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中国的三大转型与社会主义的重新规制

2008-10-17 19:14 战略·谋略 ⁄ 共 539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风险大于机遇,但我却认为,机遇大于风险、收益低于投入、转型重于泰山。关键问题是我国如何处理了。

有人可能认为,既然收益低于投入,怎么会机遇大于风险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也就是说是个如何转型的问题。再进一步说,在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风险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无法避免损失,但可以降低一些损失,并借此机会完成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

一、价值观念的转型

有人可能认为,我把价值观念的转型作为应对危机措施之一,并且还是首要的危机应对措施是胡扯八练,但是,如果我们从张宏良、韩德强、仲大军、张文木、潘维、左大培等人和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等人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美国经济社会对比分析中,不难发现,由于前者和后者的价值观念不同,或者说完全对立,他们对两国的趋势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这就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陷入严重的困境,甚至可以说是面临严重的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等一批对中国决策层有重大影响的学者,其价值观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是构建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由此可知,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等,以美国自由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观念审视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必然把中国引入有利于美国的歧途。也就是说,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等,按照美国的自由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制定中国的发展模式,就只能为美国输血,因为,自由经济规则的本质,是为强势集团自由掠夺世界资源创造条件。而张宏良、韩德强、仲大军、张文木、潘维等,则在消化吸收西方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完全独立的中国式价值观念和中国式价值判断标准,并用此价值观念审视中国实际,观照世界问题,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中国利益的泥土,所以,他们总能在各自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念中,烛照出中国的实质问题,并给出一个个有利于中国和中国人民发展的良好方案。

对于这一点,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党和共和国的前途命运的角度说,为政者应该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转型做出努力,用张宏良、韩德强、仲大军、张文木、潘维等人的价值观念,解构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等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解构美国人的自由掠夺的价值观念,重新规制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我国才可能走出发展中的困境,化社会风险为发展机遇。

二、思维方式的转型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但整体上看,大体上有三种思维模式,一种是西方式,即霸权和掠夺式思维模式,一种是伊斯兰教思维模式,再一种是中国的多元并列发散式系统闭环思维模式。后一种思维模式是中国式思维模式,有人称之为东西式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扩散式的,消除智障的最佳方式。有人可能认为,咱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这种思维模式,我看未毕。因为,人类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相关,也就是说,你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模式。现在的中国人,特别是主流精英,比如说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他们,其价值观念早就不是中国人的了,而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有人称这种现象叫西化。西化好不好呢?我看未必好,也未必坏,但要看怎么西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一种西化方式,这种西化方式,其根本支点在于站在中国人民利益基础上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这样一种“西化”过程,所以,中国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树越来越茂盛。一提中华民族,有人就会大喊大叫,说什么民族主义抬头了,其实,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不是汉族,也不是藏族或维族,而是五十多个民族的合成体,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整体。西方人无法理解,五十多个民族怎么会成为一个民族?对于这个问题,要从西方文化源头上梳理才能搞清楚,因为,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大多是单一民族,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形成,是建立在单一民族基础之上的。他们没有与其它民族平等共享、和谐共荣的价值观念,所以它们形成了单一民族的小国,而中国有民族平等共享、和谐共荣的价值观念,所以形成了多民族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

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张维迎他们的西方式价值观念,用西方式思维模式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就必然跟着西方走,结果,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或者说越努力就越为美国利益着想,虽然他们的本愿可能为中国利益。但是,本愿不能代替实际,所以,重要的是看结果,而不是本愿。比如说,现在的帮美国救市,本愿是减少中国损失,但结果呢?虽然现在还只是开始,没有结果,但如果我们用价值逻辑推理一下,就会发现那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实际上在我们做出帮美国救市的同时,就注定了我们更大的损失。因为,自从美国与黄金脱钩,世界就由战争掠夺转变为美元掠夺。如果说战争掠夺是一种非情愿的对抗式掠夺方式,那么,美元式掠夺则完全变成了自愿接受掠夺。打个比方说,美国给世界各国印花纸(美元),世界各国则用各自的资源或产品换花纸,换来的花纸(美元)在其它国家可以流通,但到了美国,那堆花纸只可以用来消费,不可以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或企业,而美国却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购买其它国家的主权经济。

这种美国式的花纸(美元)规则,本质上是一种美式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用美式思维模式,也即美国规则决策,自然只会造成损失。

还好的是,张宏良、韩德强、仲大军、张文木、潘维、左大培等,还保留着东方式思维模式,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智慧无法决定中国命运。这就说明,我国的决策也陷入到美式思维模式中去了。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一切转型取决于两个转型,一个是价值观念的转型,另一个是思维模式的转型。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不转型,所谓这转型哪转型,不过是在灾难的泥淖滑陷过程中的舞蹈。

三、发展模式的转型

有了前面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型,我们才有可能谈发展模式的转型,因为,说到底,发展模式不过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具体呈现。比如说,中国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有人简单的认为,前后的变化不过是发展模式的变化,但实际上,决定发展模式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由此可知,前后三十年的变化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化。

一)、社会主义的规制

对于社会主义,人们有很多定义,但我个人以为,把资本驯服,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任由资本自由掠夺就是资本主义。驯服资本有三条路径,一条是全民共有制,也即国有制。但是,国有制如果只有少数人管理(实际上在什么时代只能由少数人管理),没有民众的参与与管理,也就会成为名义上的公有制,实质上的少数人独享制,这就需要第二条路径:民众管理。民众管理并非是指民众管理整个资本运作过程,而是管理那些管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没有民众对管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需求与供应的互动,就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由此可知,那种中国前三十年无市场的论调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阶段,需求与供应之间不可能完美无缺,这就需要私有经济加以补充,但私有经济的存在,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其私有资本如果变得强大,就会产生权力与资本互动,这时候需要通过民众民主权利的规制,有效管理政府官员和企业主,这是一条路径,另一条路径则需要突显民众权利,强制私有资本的利润空间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而不是全无制约。

我个人认为,创新社会主义制度,一共有三条路线,一条是对政府权力的规制,另一条是对民众民主权利的规制,第三条是对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的规制。在这三条线路中,民众的民主权利必须高于政府权力和资本权利。如果民众的民主权利低于政府权力和资本权利,民众的民主权利就会失去监管政府和资本的功能。

二)、外汇储备收购美国的科技企业和实体经济

在创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同时,应积极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当然,积极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并非是去美国积极救市,而是以追债方式,强行购买美国的科技企业和实体经济。欠债偿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规则,中国为什么不能运用这一国际规则争取中国的利益,反而损害国家和民众利益偏偏帮美国救市呢?

在写本文的过程度,偶然读到一则消息称,美国欢迎中国到美国投资,既然如此,中国控股它的波音公司、英特尔公司或AMD公司好了。如果美国不同意中国控股,就说明它毫无诚意可言。对于不讲诚信的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其尽快死亡,而不是救活它,然后让其对弱国自由掠夺,特别是对中国的自由掠夺。

马燿邦先生在“退出WTO,防止与美国金融危机共沉”一文中最后说:“不幸的是,由于持有大量的美国债券,中国不仅由于美元贬值而正在蒙受严重的损失,而且正在把通货膨胀输入到国内,因为只要外汇储备增加一美元,中国的央行就不得不发行等值的人民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降低了人民币的价值。这最终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给中国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因此,中国必须改弦易辙,抛弃WTO、知识产权体制和对美国的贸易依赖,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创造国内的需求。中国也可以利用过多的美元,回购在华的美国子公司,把美元送回美国。于是,中国就会避开"美元霸权"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使自己能够把出口收入用于国内的独立发展。”我国怎么办?是无可奈何的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还是“改弦易辙,抛弃WTO、知识产权体制和对美国的贸易依赖,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创造国内的需求。中国也可以利用过多的美元,回购在华的美国子公司,把美元送回美国?”现在到了必须做出正确抉择的时候了。

三)、自由与强制管理的结合

消费市场是自由的,但主权产业结构必须是强制性的,产业供应链也必须是强制性的,因为,保护主权产业结构的有效方法,不是供应链的自由,而是消费的自由。韩德强先生在“中国未来社会展望”一文中,对于自由与强制问题有极其精彩的描述,是很值得一读的美文(原文地址: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810/53672.html),敬请参阅。再进一步说,只有强制与自由结合起来,我国的企业才能在做好的基础上逐渐做强。

四)、外向型经济发展向内需型发展模式的转型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卖技术、卖品牌,另一种是卖劳动力和卖资源。前一种外向型经济,通过技术与品牌的交换,获得的是财富和资源,后一种外向型经济,获得的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再加一个消费能力丧失。有人可能以为消费能力丧失只是穷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丧失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就会完全消失,经济就会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由此而引发的一切社会问题,不是可以用经济换算的,而且,国家安全问题也成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知,一个后发国家,特别是对一个不具备原创能力的国家来说,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就是自掘坟墓。因为,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掏空你的资源的同时,破坏了你基本的生存环境和消费能力,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少,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而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最终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首先要有消费人群的规模,其次要有消费能力。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一道坎,我认为就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的丧失。我还认为,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因为,它最终会摧毁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中国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做好:

1、强制提升消费能力。强制提升消费能力有如下途径:

1)、强制提高收入标准。

2)、平均发钱。

3)、缩小贫富差距。

2、有目标、有计划的限制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向自主科技创新转型

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我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不走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路子,中国就走不出国门,走不出国门,就没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走出国门的唯一前提条件就是独立自主、自主创新。

结束语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巨大,但也问题多多。这些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这些问题主要出在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的丧失上,或者说,影响中国决策的智囊人员,比如说吴敬琏等,他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是美国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他们这个主流群体是美国的经济间谍,我个人认为,他们虽然不一定是美国的经济间谍,但他们的美国式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比美国的经济间谍问题还严重十倍百倍,因为,美国经济间谍无法做到的,他们可以一个点子,一句话就轻易做到。美国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高层的智囊,其本质却是美国智囊。对这个问题,高层应该有个明确认识,不要跟着美国式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转,若如此,中国危矣。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中国必然损失惨重。但是,中国应该在损失惨重中努力挽回一点损失,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重构本国价值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方式的同时,重构世界价值秩序。从这个角度说,在美国金融危机中,中国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中国有句古话,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中国人民期望政府做出正确抉择。

田忠国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