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世界处于大变局中,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近日,中美开启了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美关系能否有缓和的可能性?中国如何迎接各种新的挑战?10月8日,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金灿荣教授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三讲,为您深度解读“中国对外关系70年”,现场500多位观众聆听,气氛热烈。
七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总体成功
中国外交在世界大国中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外交并未出现重大失误。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因而难免犯错。国家是人的集合,无法避免出现失误。因此,国家间的竞争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少犯错。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可能犯错,关键在于能否克服并继续前行。中国外交七十年来并未出现类似于美苏所犯的重大错误。冷战期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便是一例。在此问题上,美国夸大了共产主义的威胁而低估了亚洲民族主义的力量,片面信奉多米诺骨牌理论,即便消耗了巨大的战略资源,最终也一无所获。苏联入侵阿富汗则是另外一例,为谋求战略突围、应对中美缓和,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最终还是深陷其中,一无所获。类似的还有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既未收获战略价值,又消耗了巨大资源。
而中国从未犯过此类错误。尽管拥有相应的战争能力,但中国对待战争仍然十分谨慎。例如,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虽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但仍保持了战略克制。自古以来,中国便视长城以内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并长期聚居于此,从事定居农耕经济,没有对外侵略扩张需求和欲望,这同西方对外扩张的海洋文明思维有着根本区别。因此,在战略上谨慎思维使得七十年来中国外交并未出现在重大失误。
七十年来的中国外交深受内政影响。从理论上讲,一般对于大国而言,内政决定外交。而中国作为一个规模大、人口多、文化底蕴深厚的超大型国家,内政对外交的决定性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从现实来看,在中国的外交历程中,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交替,共同作用于外交政策。一般认为,作为一个革命政权的新中国在立国之初,其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中国在革命时期需要意识形态来动员人民群众,这种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惯性,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因此,总体而言,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所起的作用占比更高。后四十年来,意识形态的作用逐渐淡化,国家利益对于外交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西方进行全方位学习,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渗透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总之,中国外交前三十年意识形态的作用重于国家利益,而后四十年,国家利益的作用重于意识形态,但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外交。
当前影响中国外交的意识形态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其三便是最近兴起的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的本土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是在介绍西方的国家关系理论,但近年来对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成果日益增多。其中对外部世界影响较大的一种理论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赵汀阳提出的“天下体系”,其蕴含的软力量可能比美国的普世价值影响还要大,因而大受西方重视。相较于中国的“天下体系”,日本和美国的意识形态显得较为狭窄。日本的神道教文化将自身视为神的后代,这使得其内部十分团结,而对外则非常排斥。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则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对不信奉上帝的异教徒则十分排斥,甚至敌视。而中国的“天下体系”则讲求“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包容天下。相较于前二者显然更具有包容性,因而受到西方重视。
未来,中国外交拥有前途光明。做出这一判断有两大原因。其一是中国外交的纠错能力很强。中国能够随着自身所处阶段的不同来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由于国家犯错不可避免,因此是否具有纠错能力便在国家间的竞争中尤为重要。其二是中国外交有着强大的工业化能力作为支撑。工业化能力是近代国家的立身之本,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门类和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这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中国外交出现的问题
中国外交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外交对意识形态的把握有时还不够准确。新中国早期,中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类案例很多,最典型的便是文革期间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而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经济而过度放松了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
第二,中国外交机制相对有些僵化。中国外交队伍的总体素质很高,但由于队伍庞大也不免产生一些官僚主义。突出表现在处理突发危机时,中国外交反应较慢、应对较为笨拙。并且外交系统较为封闭,相关政策还不够透明,因而外界也难以对其进行评价。
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但总体而言,中国外交的成就大于问题。中国外交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很好地维护了国家主权。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风险,内有国民党反动派虎视眈眈,外有西方国家的敌视与封锁,但到毛主席时代结束之际,中国已傲然挺立于世界东方,不用担心外部的入侵和打击。虽然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但在习近平时代,台湾问题的解决已经出现转机。
第二是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实现了工业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就是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命运。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而外交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方面功不可没。新中国早期正是由于同苏联的同盟关系,中国的工业发展才能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从而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1959年到1979年,中苏关系的恶化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入自我摸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进程较为艰难。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并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工业化的先进经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工业大国。工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国外贸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诸如强劲动力。强大的工业基础也使得中国的武器制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这也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底气所在。
第三是中国很多具体利益得到了较好维护。中国外交系统的公务人员以较少的数量维护了很多具体的民生利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具体展开。
第四是积极推进全球化,参与解决全球问题。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外交在促使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五是维护了地区稳定。相较于美国而言,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十分复杂,邻国数量多、类型差异大,并有着形形色色、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但是,中国外交以极大的忍耐和克制积极谋求地区稳定和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六是积极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过多年探索,中国逐渐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现代化新路。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这也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成就。在探索出一条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外交起到了巨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新中国的发展梳理成为三个阶段,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广而言之,第一个阶段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完成了“站起来”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邓小平时代,中国面临着“富起来”的历史任务,这一阶段尚未彻底完成,但目前进展得良好,中国的经济总量坐二望一,直追美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美国,2018年则是美国120%;按照汇率计算,2018年中国的GDP为13.7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0万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63%,仅有1/3的差距。另外,今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这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第三个阶段是习近平时代,该阶段中国面临着“强起来”的历史重任。这一历史任务某种意义上可能不太容易完成,因为衡量是否“强起来”并没有一个绝对量化的指标。
其实,一个新生国家基本上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寻求安全;第二个阶段要寻求发展;第三个阶段要寻求尊严。总体而言,中国外交的发展阶段同国家的发展阶段是完全对应的,中国外交所追求的目标也同该阶段的国家目标相一致,并且总体上都完成了相应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中国已经告别了“挨打”、“挨饿”的历史阶段,进入了减少“挨骂”的阶段。在当今日益多元的国际社会中,追求不“挨骂”是不现实的,中国只能追求尽量减少“挨骂”,这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必然要承受的代价。
展望未来:
中国外交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展望未来,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外交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国际社会乱象丛生。美国反建制派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及英国脱欧等反常的政治现象频繁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和排外主义不断抬头,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现象也层出不穷,反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却依然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坚持开放和多边主义;同属美国同盟阵营的日本和韩国也陷入贸易争端,美国对此却无动于衷;伊核和朝核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国在传统热点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习近平主席认为,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其中,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最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未来,中国的内政外交应努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拔得头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命运,而近代国家能力的形成跟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近代从农业走向工业的跳板是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蒸汽机革命、内燃机革命和计算机革命。而在这三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美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英美两国先后垄断了人类长达三百多年的世界主导权。中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通过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短板补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计算机主导的信息化时代,中国取得巨大成就,这也是中国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在网络时代,中国取得了两项领先世界的巨大成就。第一是网络的硬件设备生产。全世界的网络基站有近60%由中国制造搭建,而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手机过去约90%由中国生产,现在也有80%,而电脑70%是由中国生产。第二是应用软件和网络的经济应用。中国已在电商和电子支付领域领先世界。在网络时代,中国的网络硬件设备制造和网络经济应用均已成为世界第一,并开始创造中国人的商业模式。如此一来,中国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近年来,人类开始逐渐进入到5G时代,今年工信部已给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4家运营商发了5G牌照,中国在5G领域已经领先世界,这也引起了美国的警惕和敌视,为了防止中国在未来国际竞争抢占先机,美国开始不断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
目前,人类开始进入到网络时代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即5G基础上的物联网时代。互联网是指计算机和手机联网,物联网则是以计算机和手机为指挥中心,将家中所有的电器都连接起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很可能在这一阶段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非第四次工业革命,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概会在五个方向上产生,第一是新材料石墨烯,第二是基因工程,第三是人工智能,第四量子技术,第五是核聚变。5G基础上的物联网仍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深化,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阶段。当然国际上有人认为,5G+物联网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观点的持有者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建立者施瓦布教授,当然这属于少数派。
最后,对决定中国命运和人类方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简单预测。根据刚才的介绍,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会在五个方向上发生,即石墨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目前的情况是,美国在这五个方向的技术相对来说都是最好的,中国紧随美国之后,但强于欧洲和日本,以色列、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在个别技术上可能稍有优势,但总体而言,发展水平一般。除上述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只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但问题在于,未来五大决定人类命运的竞争是投入巨大但可能没有回报的,如果从综合国力来讲,只有中美两国能做到。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会演变成中美之间的竞争。在中美两国的竞争中,中国的胜算大于美国。下次工业革命将会决定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以及国家的地位,竞争主要来自中美两国,中国的胜算要大于美国。美国的优势在于创新能力极强。但美国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产业能力很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变成市场上畅销的产品,永远是理论上赚钱的东西,不能产品化的技术就是一张废纸。目前,有40%的产业已经永远离开美国了,这就是为什么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都想把产业重新弄回美国,然而,到目前为止不成功。去年以来,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就是希望把产业链打出中国,即使产业链回不到美国也要把它打碎,这就是公知讲的东方式嫉妒的思维。美国的企业很讲政治,跟中国的供货商商量,希望中国把产业转移到越南,并且优先从越南、缅甸、印度进口货物。美国确实有问题,产业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很好,导致技术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中国的优势是中国具备先进的工业产业能力,工业门类非常齐全。建国之初,毛主席作为战略家,坚持制定“五年计划”,建设完备工业化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完整的工业化基础,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中国的产业水平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中国完备的工业化基础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并且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中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中国的企业可以以低成本生产出高技术产品。因此,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竞争中,中美两国将会成为重要的竞争主体,中美两国各有优势,但是中国具备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宽松的创新环境,中国的比较优势要大于美国。
总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将存在更大的竞争优势,中国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通过30年的努力让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在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如果2030到2050我们率先突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将会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产力布局,国家一定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产业。技术先进则国家先进,产业先进则国家富裕,中国离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未来,中国人的护照是不是全世界免签?人民币一定是第一货币,出国不用换汇,拿着银联卡,因为钱真值钱,全世界都讲中文。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需要至少一代人好好干,率先在人类的下一次工业革命当中成为突破者,领先者。只要做到这个,我们的下一代理所当然能享受这些美好的东西。外交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可以配合着努力,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任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