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谭中:上海呼唤世界“和衷共济”

2008-09-19 08:57 战略·谋略 ⁄ 共 214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今年9月8、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社会科学院)结合建院50周年院庆隆重主办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国内、国际数百知名学者共聚一堂,在十五个分会和三个圆桌会议上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形成了强大的论坛。笔者有幸参加。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将举行上海世博会,那将是和北京奥运有同等战略意义的中国当前发展两大“超级引擎”之一,将会在北京奥运世界效应的基础上把中国知名度与全球地位推上更高台阶。这次上海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是这两大“超级引擎”之间的精神润滑剂。

寻找自身发展的“道”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荣华教授在开幕式讲演会中论述了“和衷共济”的新理念,要“凝聚、提升发自内心的共识”,要让“人类同心协力地追求‘和平、和谐’”来“共同承担责任,共同面临挑战,共同抓住机遇,共同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知道,“到彼岸”是印度观念“paramita”通过佛教传到中国的,佛经更普遍地音译为“波罗蜜”(或“波罗蜜多”)。这“彼岸”就是脱离人世苦海的天堂,佛教就是从苦海通往天堂的“宝筏”。上海社科院举办“世界中国学论坛”就是打造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宝筏”,意义何等深妙!

王院长在讲话中兼引中外典故,从《尚书》、《国语》到《圣经》的“诺亚方舟”,还有一段颇为新颖的话:“中国学论坛要研究‘道’,不是一般地解释‘中国现象’,而是要说明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根本走向。只有通过‘道’的研究和诠释,才能取得道义制高点和话语权,才能使世界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中国。”

要使中国在国际上“取得道义制高点和话语权”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必须先做到“知己知彼”,就是说,既深刻了解中国自己,又深刻了解世界。这次外国学者们把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的观感都带到上海论坛来了,资深外交家、中国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认为:对国外批评应该“泰然处之”,对国际赞扬应该寻找其“暗藏的玄机”。

从人文、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是“中西马三教共存”但还没有“合一”。“中”是“中国学”,现在刚在提倡与发蒙阶段;“西”是西方学术,在文学与哲学领域外早已占统治地位;“马”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政府政策及政治经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外国学术界、舆论界对中国当前这种既开放又混乱的精神思维状况可谓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找不到中国发展的“道”。

有人想把传统扔掉

中国学者本身似乎也没有找到中国发展的“道”,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两千多年浩瀚的中国文献中所储存的深博智慧。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三讲探讨“何以失去民族主义?”时讲到一位香港码头工人买了吕宋彩票藏在自己扁担的竹杠中,后来他中了头彩,兴奋过度地和扁担告别,把竹杠中有彩票的扁担丢到海中。孙中山说:“我们的祖宗以为中国是世界的强国…要全世界的人都来进贡,从此不必要民族主义。所以不要竹杠,要把他投入海中。”我觉得中国发展的“道”就像一张藏在中国“传统”竹杠中的彩票,可是却有人想把它丢掉。

1992年出版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论改革》书共900页、将近100万字,有薛暮桥、于光远、厉以宁、杜润生、吴敬琏、周小川等40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对外国经济学家的理论发挥得可谓淋漓尽致,可是与“中国学”有关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在强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时,引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话来陪衬陪衬(374页);另一处是引了欧阳修《明用》中的“物无不变,变无不通”(45页)。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中国学”除了这两句话以外再没有值得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参考的智慧吗?

许多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人们头脑中根本没有中国数千年智慧指导是明摆着事实,他们开口闭口“马克思”、“萨伊法则”、“基尼系数”、“刘易斯拐点”、“索洛悖论”等等。试问如果不按照欧美的思想逻辑难道中国经济就无法发展了吗?我们是要在中国国情中发展经济而不是把中国搬到欧洲或美洲去发展呀!

与世界和衷共济

前面提到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对孔夫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名言的不尊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当前中国发展正朝着“have-mores/更多享有者”、“haves/享有者”与“have-nots/没有者”这“三极”分化发展,但是中国数亿已经“翻身”的农民(他们许多人已经变成城市居民)是不同意这样的发展方向的。这是很严重的事态,只有领导阶层清醒地认识孔子的上述名言才能最终为中国社会化解日益加深的内部矛盾。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在论坛开幕词中把论坛比作“通道”,要中国学者借助它“更快、更直接地吸收国际学术界的新方法、新成果”。他说,上海论坛是“上海搭台,世界唱戏”,要请“国际著名大师大家”在论坛上“唱主角”,并且宣布了今后要有论坛自己的“研究中心”、学术期刊、互联网络和资料数据库。他要求“通过一届接一届的中国论坛,推动中国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中国听到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也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与世界文明的融合之中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中国和全世界“和衷共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上海在这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令人欢欣鼓舞。相信两年后上海以“世界城市”的新面貌举办世界博览会时,上海的“世界性”更会突出(人们已经有上海比东京“世界性”更强的评论),让我们翘首以待。

·文发自芝加哥

【上篇】
【下篇】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