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中美关系下的中朝关系

2007-11-30 12:10 战略·谋略 ⁄ 共 550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美国战略预测网站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美朝关系解冻令中国担忧》的文章。文中说:“随着朝鲜核问题最近取得进展,有迹象表明华盛顿与平壤之间可能开始一系列双边安全会谈。这使中国有所担忧,并促使北京寻求恢复其对美朝关系的影响力”,理由是“朝鲜有关与美国进行直接军事会谈的提议——这可能会是今后两国和平协议的一部分或补充——架空了中国作为会谈的推动者的角色。华盛顿的积极反应,以及有关美国甚至在考虑与出现实现关系正常化的传言加深了中国的孤立感”。文章认为:“尽管十分遥远,但美朝和解的任何迹象对北京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北京如今正寻求恢复其对美朝关系的影响力。其中一个方法是推动四方会谈以达成一项和平协议”,“另一个方法是通过使当前中朝边界地区的经济活动与朝韩边界地区的经济活动相连,来对韩国旨在振兴朝鲜经济的尝试给予支持”。

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解读,这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了目前和未来的中美关系和中朝关系。从眼前的角度看,与此有关的是朝核问题。而以发展的眼光看,朝核问题的如何进一步解决,则预示着中美关系和中朝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对中美关系和中朝关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关联作出合理的判断。

历史上,第一次把中、美、朝三国连在一起的重大事件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中美两个世界大国进行的一场重大国际军事较量。从各自所处的意识形态立场出发,中、美两国分别支持爆发冲突的朝、韩两国。由于中美两个大国的直接卷入,这场战争最终打了个平手,交战的四方同意签订《停战协议》,朝鲜半岛的政治势力范围划分又恢复了朝韩冲突爆发前的状态。

由于只是签订了《停战协议》,从理论上讲朝鲜战争到目前为止是处于暂停状态,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参战既没有向美、韩正式宣战,也没有作为签约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所以在战争停止时中国实际上就已抽身退出。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朝鲜与美国、韩国就仍处于战争的状态之中。中国政府的这种态度和做法为以后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改善留下了空间,因而不能不说是一种聪明之举。

尽管在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两国继续处于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之中,但自从中国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并拥有了一定的战略军事力量之后,中美两国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某种微妙的改变。特别是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以及在苏联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共同的反霸立场和国家利益又让中美两个大国重新走到一起。对于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这种变化,中国的小兄弟朝鲜固然是不会感到高兴的,因为这种情况将令它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中处于某种不利的地位。

面对比自己力量强大的多的美国,朝鲜自然是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危机意识促使朝鲜政府更加依赖原苏联政府。一方面在原苏联的帮助下不断加强本国的常规武装力量,一方面也在原苏联的援助下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作为一种最好的战略威慑方式,建立本国的核力量当然是朝鲜政府梦寐以求的目标了。

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为后来两国关系的各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使中美两国关系又得到了全面的深化。虽然冷战的结束使原苏联的威胁不复存在,但今天的中美两国关系中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共同利益基础,这足以抵消原苏联霸权威胁因素消失的影响。与中美关系加强相反,原苏联的垮台却使朝鲜失去了强硬的后台,它与美国的对立也变得更加突出。这种状况进一步刺激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野心。

美国为了它的全球利益、也为了它在东亚地区盟友的安全利益考虑,是不会对朝鲜拥核的野心置之不理的。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态度是与其对所有核问题如伊朗核问题的态度一样的。以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统一为核心任务的中国,当然也是不希望看到因为朝核问题而破坏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中美两国各自的利益使两国在朝核问题上所采取的战略立场和目标是一致的,即都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维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中美两个大国开始合作以彻底解决朝核问题。中国以大国的身份发起了“六方会谈”机制,以便协调有关各方的立场,寻求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六方会谈”的最大障碍在于美朝之间的敌意,其中美国的强硬态度又是关键。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这使得尽快解决朝核问题变得更加紧迫。此时美国因为深陷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困境,根本无力对付朝鲜。严峻的形势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强硬立场,而朝鲜在进行了核试验之后也希望局面有所缓和,以便为解决国内经济发展问题创造条件。各种因素促成了六方终于在2007年2月13日达成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的新共识。

从进展情况看,“2·13”共识的执行比较顺利。先是朝鲜在澳门汇业银行的资金完成移交,之后韩国承诺援助朝鲜的第一批重油也抵达,朝鲜也关闭了位于宁边的核设施,并且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核实和确认。虽然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还面临着拆除核设施、清查朝鲜核资源等难题,但毕竟世人心头上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然而朝核问题的石头落地了,另一种担忧却浮出了水面。随着朝核问题的开始解决以及美朝关系的改善,中美关系和中朝关系将向何处去,中国会不会在美朝关系的解冻过程中被冷落,这些新的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猜测。

不可否认,美朝关系的和缓肯定会对中、美、朝三国的关系互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但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美朝关系的改善都不具有颠覆中美关系现状的影响力。在中美两个世界性大国的外交战略中,只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朝鲜因素都不是太重要的考虑因素。对朝关系在中美两国各自的外交关系中,只是一小部分,不具备十分重要性,更谈不上全部。

以核问题为例。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核问题中,朝核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悬而未决的伊朗核问题,以及其它更多的涉及核扩散的全球性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同作为世界核大国的中美两国加强合作。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由于伊朗在世界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如何解决伊核问题对中美两国以及全世界都更为意义重大。朝核问题的开始解决,既使伊核问题变得更为急迫,也为伊核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经验。可以期待的是,今后中美两国仍可以象在“六方会谈”中那样为解决伊核问题进行合作。

就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而言,今后朝核问题的最终完全解决,无疑还需要中美两个大国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而且朝核问题的解决,也并不只是美、朝两国的事,它还同样牵涉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安全利益。因此,“六方会谈”仍将是进一步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的和必要的舞台。在“六方会谈”机制下,美朝两国的双边会谈,或者中、美、朝、韩的“四方会谈”,都是对“六方会谈”的一个补充,对解决朝核问题起到辅助的作用。

当然,美朝两国的双边会谈的内容不会只停留在朝核问题的解决上,还会进一步涉及到朝鲜战争的终结以及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这些既是解决朝核问题的目的所在,也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必要条件。从总体上讲,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符合中国自身的战略利益的,因此我们应当乐观其成。不过从长远来看,其中仍然有两个重要的趋势问题,值得中国认真对待和有所准备。

(一)一个是与朝鲜半岛的民族主义思潮膨胀有关的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民族主义狂热情绪。特别是在韩国国内,随着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其在历史和文化领域也释放出一种过度膨胀的大韩民族自豪感,甚至演变到了不顾史实、强词夺理的程度。如果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朝鲜战争问题的解决,朝鲜半岛的统一也成为可能,这种狂热的民族主义趋势就会进一步加剧。这势必会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成一定的威胁,对此中国不能不未雨绸缪。

除了朝鲜半岛上的民族主义,在东北亚地区还有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复活的危险存在。日本政府及极右势力对二战历史罪行的暧昧和否认,不仅令亚洲受害国家感到愤慨,也令美国等世界其它国家感到不安。这其实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东南亚地区的越南,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也越来越暴露出民族自信心的膨胀,不断在南海地区施加影响。这种情况令人想起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期的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和行为,并担心那种野心是否会死灰复燃。

仔细观察这些国家的表现和行为,就会发现在中国的周遍地区有着一种民族主义膨胀的危险。这对中国来说才是不远的将来更大的安全隐患,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最近的障碍。这提醒我们,在未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中,中国有必要对民族主义的抬头可能带来的危害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惕。

(二)另一个是与中美关系发展趋势有关的问题。如前所析,在中美两国各自的外交战略中,朝核问题和朝鲜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关系十分重大的因素。这应该是没有多大争议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两国分别与朝鲜的关系反过来都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这意谓着中美两国也都会把朝鲜因素纳入到各自对中美关系大局的考量中去。

就美国而言,它是把中国当作一个未来最有潜力的竞争对手来看待的。同时,中国的实力存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又使得美国有必要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必须重视和在诸如朝核问题等重大国际事务上有所依赖的合作者。由此而得出的美国目前的对华战略是,既从现实需要出发在经济、外交、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内与中国加强交流、交往和合作,又从战略需要出发对中国的崛起进行防备和防范。

美国的这种两手策略当然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考虑,这本是大国关系中很正常的情形。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防备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与中国周遍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行为产生交叉汇合。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正是受着美日军事同盟的支撑。韩国也同样如此。越南近年来也不断对美国投怀送抱,企图把美国因素引入南海争端。还有南亚的印度,也希望与美国保持一定的结盟关系来震慑中国。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的盛行。

从国际关系史看,世界格局总体上是由大国之间的较量所左右的,是大国力量博弈的结果。其它众多的小国,一般都是在几个大国之间寻求庇护以获得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目前中国周遍的一些国家正是这么做的。这是小国的本能,对此我们无可非议,也无法改变。对付这些国家的联美制华,中国只需象一个真正大国那样思考问题和行事,从中美关系的大战略处着手破解和化解周遍小国的“远交近攻”,排除小国的所作所为对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干扰和破坏。

事实上亚洲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抬头问题,发展下去不仅对中国是个潜在的威胁,而且对美国同样是个潜在的威胁,因为它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大国都对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有着共同的责任。中美两国能为解决朝核问题而共同努力,就同样能够为对付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问题而共同合作。

要这么做,中国首先应该树立自己的大国责任感,象一个真正大国那样去思考和看待国际问题。朝核问题正是由于中国的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立场和决心,才会有现在的“六方会谈”及其成果。反之,如果中国要抱着某种僵硬的意识形态或者狭隘的民主主义态度和立场,朝核问题的解决很可能就不是眼下的这种结果了。

当前中国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国际关系领域内的非理性的思潮,它们往往主张在国际问题上采取某种极端的态度和立场。例如在朝核问题上,曾经有些人不是从朝核问题的激化和失控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会形成极其严重的危害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以一种僵硬的意识形态方式看问题,不但对中国政府力争以“六方会谈”的框架解决朝核问题的深谋远虑不以为然,反而还对中国政府在朝鲜贸然进行核爆炸后投票赞成安理会的谴责和制裁决议表示不满。朝核问题的开始解决证明了中国政府当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一个对亚洲和平与本国安全负责的大国的要求的。

中国国内一些人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还表现为另外一种极端的心态,即“逢美必反”的心态。导致这种态度的,既可能是某种僵硬的意识形态立场,也可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或者是两种立场的混合。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既不可能完全没有合作,也不可能根本不互相防范。这就是中美关系的现状。无论是以哪种僵硬的意识形态眼光看,还是以狭隘的民族主义眼光看,都不可能做到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和解释这一事实。既然美国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而不是搞“逢中必反”,那么中国又何必非要搞“逢美必反”呢?

“逢美必反”很容易使人丧失对事物的正常判断力,甚至有时会导致非常可笑的错误。对于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有关“慰安妇”的决议,日本的右翼恨之入骨,而中国的“逢美必反”派们也说三道四,怀疑甚至攻击说这是美国人的某种别有用心。美国通过这一决议当然是代表了美国的国家意志,或者说是体现了美国思维的一贯立场,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在中日两国就有关“慰安妇”等二战历史问题的辩论中为中国说了一句公道话,我们不至于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了吧。

中朝关系只是中美大国关系之下的一个因素,而要正确对待中美关系,中国就必须树立真正的大国意识,并象一个真正的大国那样对待和处理国际事务。朝核问题的开始解决正是中国按正确的大国意识行事所取得的外交成果。推而广之,在处理中国与周遍其他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以及印度等的关系上,这个原则同样是非常重要和完全适用的。在未来的亚洲,中美两个大国仍将在防范民族主义膨胀的危害方面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可能搞“逢中必反”,中国也不可能和不必搞“逢美必反”。“逢美必反”的极端心态必须摈弃,否则,在外交上中国丢掉的东西,别的国家就一定会捡起来,并反过来用来对付中国。

宇以久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