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宋鲁郑:中国智库能为中国崛起做些什么

2017-02-10 12:31 战略·谋略 ⁄ 共 270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在西方有两本书畅销不衰,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孙子兵法》。尤其是《孙子兵法》已经成为全球政界、商界甚至体育界的案头必备书,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更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经典一幕。

经典往往是超越时空的。当中国再度崛起、重返昔日在世界应有的地位之时,这些经典在新的时代也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伐谋:中国智库影响世界之道》(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版)就是古人智慧与当下时代再次结合与碰撞的结晶。

此书的作者是近年大放异彩、在全球风声水起的新型智库执行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经历丰富的王文,既有国内各领域的切身体验,也有与海外顶尖智库一线的面对面交锋,这些感悟和心得催生出了他作为智库人的时代呼喊:伐谋!

今天的中国虽然并不是历史上第一次崛起,但和过去非常不同的一点是“王者不治夷狄”的王朝传统已经被全球化、地球村时代各国家激烈竞争、相互依赖所取代。任何一个国家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一席之地,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思想不伐谋,崛起无后劲”的挑战。

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国有丰厚的历史资源可资挖掘。事实上“伐谋”一语就来自《孙子兵法》。这就是为什么该书第一章就聚焦古代中国的智囊制度和它的演变,当然最根本的是给现代中国的启示:政府应该善用、善管和善待智库、中国智库要致力于“伐谋”能力的提升,以春秋战国时代竞招天下英雄为榜样,让更多外国精英参与中国智库建设、借鉴先秦尊老养老制度打造中国政治和学术精英的旋转门。

不过,要想迎接时代的挑战,则必然是传统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这就是王文提出的智库现代四大功能:咨政、启民、伐谋、孕才。这其中的伐谋,中国智库明显地落后于西方。他特别感慨的写道:“相比中国遍及全球的国家影响力,中国智库发展严重滞后,远未形成与国家发展相匹配的决策咨询力和国际影响力”。而解决之道就是要“重构中国智库理念”。为此王文提出五大改革:谋断互动机制的改革、思想市场机制的改革、人事拓展机制的改革、融资运营机制的改革、全球传播机制的改革。

这五大改革既有立足国情现状的切中肯綮,也有对西方先进做法的大胆借鉴。正如书中所言:“中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转型期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智库业大有可为,智库发展的春天才刚开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定能成为推动国家和平发展的关键力量”。

据王文的观察,中国智库与西方同行差距最为明显的一是传播能力,一是伐谋能力。

确实,以美国为例,它的智库不仅研究能力强,传播能力更强。正如传统基金会副总裁菲利普·特鲁拉克的名言:“我们在推销思想上的花的钱,绝对和研究上花的一样多。”真正做到了“研究”与“传播”两条腿相得益彰的程度。而中国要想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设置议题,推动中国文化与思想走向世界,就必须研究与传播并重。为此王文提出中国智库一是要必须拥有一支“一专多能”复合型团队,既懂研究也懂公共传播。二是中国智库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运营,不仅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研讨会,还要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只有这样,中国智库才能具备与中国全球大国身份相匹配的动作能力。

智库的核心功能是伐谋,这也是此书多次强调的地方。在这一方面,王文毫不讳言西方早就走到了中国前面。他特别举了两个鲜活的例子:二十世纪初美国智库如何通过成功的伐谋,推动美国并肩于欧洲列强,并最终和当时的霸主英国并驾齐驱。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则是如何利用戈尔巴乔夫短短的六年执政时机,通过伐谋,不费一枪一弹成就了苏联解体的奇迹。

王文以走访欧美数十家智库的经验,总结出智库的四大伐谋功能:设置全球议程、影响国际舆论、广交各国朋友、影响他国政策。并提出中国智库要学习西方善于讲故事,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影响他人的优点,让中国经验更好的成为可供全球借鉴的中国方案。更何况,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 中国已成为各方众矢之的。要想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营造良性的国际话语环境,这直接取决于中国智库的伐谋能力。

中国智库虽然与时代要求、西方同行有差距,但不争的事实则是中国智库已经迎来大发展的繁荣期,目前从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所以在正视问题、提出建议的同时,王文同也样致力于建立一个客观的评价体系,不仅力图规范繁荣过程中的“虚热”、“有库无智”现象,更重要的是要以这股热潮推动中国智库从大到强。

王文力推的评价体系核心是影响力,认为这是智库的生命源泉、工作目标和核心任务。他根据中国的国情将之分为三个部分: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但核心的核心是决策影响力,要为之赋与最大的权重。在中国对决策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就是决策者的批示。决策者的身份、批示内容、有关部门的采纳情况、后续实际效果都是主要的评价标准。当然智库学者受邀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数量和层级、接受政府项目的数量、资金额和层级甚至智库学者去政府部门任职的数量和和比例也都是相当重要的参考指标。

智库评价体系的建立不是为评价而评价,其目的在于推动中国智库业的发展。所以一个好的智库评价体系发挥如下作用:增强认同感、激烈自觉性、提高智库的认可度、促进竞争。特别是促进竞争,民众不仅通过排名知道智库的水平高低,捐资者也通过排名了解自己的投资是否得到有效使用,决策者则由此知道每个智库的成果质量。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势配置,把有限的社会智力资源投入到高质量、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智库中。

此书写到这里,早已是进入欲罢不能的佳境,但我的分享却要就此打住。因为我希望,读者还是亲自去体验书中更多的精彩,无论是一个个建议还是一场场引人入胜的实战,都令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直观亲身体验中国智库如何完善自身,为中国伐谋,如何在全球亮剑。毕竟这本书是呼吁中国学者“伐谋”勇气与能力的难得好书。

尽管要打住了,但此书的一篇附录还是要提一提。2014年,也就是人大重阳成立一年之后,王文接受了《观察者网》的独家采访。在这里,王文敞开心扉,不仅纵谈家国情怀和智库职责,更披露了自己从《环球时报》转型至智库的心路历程——甚至包括他的人生观的塑造,可称从“为中国崛起而呐喊“到“为中国崛起而思考”的华丽转身。从中一窥人大重阳崛起的诸多内幕-——比如比宪法还要长的规章制度、“五个多一点”的理念,以及为什么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教授发出这样的惊叹:“人大重阳4个月做的,在哈佛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做到”(人大重阳成立的第一年间已经出品各类研究报告100多份,举办各种研讨会近100场,重要议题报送中央内参14份)。

最后,还是让我以我们的先人智慧《孙子兵法.谋攻篇》作为结尾,并与各位智库同行共勉: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