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占豪:回顾2014–大国博弈脉络下的大事件盘点

2015-01-03 06:35 战略·谋略 ⁄ 共 1315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自近代西方大航海以来,人类社会即进入快速的全球化时代。最初的全球化,是西方列强侵略其它国家和民族,并对这些国家和民族进行殖民的过程。在列强殖民的过程中,世界主要博弈是在列强之间展开,他们为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大战小战不断,并最终酿出人类两场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东西方陷入冷战,全球化演变成了两极对立。美苏两极对立格局随着中国国家战略调整发生剧变,最终美国在无奈的情况下,以战略空间换中美合作,并最终在东西对抗中促使苏联解体崩溃。苏联解体后,世界由两极对立转为单极霸权,美国一跃成了世界“警察”。

正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拥有霸权地位的美国,并不满足于自身所拥有的霸权地位,而是希望构建一个“长生不死”、永立世界之巅的“地球帝国”。在这个“地球帝国”里,美利坚拥有世界规则的制定权,拥有全球初级商品和主要流通商品的定价权及流向控制权,拥有全球军事、货币、科技、舆论等霸权······总之,美国可以像理想中的“上帝”一样,操控这个世界的一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国博弈背后的利益逻辑

在这种无限欲望的推动下,美国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并剑指伊朗。但令世人欣慰、令白宫遗憾的是,“地球帝国”梦想功败垂成,美国在两场战争耗了十来年,耗出来了一场由美国始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却并未实质性地得到什么。

为转嫁危机,美国做了两件事:一件事在2008年11月8日至9日率先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G20峰会,领导20国集团进行全球性的救市。另一件事是在11月底,看各国救市政策差不多都出来了,美国祭出美国的救市政策——量化宽松(QE)。

》》》井底望天:TPP空手套白狼 USA问题再剖析

之所以转嫁危机需要做这两件事,是因为只有通过各国政府主导的联合救市,方能在短期内刺激世界经济走强。只有是经济走强,世界范围内才需要更多美元,美国接下来的QE才能将美元释放出去。通过对外释放几乎没有成本的美元,美国不但可以稀释境外持有美元者的财富,还能降低自身的债务压力。

通过这种“乾坤大挪移”手法,美国私营部门在过去数年时间内完成一定程度的去杠杆化,降低了自身的经济风险。当然,经此之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风险反而增加了,美国政府的风险也增加了。譬如,欧债危机就是在G20联合救市一年多后爆发的,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也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国际副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日子这几年过得倒非常滋润。

当然,美国政府的债务近几年也因此剧增,财政压力巨大。虽然美国私营部门去杠杆化做得不错,但美国债务黑洞并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通过新的会计准则加上美国股市上涨带来的资产重新估值,使得债务黑洞暂时被掩盖了。问题在于,股市不可能长期涨下去,美国经济根本不足以支撑美国股市这么涨下去,未来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债务黑洞再次暴露,则新的、更大的危机就可能来临。为了维系这一切,美国必须有新的抉择,从而解决这些潜在的危险问题。

美国解决的办法概述起来就是,美国需要更多境外资本到美国来投资,接盘美国当前的高价资产。美国的机构、企业,在高位将这些资产套现,然后再用这些套现的钱和美联储手里边近3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通过金融机构可制造出二三十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动性)可以释放的巨额资金,一起到世界上收购因美元加息及其它原因被打压的低价资产。最后,美国再通过一系列政策对这些低价收购的资产进行价格重置,如此可一举解决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恢复经济增长活力。

美国战略上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结束QE,制造加息预期,从而烘托出长期走强的预期;二、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乱局,并制造更多乱局,来迫使更多资金到美国避险。

对于前者,美国需要营造出美国经济高增长的氛围和预期,美国在统计上让2014年一季度经济下滑2.9%,让2014年3季度GDP增速达到5%,目的就是做出这样的预期。据报道,今年6月美国发布了第一季度GDP报告的最终版,连同此前发布的报告初版、修正版来看,可以发现有些东西实在太奇怪:4月公布的GDP增长率初值是0.1%,5月底发布的修正值是-1.0%,6月公布的终值则大跌至-2.9%。导致如此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商务部初版报告显示,如果没有奥巴马医保,1季度GDP的增长率其实是负的;而在修正报告中,奥巴马医疗法案对GDP计算作出的贡献达400亿美元,但是等到最终版报告,这400亿美元又神奇“消失”了,奥巴马医疗法案完全变为GDP增长的拖累。对此,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商务部将在今年寻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用这笔资金给某个季度的GDP带来强劲推动。

对于后者,美国充分利用和制造更多乱局,则是为了让资本感觉世界其它地方不安全,只有美国安全,从而迫使避险资金回流美国。2014年的国际大事,就是围绕这样的逻辑展开的。借此,我们不妨对2014年的一些大事进行一些梳理。

2014年大博弈棋局

2014年的大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美俄博弈脉络,在明;一条是中美博弈脉络,在暗。两条主线脉络,三个主角,中俄是战略“小伙伴”,美国则同时与中、俄较劲。

在这些博弈当中,在美国的率领下,西方对俄态度逐渐趋于一致。与对俄态度不同的是,西方在对华态度上则明显趋于分化。美国领导下的西方对俄罗斯,恨不得置于死地而后快;对中国,美国是一边打压、一边拉拢、一边妥协;欧盟的主要国家则是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我们先从美俄博弈的脉络理一下2014年的大事件。

美俄博弈脉络:

2014年,大国博弈对抗最激烈的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对抗区域从中东的叙利亚被美国强力推到了乌克兰。这起地缘政治博弈,最终导致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下台流亡、乌克兰国家内战和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乌克兰局势演变成今天这个这样呢?在占豪看来,根本原因有四:

一、美国认定俄罗斯为当前最大战略敌人。

我们知道,2013年9月,在叙利亚政府军对反对派武装剿灭取得巨大优势,甚至已接近消灭之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要对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全力军事支持叙利亚为筹码,最终迫使奥巴马放弃了该计划。美国在中东试图推翻巴沙尔政权的计划由此遭到强大阻力。

美国无法推翻巴沙尔政权,距离推翻伊朗政权就更远。不能推翻伊朗现政权,美国“地球帝国”的梦想就面临彻底破产的危险。白宫将战略无法推动的原因归于俄罗斯普京因素。于是,针对乌克兰的颠覆计划展开实施。事实上,普京阻挡美国的时间在2013年9月,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在2013年11月22日,中间也只隔了两个来月。

我们知道,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这样的事件,本该欧盟出来主导协调,但当时的乌克兰反对派亚采纽克等势力则完全听命于美国,以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为目标制造各种混乱。在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最后时刻,德、法、波兰等国曾与俄罗斯、乌克兰及乌反对派达成和解协议,但达成协议后不久,反对派即发起总攻,并最终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迫使其流亡俄罗斯。

美国之所以这么快挑起了乌克兰危机,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国已认为俄罗斯是美国战略计划推行的最大敌人。在白宫看来,只有搬开俄罗斯这块绊脚石,才能进一步实施战略计划。于是,在美国的支持下,乌克兰反对派推翻了亚努科维奇政府,使得乌克兰陷入混乱、内战,并最终也让俄罗斯陷入了困局。

二、为挑起新冷战。

在美国支持下,乌克兰危机爆发。之所以要挑起乌克兰危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国试图通过乌克兰危机,重新促发新的欧、俄新冷战,由欧、俄新冷战最终演化出新的全球东西方大冷战。

美国为何要搞欧、俄新冷战和全球新冷战呢?对美国来说,只有搞欧、俄新冷战,才能破坏欧、俄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让欧、俄对立起来,美国才能在欧亚大陆上树立一个欧洲的敌人。只有树立一个欧洲的敌人,美国才有理由加强已半瘫痪的北约军事同盟关系,也才能提升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及经济控制能力。只有提升了这种控制能力,美国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全球霸权能力。而这一切,都必须阻止欧盟和俄罗斯发展摆脱美国控制、弱化北约同盟的欧俄新关系。只有促使他们为敌,避免他们进一步的经济融合及政治文化交流,美国才能统领这里的一切。

一旦欧盟和俄罗斯冷战开打,美国就可以通过领导欧盟展开对俄罗斯的经济封锁,通过打垮俄罗斯的经济,来消灭掉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俄罗斯这个敌人被消灭,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绊脚石就被搬开了,美国的全球霸权也就能得以巩固。

三、拖垮俄罗斯,才能左右中东。

中东是美国执全球权力牛耳的核心,因为石油美元是美国控制世界的经济基础。美国要想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就必须完全控制整个中东。只有控制整个中东,才能拿到对国际原油的绝对定价权。要控制整个中东,就必须干掉叙利亚和伊朗。而挡在叙利亚和伊朗前面的,正是俄罗斯。所以,对美国来说,拖垮俄罗斯,才能真正左右中东。借乌克兰拖垮俄罗斯,就是美国的既定战略计划。

四、拖垮俄罗斯,才能全力对付中国。

在美国看来,中国是其未来全球霸权的真正对手。根据世界银行和IMF的计算,2014年中国的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哪怕按照当前的汇率口径统计,中国的GDP超过美国也就是未来五六年的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空间远不是未来五六年就会停下来的,而是还有不可限量的巨大空间。中国的这种发展潜力,让美国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融合得过于紧密,直接对付中国对美国自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损失。而且,如果美国直接对付中国,鹬蚌相争必然渔翁得利,俄罗斯和欧盟一定会借机在全球范围内抢夺美国的战略利益。

所以,对美国来说,必须先制服俄罗斯,收服欧盟,才能全力对付中国。而要收服欧盟和制服俄罗斯,就必须挑起欧、俄新冷战。挑起欧、俄新冷战,引爆乌克兰局势是最好的一步棋。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激化乌克兰局势,马航MH17被击落可以肯定是一次大国角力下的有预谋事件。MH17被击落,无论从能力、动机角度观察,还是从各方证据分析,凶手都指向了乌克兰政府军。但是,这起事件,美国却极力栽给亲俄的民间武装,甚至直指凶手就是俄罗斯。美国的意图很明确,一则试图通过这一事件进一步恶化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二则通过这一事件将俄罗斯丑化成“人类公敌”。

由于俄罗斯掌握较多证据,而美国却无法拿出更多证据,同时乌克兰又刻意隐藏了不少证据(譬如可以拿出来的机组人员与空管中心的通话录音),结果这一事件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如今,包括美国、欧盟国家、马来西亚、乌克兰等当事国好像对这一事件都不再关注,只有俄罗斯方面还在继续探寻真相,并不时发布相关消息。好像死亡的大多数人不是荷兰人或马来西亚人,而是俄罗斯人。而根据俄方最新消息,已有新证据证明客机是被乌克兰政府军击落。)。虽然事件不了了之,但欧俄关系进一步恶化的目的却达到了。马航MH17被击落事件发生不久,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得如火如荼。为应对制裁,俄罗斯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但进行了一些反制,还采取了很多稳定经济的措施。但鉴于美国联手沙特对国际油价展开打压,俄罗斯经济仍然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2014年年尾,美国又针对俄罗斯卢布进行了一轮攻击,卢布兑美元短期内一度暴跌至1:80,这较年初卢布兑美元的汇率跌超50%。俄罗斯由此承受了更巨大的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国际油价在美国和沙特的联手下将继续下跌,甚至会跌破40美元,俄罗斯经济在2015年必然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美俄斗法除了导致乌克兰大乱,欧俄关系恶化和俄罗斯经济承受巨大压力外,还促成了另外两件大事发生:一件是中俄战略、经济等合作进一步深化;另一件是ISIS的瞬间壮大。

关于中俄战略靠近、深化合作,从199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那是在俄罗斯遭到西方忽悠之后的无奈之举。21世纪中俄的合作,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不信任,俄罗斯无法融入西方的迫不得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俄无论是战略利益还是经济都有很好的互补性。但是,中俄战略靠近得如此之快,根本原因还是美国促成。特别是进入2014年,由于美国对俄罗斯的紧逼,俄罗斯加速投入中国怀抱,不但很快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和中国达成一致,俄罗斯出口能源也开始由欧洲方向转向中国。甚至,过去因对中国抱有戒心一直被俄罗斯搁置的开发俄远东方案也被俄罗斯自己主动拿了起来。

客观上,这是美国间接帮了中国大忙。因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方案中俄双方谈了差不多20年,开发俄罗斯远东的方案时间也不短了,短期内如此快的促成,根本原因还是国际局势的剧变,而这一切都是美国一手推动的。如果没有美国的逼迫,甚至包括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俄罗斯恐怕也不会那么痛快就答应配合。再扯远一点,如果不是美国展开对中国进行围堵包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时间很可能会进一步推迟。

至于ISIS的发展与壮大,则完全是美国一手造成的。事实上,ISIS早在利比亚战争时就曾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支持,作为反对派攻打卡扎菲政权。2011年,前美国总统候选人、著名议员麦凯恩还和今年8月份被击毙了的ISIS新闻发言人合过影。

ISIS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根本原因有三: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过去数年一直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打击巴沙尔政权。在美国为首的西方支持下,包括ISIS在内的叙利亚反对派逐渐壮大,其中作为基地组织的分支之一的ISIS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储备。

二是奥巴马2013年9月空袭叙利亚的计划虽然被普京阻止,但还是吓了巴沙尔一大跳,政府军自此基本停止了对反对派的打击。在此期间,伊拉克内部却在争权,无暇顾及伊拉克北部和叙伊交界的区域,ISIS就是在这些区域逐渐发展壮大。

三是美国为了私利,对伊拉克政府的救助请求置之不理,纵容ISIS不断做大,直到ISIS危及到美国盟友——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区的利益美国才出手。美国的出手犹如轻轻点水,仅仅是帮助库尔德人扩大地盘,却并未真心下功夫打击ISIS,也没打算真正消灭ISIS。美国是想利用ISIS打击叙利亚政府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对ISIS的空袭方向可知。ISIS正是在美国飞机炸弹空袭的驱赶下,重新回到了叙利亚,并不断侵蚀政府军控制地区的军事基地和重要油田。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当美国认为俄罗斯已经无力顾及中东时,还会考虑采取强力措施推翻巴沙尔政权,以换取下一步对伊朗的封锁,为进一步推翻伊朗政权做准备。虽然这么做很难成功,但美国这么做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说完美俄博弈脉络和相关事件,我们再分析中美博弈脉络下的国际大事件。

中美博弈脉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相辅相成、未来可相互贯通成闭环的大国区域发展战略。中国提出的这两个大战略,一方面是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及未来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破解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对于前者,大家都好理解,对于后者很多人则并不清楚。

事实上,早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前,美国一边在2010年开始搞遏制中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另一边则在2011年7月由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提出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南亚、中亚与西亚连起来,以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从东西两向将中国包裹起来,打断中国向东拓展空间和向西的发展的路线。站在美国战略角度思考,一方面是为了围堵中国,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分化欧亚大陆的战略。

针对美国的包夹,中国很快提出了“一带一路”两个战略来破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但可以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还将所有相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利益统筹了起来,以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才看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四年多来举步维艰,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至今难以取得共识,“新丝绸之路”计划更是无影无踪。反观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在过去的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向东联动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岛国;向西不但联动了中亚、东欧,甚至已经引起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国家的浓厚兴趣;向南,东南亚国家主动加入合作,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已经开始运作,中巴经济走廊也在开展工作;向北更不用说,中俄不但合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甚至已经开始合作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国的这些战略,不但对美国遏制中国战略构成了沉重打击,甚至已经动到了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之根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2014年也没少针对中国“耍小动作”。

2014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见了藏独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试图干涉中国内政的意图尽显。在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一周后,我国云南昆明火车站爆发恐怖袭击,造成29人死亡,13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美国再三犹豫后才发表不情愿的谴责声明。对于这次恐怖袭击事件,虽然不能说事件与美国直接相关,但疆独份子的首领之一热比娅长期受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支持,该基金会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是美国政府拨款。

客观上,美国政府是间接支持了恐怖分子。而此时境外恐怖分子操控这起恐怖袭击,显然是为了给中国社会制造恐慌,增加中国社会安保支出,提升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在大国博弈越来越激烈的时刻发生这种恶劣事件,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类似境内外联合的恐怖事件在接下来的5月份再次发生。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恐怖袭击爆炸案,案件共造成39名群众死亡,94人受伤。

昆明恐怖袭击发生一周后的3月8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离奇失联,至今飞机仍无下落。在这起飞机失联事件中,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也有太多疑点让人对事件本身的性质生疑。

一方面,飞机是有主观意图的折返飞行,而且是机组人员主动关闭了与空管中心的联系。据报道,在飞机折返途中,机长曾用卫星电话与马来西亚方面通话联系,具体内容不得而知。种种迹象表明,MH370飞机有很大概率是被机长劫持,至少最初一段时间飞机是在机长控制下折返的。至于劫持的原因,很可能与马来西亚反对派领袖安瓦尔被再次判刑有关,这就牵扯到了马来西亚错综复杂的国内政治。后来,安瓦尔也承认,该机长是其党派成员,和其还有亲戚关系。

更为诡异的是,一个那么大的民航飞机要飞跃监控严密的马六甲,还要飞入印度洋,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别忘了,在那些区域,有包括新加坡、印尼、印度等国的军事雷达,莫说一个巨大无比的波音737客机,就是一架战斗机恐怕也很难逃得过那么严密的防空网。但是,面对这些质疑,印度竟然声称自己雷达关机。至于印尼、新加坡等国,更是三缄其口。若非事件背景复杂,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面对这样的民航灾难应该主动提供所有资料才符合逻辑。而且,我们知道,美国在印度洋有很重要的军事基地,在这方面美国也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种种疑点,至今未能解开。我们不能说美国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但美国一直在支持马来西亚反对派领袖安瓦尔则是客观事实,美国一直有介入马来西亚国内政治意图也是客观事实,美国有加强对东南亚国家掌控能力的主观愿望。而且,自MH370航班失联后,美国也一直企图引导调查方向,并试图利用这次事件恶化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关系。最终,中马双方都充分认识到两国关系的重要性,马来西亚以加强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式化解了这场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试图借机恶化中马关系的企图总算没能得逞。

2014年5月,中国开始在中国南海中国海域内进行石油钻探活动,越南方面不但派出大量船只横加干涉,在5月中旬甚至在越南亲美总理阮晋勇的怂恿下,在美国支持的NGO组织配合下,爆发了一场针对中国企业的打砸抢烧运动。这场运动给中国企业造成大规模损失,还造成多人死亡。

越南这次针对中国的有计划行为,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美国2010年执行“重返亚太”战略后,开始怂恿包括菲律宾、越南在内的国家向中国发起挑衅。美国的目的是,要搅乱中国南海,要破坏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打掉中国东南亚这个“经济后院”,同时进一步恶化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自2010年以来,中菲、中越关系持续恶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背后的挑唆。正是美国背后挑唆与撑腰,激起了这些小国的贪欲,他们才携美自重,试图从中国这里捞取利益。

美国针对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的小动作不断。我们知道,泰国前总理英拉上台后,一直强化与中国的关系。2012年10月,英拉政府开始制定“大米换高铁”计划法案。经过一年筹划并与中国沟通,2013年10月,中泰两国达成的备受瞩目的“大米换高铁”计划,从提案到国会到通过历时整1年。李克强总理出访泰国期间,与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共同见证了《中泰两国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泰“大米换高铁”计划的相关协议签署仅半个多月,泰国就爆发了大规模骚乱。爆发骚乱的理由虽然是抗议英拉准备特赦前总理他信(请注意,他信可是在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被军方政变流亡下台的),但示威者主要是泰国亲美势力。长久以来,泰国的这些亲美势力主要依附于王室,是泰国的世族、财阀等,他们较大程度上控制着泰国军队,有城市精英阶层的支持。从国际层面上说,这些势力就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干掉英拉政府的。对这些精英来说,为的是夺权;对美国来说,目的则是要破坏中国的泛亚铁路计划。

当然,这一计划最终也是以落败告终。因为,在泰国总理巴育上台后(前军方首领),中国方面在2014年10月特别邀请了英拉、他信兄妹访华。这种邀请,对泰国官方的敲打是非常明确的。就在中国敲打泰国官方一个多月后,李克强总理再次访问泰国,原来被搁置的“大米换高铁”计划再次重启。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几天后,泰国总理巴育访问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巴育并对中泰高铁合作表示满意。中泰高铁风波由此才算告一段落。

美国针对俄罗斯搞了乌克兰颜色革命。事实上,美国针对中国在这方面的布局在2014年也付诸了实施。2014年9月底,正在中国人民都准备过国庆长假之时,香港爆发了“占中”运动。

这一运动后来被称作“雨伞革命”,其背后支持势力主要来自两个方向:

一个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在香港几个大学中培养的反华势力;另一个是以黎智英为中心的一些泛民财阀势力。两股内外势力坑瀣一气,通过发起“占中”运动,试图逼迫中央让步,修改《基本法》23条。这起运动的发起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最终实现“港独”做准备,而对美国来说则有更大企图。

占中运动爆发后,中国中央政府很少对事件表态,特区政府也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克制。但是,美国却不顾中方反对、罔顾事实,不停批评中国,给“港独”份子鼓劲助威。

从国际层面上看,之所以在9月底发动这次“占中事件”,根本目的是为了破坏11月份在中国举行的APEC峰会气氛。如果中国像俄罗斯处理乌克兰危机那样处理香港“占中”,则中国就掉入了美国布下的陷阱。一旦矛盾激化,在北京举办的APEC峰会的核心议题就很可能被转移或冲淡,取而代之的则可是美国对中国的批评。

不过,令美国失望的是,中国人没上当。中国如此处理该事件,使得各国都没有话说,除了英国偶尔跟随美国蹦跶几下外,几乎没有国家再表态支持。美国本希望借“港独”份子给中国政府制造一次类似乌克兰之于俄罗斯的大麻烦,最终却被中国轻松化解。

面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和俄罗斯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压力,美国最终在APEC峰会后对中国作出了战略妥协。在未来世界经济经济游戏规则层面,美国与中国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军事合作层面,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这些重大妥协虽然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头支票”,但这些“空头支票”本质上就是一种妥协和让步。至于这些让步未来是不是能坐实,完全取决于中美博弈的结果。

中国的应对之道

2014年是中国战略大布局后的起步年。在这一年当中,中国的内政外交都取得了巨大突破。限于篇幅,内政方面的突破这里不作赘述,主要谈谈重大战略布局和外交事件。中国的这些重大政治外交事件,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针锋相对的。只是相比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裹足不前,中国的相关战略展开却进行得非常顺利。

对于2014年中国的重大外交事件,我们可以三个字来形容:稳、准、狠!

一、稳:

中国在敏感区域求稳,且稳中求进。

南海方向:

在3月8日马航失联后,中国立刻展开搜救,尽了最大努力做了该做的工作。虽然中方一度暂停了与马来西亚方面的一些合作,但并未如某些国家所希望的那样,严重恶化与马来西亚的关系。5月,虽然南海局势波云诡秘,越南对我国在南海的作业不断骚扰,甚至针对中国在越企业进行了打砸抢烧。中国一方面保持了原则,对越南施加了巨大的军事、政治压力外,最终还是扎扎实实地将油井打好了。不但如此,中国在南海至少在吹砂填海造了5个人工岛。可以预见,这些人工岛都将成为中国在南海的海空军军事基地。

朝鲜半岛方向:

7月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给未来中韩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定下新基调。习主席这次访问韩国意味深长。因为,中国拉拢韩国不但可以稳定朝鲜半岛,还能对冲美国一直试图推行实施的美日韩三国联盟战略。访问韩国,不但是为了稳朝鲜半岛,还是为了稳中求进,对冲掉美日韩联盟计划。中国在这方面与韩国的认知是非常一致的,在朴槿惠上台后,中韩相向而行。

香港:

在香港爆发“占中”运动后,中国既没慌也没急,而是采用了“太极”手法,将这股力量最终化于无形。如今,该事件虽然还未完全完结,但已是强弩之末。可以预见,未来将是清算季。

通过这次事件,不但可大大释放掉香港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压力,还能让大陆老百姓看清美国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包藏祸心及港闹民逗的泼皮无赖嘴脸。过去一段事件的香港之乱,不但对大陆毫无影响,甚至对香港也没有产生任何具有颠覆意义的影响,香港还是那个香港,一个正在因部分港人的胡闹而走向没落的特区城市。中央政府在这一事件上的稳,最终使得香港稳了下来。不但稳了下来,通过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港独势力,这有助于未来港府控制这些“港独”份子,维系香港繁荣。

二、准:

2014年2月,在西方领导人因乌克兰局势问题都在抵制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访问俄罗斯并与普京举行会见。在西方表现出对普京的敌对时,中国准确地捕捉到了机会,力挺俄罗斯。中国的力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给中国换回巨大的利益,不但有天然气协议、俄罗斯远东的开发等经济好处,还有更多具有长期战略意义上的互信与协作。

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第一时间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中国分别向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13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了四轮共7.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并派出大量传染病专家和医务人员。

中国的及时救援赢得了非洲国家和世界的一片赞誉。前不久,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因海水淡化设备故障爆发淡水危机,中国又是第一时间紧急调用大量资源,通过军舰、军机、民航航班等多种方式向马累提供淡水累计近800吨,并提供50万美元现汇援助。这些人道意义上的援助,让中国在国际上得分不少,可谓处理得及时、准确、得当。

2014年5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这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同各方一道,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人民愿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与会各方围绕“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这一主题交换意见,共商安全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共襄发展繁荣盛举,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

这次亚信峰会,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向亚洲邻居表态的一次会议,也是亚洲各国向中国表态的一次会议,是互信与合作的交心会。通过这次会议,中国与亚洲国家在国家战略和互惠互利等双边和多边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为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表态,可以用准确来阐释。

2014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大言不惭地称中国“搭美国便车”。美国总统的言行不但小家子气尽显,也充分暴露了美国面对中国发展的心理不平衡。中国的态度则与美国相反,中国国家主席在访问蒙古时,特意提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习主席明确表示,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的这种高姿态,不但是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准确回击,更是展现了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国家态度。中国一贯主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中国的这种包容,让很多国家体会到了善意,并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表现出了极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狠:

中国2014年的外交还有一个字就是“狠”字。

7月,习近平访问巴西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在这次会议上,金砖国家发起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应急基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中国这次领导成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应急基金,是真正意义上在西方原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外成立新的类似组织。中国开始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上打开缺口,可谓一个“狠”字!

习近平主席参加完金砖国家峰会后,主导举行了“中拉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后,有人就提出中国和拉美间是否也应建立类似机制。2011年,拉共体成立为建立中拉论坛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之后,中拉论坛取得了实质的进展。借助每一次会晤,习近平广泛地和拉美国家首脑商谈了建立论坛的事情。2014年1月的拉共体峰会,所有成员国达成了与中国建立中拉论坛的共识。在拉共体内部,甚至包括未与中国建交的12个国家也表态支持,这说明拉美从总体上来讲,希望寻求一个共同的声音、共同的立场。中拉论坛形成机制,说明中国已经跨入美国后院,也可谓一个“狠”字。

2014年10月24日,距APEC北京峰会召开时间不到两周,包括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这标志着中国在1年前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实施新阶段。

半个多月后,在北京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与亚洲国家举行会议时再次提出由中国出资400亿美元建立丝路基金支持相关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及应急基金确认成立后不到4个月,中国就再次主导成立了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针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中国频频出击,半年内连下“两城”,说出手够“狠”那是一点不为过。

11月,在APEC峰会上,中国不但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完全融入到了这次国际会议当中,甚至直接将这次会议开成了“国际政协会议”。经此会议,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但彻底国际化获得了广泛认可,还彻底激活了一度被美国边缘化的APEC峰会(前面两届峰会奥巴马均未出席),推动并确立了亚太自贸区的谈判进程。将一个国际会议开成国家战略推广实施会议,过去除了美国能做到还有谁能做到?如此操作国际会议,怎能不称“狠”呢?

在APEC峰会结束的几天后,澳大利亚举办新一届G20峰会。在峰会上,有15%的议案由中国提出不说,最终还将2016年的举办权交给了中国。其中,这次峰会最终的公报已经为2016年中国举办G20峰会做了很好的铺垫。可以预见,2016年在中国举办的G20峰会,将再次像这次北京APEC峰会一样,开成“国际政协会议”。

这次与中国争夺G20峰会主办权的是日本,近几年,澳大利亚和日本关系打得火热,日本又是美国的亚太最重要盟友,这种双重身份都没能阻挡中国揽下主办权,中国的战略布局传导出去的力量不可谓不“狠”啊!

出手稳、准、狠的还有中国总理。据《广州日报》报道,李克强总理今年出访了五次,五次出访涵盖欧亚非10余国,在30多天的出访时间里共出席了270余场活动,见证了25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至少为我国企业带来了1400亿美元的大单,其中多涉及能源、基建、金融和民生领域项目。除了这1400亿美元大单,李克强总理的出访最重要的战略收获就是与欧盟主要国家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关系。这一点,在欧俄关系恶化、美国试图挑起全球新冷战之际极其重要。1400亿美元大单加中欧深化合作,够不够“狠”?

更多精彩,尽在

1、乔良文集 2、占豪文集
3、郑永年文集 4、井底望天专栏
5、活学三十六计 6、毛泽东传
7、上合贴 8、刘涛-中国崛起策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