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安生:如何看待逆向民族主义

2018-10-21 20:55 战略·谋略 ⁄ 共 149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不是把外国人当畜生看待,就是把他们当圣人看待。

我不知道这话的原文出在哪里,是《热风》吗?我没有印象了。如果我记错了,欢迎指正。(有朋友指正,确实是《热风》。多谢。)

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说过这话,是不是有人盗用鲁迅先生的名义说过这些话。

但是确实很形象。

不是歧视,就是跪拜,这就是逆向民族主义。

歧视,看待外国人,认为尔乃蛮夷,彻底看不起,便是有人指出外国值得学习、借鉴、引以为戒的经验教训,也一概否定。内心盲目自大,恨不得拳打白头鹰,脚踢脚盆鸡,毛熊看我眼色、受我驱驰,泥哥纷纷来朝,约翰牛、高卢鸡、汉斯、棒子、三哥……全是渣,老子天下第一。

这是逆向民族主义的本意。

跪拜,看待外国人,认为对方是圣人,完全匍匐在对方的脚下,视洋大人如神如圣,外国是天堂,便是空气也香甜。有人指出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血淋淋的路径,沾满鲜血的历史,对方发展路径不可复制,他们也一概不听。内心极度卑微,灯塔国光芒万丈,照耀世界。

这是逆向种族主义的现意。

两类人,本质上其实都是一类人。

他们内心极度脆弱,完全不自信,眼界有限,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他们看不到世界金字塔的结构,推动金字塔发展的动力,维系这种结构的力量,以及冲击原有秩序需要的实力和支付的代价,以为轻轻松松就可以登顶。

区别是前者认为只要继续如何如何,就可以取当年的列强现在的美国而代之,称霸世界、征服宇宙。后者认为只要全盘西化,投靠列强(美国)就能坐享其成。

所以,两类人在一定条件下,其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两类人其实可以认为是一类人,因为外界的偶因不同,出现两种表象。

这类人形成思维方式的原因:

一是接受的教育问题。近几十年,出于种种原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越来越少,越来越弱化,如何分析、认识世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越来越弱化、畸化。

二是全社会主流史观的变化出于种种原因,丑化、矮化你懂的,美化、神化你懂的

三是对世界报道的问题当年介绍世界的时候,总是讲三个世界。第一、第二世界从第三世界获得廉价商品、劳动力、自然资源,给第三世界套上债务枷锁,向第三世界转移低端、重污染产业,疯狂消耗资源,美帝、苏修使用暴力维持这种对其有利的全球分配格局。现在介绍的时候,不提三个世界,只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的好,是推动市场经济有利,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差是,是推动市场经济不利,是学发达国家学的不够彻底,再也看不到国家之间的剥削关系

四是自身眼界问题。许多有过留学经历或者长期境内外工作经历的人,即使没有接受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懂三个世界理论,大致也能知道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不知道不平等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人虽然有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经历,但是仍然是逆向民族主义,那没办法,那是智商问题或者道德问题

五是统治集团的问题。历史上,统治集团为了推行某种政策,必然给被统治者灌输特定的思维。比如,鸦片战争失利,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原有的利益格局,必然宣传洋人为蛮夷、西洋科技为奇技淫巧。比如,为了推行投降政策,必然宣传列强的“文明”、强大;比如,苏共解体前,戈尔巴乔夫全力推行公开化运动,从历史上否定苏共,同时美化欧美。统治集团的运作,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会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具体渗透到教育、文化、新闻报道等诸多领域。

所以,逆向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那一天,就会有这种问题。各种原因纠结在一起,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世界。

但是,从总体看,能正确看待中外关系、判断中国发展路径的人,会越来越多。

来源:微信公众号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