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读书方法论:读书既要“孤读” 也要“共读”

2016-10-28 09:55 学术科研 ⁄ 共 183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之前都是在个人层面探讨怎么读书。尽管阅读是比较私密的事情,但从交流、展示和激励等方面来说,在一个人“孤读”之外,一群人的“共读”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谈论读书方法,就不可不涉及读书会。

事实上,读书会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存在的学习组织,很多知名人物都有过参加或发起读书组织的经历。20世纪最有名的学术“读书会”,当属奥地利学派核心人物米塞斯1920年在维也纳发起的私人研讨会。当年,米塞斯因其犹太人身份和不合时宜的学术思想而倍受排斥,但他以年长朋友身份主持的研讨会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追捧,其中走出了哈耶克、哈贝尔勒、马赫卢普、考夫曼、舒茨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哲学家。

从国内情况看,近两年各种类型的读书组织不断出现,有的甚至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阶段。有数据显示,目前在北京有一百五十多家活跃度较高、规模较大的读书会;而上海有大大小小的读书组织三万多个,知名度较高的读书会近百家。

我有过五年学术读书会的经历,业余也参与组织过一些校长和教师读书会。就个人体验而言,参加读书会的好处主要有三个:

一是在聚合中形成积极而浓厚的读书氛围,给参与者以持续的激荡和启引。对于起步者来说,读书是个需要坚持的事情,而坚持不下去又是常有的情况。如此断断续续,读与不读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个人在坚持阅读的同时,如果再辅以读书会的激荡,则有群马奔腾的效果。哪怕偶尔偷懒,只要每次都坚持到场,也能被别人感染和带动。而且,人固有的表现欲也会让我们乐于在平时用功,以期在读书会上能抖出引人注目的观点和问题,从别人的赞许中收获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是在交流中不断修正观点和思维方式,最终学会与人“优雅地辩论”。经常关注网络舆论的人都会发现,很多网民缺乏分析问题以及与人辩论的基本素养,往往几句不合便相互叫骂起来,以致很多所谓的网络辩论不堪入目。这是学校教育尤其需要反思问题。当然,对于已经走出校门的成年人,我们只能指望其自身有所警觉进而自求转变。美国哲学家布鲁斯·沃勒在《优雅的辩论》一书中给了六个建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随意贴标签,拒绝“稻草人谬误”(即故意曲解、夸大或歪曲对方论点或立场,使其更容易受到攻击),不搞人身攻击,警惕折中的解决方案,努力欣赏你反对的观点中最好的理由。光看这些建议,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有充分的参加读书会的经历和体验,就会觉得这六条建议句句在理。

三是在多元中寻求观点和价值共识,找到那些与我们相近却又“散落的人”。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一书中说,这个世界总会存在一些与我们一致或相近的人,但他们总是散落在不同的角落里,我们要找到他们。参加读书会,恰恰就能让我们有这样的收获。这种彼此发现和认同,如果发生在一群人的共同成长中,要比尼采所谓的四处寻找更有成效。试想,如果没有米塞斯的“私人研讨会”,奥地利学派要聚集起那么多青年才俊,并延续其文脉长达几十年,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啊。

当然,读书会并不是一群人凑到一起就能搞得起来,也不是大家坐到一起宣布读书会成立,就能玩得下去。一个能够长久运行并不断发展的读书会,离不开这样一些构成要件:一是有理念共识,大家的出发点大体一致,而且价值观相同或相近;二是有目标愿景,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三是有核心人物。如果一个读书会里面的人水平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读书会效果不会好,而且很难坚持下去。必须有一个或几个水平较高的人,像鲇鱼一样在里面搅动,把观点和思维引向高处。四是有约束机制。我个人不赞成组织者以命令的方式组织读书会,一定要以自愿为原则,一群想法差不多的人坐到一起,拟一个读书公约,大家签名,这意思是“说话要算话”,这样就有内部的约束和监督。五是确保有效参与,读书会成员20人左右比较好,每次活动大家都能充分表达和交流。六是要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最好是搭建一些线上或线下平台,用以发布和传播大家的“阅读产品”。七是争取外部支持,可以多邀请在阅读和写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与成员作读书交流。八是有可感的效益回报,帮助大家实现多个层面的回报,让参与者觉得“读着读着自己就不一样了”。

最后要明确的是,说读书会重要,是基于个人有效阅读的前提而言的。总体上,读书会只是读书的辅助手段,不能神话。读到一定层次的人会发现,参加读书会到后来没有一开始那么管用。但从社会层面来说,参与或发起读书会不仅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而且还可以成为一部分自由职业者的理想选择——一种可称为“阅读教练”的职业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