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的伟大创新

2007-04-27 21:25 战略·谋略 ⁄ 共 719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继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2006年8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把“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定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既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目标。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当前时代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特点和客观要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从根本上看,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远大理想与长远目标,其实现将是一个渐进、漫长而又曲折、艰难的过程。但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时代进步趋势,符合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最终实现。

胡主席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重要思想的新概括,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精神实质,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和客观必要性。

当今时代历史条件为“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相应的现实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主义的溃灭,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崭新的国际机构和崭新的国际法理即联合国及其宪章问世。这是对旧的国际关系体系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否定,国际社会第一次形成了反映各国共同利益和普遍诉求的、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组织架构和基本准则,为世界各国建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开辟了道路。随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并节节胜利,横行世界几百年的殖民主义体系走向瓦解,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登上世界舞台。这些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准备了组织架构、法理原则和中坚力量。冷战结束后,世界两极结构终结,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战略态势和力量格局愈益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方向演进。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相互依存加深,利益交汇增多,推动国际关系走向良性互动。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日增,独立自主意识日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影响。这些积极因素,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

然而,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严峻挑战,构建和谐世界面临许多严重的困难与阻力。其中主要的挑战是美国坚持推行以独霸世界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在“9?11”事件之后,尽管布什政府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美国安全战略的当务之急和中心目标,但仍坚持实施全球独霸战略。它一面发动反恐战争,一面搞反恐谋霸,利用反恐在全球进行新一轮战略扩张。美国的一些西方盟国紧跟其全球战略部署,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与美国一起对非西方国家尤其是非西方大国进行防范、遏制,竭力扩张西方的势力范围和地缘政治版图。这些是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中严重的危险不测因素。在传统安全挑战仍旧严重存在的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急剧上升,尤其是恐怖主义全球化的趋势恶性发展。严峻的现实表明,这个世界仍很不太平,并不和谐。胡锦涛主席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战略,正是回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问题,回应我们时代的呼唤,是21世纪一面新的旗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构建和谐世界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中国自身和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有效地利用与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力化解各种消极与不和谐因素,以为中国创造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际社会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最终达到建造一个和平、安宁、繁荣、和谐的世界之目的。

“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同时这一思想是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现在和未来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的目的在于“努力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种说法既没有以时代和世界的宏观视觉去看待这一重要思想,其提法本身也是不妥当的。国际上对“负责任的大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及其追随者的标准是西式标准,也就是要求遵守它们规定的“游戏规则”;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要求的标准是:能维护联合国及其宪章的权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能为国际社会的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援助;其外交政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和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前者是错误的标准。当美国将自己凌驾于联合国之上,一再否定以至践踏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已签署的国际条约与协定,甚至用武力以莫须有的罪名推翻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府,能说这样的国家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屑也不会去充当这样的国家所希望“塑造”的西式“负责任大国”。后者才是正确的标准。按照这个正确标准,中国早已是而且一贯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作为堂堂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早已在世界上立起来,而且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所有有公正之心的人们所普遍公认,而不是今天才要去“努力塑造”。当然,中国不能骄傲自满,要保持和进一步完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还须不断努力。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是为了使中国融入或更好地融入“国际体系”。其言下之意就是中国尚未“融入”或没有真正“融入”“国际体系”,似乎中国一直是国际体系的“局外人”或“边缘人”;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是为了使中国达成融入世界体系的目标。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对构建和谐世界重要理论经的曲解。

二战结束以来,虽然国际社会建立了联合国这一普遍性的国际机构,但世界上没有形成过完全统一的国际体系,而只存在进步的国际体系和逆时代潮流的国际体系。中国始终是合乎时代潮流的进步的国际体系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世界上形成了两个国际体系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前者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原则立场,坚定地支持广大殖民地、附属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义斗争,支持新兴国家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争,是当时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根据毛主席的外交战略思想,向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例”,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为被压民族争取与维护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即到冷战结束,也即在苏联蜕变为霸权主义国家之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体系,即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它们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水涨船高的军备竞赛,长期处于尖锐的对立、对峙和对抗,是造成国际形势紧张、动荡与危机的总根子和对世界和平及各国独立、主权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中国对这两大体系都采取批判和反对态度,与之鲜明地划清了界限。当时除美苏两极体系外,还兴起了不结盟运动。该运动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实行和平、中立、不结盟政策,反对两超争霸和扩张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坚力量,代表了当时国际关系的进步潮流。中国坚定地站在不结盟运动一边,大力支持其正义行动。在精神上和实质上,中国是世界不结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联合国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和广泛参与的最高和最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被普遍认为是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的主要标志和代表。尤其在冷战结束、两极结构解体之后,联合国在维护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安全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和日益增大的作用,其作为国际体系体现者的定位更加凸显。在当代,承认和遵守联合国宪章、尊重和维护联合国在世界事务和解决国际问题中的主导作用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标志。中国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并除一段特殊的时期以外,始终维护和支持联合国的权威,积极并卓有成效的参加联合国各种机构及各个领域的活动。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解放区就派代表远涉重洋赴美国参加联合国的创建及其宪章的签署活动。以后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支持其发动侵朝战争,特别是支持退据台湾的蒋邦篡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被迫中断同联合国的关系。1971年10月,中国重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五常之一。从此,中国就成为联合国的主要成员及其活动的主要支持者和参加者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尚未融入或尚未真正融入国际体系,全然是无的放矢。

诚然,在联合国这个公认的国际体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西方体系,这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军事联盟,和西方国家主导或起主要作用的国际经济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对这些组织中国也不是采取完全排拒态度。如尽管上述国际经济组织是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主导或起主要作用,但其对促进世界发展,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方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参加了上述国际经济组织并在其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至于由美国一手掌控的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如北约组织和有关双边军事联盟,由于这些冷战产物至今仍坚持冷战思维,直接为美国称霸世界和西化天下的战略目标服务,是世界和平、发展与各国独立自主潮流的对立物,中国当然不会参与。如果中国参加西方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代表的西方体系,那就是自我西化,自动放弃独立自主政策和地位,成为美国麾下的一个伙计,这就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全面倒退,中国也就由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提倡者变成不公正、不合理旧的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附庸。这同世界进步潮流背道而驰,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背道而驰,而从根本上违反中国的国家利益,违反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绝不能这样做,也决不会这样做。

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率先提出并和印度、缅甸两国的领导人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各国要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联合国宪章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而比“宪章”原则更集中、更精炼、更突出地概括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本质,完美地体现了“宪章”原则的精髓,是世界各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理想准则。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开辟了国际关系的一个新时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时代的产物。半个多世纪前,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主义节节败退,一大批殖民地、附属国挣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独立和解放。这些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新兴国家迫切要求维护和巩固自己国家的独立地位,迫切要求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迫切要求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热切呼唤与殖民主义时代彻底划清界限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准则。由新兴国家的代表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而应运而生。这些原则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中小国家的共同愿望与利益。是国际社会特别是新兴独立国家反帝、反殖,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与争取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闪耀着正义和真理的光芒,仍然是并将始终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但时代在前进,国际关系在发展。当今国际形势与时代历史条件比之于50多年前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世界战略格局看,当时是两极对抗,现在是一超与多强相对,多极化趋势在发展;从世界主要矛盾看,当时是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现在是单极独霸与多极诉求的矛盾,实质上是一超图谋独霸世界与各国维护本国独立自主亦即自己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矛盾;从时代主题看,当时是反帝、反殖、人民革命,现在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战争与和平态势看,当时是东西方对峙,存在着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现在是和平、缓和是国际形势的主要方面,世界战争可以避免;从经济关系看,当时国际经济关系不大密切,现在是地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空前紧密,等等。新的时代历史条件对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即顺应了这种要求。

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国与国之间建立“和谐共处”关系。“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构建和谐世界不仅要求各国和平共处,还要求各国敦睦亲善、协调合作、共利共赢。各国“和谐共处”是各国“和平共处”的升华。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包含了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并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新的特点和时代内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充实、丰富与完善。构建和谐世界除必须以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外,还须强调和实践如下原则:

第一,切实维护和尊重联合国作为当代国际体系最高组织机构的地位与权威,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制造借口架空、置弃、取代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特别是国际安全问题必须由联合国主导,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未经联合国授权而自行主导。这是区分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区分国际关系治与乱的分水岭。

第二,切实维护和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和一切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违反和破坏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区别国际公理与强权、正义与邪恶的试金石。

第三,摈弃冷战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承认并尊重世界文明多元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的现实。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和内外政策取向是其固有的神圣权利,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不能以任何借口予以干涉和侵害。提倡各种文明进行对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反对任何单一文明自我“神圣化”和搞唯我独尊,歧视、排斥其他文明,反对任何国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别国。

第四,努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切实遵循各国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国家有大小、强弱、贫富之分,其承担的国际责任与义务有轻重、大小之别,但所有国家在国格上是平等的。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自己决定,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参与和协商决定。反对大欺小、强凌弱、富压贫,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和操纵国际事务。提倡国与国之间建立真正的平等伙伴关系,而不搞主从关系和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第五,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的严重问题是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贫困化愈益加剧。从其外因看,主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依仗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坚持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垄断全球化规则的制订和主导权,使其利益配置大幅向发达国家倾斜。世界贫富鸿沟扩大、南北矛盾加深、多数发展中国家贫困加剧,不但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政治问题,是造成一些国家社会动乱、国际局势紧张与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对发达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和经济的再发展也极其不利。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破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于南北通力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当务之急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放权让利,做到双方权益均沾,互惠双赢。具体来说,发达国家要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将其对发展中国家由高筑贸易壁垒转为向其开放市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力度,增加对其发展援助和投资,减免其所欠的债务,切实为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和瓶颈,促进其经济发展做实事。

“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成果和国际关系发展演进的产物。它对正确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促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健康、理性发展与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两大历史任务,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但构建和谐世界不是短期内能达成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其实现将是一个渐进、漫长而曲折、艰难的过程,充满着阻力与障碍。其一,唯一超级大国推行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大挑战。鉴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仍将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关键领域对任何其他国家占有明显优势,综合国力仍将独步天下,它将继续利用独超强势地位推行全球单极独霸战略。这将使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在可以想见的未来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二,世界力量格局严重失衡,北强南弱的力量对比态势加剧。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双方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权利和作用也相差悬殊。西方发达国家不会放弃其在国际上的既得地位、权力与利益。同时,尽管美国的西方盟国普遍同美国的单极独霸政策拉开了距离,但其与美国在西化世界方面有共同目标,双方的对外战略仍以协调、合作为主。上述状况将长期存在,这使得国际社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而达成构建和谐世界的正义事业举步维艰。其三,发展中国家分化严重。美国和一些追随它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用制裁和利诱两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化、瓦解。在它们的诱压下,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顺着其意行事,甚至采取亲美立场。同时,由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地位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取向和立场存在差别,很难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形成一致看法。发展中国家是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力,但由于内部分化和不团结,不能不影响其正义斗争的成效。

尽管如此,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方向和时代进步趋势,符合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终将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前,各国独立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高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的单极独霸和单边主义政策说不,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严重受挫。美国及其少数追随者日本等国的人民也在逐步觉醒,纷起批评和反对其政府的错误政策,其领导人的声誉和民意支持度降到历史新低。这些说明国际关系正在朝着积极和进步方向发展。只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假以时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终将实现。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