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清政府统一台湾的谋略运用

2007-03-30 20:45 战略·谋略 ⁄ 共 234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清朝在收复台湾过程中,坚持剿抚并举的总体方略,把政治谋略、军事谋略广泛运用于战争指导、战争准备、战役筹划、作战指挥与战局控制之上,体现了较高的驾驭战争能力和谋略水平,保障了统一台湾战争的顺利实施。

正确把握两岸政治军事形势走向,以和促统,以战求和,坚持剿抚并举的战略指导

1664年3月,清军攻占东山,郑经率残部逃离大陆,退居台湾。郑经逃台后,“改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二州,划府治为四坊,坊置签首,理民事。制鄙为三十四里,置乡长,行乡治之制”。①郑氏集团以台湾为据点,逐渐走上了分裂国家的道路。

当初,清廷欲乘夺取金、厦之威,渡海攻台,以武力消灭郑氏集团,一举统一台湾。但在1664年12月和次年3、4月渡海攻台未果后,清廷对武力攻台产生了疑虑。从地理条件看,清军认为:“台湾乃远洋绝地,狂风恶浪,四时无常,水性难测,比之沿海,颇为殊异。”从作战力量看,清军“八旗劲旅”善于骑射,海上作战非其所长。水师虽有数万,但大多由郑军投降之人组成,清廷认为“难免无贰心”,对这支水师很不放心。从全国形势看,天下大势已定,清廷认为,郑氏偏安孤岛已无碍大局。且由于连年战争,民生凋敝,国家急需休养生息。因此,清廷对郑战略指导逐步由武力征服转移到政治招抚上来。1667年9月,清军以“藩封”为条件,派总兵孔元章赴台劝降。然而,郑经自恃远隔重洋,台湾军事、经济实力有所增长,以为清廷无可奈何,逐步滋生了割据偏安的思想。对于清廷的招抚,郑经在给其舅舅的信中说:“自昔先王以及于甥,清朝来议者不啻再三,曩者各岛全盛之时,犹以剃发不肯。今日东宁,版图之外另辟乾坤,幅员数千里,粮食数十年;四夷效顺,百货流通,生聚教训,足以自强。又何慕藩封?何羡于中土哉?倘清朝以海滨为虞,苍生为念,能以外国之礼见待,息兵安民,则甥亦不惮听从;不然未有定说,恐徒费往返耳。”从郑经的态度看,台湾已由“反清复明”的基地,变成郑氏集团“割据海外”的据点,清廷的“藩封”显然已不能满足其极度膨胀的政治野心。

清廷断难承认台湾“独立”,但考虑到国家休养生息的总方针及仍有可能和平统一的前景,清廷对郑氏集团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并做出了重大让步。一是裁撤福建水师,增加两岸互信,将主战派将领施琅调入京城。二是提高谈判级别。1669年7月,清廷派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赴闽主持抚台事宜,选派兴化知府慕天颜赴台招抚。三是进一步放宽招抚条件。对于郑经所坚持的“效朝鲜事例”,康熙明确指出:“若郑经留恋台湾,不忍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人,若因居住台湾,不行剃发,则归顺悃诚,以何为据。”并强调:“果遵制剃发归顺,高爵厚禄,朕不惜封赏。即台湾之地,亦从彼意,允其居住。”④这些招抚条件,已经十分优厚。只要郑氏集团承认清廷的中央政府地位,清廷也承认郑氏集团在台湾的存在。尽管如此,郑经仍不满足,坚持独立立场,使谈判陷入僵局,明珠返京,海峡两岸进入对峙状态。清廷在招抚过程中,裁撤福建水师,单纯以和求统,缺乏武力手段做后盾,不仅未使郑经“削发登陆”,反而使郑经利用谈判之机,发展农商,整军备战,坐大坐强。不过,清廷虽没有达到以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但通过两岸谈判往来,加强了两岸沟通与理解互信,争取了傅为霖等一批有识之士的理解和支持,为郑氏最终投降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1673年,吴三桂反叛清朝,耿精忠举兵响应,郑经乘耿与清军交战之际,夺占漳州、泉州、莆田、潮州、惠州等地。1676年,耿精忠降清,清军收复福建大部。1678年9月,清军发动漳州战役,歼灭郑军大部,郑军大将刘国轩

率残部退守海澄。随后,清廷再次对郑氏集团展开招抚。但郑经除提出不削发、不登岸、照朝鲜例以外,进一步提出沿海诸岛由郑军占据,军队粮饷由福建供应的要求。清认识“郑锦(即郑经)无降意”。因此,对郑战略指导逐步转变,由一味的招抚转为剿抚并举。这是因为,从全国战局看,陕西、广东、江西战场已取得胜利,湖南战场吴军节节败退,平定吴三桂指日可待,清军能够从江南和湖南、广东战场抽调大批兵力人闽作战。康熙皇帝经过“三藩之乱”,政治上逐步成熟,统卸部队、驾驭全局的能力得到提高。康熙帝自己也说:“自逆贼变化以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①在近期与清军的交战中,郑军投降者多达2万人,这使清廷大大增强了对郑作战的信心。另外,清廷与郑氏集团交战与对峙的20多年,东南沿海迁界禁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了政府财税收入。清军重兵驻闽,每年耗银百万,加大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朝野都期望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漳州战役后,福建总督姚启圣建议:“今练兵、抚贼、守边、绝粮,贼势渐衰,正宜乘机剿灭。”②康熙深表赞同,“决意厚集舟师,规取厦门、金门二岛,以图澎湖、台湾”③。郑经死后,郑氏内乱,康熙看到形势有利,于1681年6月下达谕旨:“郑锦(经)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④这标志着清廷剿抚并举指导思想正式确立。在立足武力收台的同时,清廷没有放弃和平手段。1682年9月,郑氏集团由于内部新乱,郑军大将刘国轩和侍卫冯锡范派员向清廷提出“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⑤。尽管清廷判断此举可能是郑氏集团使用的缓兵之计,但康熙仍然指示:“若贼寇能诚心改恶,削发归诚,督抚等公同详确,发往招抚。”⑥并派福州副将黄朝用赴台商讨招抚事宜。澎湖大战歼灭郑军水师后,康熙仍“特下诏旨招降,倘其来归,即令登岸,善为安插”⑦。清廷剿抚并举的战略指导,在坚持武力打击的同时,给郑氏集团留有出路,为郑氏集团的最终投降铺平了道路。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