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历史·地理 > 正文

读书心得:如何阅读《二十四史》

2018-01-11 11:11 历史·地理 ⁄ 共 521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如何阅读二十四史,或者说如何阅读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史书,其实早有一位先贤指明了道路。

    一代大家苏轼,其实当初读史书也苦不堪言。他曾写过一首《夜梦》,前六句是这么写的: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此诗写于苏轼刚被发配儋州之时,心情郁闷,夜里做了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回到童年,被父亲逼着读《春秋》。《春秋》何等微言大义,岂是一个小孩子能看懂的?父亲给的要求,是通读一遍,结果苏轼哼哼唧唧,才读到鲁桓公、鲁庄公——《春秋》鲁国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 宣成襄昭定哀,小苏轼这才读了四分之一不到……难怪吓得差点心肌梗塞。如果那时候有知乎,大概苏轼也会发个和题主一样的问题,抱怨《春秋》这么呆板乏味的书,该怎么读下去才好。

    时过境迁,几十年后,又有一个陷入同样困境的年轻人出现了。

    这个人叫王庠,字周彦,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女婿。

    王庠是个学霸级的人物,七岁就能写文章,水准不输成人。十三岁那年,父亲因直言诤谏,被贬官去世。这位少年愤而发下宏愿:要闭门读书,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

    苏轼对这位侄女婿很看重,生怕他空有读书之心,却无读书之法,特意写信过去,淳淳教导自己的读史书之法。苏轼在信里是这么说的: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可谓字字珠玑,值得反复揣摩。

    史书浩如烟海,什么内容都有,若是漫无目的去翻看,时间精力姑且不说,吸收效率也会特别差,很快就疲了,所以你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带着一个特定的目的去读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苏轼给的建议是,一本史书,要读很多遍,每一遍都只专注于一个层面,所谓“每书数过,一意求之”。想研究政治政策,就着重于书中的奏章言论;想搞懂典章制度,就着重于书中官职升迁礼仪往来,想看明白地理建制,就着重于书中的地名沿革山河变动。

苏轼自己,就是这么读书的。曾经有人问他,你这么博闻强记,别人能学吗?苏轼没藏私,举了一个读《汉书》的例子:

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

    你看,苏轼读史书,目的性非常明确,要么侧重于政治,要么侧重于人物、官职、军事、经济,每次一件任务,几遍下来,《汉书》就算是吃透了。

苏轼的目的性强到了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同乡的少年才子叫唐庚,路过定州,去跟苏轼请教。苏轼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呢?唐庚说:“《晋书》。”然后咣咣咣地讲起来, 苏轼突然来了一句:“里面有什么好听的亭子名吗?” 把唐庚给吓了一跳,再一想,真答不出来。

    唐庚回去琢磨了半天,才领悟到这是苏轼在教他读书之法,大为感叹。估计苏轼当年读史书,其中有一遍,是专门研究里面的建筑物名称——竟细致到了这地步。

    说白了,只要你带着目的,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对资料有所取舍,专注一道。反复几次,吸收效率才高。

    苏轼把这种读书法叫做“八面受敌”。典故出自《唐摭言》里称赞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意思是水平太高,八面来敌也可从容应对。我倒觉得,这个命名也许还能解读出第二层意思: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盯着我想要的读。

     再结合苏轼在《稼说送张琥》里说的那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器可期。

    顺便说说我自己的体验。

    有一本书,叫做《隋唐两京坊里谱》,是一位现代学者杨鸿年写的。他以《长安志》和《两京城坊考》为基础,加上大量新发现的史料、文物、碑刻,对隋唐长安、洛阳两座城市的几百个坊市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每一坊曾住过什么人,开过什么店,有什么寺庙道观,出过什么灵异事件,都做了一一整理。

这本书很见功力,可是也着实枯燥,它的呈现方式是这样的:

1

基本上就是大量资料的罗列,读之味如嚼蜡。我几次发下宏愿要读完,结果都半途而废。

后来我决定写一部长安背景的小说,拿出这本书做参考。这一次翻阅,却爱不释手。因为我脑子里有一个故事的雏形,危机该如何展开?主角在哪一坊遇敌?他往哪里走才能逃避追捕?是不是还有水路可走?带着故事读这本资料,让整个情节的关节徐徐都接了起来。甚至里面的一些不经意的小记载,还能给我提供更多灵感。

比如下图这条记载,原来看的时候,我只是一带而过。但在构思小说时查到这里,我眼睛一亮,长安郊区的一处墓葬群落,虽无坊里之实,却被当时的居民以“上好里“称之,这不就是阴宅鬼里吗?放在故事里,实在是一个天造地设的阴森场景,能生发出许多生离死别的桥段。

2

    于是连带着,我又把隋唐墓葬仪式、白居易年谱和长安地理捋了一遍。

    后来小说写成什么样姑且不论,但我对长安、洛阳的城市布局与风貌已谙熟于心,哪有酒肆,哪能招妓,招了妓去哪里租牛车,去何处游玩,听什么小曲,给多少缠头,都熟稔得很。倘使突然穿越回去,我也能像自家附近那么熟悉。

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并不觉得有多痛苦,因为别有用心。

这就是”八面受敌“读书法的威力。

最后借苏轼写给王庠的话劝告一下:

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读书不是速成的,再好的办法,也得持之以恒。以苏轼的才学,还要时时抄录汉书,何况我等。朱载上有一次去黄冈拜访苏轼,正好碰到他在抄书,回来跟自己儿子感叹说:“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邪?”

《二十四史》是史料,是需要专业能力方能高效阅读并汲取营养的原矿石。换言之,正史在实质上与档案、铭刻文、经卷、竹简差不到哪去,只是其载体最容易被大众获取,并不同时意味着易读性。

所谓专业能力,并不仅仅是指“文言释读”,还包括史料学、文献学、训诂学的专业辨析能力,方能从充满文句错漏、作者偏见、官方避讳、断烂朝报的正史材料中析取智识。

在阅读正史以前,至少要把某一断代历史的公认经典专著读全,方能斗胆涉足相应断代的正史史料。因为,读够读全经典专著,既能夯实基本史实脉络架构,又能培养上述阅读史料的能力与思维,有助于读史者在史实与史识两个层面提升读史料之效率。质言之,二十四史最好是相应断代史专著阅读,达到一定水平后,方能展开的阅读层次。

小白切忌一上手就读“正史”,除了太史公的《史记》,其余正史,文学趣味不足,并不流畅易读,且人物事件局限于旧式叙史体例:纪传体以人物编辑,编年体以时间排布,两种主流体例过于散乱琐碎,读来只会如本题备注描述得那样食之无味,甚至头大反胃,读罢也未必能有什么系统性认知,低效之极。

面对国史中的文言史料,其实最切实可行的法子是(除专业研究人员),把专著里面的引文读懂吃透便可,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系统性理解。所谓文言语法词义的积累,能够用来吃透引文便足矣。

如何阅读《二十四史》?不如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二十四史》?从问题来看,题主希望获取知识,但又觉得枯燥无味,这应当是基础欠缺所致。这里介绍个人一点读史心得,希望对题主和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学问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不管是《二十四史》还是《资治通鉴》,都是古人面对的史料,而今天的史学可谓有质的突破。所以,正确打开历史的方式,应该是从今人著作下手。个人建议遵循学院派方式,这里推荐北师大“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系列。含有历史学基础课、专业课二十余种著作(目测有几种未出版)。这将打稳你的基础并降低民科的几率。

如果把这套教材认真撸完,那么再去看史书当然不会那么费劲,而且也可以摸索自己将专攻哪块。至于要不要看《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自然不必全读,但也不能不读。我认为除了史学正源《史记》是必须读的,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和爱好去加以取舍。很多人认为必读《前四史》,其实完整的《前四史》无非是个概念,并不是非常需要。

比如你要治隋唐史,那么除了隋唐正史外,邻近的南北史和五代宋也都要看。比如你治经济史,那正史食货志必须要读。专著当然也不能满足于打基础的教科书,如上海人民《中国断代史系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通史》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断代(专门)史著作。

具体到史书怎么读,如果专著积累够多,读起来会相对轻松,因为知道大致讲什么,更知道系统对待和分辨史料。当然最好配上一些工具书,比如查字用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比如查图用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搜索引擎、“汉典”之类也可以用上,当然必须查证可信。此外,《二十四史全译》可以备一套pdf作为白话查询。尽管无法避免有错误,但只要你需要看,还是得大于失的。
读什么书只是手段,获取真知才是目的。

二十四史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阴阳五行都有,看二十四史的时候首先要知道我想看什么,是看人物,是看故事,还是看制度。要是说看二十四史是为了看故事,那我们早在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大禹治水、武王伐纣这事《史记》上就有;如果是看人物,那就是看列传了,高中考卷文言文阅读多是此类;最难的是看制度,也就是二十四史的志(书)、表部分,以我个人观点而言,这部分才是二十四史的精髓,所谓“二十四家谱”,在这两个部分也许是体现最少的。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现在很多人对于这两个部分是最不重视的。

我记得是在读钱海岳《南明史》的时候吧,看到过钱海岳关于修史的一个顺序,原文忘了,大致是说,先定凡例纲目,然后修志、表,然后纂列传,最后成本纪。二十四史的每一部,单独析开,都是可以写出几万字几十万字的考证和延伸的,要是合在一起那就更是宝贵资源——比如食货志。我国古代对于经济很少有官方的专门论述,食货志算是少有的此类作品。《史记·平准书》开食货志先河,《汉书》始称食货志,记述了田制、户口、赋役、漕运、仓库、钱法、盐法、杂税、矿冶、市籴、会计等制度。我才疏学浅,对食货志所知寥寥,故此不做赘述。

以我拿手的地理志来说吧,前段时间写《明夏国志·地理志》,也就是元末明初割据四川的大夏国明玉珍、明昇父子政权的行政区划沿革废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便是要去看《明史·地理志》,因为明史地理志四川卷里多处提到明玉珍废设行政区的事,比如成都府治下资县条“明玉珍置资州”、威州条“元以州治保宁县省入,明玉珍复置县”、合州条“元治石照县,明玉珍省县入焉”、真安州“元珍州思宁长官司,明玉珍改真州”,仅此四条,就包含了新置、复置、废置、改置四种情况。但是这种事情在本纪或者列传里就少有提及,甚至可以说是压根没提,那么对于只看列传或者本纪的人而言,这就是史书的缺漏了:只为尊者讳,连最基本的制度都不提。实际上人家不是没提,而是他们没找到。

同样,二十四史良莠不齐,同一书里面不同章节也是如此。清修《明史》前后延绵几近百年,可谓费尽心机,有说修的好,考证详实的,有说删改历史真相的,但是平胸而论,《明史》的诸志可以说是二十四史水平最高的一个。天文志里说“西洋之说,既不背于古,而有验于天”,这跟清末的那股子顽固劲天壤之别,历志甚至特别介绍了一番伊斯兰历法;地理志也是比之前的二十三史都详细,具体到了山川和巡检司以及重要城镇;职官志是诸志的精华所在,和唐书宋史里职官志兼写舆服不同,明史职官志单纯记录职官沿革。

在此说一下元史。明修元史,历来为史家所诟病,元史前后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多有人以此来证明明朝不谙文化,做事粗鲁。确实,331天修成159卷,这速度确实够草率能跟此相比的,也就是元朝从至正三年三月开始,到至正五年十月结束,两年半写出了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一百三十五卷的金史、一百一十六卷的辽史。可是有所短就必有所长,元史的精彩之处在哪?在事无巨细。
明朝修书有个特点:抄。从元史到永乐大典,就一个字,抄,原本照抄。元史的本纪,除了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四位期间史料不多,剩下的那几位,本纪修撰的时候抄的那叫一个详细,具体到日,泰定帝在位五年,写了两卷本纪,元文宗在位三年零四个月,本纪写了足足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志占了57卷,本纪占了47卷,在《元实录》散佚的情况下,依照实录抄来的本纪就成了一手资料,而同样已经丢失了绝大部分蒙古、色目大臣资料的现在,即使有西方各国对蒙古国的历史进行补充,但是元朝这九十七年,能够作为补充的并不多,以此而言,《元史》弥足珍贵。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如何阅读《二十四史》?
建议拆开读。
想了解四千年职官变动,就去读各史的职官志。
想了解古今行政变化,就去看地理志。
想经天纬地,就连带着天文志一块读。
想了解边疆民族,去读土司等传。
想了解中外联系,去读外国传。
想了解历史上数千年大事年表,读本纪。
想看历史上的花边不正经,读五行志。
想了解汉服华章之美,读舆服志。
想了解中国礼仪之教,读礼志。
想看具体人物的生平,直接去找此人列传。
觉得文字太枯燥,看不下去,去看诸史的表。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