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张维为:民粹主义无助社会进步

2011-10-10 05:37 战略·谋略 ⁄ 共 154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不久前的数起屠童案惊动了无数国人,我在国外的直觉反应是中国校园难道一下子降到了美国校园惨案频发的水平?国内新闻媒体大都把这些惨案简单归咎于中国当前的社会不公,甚至对施暴者不予谴责反抱同情,这很令人吃惊。如果这种解释可以成立,那么比中国校园悲剧大得多的美国校园无数枪杀案,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社会早该崩溃了。如果这种解释可以成立,那么911袭击和莫斯科地铁爆炸则是更深层次的社会不公所致,但美国和俄罗斯舆论一致把这种行为归结为恐怖主义。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源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失意者、失败者,其中有很多人值得我们的同情和帮助,但这些人中总有极少数可能转变成极端分子。无论社会是否给他以关怀,他总是仇视这个社会,甚至不惜以极端形式来报复社会。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中国有,瑞士有,美国也有,而且比中国还多。对于这种变态者的所作所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应该给予同声谴责,因为他们的行为超出了人类文明的底线。遗憾的是我们不少媒体和舆论受民粹主义左右,不但不谴责这种行为,而是以此来夸大和渲染社会对立甚至对抗。

中国正处在迅速崛起的时期,中国社会也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各种利益调整自然带来了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种种问题。中国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客观、公正、冷静的态度来报道和分析新闻事实,引导社会走良性调节的道路,而不应该诉诸于非理性的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一种极端平民化的“大众式狂欢”,它不在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而只在意情绪的宣泄;它不在乎理性的思考,只在意众人一时的喝彩;它不在乎一个民族长期和整体的利益,而只在意个人欲望的即时满足。我们今天的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充斥了这种民粹主义情绪,以诅咒谩骂代替理性分析,一切都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一切都成了道德评判。其实,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极端的情况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中间状态。好坏参杂、喜中有忧,忧中有喜,进步伴随着问题,而中国社会的总体进步是不容置疑的。

事实上,整个人类进步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纯而又纯、没有代价的变革。我们要做的是确保让社会进步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而不是民粹的声音。中国的媒体不应为了追求发行量、点击率、收视率而日益民粹起来,这只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如果一个民族总是让民粹思潮和道德冲动占主导的话,只能说明这个民族缺少理性思维的能力,最终等待这个民族将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我还联想到法国历史上的民粹主义思潮。法国人喜欢提出一些民粹的抽象目标,如民主、公正、自由,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入政治抗争,结果使整个国家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厮杀。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62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的历史可以被称为“五三二一”:法国经历了五个民主政体,三个皇室政权,两个帝国,一个法西斯政权,所有这些政权都是通过暴力推翻的,而法国当时总共才二三千万人口。“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我们因该永远记住罗兰夫人在法国大革命中走上断头台时对理性政治的疾呼。

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平和向善的社会:美国新奥尔良海啸后和海地、智利大地震后都立刻出现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其它犯罪活动,而中国汶川地震的规模十倍于它们,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有再多的问题,中国还是处在自己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中国人平和向善的文化基础上,秉持理性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千万不要重蹈民粹政治的覆辙,不要走西方一些势力所主张的社会对抗的道路,我们不能把一个凝聚力极强的中国社会再一次变成一个充满阶级斗争的社会,这只会使中国人百年的富强梦功亏一篑。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只要秉持理性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渡过较为艰难的社会转型期,迎来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