷的现任首相野田佳彦以相当大的优势赢得党首选举,连任首相。

但日本同样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一、钓鱼岛由过去日本独自实际控制转向事实上的“中日共同控制”。中国借与日本冲突之际,改变了过去“搁置争议”的做法,转向“实际主权拥有”。为此,中国宣布了钓鱼岛领海基线、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发布钓鱼岛天气预报。更重要的是中国海监、渔政船大规模、频繁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视。尤其值的一提的是中国渔政船登上中国渔船检查,行使在钓鱼岛海域的管辖权。

对领土争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是不太注重历史文献和历史发现,而更重视当下的实际控制。特别是长期、和平的占有,这才是最重要的依据。然而,日本明目张胆的挑衅不仅使日本失去了独自控制权,也使得钓鱼岛争议国际化,对日本而言,其主权控制反而是倒退了。

二、日本的整体国家主权更加萎缩。由于日本和中国的对抗,迫使日本加大了对美国的依赖,其二战后就已失去的完整国家主权更加弱化。已经逐渐失去经济力量的日本,恐怕再难有机会成为真正的独立国家,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将会持续加速下降。

三、日本经济将受到重创。经济制裁,一向是强大国家对弱小国家采取的措施,此次日本首相野田在参加联合国大会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政府冷静考虑目前的日中关系,不要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其无形中已经把自己摆在弱国的地位。目前中日两国经济态势如下:日本经济已经停滞二十多年、严重依赖国外;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11年中日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量20.6%,而对日贸易仅仅占中国外贸总量的不到10%。今年1到7月份,仅仅占8.8%。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可见一斑。特别是日本严重依赖外部环境的弱点和经济低迷二十多年的现实,已经让日本丧失承受一场经济战的能力。而中国在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三十多年后,至今仍保持全球主要经济体最高的增速。

四、钓鱼岛争端令日本探知美国的底线。虽然双方有安保条约,美国也声称安保条约覆盖钓鱼岛。但假如真的和中国摊牌,美国是否兑现条约,日本并无把握。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协防台湾,结果当大陆炮轰台湾军舰时,美舰立即远遁。所以,它挑起钓鱼岛的争端,试探美国的底线也是目的之一。

结果显然令日本失望。

先是美国一再声明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选边站,维持中立立场。随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最近访问中日两国时发言相互矛盾。在东京他呼吁和平解决分歧的同时,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在北京,帕内塔在装甲兵工程学院演讲结束后回答有关美日关系与钓鱼岛争议问题时又表示,美日的确是军事盟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不会对盟友的某些行动提出批评意见。此话显然暗示,美国不赞成甚至批评日本“购岛”的挑衅行动。主管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是强烈的亲日派和对华强硬派,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他虽然重申美日安保涵盖钓鱼岛,但声称中日之间如果发生冲突,全世界的经济都会承担不起——其实是美国承受不起。

当然日本的国运确实比较差,9月11日日本采取措施对钓鱼岛国有化,当天一部反穆斯林电影就引发了全球针对美国的抗议,并演变成普遍的暴力。包括大使在内的四位外交人员在利比亚革命圣地班加西命丧异域。面对伊斯兰世界的遍地烽火,此时的美国就是有心也是无力。

  

所以说日本首相野田看到中方对“购岛”行动做出的强烈反应后,坦承事前的评估有误。不过正如外电所评论的,他不是对中方的反应评估有误,而是对美方的反应评估有误,因为美方并没有毫无条件地公开挺日,甚至没有明确、公开表达要与日本共同协防钓鱼岛的立场。美方立场是美日安保条约不应该是一张可以让日本为所欲为、甚至轻易将美国卷入战争的“空白支票”。

因此日本自卫队制定钓鱼岛军事冲突应变计划时,已经不对美国抱有幻想,而是立足于日本独立对抗。只是今天的日本,一旦戳穿美国保护的假象,它在国际社会上还有多少筹码?

其实说白了,美国对日本的保护,不过是对日本控制的委婉语罢了。美国可以利用日本为已所有,怎么可能会被日本绑架,为日本利益服务呢?野田佳彦竟然连这一点都理解不了,还要进行试探,可见日本政治精英今日之水准(不过他已经比异想天开“疏美亲中”的鸠山、指挥无能天灾变人祸的菅直人强多了)。

五、钓鱼岛引发的中日冲突(以及日俄冲突),再次使日本的二战战败国和历史责任问题凸显出来。在国际上对中日争端发表各种意见的各种声音里,德意志电台的声音值得关注,德意志电台发表的社论文章认为,与德国一样,日本在二战中是侵略者。然而,日本至今没能清理这段沉重的历史。如果日本不能深入和批判性地审视过去,日本就无法解决领土争端。同时,一个多月前,日本与韩国围绕独岛(日本称竹岛)也发生过类似的领土争端。韩国总统曾明确表示,正是因为日本至今不愿就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才会导致领土争端被赋予了如此重要的意义。

面对日本在此次中日岛争中面临的众多损失,中国则在直面此次危机中获益颇多:

首先此次危机凝聚起了海内外中国人保钓的决心。外部危机是建立内部共识和国家认同的催化剂。日本越蛮横,就越突出中央政府的角色。中央政府越迅猛回击,越能赢得民心。这一点在台湾的表现上特别突出。由于大陆站在冲突的第一线,台湾也表现十分的高调:台湾海巡舰艇全天候24小时在钓鱼岛海域护渔、大量渔船前往钓鱼岛作业。台湾民意调查也表明,54%的民众支持两岸共同保钓。

其次,尽管日本试图揪住“十八大”召开时机,认为中国政府必定低调处理钓鱼岛,但是实际效果是,日本的挑衅反而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威望和权威,为下一步更深层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今天的中国确实已经来到深水区和改革攻坚阶段,这需要威望高企、强有力的政府来推动。这次钓鱼岛争端,无形中创造了这一凝聚全国共识、体认当今执政党强势作用的时机。

再次,美国试图介入亚洲内部的“小北约”战略自行破产。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几个层次。一是在南海,通过和东盟的关系,借助领海争端,牵制中国。二是在东亚建立“美日韩台”所谓的“小北约”来制衡中国。但日本和韩国的领土争端,使得双方对立。由于钓鱼岛也导致台湾和日本关系紧张,两岸则不约而同展开保钓。美国设想的“小北约”形同破局。

最后,这场冲突中所体现出的日本政治制度的弊端,给中国提供了反面教材。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已经更换了8位首相,11个内阁,实际已经丧失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比较代表性的表现就是日本政客以政党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为了一已之私赢得选举而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中国目前也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政治改革道路,各种模式都在探索之中,但至少我们不能走日本的模式。

中日钓鱼岛冲突由于双方的坚持,仍然在持续中。显然日本不会放弃国有化,中国自然也不会再退让。双方要么从过去“搁置争议”的默契达到“共同控制”的默契,要么就是长期的对抗和经济战。

采取军事行动?今天的中国并不惧怕实打实地来一仗,只不过中国赢得起,日本输不起。

至于发生军事冲突,可能性极小:

一是没有美国的首肯,日本绝不敢动武,而美国现在承受不了中日开战造成的全球经济的代价;二是根据日本战后宪法,日本已丧失以国家名义对外进行战争的权力。除非日本要先修改宪法。这就又牵扯到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美国也绝不会答应;三是中国向来恪守不打第一枪的策略,大规模派出的都是渔政、海监船。可以说事涉三方中国不会打,日本不敢打,美国不愿打。

而时间是站在中国这边的。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