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安生:金融危机还缺一根稻草

2015-04-06 22:40 战略·谋略 ⁄ 共 348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纸牌大厦》中分析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增加开支,刺激经济,如果不能对社会顶层少数人征收直接税,最终必然导致某些社会成员陷入债务之中,比如政府(包括地方政府)、一部分资本家(比如买地盖房的开发商)、贷款消费广大社会劳动者(比如房奴)。这些人成为债奴。

与之对应的,是一部分人获得巨额收入,比如负责审批的官僚,比如为刺激经济筹资的金融资本家,比如承接政府项目的资本家,比如垄断各种核心资源的黑道人士,比如与这些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其他人(比如被纪委请去喝茶的诸位高官)。这些人成为债主。

债主的大部分利润,是债奴的债务。如果债主不想购买债奴的商品或劳务,或者购买的量很少,那么债奴就难以偿还债务。存在商业银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贷款人难以偿还贷款。于是,随着银行贷款陆续到期,就会出现大量呆账,进而引发银行挤兑。

商业银行不断给债奴放贷款,允许债奴借新还旧(债务滚动、展期),可以缓解债奴一时的困难。但是,债奴最终也无法偿还贷款。最后,商业银行坏账太多,亏损太多,大批倒闭破产,这就是金融危机。

央行为商业银行银行提供贷款,可以避免商业银行被挤兑。因为央行有印钞机,所以不怕挤兑。但是这些价值符号,可以直接推高物价和泡沫。所以,不断放水,最终必然导致通胀高企加资产泡沫。

开放经济体,央行也可以被挤兑。如果央行承诺以相对稳定汇率兑换外币,那么持有本币的人就可以不断抛售本币,换取外汇。与之对应的是外汇储备不断下降。如果本国汇率不变,不允许自由兑换外汇,但是进出口自由,那么随着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进口商品会不断充斥市场,贸易顺差会变成贸易逆差,外汇储备还是不断下降。

商业银行出现问题以后,央行不放水,国内资本外逃,规避风险,必然导致本币下跌。央行放水,能减轻商业银行的困境,但是本币一样下跌,下跌幅度更大一些——因为本币总量相对更多。

泡沫破裂,本币会剧烈下跌。反过来也一样,本币的剧烈下跌,会直接刺破泡沫。不论起因是什么,泡沫一旦破裂,央行都会遭到冲击。这时,如果央行不放水,会发生“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逆现象,也就是“对外贬值,对内升值”——本币汇率下跌,国内出现紧缩,进口货价格上涨,国货价格下跌,国内资产泡沫破裂,银行破产倒闭。 如果放水,则可能出现本币对内、对外都贬值的现象——国货价格下跌程度,资产泡沫破裂程度减缓,银行破产倒闭情况减轻,本币汇率下跌,进口货价格上涨情况加剧。

陷入这样的困境,最好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征收直接税。 把少数人手中多余的不义之财收上来,填补窟窿——商业银行不会倒闭,央行不用放水,本币不会贬值。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人拥有极大的政治能量,征收他们的不义之财,比登天还难。

另一个方案是让这些人手中的钱运动起来。这些钱动起来,才有可能购买债奴的商品或劳务。这就需要有一个新的投资高潮。问题是,在垄断时代,如果科技也遇到了瓶颈,那么这样的高潮根本找不到。实际上,如果能有新的投资高潮,也就不必政府扩大支出拉动经济了。

于是,就有人提出来向境外投资。资本向空间的扩张,也可以刺激投资高潮。所以,就有了“一带一路”和与之配套的亚投行。虽然这个思路目前吵吵得很热闹,但是在解放军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外投资缺乏保障,这条路基本走不通。

于是,问题最终又要回到原点。放水还是不放水。放水或不放水,其实都是死路一条,人民币都要下跌:放水,人民币跌得更惨一些;不放水,银行死得更惨一些。

为了避免金融危机,财政、金融高层的对策除了不断小规模放水,还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文力挺楼市、股市,地方债置换,扩大社保资金使用范围允许投资地方债,干预外汇市场,否认资本外逃,限制黄金出口,尽快实施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制度。

减轻金融危机的破坏力,首先要想方设法填窟窿,或者把一部分的债奴(地方政府、开发商)解放出来,并换成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债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文力挺楼市、股市,是为了让公众接盘楼市、股市,缓解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开发商的债务压力,向社会融资。

目前的股市繁荣并不正常,许多从实体经济中退出的紫金,没有流入楼市,而是进入了股市。没有大规模的放水,这样的股市能维持多久?鼓励买房,力挺楼市,会导致潜在的中国版次贷危机的风险,则不在考虑范畴。地方债置换,允许社保资金投资地方债,是为了让地方政府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下解脱出来。至于地方债亏空以后,将来多数人的社保怎么办,也没有考虑。有人放出狠话,谁让资金闲置,就问责谁。如果是自己的钱,估计市场要下跌的时候,会进场救市吗?显然不会用自己的钱去接飞刀。不过,用别人的钱去接飞刀,就无所谓了。至于这些钱一旦损失了,未来的养老或医疗怎么办?那是未来人的事情了。名义上,社保资金属于社会底层,实际上,底层却没有管理权和支配权,自然成为唐僧肉。《泥鸽靶》之中,华尔街的投行把商业养老保险的基金用于高风险的诈骗性投资,赚取手续费,是偷偷摸摸的。国内则是明目张胆的。现在,房地产明显撑不住了。于是,各种手段都要用上了,就差把大家的公积金账户从公,直接填窟窿了。(当然,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央行要大规模灌水,这些钱其实也是保不住的。所以,在一个不断放水的国家中,即使抛开社会分配和人口结构不说,养老金也是注定不断缩水,必然不够发的。)

找冤大头接飞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央行在干预外汇市场,力挺人民币,防止资本外逃,刺破泡沫。其中,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直接表现之一,是3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交易总量,达到破纪录的5452.2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月份不过是2433.48亿美元,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多数月份,大约3000亿美元。换句话说,央行为了干预市场,大约抛出了2000-3000亿美元。虽然中国有3、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样规模的干预显然不能持久。于是,为了增加储备,中国开始限制黄进出口。

其实,央行一直想放水,不能放水的原因在于美国那边提出要加息。如果美国加息,中国放水,结果必然直接导致人民币一泻千里,泡沫破裂。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元高位运行,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困难,非美外储缩水,出现经济放缓和通缩——经济减速可以直接诱发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华尔街投行,一再扬言加息。但是,美国上周五的数据也不好。(最近这几天人民币汇率上升与美国数据不好有关。与中国一样,行情领先于消息。)美国就业不好,所以不加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再放出加息的风声,是不让中国放水。中国现在也确实不敢放水。一旦放水,人民币很快一泻千里。一旦人民币一泻千里,金融危机就会提前爆发。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明显撑不住了。中国盼望美国放弃加息,然后放水。美国就是不松口,不让中国放水。

数据不好,美国还要硬拼到底,是因为中国触动美国的核心利益了。“一带一路”加亚投行计划直接触动美国这个全球金融霸主的统治地位——如果美国默许,反而是奇怪了。总之,美国金融资本是铁了心要对中国进行金融核打击了。考虑到美国对中国的渗透下了扎实的真功夫,中国基本没防范美国对中国金融的渗透,尤其是金融高层和财经圈,几乎都是美国海龟或者亲美人士。美国金融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情报应该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未必清楚美国的情形,美国则应该很清楚中国的情形。这次美国已经下定狠心,要对中国发动金融打击。即使不考虑美国对中国的金融渗透和中国财金高层的立场,就是考虑人民银行发钞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相当于美联储下属的商业银行,人民币相当于美元的银票这一点,也会知道中国与美国的金融战相当于商业金融机构决战央行,中国明显凶多吉少。

目前看,除非美国放松货币或者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否则2008年那样大肆灌水,用未来更大的危机掩盖眼前的危机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用一切能调动的资金填窟窿、硬撑汇率,不过是争取时间,迟早坚持不住。

所以,央行也在着手准备金融危机爆发后,控制银行倒闭连锁反应,让小银行死一批的准备了。央行的对策是五月一日开始实施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制度。拙作《保险的存款与不再保险的银行》明确指出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会对小银行的对公存款业务造成致命的打击。倒掉的都是小银行,存活下来的都是大银行。小银行将成为大银行的奴隶,金融界从此开始两极分化。

当然,美国的压力不过是外因,内因在于大量的债务和债权同时堆积,随时可能同时湮灭,而目前的政策又不打算触动少数人拥有的天文数字不义之财。

目前中国的金融如同负重的骆驼,究竟什么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就能看到——很可能是与房地产有关的消息,也可能是与外汇储备有关的消息。当然,国际金融大资本也可能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突然开始做空中国的股市。

作者:MRandson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