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破局–大国的博弈 第六章 四个方面

2008-09-11 23:51 战略·谋略 ⁄ 共 4296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四个方面:东逼,西进,南抚,北交

一、东逼

中国大陆的东方有三个国家一个地区,三个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和日本,一个地区是台湾。台湾虽在东南,但便于从利害之间分析,还是归于东。

对东边的采取的政策是根据东边的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朝鲜是中国的盟友,日本和韩国是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台湾是美国的棋子。中国为了破美国在东亚的局,必须要在经济上打败日本,在文化上收服韩国,在政治上统一台湾。

日本和韩国对中国而言是对手,与中国都有利益争夺。台湾要脱离中国,在去中国化的路上越跑越远。所以必须采取进逼的手段,用斗争的方式。可目前来看,进难进,只能逼。

在东亚的战略天平上,中国是出于下风的,只有一个不坚固的盟友——朝鲜。而对方有三个国家美国、日本和韩国,一个地区台湾。

1、经济上打败日本

如果说英国是欧盟的内贼,那么日本就是东亚的外盗。这内贼与外盗是美国在欧亚的两个盟友,也是保持世界均势平衡的重要力量。

日本的地理、心理

日本面积37万平方公里,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日本地震频发,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人口约1.27亿,主要民族为大和族。

大和民族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发展。日本历史上曾有漫长的时期处于战国时代。各武士集团之间发生激烈的争斗,斩草除根、致敌于死命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且由于特殊的封闭的岛国,使斗争比较彻底与血腥。如起源于825年的平氏家族,被源氏家族打败之后,族中男人不分老幼全部被杀,即便有个别人能暂时逃走,但很快也被捉回来杀掉。因为日本的国土狭小,这种彻底的斩尽杀绝很容易实现。这种封闭岛国的地理特征,中国文化学习的不彻底,加上人们以生存至上而发展出来的心理特征,使大和民族的血液中融入了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的顽强,胜利者对失败者大开杀戒的残忍,及对内部敬重互帮互助的团结。武士道精神则是这三者特别是前两者复杂融合后极端膨胀的表现。

儒家文化进入日本,被日本部分的吸收,嫁接了日本神秘主义的思想。禅宗进入日本,也被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封闭的岛国,过于忧患的意识,使大和民族觉得“今日”来之不易,“明日”更是岌岌可危,无法把握。他们对儒禅的学习也就不能达到中国人的地步。禅宗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水,看水还是水”的三层境界,到日本人手里嘎然而止,只能达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地步。这是地理、心理、文化传统使然。所以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与东方文化之源的中国人是迥然不同的。中国人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时间,有能辗转腾挪的大江南北——空间。中国人因为生存的条件相对优越,所以在生死观上表现的要达观或乐观的多,其表现就是乐生厌死。日本人则不然,封闭的空间,太多的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因素太多,生命太脆弱,死亡太容易不期而至,所以在生死观上表现的要悲观一些,甚至可以说是乐死轻生的。乐死轻生不是想死,而是死亡太过于容易,不得不认真考虑死的问题。从这点上日本人对死亡的理解要比中国人透彻的多。也正因为有太多不可预知的意外,所以日本人对“当下”是异常珍惜的,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放纵心理、生理的压抑,及时行乐。因为珍惜,所以重视,因为重视,所以日本人礼貌多。日本人礼貌多倒不一定是虚伪,也是他们认为“这一刻”确实值得珍惜。因为未来不可把握,故而放纵,所以人日本人的有些行为让人无法理解,让其他国家的人看来就是有点变态。

大和民族认为死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真正的皈依,从这点上说,日本人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武士道也是利用了这一点,运用在战场上就是不要命的凶猛。其实,这只是一种对死的无所畏惧,正如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领所总结的:同样的不怕死,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死时有明显的战略意图,日本人更多的是对死的献身。

可恨的昨天

日本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东亚、东南亚诸国掠夺的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战争,就没有日本的现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师从东方,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已远远的落后了,日本认清局势后,开始学习西方。

日本一个无资源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资金从哪里来,他又拿什么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呢?鸦片战争前的清朝“闭关锁国”,中国的很多产品,通过日本的转口去了西方。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洞开,无需日本转口了。为积累起巨额的原始资本,战争成了日本的第一国策,战争掠夺的财富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874年,占领琉球,获赔款白银50万两。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从此,改称为冲绳。

1876年日本逼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条约签订后,日本对朝鲜采取了掠夺式的贸易政策,到1894年前日本从朝鲜运回的黄金约合835万元,占同期日本所得黄金总量的68%。

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获中国白银2.3亿两的巨额赔款。加上掠获的战利品共计约合4.6亿日元。比1893年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的3倍还多。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获赔款大约1亿两。

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夺取俄在华利益,获中国库页岛南半部及其附近岛屿,和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

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1937年7月7日发动芦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随后,东南亚诸国纷纷陷入战争。日本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被侵略国家几千年积累的黄金、白银、文物、珠宝等财富被洗掠一空。

纵观日本近现代的历史,就是不断战争,不断获利。

美日同盟

二战后,日本沦为战败国,日本巧妙的利用美苏中的关系,避免了国家分裂的危险,又借朝鲜战争的机会,及美苏的矛盾,恢复了经济。日本是一个非军事化的国家,美国是他的监管国。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时候,美国会武装日本以弥补其全球战略能力的不足。日本也想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弥补缺乏战略纵深的致命的弱点,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尴尬局面,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美国利用日本来遏制中国,中国的迅猛发展,日本有日益边缘化的可能。日本虽然说“脱亚入欧”,但他永远都入不了欧,他和英国不同,他的根就在东亚大陆。对于中国的发展,日本是既忧且惧: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虽许多人不承认,但自己做过的事,自己能不清楚?况大和民族又是认真的民族,不可能忘记过去侵略的历史,一部分日本人存在着“打人一拳,防人一脚”,用黑社会的话说“出来混总要还的”的心理。因此它们极为复杂的看着中国崛起,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什么滋味,自然乐意充当遏制中国的急先锋。

对于日本这个“盟友”,美国是不放心的。日本不同于英国,二战时英国是美国的盟友,日本是敌人。日本是在战败的情况下,俯首称臣的。日本人忍辱负重的特性会牢牢的记住耻辱,并在有一天清算。如果日本永在美国的势力之下,日本的强国之梦将永远难以实现。日本是美国强迫的随从,日本非常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只是不能而已,但努力一直在继续。美国也从没有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每当日本有过头的举动时,美国总会合适宜的敲打日本。比如朝鲜核爆之后,日本有些人提出是不是要开展拥有核武器的讨论,随后日本有人批评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国很不高兴,于是美国便用慰安妇的问题教训一下日本。安倍曾在2007年3月1日说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缺少证据。5日,安倍又称日本不会再就“慰安妇”问题谢罪。在美国的敲打下,安倍晋三3月11日“由衷地”向心灵受到创伤的“慰安妇”表示道歉,但美国仍不满意,2007年3月26日出人意料地再次公开致歉。稍后,美国国务院敦促日本政府承认二战时期对“慰安妇”犯下的重大罪行,以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其实慰安妇事件已发生了几十年,美国早不发作,晚不发作,偏偏这个时候提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美国在警告日本,不让日本在脱离美国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为摆脱对美国情报的依赖,日本自行研发间谍卫星,2007年2月24日,日本发射了第4枚间谍卫星“雷达2号”,这标志着日本已经建成计划中的4星间谍卫星网,能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每天一次的拍照。但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3月17日撕下了它的神秘面纱。登录北美防空司令部官方网站的“卫星跟踪”栏,可见“雷达2号”的详细情况。这一手,让日本懊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美国提醒日本,让日本知道,谁是老大。

不幸的日本

日本是岛国,岛国天生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纵深。在现代的战争中,没有战略纵深,是致命的,所以日本想方设法扩大他的战略纵深,同周边国家有领土之争:同俄国有北方四岛之争,同韩国有独岛之争,同中国有钓鱼岛之争。

日本地震频繁,且杀伤力大。1923年9月1日,在东京一带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海啸,将东京和横滨变成一片废墟,损失高达55亿日元,相当于日本两年半的财政收入。

现在的日本以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1.27亿人口,还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这是相当不易的。如果没有海外贸易,这缺少资源人口又众多的国家是无法运转的。如果在战争时期,日本的国内工业被摧毁,这个国家将陷入不战而亡的境地。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濑户内海沿岸和东京湾这一狭窄的地带中,大约在北纬33°—34°左右,这东西不超过1000公里,南北只有200公里左右的狭窄地带,就是日本沿太平洋工业带,是日本的工业命脉。日本有50多个核电站,核能发电占35%,在和平时期,这两者为日本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战时,则是阿喀琉斯之踵,一旦遭受打击,即是毁灭性的灾难。

过去大海是天然的保护屏障,英国借此躲过了拿破仑的火炮,日本借此躲过了蒙古的铁骑。现在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大海在舰艇、飞机、导弹面前已不复成为障碍,日本离大陆一百多公里的海洋也变成了通途。

一旦有国家与日本开战,该国会选择与日本进行常规的海上鏖战吗?我认为是不会的。若战,必一招致命,打掉日本的工业基础和电力系统,封锁日本海域,胜利的天平立刻就会倾斜。甚至前一段时间还有人提出,将一定规模的核弹沉到日本沿太平洋工业带附近引爆,引起地震海啸,淹没日本。这匪夷所思的想法,我无法做出判断与推论,但能有人这样说,也说明日本的地理劣势太过明显。从这点上说,岛国无胜论将越来越正确。

为了二战,日本准备了二三十年。索尼的前董事长盛田昭夫“听到偷袭珍珠港成功的消息,我就知道日本完了”。因为他知道什么叫做大国。大国有无限的战争潜力,可以后发制人,大国可以在被袭击后才进行战争动员,然后再步步为营的打败你。到二战后期,日本还有900多架飞机,但因无汽油而无法起飞,日本的大和战列舰在没有飞机护航的情况下惨烈赴死。

从日本为美国所制的形势与日本独特的岛国地理来看,日本短期内不具备同任何一个大国进行一场单打独斗的战争的条件。但不排除当美国的马前卒,在与美国利益捆绑不断扩张的过程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再次称雄东亚。我认为,在中国强大以后,这种可能性为零。

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中,日本是中国一个比较大的威胁,是美国的一柄利剑。中国若真的武力解决台湾,恐怕美国的航母没到,日本的战舰可能已兵出钓鱼岛,投入战斗了。倘若如此,日本是真的不幸了。

岛国的衰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日本也不例外。在科技、教育、制度、进取精神被大国赶超以后,衰落将更加快速。如果要减缓衰落的速度,则要放弃发展军事,同大国结盟,一个岛国单凭军事力量已经带不来财富了。但让日本这个有军事传统的国家放弃军事,是相当艰难的。日本无法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必将在痛苦中再度拾起刀剑,尔后,在一场一定规模的战争中,更痛苦的放下。“武运长久”也只是日本人一个遥远的梦了,任何岛国的武运都不可能长久,大国才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的日本

日本靠战争掠夺之利,乘工业革命东风,快速发展起来。二战虽败,但在美国的纵容下,军国主义之根未伤。靖国神社里供奉的就有犯下滔天罪行二战甲级战犯,仍受到日本人的顶礼膜拜。日本经济虽然强大,但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没有政治与军事的保护,经济最终必将凋谢。政治要独立,军事要自主,这是日本长期的奋斗目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的掠夺,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整整十年,没有什么起色。而这十年中,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日本人惊惧交集。惊于中国的力量不断强大,以后通过战争掠夺的方式再去开日本的万世基业,已不可能;惧于中国是否将来在合适的一天,由于日本的不安分而收拾日本。

一山难容二虎,东亚不可能有两个强国。期望中日能像法德那样抛弃历史的恩怨走到一起,建立中日同盟,本身就是书生之见。中日不可能平起平坐,东西方的思维是不同的,日本狭隘的民族心理与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和死不认账的顽固,加上日本没有政治与经济的自主,决定中日不可能走到一起,建立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的联盟。将来的中日的关系只可能像美日那样,很难像法德那样。

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可现在有争议的领土,一百多年前是没有争议的。东海问题不存在,钓鱼岛是中国的,就连琉球群岛都是中国的。当年中国弱小,清廷腐败,无力维护神圣领土。今天中国已渐渐苏醒,中国还会在领土上让步吗?哪一个领导人不想复兴民族大业,哪一个执政者不想重振汉唐国威。

随着中国的发展,日本的优势正在慢慢的消失。太空武器的研制,导弹技术的进步,让日本随时处于灭亡之中。如果日本真的能认识到这一点,认真的反省历史,重新定位美日、中日关系,则是日本的大幸。不幸的是美国是不会让日本摆脱他的控制的,日本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那么在未来的较量中,与其让日本感到中国的善良与仁慈,倒不如让日本感到中国的强硬与残酷。温暖让人昏沉,寒冷让人清醒。2006年的核爆、SKⅡ的检查让日本清醒了不少,安倍晋三2007年就没有以首相的身份去参拜靖国神社。这不是安倍晋三比小泉进步了,而是局势不容许了。

中美关系在微妙的发展。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嵌入式的模式,让美国不能对中国痛下杀手,而军事的进攻,有50年前的教训,美国也不敢有贸然举动。但美国会就此罢手吗?不会!绝对不会。美国武装日本,策动台湾,就是另一层次的较量。美国现在对中国二炮部队特别的关注,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目的的策略。

美国在全球战略受阻的情况下,东亚变得日益重要。美国既想彻底的武装日本,让爱国者3进入日本,让F22进驻冲绳。但美国又不想让日本的羽翼太过丰满,摆脱美国的控制。在美国的武装策动下,日本有可能不惜冒亡国的危险与中国一战。因日本有冒险的传统,军国主义迷信武力且好战的特点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大东亚共荣的梦想仍然是一代又一代日本军人的迷梦,渴望着,骚动着。

日本虽经济总量巨大,但政治军事不自主,国土面积狭小,对海洋运输的依赖太重,高尖精技术又受到美国的限制。这些方面中国要比日本好的多,特别是高尖精武器的研制,日本已落后于中国,而且这个落后的速度还要加快,日本的军事力量表面强于中国,实际上已被中国赶超,而且在太空武器与中国的王牌导弹部队上,日本更是望“中”兴叹,无能为力了。一旦我们在经济上超过日本,那日本所有的不安分都要收敛,日本的对外政策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们廓开历史的迷雾,略去政治的口水与经济的数字,可以看到,一旦中日开战,日本就有亡国的危险。且不说中国有多少人怀着刻骨的仇恨要一洗当年之耻;且不说有多少年轻人为他们遭受欺凌的历史与死伤的先辈而愤愤不平;且不说有多少战略家吞肝吐胆的仔细推敲日本的死穴,就看中日武器的对比与发展的态势,就有理由相信,再战,日本必亡国。有这样的底线我们不妨逼一点再逼一点,逼到日本放弃扩张的政策,消弭东方的刀兵。

2、文化上收服韩国

中韩之间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现在的所谓大韩民国,也就是古代朝鲜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受到中华文明哺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中国虽有和和战战的恩恩怨怨,但一直相交较深。清政府的落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无力保护这个东方的属国,朝鲜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二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朝鲜被分裂,在美国的扶植下,大韩民国才真正的立国。朝鲜战争后,韩国依托美国的政治、经济,借助现代科技,抓住了机遇,振兴了国家经济,摆脱了儒家文化负面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侧目深思并认真学习的。但是缺乏地理、心理优势,没有原创的文明,也没有产生过伟大思想家的韩国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经济略有成就之后,就开始盲目自大,忘乎所以了。

古代朝鲜在亚洲的历史上,甚至东亚的历史上都是乏善可陈的,为了弥补文化的缺陷,给韩国民众打气,韩国政府凭空编造了许多让中国人感到可笑的历史。韩国1992年出版的教科书:宣示大韩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了朝鲜半岛,途中催醒了满洲的“红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并在公元前7000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为去中国化,汉城改成“首尔”;掠夺中国的文化遗产:“中医”改名成“韩医”;针灸是韩国人发明的;全世界都知道的起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也变成“首尔圣诞祭”了;治水患、解苍生苦的大禹也变成了他们的祖先檀宗的学生;“活字印刷术”也是韩国人发明的;更荒谬的是“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其实韩国(朝鲜)直到1443年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

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能看到滑稽与无聊,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如果不往前看,只停留在历史中意淫,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注定没有前途的。篡改历史更是典型的小人伎俩,这种伎俩能得志于一时,岂能得志于天下。

我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厚重的可以自傲的历史的国家想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想展现是自己优秀民族的苦心,但我不能容忍,绝对不能容忍,不尊重历史不顾历史的真实而肆意篡改历史、侵占其他国家文明的可耻做法。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为,让人有不可思议之感。这就暴露了狭隘的民族心态,就算日本再侵略中国,日本也不会如此的捏造历史,摇身一变成为中华文明的祖宗。而韩国这个经济刚有起色的国家,却一心要挑战中华文明属于中国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鉴于韩国的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我提出在文化上要收服韩国。

韩国这种荒谬行为,一方面是狭隘的民族心态在作怪,另一方面还有历史的因素。由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十分强大,强大到让邻邦既喜又惧。如果中国表现得友善,那么,朝鲜就会安享中国和平带来的安定;如果中国有野心,朝鲜就从完全的学习吸收变成歇斯底里的抵制。中国古代对朝鲜进行过战争,中国的战争是有限的,战争没有完全统一或者说征服朝鲜半岛上的所有政权,只是确立了朝贡的体系,其实中国要求的也只是一个朝贡的体系。由于古代中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足够的震慑力与吸引力,因此,这种朝贡体系便已足够,中国古代的君主们也没有要刻意的经营这块类似于海外的遥远之地。由于古代中国没有全力的要征服朝鲜半岛,也由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有一定的抵抗力,朝鲜半岛上总有一个或几个政权保留了没有被彻底征服的记录并承袭了自己的传统精神,也正因如此,朝鲜至今都保留一种近乎病态的自尊,一种并不存在却被他们顽强的相信的独特的民族优越感。这种自尊曾因为满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和改服易饰而一度的极为强烈,也曾因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无力保护朝鲜让朝鲜亡国差点灭种而蒙羞生恨。这种自尊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神往与相应,同时也是对中国不重视自己文化的一个讽刺。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韩国现在对中国的文化这么感兴趣,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心机把中国的文化变成他们的。为什么同样受到中华文明哺育的日本不这样做呢?因为日本学习西方要早得多、要深的多,日本近现代的强大使其有了一定的底气,更主要的是日本发动过对中国的战争,在和中国人的较量中,日本知道中国所蕴含的能力与潜力,知道一旦中国恢复了荣耀、富强了国家,其国民的创造力是日本远远无法攀比的,而韩国对中国是不了解的,他只知道中国伟大的过去,却看不到中国还会有更伟大的将来。

对于“大韩民国”的称呼,我是很不喜欢的。凡是小的国家,喜欢用“大”来夸张,而大的国家却不必这样来强调。诸如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这两个“大”加起来,才不过50余万平方公里。而拥有1707.54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与拥有963.1418万平方公里的美国,从来不说“大俄罗斯”、“大美国”。让人可笑的是只有9.96万平方公里的韩国竟也宣称是“大韩民国”,如果说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在祖上曾阔过,一个建立了当初的日不落帝国,一个在东亚东南亚称霸,那所谓的“大韩民国”有什么。

我不想批判韩国没有优秀文明可以骄傲的历史,只是很不喜欢韩国不尊重历史的态度。美国的历史比韩国更短,但美国也没有搞一个什么文明,宣称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宗,也没有把欧洲灿烂的文化占为己有。面积小有什么关系,韩国以9.9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出2006年GDP达7876.2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一的财富,这是让中国人汗颜的。让中国人更汗颜的是当韩国把中华文化当成至宝进行民族消化的时候,某些中国人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质疑与否定。打着伪科学的口号,要废除中医,为迎合西方人的习惯,要“废龙”。我开始真正的愤怒了,为什么我们总是跟着别人跑,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判断与立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保留自己的本色而活着。为什么我们有些“精英”那样的为外国人考虑,要想方设法处心积虑的挖去中华文化的根、全世界华人的精神支柱,让这样一个庞大的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在没有文化的守护下解体消亡。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历经无数劫难终能屹立不到的根本原因是深厚的文化认同。没有文化的认同,没有文化的优势,以中国的民族特性,最终会淡出历史的舞台,成为华美却伤感的回忆。当有一天,我们的“精英”废除了龙,巧妙的将我们民族的图腾改成狗,改成羊,改成其他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畜牲的时候,我们还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吗?还能让全世界的华人相信中国是中华文明的根吗?

为什么要废龙呢?因为有人说:“‘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原来“龙”不符合西方人的口味了。那“龙”在中国代表着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什么是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种文化,是蕴含无限意义的集体无意识的集中表现。图腾也能改吗?因为别人不好理解,几千年的精华就要改?我们改了,人家就喜欢了?我们就富强了?我们是为谁活着的,我们就是这样和西方接轨,这样走向世界的吗?这样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吗?如果说“Dragon”在西方人眼里不友善,那就麻烦他们不要用不能代表中国“龙”意义的“Dragon”,而直接就用“Long”。中国的功夫被直译为“Kung fu”,为什么能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呢?不是我们求人家用的,那是李小龙打出来的。我们不想如何利用自己的所长,振兴民族文化,反而一天到晚,挖空心思去迎合别人的胃口。这种形同刨祖坟的作法,就算能得人家两句夸奖,也会在心底更加的鄙视。

中国的文化能没有“龙”吗?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器物、服饰、建筑等等,凡中国人智慧所及之处,处处都有“龙”的身影。中国哲学的源头《易经》赋予了“龙”生动的形象和意象;“龙”的形象具体又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龙”作为飞天神兽,变幻莫测,诚如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所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积极奋进,“龙马精神”;论威仪,“龙行虎步”“龙骧虎视”;赞人物,“人中之龙”,形容人勇,“龙眉豹颈”,比喻人贵,“龙眉凤目”,描摹王者气象,“龙盘凤翥”;形容地势险要,“龙盘虎踞”;论气势,“龙飞凤舞”,盼成才,“望子成龙”;颂祥瑞,“龙凤呈祥”,看精神,“生龙活虎”;喻草莽英雄,“藏龙卧虎”。中国的文化能没有龙吗?中国文化的标志就是龙。

提出要废除“龙”的人,说明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彻底的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继承。

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我认为:“血流头断,谓之亡身。身强体壮,却麻木不仁,文化凋零,却不思振兴,数典忘祖,却面有得色,谓之亡族。”

韩国人在政府有目的的引导下,“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可这是虚的。历史是残酷的,容不得半点虚假,而掩盖与作弊的代价就是更大的灾难,这点中国已经深有体会了,晚清近代历史现在依然血迹斑斑。韩国的自我膨胀无法改变东亚、东北亚的格局,在历史上,朝鲜从来就没有扮演过主角,他始终都是一个配角,以或被牺牲或被保护的形象出现的,这点历史上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这是韩国不可更改的宿命。

一旦美国的势力退出东亚,韩国与日本的争夺是不可能占上风的,最终与中国结盟成为韩国必然的选择。我们可以张开臂膀不计前嫌的热烈拥抱,但现阶段,虽韩日有矛盾,但韩国还是美国的盟友,不是我们合作的伙伴,并且还是对我们抱不友好态度的国家。

在运用“逼”这硬的一手时,我们还要有软的一手,否则,都逼的水火不容,对中国也没有用。毕竟现在的斗争是复杂的,在激烈的斗争中,还有见缝插针,合纵连横的合作。通过斗争与合作,放下敌对与伤害,谋求发展,共同进步。建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打造现代的东方文明,开创大中华的经济圈与文化圈,把东方的智慧变成时代的先锋,引领全球走向和谐共生。

3、政治上统一台湾

中华民族的统一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任何否定中国统一的言论,都是不负责任的。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 10 月 28 日,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在重庆召开,爱国华侨陈嘉庚拍去一封“电报提案”,提案很短,经过修改,全文共十一个字:“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中国人喜欢名实的争辩,而容易混淆是非的标准,陈嘉庚的这十一个字,是抗战期间最为明确的无可争辩的判断标准。中华民族的统一也是不容争辩的话题,无论内战有多久,人民可以理解,人民期盼和平的时候,还期盼国家统一。可是两个中国,这对于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爱国心的中国人来讲,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孤悬海外的台湾,这样一种分裂的态势,可以不断的提醒中国人自强,加深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是一个进行民族教育的现实题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军事进步,我们还不能把这个问题合理的解决,将会造成分裂既成事实的局面。在台湾,那些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人大多已离世,台湾在某些政客的大力推动下,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如果长期拖而不决,随时间的流逝,台湾对中国的认同感将越来越少。

台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中华民族统一的问题,台湾后面有后台老板——美国,还有一个老板的助手——日本。表面上是中国的内政,但实际上却牵动美日的神经。正因如此,中国统一台湾的问题由于美日的插手而变得波谲云诡,复杂多变。

(1)、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黄遵宪《台湾行》

台湾的地理

台湾地处大陆东南,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最近处仅130公里。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台湾陆地总面积35989.7573平方公里。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中间高,两侧低,南北长394公里,东西最宽处144公里,是中国第一大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这五大山脉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四面环海,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比较明显,台风次数频繁。木材蓄积量丰富,达3亿立方米以上。矿产资源短缺,自给不足。

台湾的历史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公元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人到达台湾。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唐宋时,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进入澎湖或迁至台湾。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

荷兰于1602年开始侵占澎湖。从此,台湾外患不断。1642年,台湾自此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郑成功率领2万多将士及数百艘战船,在台湾同胞的积极支援下,收复了台湾。

1683年清政府派军攻克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74年,日本占领中国琉球,获赔款白银50万两。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改名冲绳。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淮军将领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铭传苦心孤诣在台湾兴办洋务,为开发台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打掉中国第一次崛起的机会,日本在清朝洋务运动的关键时刻,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一出,举国哗然,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人士进行“公车上书”,反对割地求和,主张变法图强;刘铭传在家听闻此事,悲愤交加,抑郁而死;爱国志士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为打掉中国第二次崛起的可能,不给国民党喘息的机会,1937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中国人的手中,国民政府派兵驻守。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从此,浅浅的台湾海峡隔开了同文同种的中国人。

(2)、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这句作者不知是谁的话是对山海关至高无上的评价。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有“第一关”之称,在军事上有非比寻常的作用。现在随科技的发展,武器的进步,雄关作用已失,东南的台湾取代了东北的山海关,成为东南名副其实的锁钥。

台湾的价值

一提到台湾,马上有人想到“宝岛”,究竟台湾“宝”在何处呢?是山高水阔,还是物产丰富?是人杰地灵,还是风光旖旎?也许都有点,但最根本的是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一点让台湾成了众多力量关注的对象,但是福,是祸?

古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台湾是一个有问题的“匹夫”,还是一块不折不扣地是非之地。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割占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南屏障。1946年,国民党志大才疏,轻易挑起内战,战败后,退到台湾,在美国的巧妙运作下,台湾成了美国最无所顾忌的一颗棋子。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中国对于美国来说,是不稳定的敌,最起码是战略上的敌,台湾是一个不明确或不稳定的友,借用台湾来打击中国,这一招不仅有效,而且狠毒。一旦中国大陆与台湾开战,无论胜负,第一痛苦的必定是有志于民族复兴的爱国志士;最为伤心的必是两岸热爱和平祈盼统一的华夏子民。这是真正的亲者痛,仇者快。

美日是不能失去台湾的,对于美国来说,失去台湾就失去了可以牵制并消耗中国最有力的工具。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能打击中国的工具越来越少,效果越来越差。台湾的作用在几十年中,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在毛泽东时代,台湾与大陆不相往来。自从中国1964年原子弹爆炸以来,台湾对大陆动武的心就彻底死亡,可是,随着导弹技术的进步,一旦美国武装台湾,台湾对大陆造成的危害要远远高于以前。所以台湾对美国来说,利用的价值还很大。

如果美国失去台湾,不仅第一岛链失守,还会丧失在东亚的有利地位,其攻守态势会发生逆转,战略的主动权就会交到中国手中。

台湾对日本的价值要比美国大,而且要比美国重要。台湾离美国的本土很远,美国又很大,失去台湾对美国来说,只是丢了一个棋子,只会擦伤皮肤,不会伤筋动骨。当然,如果美国一定要愚蠢的把“宝”押在台湾身上,那他受的可能不仅仅是皮外伤了。也就是说即便美国抛弃台湾,在抛弃的过程中,还可以换取最大化的利益;对于日本则不同,台湾离日本很近,日本又很小,东亚还有一个大国,这对日本来说,都不是好兆头。更要命的是,如果美国抛弃台湾,美国能换取一定的利益,而日本什么都得不到,作为美国的另一颗棋子,说一定还会失去些什么。

被日本殖民50年的历史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就是日本面对台湾问题时永远无法轻松的原因。

日本是岛国,岛国天生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纵深。日本又是一个资源高度匮乏的国家,对海洋运输的依赖太重,海上运输线对日本来说简直就是“生命线”。中国有了台湾,不仅可以扼住日本的“生命线”,而且还会压缩日本的战略纵深。所以最不想看到两岸统一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日本对台湾的影响,我们要格外的注意。日本从1895—1945年对台湾实行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培养了一大批无耻的政客。台独是他们的政治纲领,李登辉是他们的代表。还有无数具有“亲日”情结的政客。他们害怕中国统一,唯恐台湾不乱,担心美国放手。

统一台湾后,日本就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直接披挂上阵,还是向中国示好靠拢,这是必须要做的选择。没有台湾的美国能保证日本的安全吗?有台湾的中国日本还敢得罪吗?直接冲到第一线吧!未免有点太傻。在痛苦的权衡中,日本是有可能倒向中国的。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在大陆解决台湾的过程中,日本介入的不深,日本才有选择的可能、回头的机会,否则一旦中日开战,日本战败,就不需要考虑选择的事了,战败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台湾对于中国的意义:其一,中国没有台湾岛,是不完整的,最突出的是心理上的不完整。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百年的割地求和,屈辱苟且,已让中国人苦不堪言,怒不可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而台湾自从1895年被日本人割去,就成为中国人心头上的痛。随着中国政治破局的成功,经济改革的实行,中国人慢慢找回了汉唐的感觉,找到了大国的尊严。从近期汉唐电影电视剧渐渐超过清宫戏,可见一斑。而且随着中国的强大,这种民族自信心还会更加坚定。我们不仅要从历史中找到可以自豪自信的力量,还要从现实中求得自强自立的地位。统一台湾是还历史的债,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这不仅仅是利益的争夺,更是民族尊严,国家定位的标杆。如果美日能理解中国的历史对于台湾的感情,中国的现实对台湾的需要,美日就不会愚蠢的在台湾问题上过分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统一台湾,正是在这一历史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波澜壮阔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屈辱历史的一种交待,对有尊严现实的一种证明,更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没有台湾岛,中国大陆的防线就有了可乘之机。大陆要关注台湾岛上可能发动的攻击,而必须将重兵部署在东南沿海一带。不仅不能扼住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而且还被美日逼得的缩手缩脚,中国就会永远在关键的部位被人钉死。在飞机导弹的进步中,中国的战略纵深被进一步的压缩,中国就永远不可能放心的南下。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东南沿海,台湾不统一,对中国的经济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对于有志于复兴的大国,这是不可接受的。从天时到地利,从军事到经济,从现在到将来,没有台湾的中国,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中国有了台湾岛,不仅会压缩日本的战略纵深,而且在冲破美国第一岛链的同时,也向第一岛链的诸基地插进了一根定海神针,美国对中国的威胁会大幅度的降低。

(3)、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

①、党派:国民党和民进党

国民党:国民党的历史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不再赘述。1949年败逃台湾后,蒋介石反思了很多,也改正了很多。国民党在台湾,局面极小,锐气尚存,蒋介石针对共产党的“解放台湾”也提出“光复大陆”。但落花流水春去也,有大陆时,都不能守住,还谈什么光复。虽如此,作为曾统一过中国的领袖,蒋介石是非常坚定的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就从这点讲,现在国民党竟然跟着民进党起舞,要以“中华民国”名义、或以“台湾”名义、或以其它有助于成功并兼顾尊严的名称,申请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它国际组织,这本身就是对蒋介石的背叛。由此也折射出,国民党在台湾尴尬的处境,竟要依靠否定先人来获得生存。面对民进党拆除蒋介石的铜像,把“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如同刨国民党祖坟的做法,国民党竟也无能为力,马英九还能说出不咸不淡的话,真让人诧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民党虽是台湾的第一大党,但在美日的幕后操纵下,已不能掌控台湾了,并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国民党已不是以前的国民党了。

民进党:1986年9月,台湾最大反对党“民主进步党”宣布成立。自民进党自成立之日起,其“台独”倾向就很明显。1988年4月,“二大临时会”提出了“如果国共片面和谈,如果国民党出卖台湾人民利益,如果中共统一台湾,如果国民党不实行真正的民主宪政,则民进党主张台湾应该独立”,1991年8月28日,民进党中常会讨论通过了“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 1991年10月,民进党召开五大,公然将“台独”主张列入党纲。几年时间,民进党从纲领到行动,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台独党”。而民进党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雄起,是和美日的支持分不开的。

②、台独

所谓“台湾独立”,就是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按照《开罗宣言》规定归还中国。但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并不死心,其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策动一些军国主义分子和台籍汉奸开始在台湾建立“台独”组织,策划独立。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台独”组织和活动的始作俑者。

早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在美国的“台湾独立”活动就已出现。60年代其势力超过在日本的台独势力。“台独”活动又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蒋介石的国民党当局在为维护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镇压台独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从1959-1967年先后破获了多起台独大案。出于报复,1970年4月24日,蒋经国访美时,“独立联盟”派出杀手刺杀蒋经国。维护一个中国的斗争,从来就不是口水帐。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独运动”逐步向岛内转移,鼓吹实施“独立建国”。李登辉上台以后,扶持鼓励“台独”势力。“台独者”越来越肆无忌惮,台独运动日趋组织化、公开化,各种反华势力向岛内集中,到陈水扁这里,终成“气候”了。

2007年1月17日,台湾“行政院”通过决议,把《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中所谓“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删除;1月31日,民进党中常会决议,以“中国”为名的“国营事业单位”,如“华航、中船、中油及央行”等,应速“修法正名”,一律改用“台湾”;台湾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本国史》改称《中国史》,过去用的“我国”、“本国”、“大陆”等用词,统统改为被称为外国的“中国”;从“终统”、到给国企“正名”,从教科书“去中国化”、“去蒋”、“修宪”,到“入联”的公投,陈水扁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③、政党合作。

这是除战争以外,最好的结局。可现在局势如此复杂,各种力量如此错综,台湾的政党太过于鱼龙混杂,如何能实现政党合作呢?1945年中国有一次很好的机会进行政党合作的,但是最终还是兵戎相见,中国独特的历史与世界复杂的局势决定政党合作在中国很难走通。现在台湾的各政党的领导人又多是利欲熏心之人,有几个心里装的是民族大义呢?不要期望国民党了,国民党已经变质了,2005年连战的大陆行,引起多少人的瞩目。可是现在国民党已不是蒋介石时代的国民党了,现在的国民党精英尽去,庸人登场,大多数人都是名利之徒罢了。

政党合作应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式,目光不要仅仅局限于国民党。台湾的民选制度是大陆可资利用的平台。影响一个能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着想并有献身精神的政党,从而开展富有实效的政治合作,是将来可以选择的统一方式。这有一个前提,大陆在稳定中发展,要强大,强大到台湾不敢轻举妄动。

政党合作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提出来,但我认为在目前这种局势下,可能性几乎为零。

④、台湾独立能得到什么

台湾独立能得到什么呢?前面说过,台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是非之地。独特的被殖民的历史与被分割的现实,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未来战略的提升都决定台湾既不可能“兼济天下”,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任何时候,只要台湾不统一,台湾就不能摆脱美国的利用,不能消除日本的觊觎,更不能让大陆放手放心。现在不独不统是这样,即便将来真将来独立了还是会这样,在这个问题上台湾人缺乏一个准确地认识。

即便现在台湾独立,大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战争没有爆发,是不是台湾就会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从此远离了利用与阴谋,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答案是否定的。只要美国没有决定在亚洲特别是东亚放弃利益的争夺,只要日本还在为“武运长久”的迷梦而躁动,只要中国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台湾就不可能“独善其身”。独立后的台湾只不过得到了一个国家的虚名,其地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风险会成倍的增加。况且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台湾一意孤行,非要独立不可,不讲将来能得到什么,恐怕现在就要失去什么。

独立的台湾,人民的好处是有限的,得益的是台湾的政客,他们可以因为把台湾这个遏制大陆的工具加强向他们的主子请功了,台湾的人民却有可能为他们的“功劳”而搭上身家性命。

只有统一,台湾才能摆脱美日的利用,才能去除历史的困扰,才能脱离是非之地,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避风港,才能依托大陆在大中华的基础上展翅高飞。

(4)、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却走近你安排的战局……我像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王菲《棋子》

①、棋子的命运

任何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都期望能摆脱其他势力的干扰,走出自己的道路。但是在这个大国角逐,弱肉强食的时代,并不是你想怎样,你就能就怎样,而是你能怎样,你才可以怎样。可选择的必须有现实意义,否则就只能是空想。

二战结束后,蒋介石想统一全国,1946年挑起内战,可是不仅没有统一,反而连大陆都丢了。1949年退到台湾岛后,蒋介石又何尝不想反攻大陆,但到头来,一代枭雄还是终老在台湾这个孤岛之上。

台湾是美国的棋子,棋子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吗,棋子有选择的权利吗?决定棋子命运的是棋手,任何想摆脱棋子角色的行动都会被纠正,任何想脱离棋子角色的人都会被无情的剔除。从这个角度上说,在台湾无论是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抑或其他的党派,只要想在政治舞台上角逐,并有获得胜利的野心,都必须要遵守这个大前提,否则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十年前或更早的二十年前,中国大陆的经济与军事都比较弱,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中国也没有可能收复台湾,台湾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平静的,尽管有李登辉的闹剧,但在大陆军演的震慑下,台湾也没有太多的过格之举。随后中国进入江胡时代,国力大为增加,中国也由美国的战略伙伴变成了战略对手。美国提高了台湾这个棋子活动的烈度,台独成为一种倾向,并演变成今天民进党与国民党联合起舞的“公投”。我们在感慨国民党堕落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这种变化所透露的信息——美国在全球战略受阻的情况下,可能要更加赤裸的打台湾牌了。

台湾牌是有效的,但是其能量太大,有可能连美国也葬身在牌局之中。美国轻易的启动这张牌也说明美国真是急了,手中可利用的牌不多了。

②、可怕的进化:不沉的航空母舰进化成可以随时引爆的炸弹。

台湾岛内,民进党与国民党大张旗鼓的搞公投,但令人错愕的是美国的态度。2007年8月28日,美国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说:美国认为台当局推动“入联公投”是进一步走向宣布“台独”。看到这句话有些人认为美国终于出来说话了,终于要管这个不听话的孩子了,台湾就等着被打屁股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就像东方评论员分析的那样:美国的行为不仅不是对中国的让步退却,而是企图将北京置于一种“届时想不即时启动”《反分裂国家法》都不可以的地步,特别是在华盛顿需要北京“按美国时间表”启动的时候(具体参见东方时事评论2007年8月31日)。中美博弈,大国较量,虚虚实实只是招式不同,但有哪一招是废招呢?美国通过这样冠冕堂皇的话在为台湾独立定性,是在提升台湾这个棋子的利用价值,直接把台湾从原来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变成了一颗可以随时引爆的炸弹。

我们已经看到,台独的势力在美国的呵斥中日渐壮大,台湾军备快速增加。美国认定台湾公投即是“独立”,这是美国在拿2005年中国《反分裂国家法》说事。如果“入联公投”即可视为台湾独立,那么中国就必须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战争的主动权就会落在美国的手里,这样美国可以在一个关键的节点启动“入联公投”,大陆被迫启动《反分裂国家法》,迫使大陆参战,从而让大陆丧失选择收复台湾的最佳时间与方式。

若干年前,台湾已是美国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现在在美国的操纵下,又进化成了一个定时炸弹,可以说,我们的环境不是改善了,而是更加恶劣了。

③、不独不统不武

很佩服提出这句话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三“不”是对无法形成定论与共识的复杂现实的一种不得已的折衷,这是智慧的,但想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足够的勇气。

且不说“不独不统不武”还是“不武不独不统”,这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平衡,是寄希望于各方的力量永远不发生变化。我们知道,世间阴阳互动,力量此消彼长,理想化的平衡怎么维持,又有谁来维持。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平衡,是注定要被打破的,一旦有一种力量取得突破后,三“不”马上变成二“不”,然后变成一“不”,当然我不希望看到连一“不”都不“不”了。

(5)、“树欲静而风不止”——韩婴《韩诗外传》

统一是必然的趋势,那怎么统一?是不是要武力统一台湾呢?在这样一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付诸血腥的武力,是格格不入的。况大陆与台湾是真正的同文同种,如此大动干戈,是会让亲者痛,仇者快的。若真不惜一战,台湾是能统一的,但统一后的台湾,生灵涂炭,一片焦土,又符合谁的利益呢?所以武统直接打击台湾本土,是下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除非台湾方面马上宣布独立,战争只能自然而然的开始,但在中国有强大战力的情况下,台湾是不会宣布台独的,除非美国主动启动台湾这个棋子。

对于祖国的统一,如果我们只盯着台湾,那就大错特错了。大陆对台湾的政策针对的对象绝不仅仅是台湾,还有美国,特别是日本。台湾把大陆的政策当成了软弱与仁慈,所以在不踩红线的情况下,政客们大放厥词说大陆不敢进攻台湾,而日本则把大陆的政策当成了紧箍咒,浑身不自在,弄得神经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协防台湾。

如果有一天,台湾真的宣布独立,中国大陆出兵面临的对手,不是台湾,而是美日。当然对于美国而言,只要中国大陆内部不乱,美国开始是不会出兵参战的,可是日本则不一样,日本的八八也许将来是十十舰队会随即南下。美国可以失去台湾,日本不能让台湾回归中国。等到中日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美国发现中国实力强劲,就会主动调和并承认大陆统一的现实;若发现中国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强大,美国会马上直接出兵,中国则有亡国的威胁。若中日之战两败俱伤,美国可以利用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压迫中国签城下之盟,中国还是输了。

鉴于这样的斗争态势,所以中国武力瞄准的对象一直是美日,只有美日才是中国真正的对手。台湾要买新飞机新导弹防卫大陆,那是自作多情。因为台湾知道,大陆的军事力量早已超越台湾,其实台湾也从来没有强过。只是政策使然,大陆不攻台而已,所以,台湾的领导人是不会为大陆军力超越台湾而坐卧不宁。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要在关键的时刻,打出祖国统一的旗帜,就是统一的功臣。在关键时刻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可以在岛内疯狂的争权,疯狂的去中国化,疯狂的纵情声色。

台湾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从目前来看,统一的道路与方式极为曲折与诡异,因为有太多的势力介入了原本就不简单的台海问题。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在民族特性与道义的约束上,中华民族和有强烈企图心与侵略性的西方打交道时,总是负多胜少,乃至一败再败。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要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认为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①、中国有值得美国尊重或敬畏的实力,美国不再利用台湾遏制中国。

②、日本承认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东北亚的老大地位,不再对台湾抱有非分之想。

③、台湾的党派能够从美日的态度与行动中,领悟到历史的趋势,彻底的死了独立之心。

④、中国的发展能够给台湾一个稳定发展的空间。

可从目前来看,这几个条件一个都不具备。美国正在提升台湾的利用价值,正在加紧遏制中国的崛起,正在调动所有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力量来制服中国。美国能放弃台湾吗?日本在美国的裹挟之下,当起了美国的马前卒,更期望在混乱的台海局势中获得大国的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能主动地配合中国吗?由于美日的态度与行动,给台湾的党派特别是民进党,进而到国民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兴奋的手舞足蹈了,铤而走险也认为如履平地了。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中国目前既不能强大到逼迫美日放弃对台湾的不合理要求,又不能屈辱到放弃对台湾的主权要求,中国怎样能承诺或能做到给台湾一个稳定发展的空间呢?

和平统一注定不是一个平坦的路!

我之所必得,也是敌之所必取。这才是问题无法调节的焦点所在。

既然这种平衡没有力量可以打破,或者说没有力量愿意打破,或者愿意打破的力量又没有能力,再或者愿意打破的力量有能力但时机没到。那就让这局面这样既尴尬又危险的存在着,这也是我佩服提出“不独不统不武”这句话人的智慧的原因。

这种不独不统不武无可奈何的平衡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具体时间的长短由中国崛起的速度或美国衰落的速度而定。美国不弱,中国不强,台湾问题就解决不掉。

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一旦有一种力量打破这种平衡,台湾问题就会出现拐点:要么台湾彻底独立,那背景是美国在政治或金融领域打败了中国;要么台湾回归,其背景是中国的崛起有效而美国的衰落明显。出于对第二种局面的忧虑,美国在今天就不会高枕无忧,台湾问题将会缓慢的升级。美国会把这张牌打的淋漓尽致,美国会榨干台湾的最后一点价值。

在中国西进,为能源而战,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金融决战的关键时刻,美国能不启动台湾这个棋子吗?如果美国启动台湾的定时炸弹,中国该怎样应对。

台湾问题激化的节点:

①、2008年大选前,陈水扁肯定要出花招。

②、奥运会前后,是台独活动的一个档期。虽然各国已达成“奥运休战”的协议,但政治的较量靠的是实力,不是道义。靠的是利,而不仅仅是理。当然如果美国不主动打破战略平衡,台独也不会铤而走险。

③、美国在中东陷入困局,等到美国需要中国让步,需要台湾配合的时候,台湾问题就会瞬间激化。

美国要欺人太甚,战争不可避免,会不会有第二个“抗美援朝”?为了国家统一,我想真的有那一天,中国人会再一次握紧铁拳,教训侵略者。因为唇亡齿寒,尚且保家卫国,如今太岁头上动土,岂能袖手旁观。

中国比美国有太多的不如,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就不能迷恋于传统的战法。对于美日的干涉,中国要有清晰的认识,除了在核武器的使用中能打成惨烈的平手之外,任何常规武器的使用都不可能在与美日的对抗中获得优势。所以关键时刻要有使用核武器的勇气,这是让美日彻底放下幻想的杀手锏。50多年前,毛泽东敢以积贫积弱之中国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一战,且在美国当时已掌握了原子弹的情况下,毛泽东是用什么逼退美国的,无外乎智慧与勇气。

核武器是中国能最后保护自己的护身符。如果美国主动挑起台海之战,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在美日竭尽全力干涉的情况下,在常规战争中,中国不可能获胜。失败的中国要么经济大幅度的后退,几十年的建设打了水漂,从此被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要么被分解成很多个小国家,前苏联已有前车之鉴,伊拉克那么小的国家,美国都能给他分成三块,何况中国。一旦中国遭肢解,中华民族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复兴。延绵五千年的文化,最终会走向消亡。

关键时刻,只要核武器能出手,则台湾可定,中国亦可保持独立。虽不能大胜,但也会惨胜,而美国不仅不会胜,反而会惨败,同样是惨,胜负已分。用核武器逼退干涉中国统一的幕后势力,从而断绝台湾独立的希望。

当我提出使用核武器的时候,肯定有人说:好战,野蛮。其实用核武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不是一个好战分子,对手主动挑衅,发动战争,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用常规武器彻底击溃对手的力量,兵凶战危,国家存亡断续的时刻,我们还不能用为保卫国家最终安全无数人献出毕生精力花费不计其数的金钱所研制的武器,是迂腐,是对民族与人民的不负责任。要知道我们不是主动用核武攻击美国的,而是美国欺负到了家门口,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险,国际道义已不复存在,弥天大祸从天而降,为生存而战,还有什么顾虑,还有什么不可以考虑。被人群殴而不敢拔刀出鞘,是懦夫,与其说我们太过于野蛮,倒不如说美国欺人太甚。

(6)、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不希望有战争的风云在台湾的上空飘荡,我们更不希望同文同种的中国人大打出手。我们想的是如何和平的收回台湾,如何建设台湾,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希望海峡两岸能够三通,能够更多更频繁的交流,从而在慢慢的融合中确立共同的政治观念与价值理念,实现和平统一。这样的方式是代价最小的,无论对大陆还是对台湾人民,都是最佳的方式,也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对大陆与台湾人民最佳的方式,就一定不是美日与台湾政客的最佳方式,所以他们一定会尽量的破坏这样的局面出现,中国和平统一就会在破坏中九死一生。

不独不统的现状。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的办法之前,我们想维持这个现状。但是要维持这个现状也是要条件的,那就是中国的军力要强大,强大到美国害怕承担不起损失,强大到台独分子不敢轻举妄动,否则连维持这个现状都不可得。所以保持强大的战力,是维持现状和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首要前提。

统一的方式。统一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文统,一是武统。文统:通过经济的融合,化解压制美国的阻力,当中国在军事经济领域取得一定的地位,美国放弃对台湾的干涉,台湾归统。武统:美国启动台独棋子,战争开始。经过惨烈的战争,击溃美国或日本,或联合日本击溃美国,完成统一,美国从此一蹶不振。

文统的4种可能性:

①、中国经济强大,强大到击溃美元霸权。美国是个现实的动物,当他发现干涉台湾的损失远远超过放弃台湾的损失时,他就会默许中国统一台湾了。

②、美国低烈度的干涉,中国进行小范围的战争。高科技概念的战争,如同高手过招,不需伤筋动骨就可分胜负。通过小范围的较量,打掉美国干涉的企图心,美国被迫认可,台湾被统一。

③、中国用核武器制约美国,由于在承受同等的损失的情况下,美国最先溃败,美国承担不起核武器的致命伤害,台湾回归。

④、美国攻占伊朗,中国救援不利,被迫战略东移,以收复台湾作为交换。这种方式中国是明显吃亏的,但要是在中东角逐失利,只能舍熊掌而得鱼。

武统的4种可能性:

①、美国强力干涉,中国发动对台攻击,两军交战,美国出手,中国动用核武,逼退美国,惨胜日本,平定台湾。

②、美国做幕后策划,放日本出笼,中日战争爆发。惨胜日本后,美国看到中国力量强大,美国出面调停,不过分干涉,中国收回台湾。

③、外科手术式快速主动攻击台湾,瞬间占领,造成既定事实,美日看到事实已成,默许台湾统一。

④、出兵攻台为虚,调出日本主力,决战海上,打掉日本,美国受到震慑,被迫放弃台湾。中日决战是下下策,轻易不为。除非日本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愿为美国当炮灰。

以上4种武统的方式,对中国来讲,都不是福,但要是不可避免的劫,中国为了民族复兴,为了统一大业,只能去应劫。

以上罗列的两种统一的方法,有些可能性大,有些可能性比较小。而且每一种都要基于一种背景之下,缺乏相应的背景,就不可能产生那样的行动。统一的可能有多种,但无论哪一种,一旦完成不了统一,台湾就不再是中国的了。

文统的基点是美国退缩,中国强大,强大到美国主动放弃,或中国被迫放弃长远的中东利益,要台湾。武统的基点是美国强硬,中国虽强大,但问题重重,有硬伤,有被击溃的可能,美国就不会轻易的放弃。至少要试一试,即便美国败了,失去的也有限,当然前提是美国控制介入的深度。但只要是武统,大陆的损失就会比较重,而且战争一起,国民党从大陆运去的国宝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继承与搜刮的财富就会灰飞烟灭。

台湾问题,我们不要只盯住台湾,要密切的关注美国。至于用什么方式实现统一,既在于我们的努力,也在于美日的选择,特别是美国的选择。犹如在公路上开车,我们可以保证不去撞别人,但你能保证别人不来撞你吗?我们有选择权,但并不是百分之百。

(7)、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杜牧

大的战略谈论起来可以纵横恣意,可具体的战术则必须谨慎,在没有丧失时效性以前,有些事就不能说,逞一时口舌之快,某些建议如果为对手所用,也是不负责的行为。由于台湾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上还有特殊的作用,本节具体的内容暂时还不能和各位朋友见面。请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族复兴的朋友见谅,当然最终必将和各位朋友见面,到时再请朋友们批评指教。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可能的变数

实力要永远的排在任何因素的第一位,没有实力,处处都是变数,而且变数的产生不可控制。

①、中国往何处去。中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是否能在军事领域取得持续的突破,是否能够保住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是否能在经济暗战中占据上风,这都关系到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与方式。如果前面考虑都是肯定的,那么和平统一必然如期而至;如果有的不能肯定,那么统一可致,和平难期。

②、美国往何处去。美国的衰落的速度有多快,美国的经济能否重新崛起,科技的进步是否能领先世界,美元是否在将来的决战中取得全胜,这将决定美国对台湾利用的程度,对台湾干涉的深度,与中国对抗的强度。

③、俄罗斯往何处去。中俄是有战略利益的,中俄合作才能破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才能把美国变成一个正常国家。如果俄罗斯能密切的与中国合作,那么台湾问题,美国就不敢把他升级的到无法收场的地步。如果俄罗斯有二心,在中美日激烈对抗的时候,放弃其立场,成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一只黄雀,中国将面临亡国的危险。

④、首鼠两端的日本。日本既想利用台海问题,利用美国打压中国,中国反抗的机会,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东亚的格局中获利;又怕被美国完全的利用,成为美国打击中国的工具,成为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牺牲品,大国的地位没有得到反倒亡了国。套用席慕蓉的一句诗,真是不知“何者是实,何者是空,何去何从”。

⑤、有心无力的欧盟。欧盟无需考虑太多,他主导力量有限或已为美国战略所制,他的行为基本上不会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欧盟连自己的欧洲都搞不定,连中东都难以插足,台海问题更不是他们可以考虑的了。

⑥、台湾的选择。台湾没有选择,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台湾是美国的棋子,没有选择的权利。

(9)、百代流求在我手,万众一心谁敢侮。——黄遵宪《台湾行》

鉴于台湾的重要,台湾问题的复杂,中国崛起的关键,美国打压的决绝。台湾问题最终会如何解决,还要靠各方的实力与出招,国际舞台上的争斗,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较量。将来布满台湾海峡的也许是繁忙的商船,也许是无数忠勇将士的尸骨。中国渴望并致力于前者,但也要防止出现后者不可挽回的局面,并为可能出现的任何局面做好所有的准备。

探讨完诸上问题,有一点要明确,若是中国在和平统一的过程中,有变数产生,台湾瞬间宣布独立。中国必须要有打的能力与勇气,这能力与勇气恰恰是台湾政客不敢冒险宣布台独的根本所在。为了没有内战,只有先备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关系民族的兴衰存亡,不可不慎。

几年前写过几句话:

大智大悲复大慈,

普渡众生说佛痴。

佛说更有痴于我,

只是众生不能知。

今日放在此处,对于可预知却无法把握的台海风云,对于可以坚定而困难重重的民族复兴做一个引申。并以此向从古到今身背骂名以报家国的奇才异士,向无数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名扬千秋或默默无闻的爱国志士,向那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智勇之士,表示深深的敬意。

东逼,要靠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综合运用,单一不行。对于日本,要以政治军事为后盾,以经济为先锋,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来消融日本的经济,日本没有经济的强势,军事的强势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韩国,以政治经济为后盾,以文化为先锋,打掉韩国过度膨胀的信心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觊觎,韩国没有文化的张扬,在东北亚就什么都不是,政治上不自主,经济上干不过日本,军事上虽有高尖端的武器,可还受到朝鲜的威胁;至于台湾,以军事经济为后盾,以政治为先锋,灭掉台独的嚣张气焰,促成和平统一。

二、西进

向西大有可为!西面有中国最铁的兄弟,巴基斯坦;有中国的命门,伊朗。有中国可以逐鹿的地区,中东;也有中国可以用来抗衡俄罗斯的西亚各国。

1、巴基斯坦——西进的门户

巴基斯坦是中国西进的门户,在中国的海军没有真正的走向大洋之前的今天,在美国的海军强于世界各国若干年的今天,在印度野心勃勃大力发展海军的今天,想从海上拓展道路是异常艰难的。完全意义上的海上扩展,是扬短避长。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陆上的西进仍是一个主题,巴铁的经营正是基于这一战略的铺垫。

巴基斯坦于中国的意义重大,中印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巴基斯坦是印度的敌人,是中国的朋友。伊朗是中国的命门,中伊之间没有领土接壤,中国强大的陆军无法直接投放。可是伊朗与巴基斯坦相邻,中国又与巴基斯坦接壤。中巴的友谊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当年举世排华的时候,是巴基斯坦毅然决然的支持了中国。

中国之于巴基斯坦也是重要的,南有印度的灭亡之心,北有俄罗斯的不怀好意,西有阿富汗的不知将来是何方势力入主,加上美国或明或暗的干涉与破坏。巴基斯坦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处于忧患之中,环顾世界对巴基斯坦没有觊觎之心的,可能只有中国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点,与传统的对西面国家不以纳入版图而只要求合作的策略,与当代中国政策和发展的重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西面始终是当后方经营的。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既具有现实性,同时又有无冲突的特点。

中巴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凡是能在军事上深度合作的国家,绝对是永久的战略国家,中巴就是这一类国家。

为了更好的把中国的力量向西传递,加入中东的角逐,中国需要更广泛的同巴基斯坦合作,从基础建设到军事设施,从歼10到更新的武器都可以在考虑之中。通过让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可以看出中国对巴基斯坦支持的力度与勇气。

稳定住了巴基斯坦,就等于握住了西进的刀柄。向西可以破阿富汗之堵,解伊朗之围,南下可扼制印度。倘能握住这刀柄,进退之间便游刃有余了。

正因为巴基斯坦的地位如此重要,美国一定不会坐视不问,会想方设法的搞乱巴基斯坦的内政,颜色革命、教派冲突、恐怖袭击都是极好的选择。

2007年快要过去的时候,巴基斯坦终于出事了。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遭到炸弹袭击,不治身亡。

据查,是基地组织杀了贝·布托。这基地组织究竟何德何能,如此厉害。为什么剿而不灭,更加壮大。美国从2001年就开始大规模反恐消灭基地组织了,但是为什么这世界上强大国家机器却不能消灭基地组织。美国打下了阿富汗,进入了伊拉克,又准备要打伊朗,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好像美国忘记了他当年信誓旦旦指认的罪魁祸首——本·拉登。美国反恐不是要消灭本·拉登的恐怖基地组织吗?打了阿富汗,没有本·拉登;打了伊拉克,没有本·拉登,甚至都没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又要打伊朗,本·拉登也没在伊朗。好像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忘记了,要不是基地组织偶尔跳出来搞一个什么声明或录像,我们也已经忘记911事件过了六年,美国认为的凶手本·拉登还没有找到。这六年偏离反恐主题的穷兵黩武如何对得起那场在恐怖袭击中死去的3123个无辜的冤魂。

贝·布托应该不是美国人杀的,但和美国不能没有关系。贝·布托应该是被她自己的理想与美国的战略逼死的。

通过贝·布托的死,可以看出美国是真的急了,如果穆沙拉夫仍掌握国家权力,那伊朗通道依然畅通,美国就耗不下去了。美国在中东陷入困局,伊朗没有进行核试验(美国人说的)都可以死一般的强硬;美国要孤立伊朗,精心准备的“中东和会”却开的一塌糊涂;美国要经济制裁伊朗,中石化却与伊朗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石油合同。这几个月美国在中国的周边搞了一系列的事,中国一一顶住。美国在东面打不开突破口,在西线终于发狠,想在巴基斯坦撕开突破口。

美国在巴基斯坦精心的运作,就是要关闭中国西进的门户,切断伊朗的通道。

死的未必能安息,活的更不能安稳。贝·布托死了,如果说穆沙拉夫最着急,那谁会最害怕呢?答案就是——陈水扁。无论你怎样的和美国保持一致,也无论你怎样的亲美,只要你可利用的价值减少,或者说死的价值比活的价值还要大,不管你是萨达姆还是贝·布托抑或将来的“陈水扁”,都难逃自身缺陷和美国战略的安排。

基于战略的考虑,目前巴基斯坦的困难,就是中国的困难,穆沙拉夫需要有力量的支持。中国要积极的运作,保证西进的大门敞开,保持通道畅通。

2、伊朗——最后一个堡垒

伊朗是穆斯林世界最后一个堡垒。作为穆斯林世界的中坚国家,伊朗担负的使命太过于沉重,其象征意义也太过于巨大。能否抗住美国的高压,而成为穆斯林世界的精神领袖,并带领穆斯林世界走向新生,这都是未知数。我认为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要不是中东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区,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早就淹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了。阿拉伯——穆斯林世界要居“危”思更危,及时地调整政策,批判的继承文化传统,在保留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更多的扬弃,使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能脱胎换骨,在迎合世界大潮的过程中,不至于被淹死,如此才有出路。

可从目前来看,形势是不容乐观的。且不说将来,就目前美国这一关就不容易过。就算美国快速溃退,俄罗斯那一关也要过。伊朗能巧妙的利用大国的矛盾,而剑走偏锋,异军突起,成为穆斯林世界真正的领袖吗?无数困难考验着伊朗的豪杰们。

前文已经论述过美伊之间的矛盾,伊朗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屹立不倒,这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不是伊朗单打独斗所致。所以伊朗以后怎么走,也不是完全由伊朗决定,而是多方斗争妥协的选择。

可以预见围绕伊朗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伊朗的核设施是伊朗的杀手锏,是中俄的致命一击。从目前来看美国要想完全占领中东,最终必定要落到武力的争夺上,在现阶段武力打击无法开展的情况下,斗争将更加诡异。

美国对伊朗的围而不打,有力不从心的顾虑,更有易打难收的忧虑。但美国会就此止步吗?美国正在积蓄力量,需找突破口。一方面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恶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激化台湾问题,分化欧盟;另一方面对中东采取步步紧逼的策略,扫清外围,孤立伊朗。在美国大兵驻足不前的时候,中情局将异常活跃,当有硝烟的战场平静的时候,没有硝烟的战场将厮杀惨烈。美国积极瓦解有抵抗能力的国家,让伊朗成为孤家寡人。若有一天能通过颜色革命降伏了伊朗,收了中东这张大网,美国将获得全胜。中情局正在为这无比美好的前景东奔西走,收买暗杀,分化组合,寻找代理人,培植其势力。勤劳的美国人一天都没有闲着。

伊朗要顶住!阿拉伯——穆斯林世界要顶住!

中国对伊朗的支持,既不能抢了俄罗斯的风光,成为出钱出力出人的冤大头。也不能放任美国颠覆伊朗,坏了中国的大战略。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可以无条件,但中国支持伊朗则有强烈的目的性。伊朗是中国的战场,不是中国攻坚的目标。伊朗不同于巴基斯坦,其区别在这里不再赘述。

西进的中国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极佳的战场,挤进中东的决策层。中国的战略正在逐步实现,关于伊朗核问题,中国已坐在谈判桌前,成功的进入了决策层,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胜利的天平向中国倾斜,还需要中国实干家们的努力。

3、以色列——中东的平衡木

以色列是一个独特的国家,他孤独的强立于阿拉伯世界之中,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心腹之患。犹太人有悲壮的历史,有过人的智慧,其精明坚韧在世界各民族中绝对居于上品。犹太人当年被希特勒当作劣等民族而加以绞杀,传统的看法认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我们可能看得太简单了,没有看到更深的本质。希特勒应该不是仅仅认为犹太人太过于低劣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恰恰是太过于精明,威胁了德国的经济支柱,影响了希特勒建立“第三帝国”。

当然,犹太人遭到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仇视,还有其深刻的信仰问题。犹太人信奉犹太教,只承认上帝和旧约,不承认耶稣和新约。欧洲各国大多自幼接受基督教教育,信仰基督教的人是尊崇耶稣的,犹太人不仅不承认耶稣,还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被罗马统治者处死。因此欧洲各国广泛存在憎恨犹太人的心理。再加上犹太人善于经商、放高利贷,盘剥各国人,更加剧了人们的憎恨。同时背负着异教徒和盘剥者的民族,遭到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歧视和迫害。比如二战前的法国,也大规模的排斥犹太人,只不过没有像德国那样屠杀。英国、俄国的很多政策都带有强烈的排斥犹太人的色彩。

犹太民族是多灾多难的,一二千年的流浪而能生生不息,证明了其有强大的生命力。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让千年流浪的民族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立的家园。

讲起犹太人的历史,难免让人沉重,但并非过去的受压迫者就是现在爱好和平的人。犹太人为了能在阿拉伯世界环顾中站住脚跟,为了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更是为环境所逼,但随着力量的增强,犹太人扩张的另一面又有所表现。建国后的以色列在战争中不断的拓展疆土,在美国的支持下,在阿拉伯世界为所欲为,当年的流浪者让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开始流浪。

前一段时间有一篇文章说,二战时期由于上海人保护了5万犹太人没有受到法西斯的迫害,从那以后的犹太人如何的感恩报恩,而中国是如何的不领情,还在巴以的冲突中如何的批判以色列。我看得真是好笑,好像中国人对不起犹太人了。该文章漏洞颇多,这里不再一一剖析,已有高手驳斥了这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看看。该作者只看到犹太人提供给中国一定的技术却没有看到从中国拿走了多少钱,只看到犹太人把美国的技术卖给中国,没有看到犹太人同样把中国的歼10的1号机进贡给了美国,让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中印战争,以色列给了印度几亿美元的援助。

不要只说犹太人报恩,要透过纷乱的现象看到事情的真相。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的较量与交换岂是一个“感恩”所能解释的,又岂是一个“看客”所能明白的,况且还是一个别有用心的“看客”。

美国要进驻中东,所以要先扶植以色列,搅乱中东局势,平衡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势力。让阿拉伯世界永远不能结为一个整体,让穆斯林日益的边缘化,从而最终走向式微。

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是不能独存于阿拉伯世界之中的,以色列的牛气是美国支持的的结果。中东在没有走向统一,美国没有拿下中东之前,以色列的平衡木就会持续的发挥作用。

在美国衰落的道路上,以色列会寻找更为可靠的力量,中国同以色列的合作将会更多。但在美国没有衰落的情况下,中国不要对以色列抱有太大的希望。衰落后的美国,技术已不占优势,以色列也获得不到更新的技术,而强大后中国技术进步将更快。中国对以色列的需要将减少,当然出于对中东大局的考虑,中国可能会让以色列继续发挥其中东平衡木的作用。毕竟,任何一个能对中东产生深刻影响的大国都不希望看到阿拉伯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尽管阿拉伯世界目前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4、印度

网络上有太多的关于中国与印度比较的文章,给人的总体的印象是印度好吹牛,好像什么都不如中国,但吹的什么都比中国强。可是我们必须从一提到印度,马上就嗤嗤一笑“印度阿三”的鄙夷中清醒过来。辱骂与恐吓不是战斗,冷嘲热讽不是制敌的法宝,轻敌更是兵家之大忌。中国比印度稍强一点就开始嘲笑印度,如此大意轻敌,显然是不理智的举动。

印度的普通话——英语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人口十亿,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印度本土的语言有400多种,不同的州和地区还有其他16种不同的半官方语言,印在钞票上的本国语言也有14种之多。

1949年印度议会制定宪法时,曾规定印地语为印度惟一的官方语言。但这一决定却遭到南方人的抗议,虽然讲印地语的人的比例在北印度占96.7%,但在南方却不足0.1%。中央政府做出让步,不强行推行印地语,但规定中央机构和全国文官考试使用英语。不久,印地语和英语正式并列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据统计,在印度中央政府机构中英语的使用率为70%,印地语仅为7%。有着10亿人口的印度粗通英语的人超过两亿,是世界上掌握英语人数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英语的推广和使用,使印度获益匪浅,加强了印度各地的交流和往来。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成为了印度经济起飞的助力器。目前,印度软件行业70%以上的订单来自美国。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如此骄人,重要的原因就和英语的普及有关。

但英语的普及也是一柄双刃剑,英语的入侵,印度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受到侵蚀。在英语非常实用的今天,印度人以精通英语为荣,而对本民族文化的缺失,有的已经到了数典忘祖的地步。作为一种外来的语言,英语却被拥有四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古国,号称具有强烈民族情绪的印度,当作“普通话”,这是让人无法想象的。造成这一独特现象的就是英国数百年的殖民统治。

趁火打劫

1947年印度独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甘地在印度具有极高的声望,被尊为印度的圣雄。

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甘地被迫屈服,同意了印巴分治。这为印度的发展以及将来称雄挖了一个深深的坑。甘地明白英国的险恶用心,但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致命弱点就是缺乏真正的实力,无力对抗英国的刻意安排。由此我们看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局限性,若英国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力量消耗太大,印度很难赢得民族独立或者时间要推迟很多。

独立后的印度,马上变得野心勃勃,对中国的领土起了觊觎之心。乘朝鲜战争中国无力抽身的时候,1951年2月2日,印度派兵占领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达旺地区。1954年10月,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竟出现在印度官方地图上,以此迫使中国接受这一事实。尼赫鲁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把有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印度,中印关系恶化。

当时作为争霸对手的美苏竟然同时援助印度,苏联武装了印度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武器,英美援助印度18个步兵旅的美式装备。由于美苏的武装援助,尼赫鲁的胆子伴随野心一起大了起来。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命令,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头部队,越过“麦克马洪线”中印交接的西藏边境,对中国实施武装入侵。

为教训狂妄的印度,中国军队开始了快速的战争部署。10月20日,中国军队击败了印军无力的抵抗。10月24日,中国请求停火撤兵,条件是印度同意谈判解决。但尼赫鲁不死心,拒绝中方请求。11月15日,印度发起了局部反击,中国军队重新发起进攻,击溃了印度第四师。

仅一个月的时间,印度就被打趴在地。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通过政治手段在英国衰落的情况下,迫使英国殖民当局做出让步而独立的国家,怎么可能是一个打了一百多年仗的民族,一个身经百战的军队,连二战的精锐美国大兵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民解放军的对手。任何大国,如果没有伴随战争而立国,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从这个方面上说,印度的战争能力与潜力我们不必高估,印度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当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的时候,一个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局面出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取得全胜的情况下,11月20日,中国单方面宣布撤兵。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的地方。印度在绝望之中又重新轻易的占领了中国将士用生命与鲜血夺回的1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那里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它地方都更富饶的地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整个地段呈复杂的山丘地形,从山脚下海拔50米逐渐上升到7000米,矿产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其中85743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成了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

毛泽东为何要撤兵,对这一历史疑案,多少中国人扼腕痛心。难道我们当时不能不撤兵吗?军事的较量只讲究实力,不讲究情感,就像股市不相信眼泪一样。当时的撤兵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我认为原因有三:1、当时中国国际情况是非常糟糕的。朝鲜战争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受阻,视中国为眼中钉。三年灾害刚结束,农村生产力受到的破坏极大,民生凋敝。苏联欲控制中国,1958年中苏关系出现不和谐音符,随后关系恶化。敌对的美苏竟都想致中国于死地,这是多么滑稽却让人笑不出来的局面。如果中国不撤兵,战争势必继续下去。倘若在中印战争中耗时太长,用兵太久,必然有变数产生。中国要是陷入中印战争的泥潭,中国的战略优势将失去,美苏落井下石,中国的命运可想而知了。2、中国的军队是真正的天下雄师,其战斗力印军难以望其项背。但中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非常艰难。青藏高原成为后勤体系极为头疼的障碍,运输是几乎不可突破的瓶颈。补给线穿过高山峻岭,重型武器难以逾越平均海拔6000米高的喜马拉雅山,怎么固守藏南?印军的背后就是南亚平原,有良好的公路网,运输畅通无阻,后勤保障非常可靠。中国在这点上无法和印度相比。林芝军分区的原副司令李春回忆: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牦牛运输。那一仗,支前的牦牛就有三万多头,这边的所有物资,还有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西藏的冬季是可怕的,道路随时可能被大雪封住,一旦大雪封山,人畜皆不能通行,而中国军队的装备补给都要来自内地,从内地进藏的几条公路随时都有被大雪封闭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快速的教训了一下印度,就马上退兵了。因为冬天来了,大雪马上就要封闭内地通向西藏的公路和西藏通向印度的山路。印度选择在10月份挑起战事,是有预谋的。3、中国当时对西藏的统治远不如现在这样稳固,一旦西藏有变,中国军队将陷入后路被断的境地。

中印战争,胜而撤兵,真让人痛心之极,但又无可奈何。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里说了一个故事:“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片肉而去”。

“天下事,有不得以而为之,有不得不为之。形也,势也,形势所迫也。”

尽管如此,中国仅以边防部队3万余人就重创了印军主力,夺回部分战略要地(中国仍牢牢固守),打出了国威,仍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中国对印度的抵制,由于地形的不利条件,无法与印度展开正面作战,转而利用印度教与穆斯林水火不容的特点与印度野心勃勃扩张造成对巴基斯坦的威胁,大力支持巴基斯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与巴基斯坦建立良好密切的关系,也为中国西进中东,埋下了伏笔。

印度也心知肚明,深知之所以在中印之战中印度以兵败之势犹能取得莫大好处,是由于当时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劣,运输补给线的脆弱所致。所以,中国的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通车,让印度惊恐不已,印度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说中国可以通过铁路一个月运送多少个师,又说对印度产生多大的威胁。如此重视中国的青藏铁路,因为印度知道,有了青藏铁路,中印以后再有冲突,印度再也不容易讨到巧了。而中国的强大,巴基斯坦也就稳如磐石,印度的大国之梦可以醒醒了。

未来的较量

印度为谋求大国的地位,建国后马上就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印战争,印巴战争还有其他的战争,在战争中印度与交战国的各方互有胜负。我们穿过诸多的胜负可以看到:无论胜负,印度在战争中的获利是明显的,吞并了东巴基斯坦,确立了对中国藏南地区的实际统治。由于印度在不断的战争中获利,鼓励了印度勒紧裤腰带发展军事,期望在未来的战争中再次获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在中国强大的今天,印度的这种可能已经完全丧失,野心勃勃的印度也只能在印度洋里折腾了,而印度洋从来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的争斗之地。

中国对印度的钳制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控制。在雅鲁藏布江兴建水坝,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全长约两千九百公里,是印度与孟加拉国的最大水源来处之一。如果建成了雅鲁藏布江水坝,每年可以将两千亿立方米的水源引导至黄河流域,涵盖中国东北地区的陕西、河北、北京等地,缓减中国西部北部缺水的危机。这样不仅可以发电,还可控制下游印度的水源,印度与孟加拉国将面临严重的水源匮乏危机,从而受制于中国。同时也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此举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极大,且工程浩大,有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轻易不要大范围的改变生态系统。

地理制约。喜玛拉雅山脉是天然的屏障,它能成为印度的屏障,自然也可以成为中国的屏障,特别是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占领的若干战略制高点对制衡印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不失时机地提示印度,藏南是中国的领土,印度虽不承认,但心虚的很。虚心又贪心的印度经常性的干点傻事,让中国不得不采取比较难堪的手段提醒印度。2007年5月,中国不给印度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官员办理签证,就是一个例子。有人说这是愚蠢的印度给中国提供一个羞辱印度的好机会。中印的摩擦将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对西藏投放力量的增强而慢慢的激化。

东西夹击。北面有中国的死堵,西面有巴基斯坦的顽强抵抗,东面有缅甸的冷冷窥视。巴基斯坦是离不开中国的,缅甸与中国关系密切,如此印度将被封闭在这不规则的四边形中。陆上已没有出路。

印度把目光投向海洋,这一招还是比较正确的,印度大力发展海军,这既是破中国之围,也是开印度之路,更是其雄心的表现。印度狂妄的宣称:印度洋是印度的印度洋。这样毫无内容,却野心十足的口号是无益于发展的。美国从来就不喊这样的口号,可是谁能忽视美国在全球的存在?大国的力量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踏实干出来的。

印度现在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既有客观的紧迫性,又有大国争霸的战略目的。可是印度盲目的高比例的军费开支,只会毁了印度。姑且不论印度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就算印度的军事实力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印度又能对谁下手?

饥不择食又带一定恐惧心理的印度不惜代价的购买武器。靠买武器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大国吗?能同一个真正的大国一战吗?当然他也想自己造,可惜,他造不出来。阿琼主战坦克研制了三十多年,最后还是买了俄罗斯的T-90S。俄罗斯在赚的钵满盆满的时候,印度购买的武器还是久久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尽管购买的武器先进了,也只是绣花枕头而已。其实,在印度能判断出中国不对印度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印度要的就是一个高科技的概念而已。

印度洋永远不会成为印度人的印度洋,但印度洋将成为印度海军的表演场。犹如动物园里的猛兽,虽有凶猛野性难驯的祖宗,但落在动物园里的猛兽也只是进行有规则的精彩的表演,尽管有白森森的牙齿,只是张牙舞爪给人看看而已,既缺乏攻击人的机会,也缺乏攻击人的能力。

在美国退出中东或被钉死在中东以后,中国和印度的矛盾可能要激化。要彻底的打败印度,中国不能完全的依靠巴基斯坦,中国有更便捷的途径——缅甸。中国与缅甸的历史渊源极深,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就已进入缅甸作战。我们要更加重视与缅甸的关系,加强各方面的交流。现在做得还不够,印度也在积极地争取缅甸,缅甸是中国的必争之地,是进入印度洋的通道,是破马六甲困局的关键。将来中国在缅甸将大有作为,缅甸的地位将高于巴基斯坦。目前中国已经为这一天布局,2005年缅甸将首都从临近海滨的仰光迁往中部地区小城彬马那,缅甸迁都就是一个战略调整的信号。从这个意义上看,中缅关系的密切程度将慢慢的超过中巴,只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中缅之间的关系不提到更高的层面而已,一旦时机成熟,则又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为难、算计印度呢?其实印度与中国有同样屈辱的历史和不幸的遭遇。既然如此“同病”,就该“相怜”相帮。但印度偏偏受美苏蛊惑,与中国为敌,中国不得不起身迎战。若有一天,印度要是能领悟到不能老是让人当枪使,中国龙是不可遏制的,而且中国的强大也是不可阻挡的。印度与中国合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那中印的关系也许会有另外一番局面。

三、南抚

中国越强大,日本就越怕,与中国的矛盾就越深,越不可调和,所以东面要逼;中国越强大,中华的经济文化也就越发达,东南亚诸国对中国的认同感就越深,依赖性越强,中华共同体越容易建成,所以南面要抚。

南抚战略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一、东南亚是中国天然的势力范围;二、东南亚的华侨最多,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南亚诸国与中国的疏远是中国不够强大且对中国产生的畏惧。一个强大到能保护他们,友善到不欺凌他们的中国,必将是东南亚诸国最后皈依的对象。中国目前不能在东南亚采取太过严厉的行动,一是中国现在还不能有效的将力量投放到这一区域,二是一旦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冲突。中国的目标是最终建立一个以中华文化圈为骨架,以中华经济圈为血肉的中华共同体。

我们从以下几个国家来剖析一下中国南抚的策略。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约有400万人口,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占1.5%。小国立国的策略无外乎两种:一种像瑞士那样,若无资源,又少领土,地理位置又不重要,可以采取中立;要么就依附于某一强国,否则在弱肉强食,激烈竞争的国际社会里是不可能存在的。新加坡选择了后者,选择了美国。若有一天中国强大之后,新加坡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也在情理之中,我们要准备好足够的宽容来等待新加坡的善变。

印度尼西亚

讲倒印尼,我们心态就难以平和了,那是因为印尼排华事件。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市内有27个地区发生暴乱,全市有5000多家华人商店和房屋被烧毁,近1200人死亡,468名妇女遭强奸。

在中国逐渐强大的路上,有谁还敢这样大规模的明目张胆的抢掠华人的财产,屠杀华人?这真是奇耻大辱。中国当时虽谴责,但实力有限,还是无法制止印尼的疯狂举动。高举人权大旗的美国,面对如此暴行,也装聋作哑。他的正义哪里去了?他的人权哪里去了?所有那些盲目高唱和平,让中国放弃武力,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别有用心的人,不就是希望中国在人为的灾难前无力反击,甘受其辱吗?若说真的中国威胁,那也是威胁还不够。印尼敢杀害华人,他敢动一下俄国人吗,敢动一下美国人吗?

面对印尼疯狂的举动,中国仍然没有下重手。中国能做什么选择呢?军事打击?一者武力不济,二者会堵了中国南下的路。印尼海啸之时,中国仍捐了数亿人民币。中国在南抚大战略的指导下,不可能出现太过强硬的举动,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妨适当的时候露出强硬的一手。尽管有美日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鼓吹中国威胁论,但归心于中国的华侨也是要保护的,这是国家的尊严与将来人心的归依。

越南

当年没有中国对越南的支持,越南是不可能赢得独立的,美国就那么好对付?美国不是任何国家都能战胜的。几年后越南就忘记了帮助过他的恩人,把枪口指向中国,这是典型的恩将仇报。中国不得不在1979年教训了他一下。当年的军事打击让他老实了几十年,现在越南又走到了反华的台前,宣称对中国南海的主权。2007年4月越南不仅划定了南沙部分油田招标区块,还要在南沙进行“国会代表”选举。更让人恼怒的是还放出狠话“拥有南沙全部岛屿主权”“决不放弃一寸土地”“不惜与中国一战”。

中国南海广大的海疆遭到了越南等国的蚕食,中国薄弱的海军力量无力维护海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边国家侵占。到1991年底,除了中国控制的只有6个岛礁和太平岛(台湾派兵驻守),其他44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占。其中越南的既得利益最多,占据了23个岛屿,每年开采三千万吨石油。

对于越南的挑衅,现阶段中国直接用武力打击是弊大于利的。一来达不到彻底收回南海诸岛的战略目的;二来仇恨结得更深,破坏了中国这些年来树立的良好的国际形象,阻挡了将来中华共同体的建立;三来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让美国看到中国的不足。我们知道,战胜越南容易,收回并守住南海诸岛困难,前两次海战我们都赢了,可是地却越丢越多。在中国海军没有走向蓝海之前,中国还是无法管辖南海的全部岛屿。不是心不足,而是力不足。

越南看到了中国的尴尬,利用中国的仁慈,肆无忌惮的挑战中国的权威,损害中国的利益。对于越南有称雄东南亚野心,侵占中国领土的放肆行为,中国在强调抚的政策时,要加大打击的力度,要让越南明白,东南亚只有一个大哥,那就是中国。

东盟

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1/10,人口超过5亿。东盟10国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亚洲大陆和大洋洲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东盟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国组建成的政治经济实体,东盟内部有很大的分歧,不是铁板一块。从地理上看东盟各国是很分散的,实际上东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袖。印度尼西亚有雄心,无实力。越南有雄心,无人缘。其余诸国连起码的雄心与实力都没有,更不可能成为东盟的老大。新加坡老是跟着美国跑,让人讨厌。缅甸、柬埔寨没有中国难以自存。

中国与东盟之间有一个重大的障碍,那就是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这是一个绕不过取的槛。强调主权,就有翻脸的可能。所以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大力发展经贸合作,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东盟的心态是复杂的。北方巨人的振兴,对他们来讲是压力,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又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尽管也有国家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排挤,比如马来西亚。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东南亚来讲,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一个强大而没有侵略性的中国最符合东盟的利益,因为东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所以一旦世界有事,东南亚危急,东盟就要寻求支持,东盟的抵抗力是微弱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让东盟受到了极深刻的教训。面对可怕的金融危机,美国趁火打劫,或者说根本就是始作俑者;日本做缩头乌龟,力求自保,偶尔还落井下石,东盟寒心啊。要不是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东南亚的经济就更惨了。从那以后,东盟各国对中国的敌意慢慢减少,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在经济上中国已逐渐取代日本的地位,所谓10+3,即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并不是中国喜欢的,中国喜欢的是10+1,只有一个中国。目前10+1模式已走在10+3的前面,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中国对东盟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1、找到共同点,获得认同感。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靠的不是武力的天下无敌,而是文化的无孔不入,无坚不摧。我们手里有两张文化大牌可打:一是儒家文化,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世界华人所共同信奉。中国应大力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的超越意识形态的中华文明;二是佛家思想,佛教产生于印度,兴盛于中国,佛教在印度已经式微,印度现在提倡印度教,眼界真是越来越小了。佛教在东南亚各国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可以借助这个影响获得东南亚崇佛国家的认同。另外相同的被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国可以留心的。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是日本二战时的受害者,对屈辱历史的态度应该也是一致的,只是东盟各国国小力微,不敢得罪日本,但并不是就完全忘记了历史,将来东盟要是进一步发展,有了抗衡日本的实力,东盟与日本的关系必将调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东亚堂堂正正的王者。

2、经济的互相依存。对外贸易是东盟国家的经济支柱,东盟对外贸易依存度却高达50%。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东盟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的发展只要放下矛盾与误会,其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新的经济实体,有共同的利益,在国际上与各国各集团的争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相信这是东盟的理想,也是中国的目标。

3、在斗争中求团结。对于东盟的小动作,中国要分化、打击。印尼、越南是有野心的国家,不希望看到强大的中国;新加坡希望看到,但恰恰是帮着美国挖中国的墙脚;马来西亚也和中国有岛屿之争,这都是中国与东盟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但中国在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也是苦心经营的。缅甸、柬埔寨是中国的盟友;泰国的政变,给中国提供了机会,愚蠢的布什向赶走他信的军人政府施压,使泰国的军人政府倒向中国。中国在东南亚的力量越来越强,中国通过经济的利益与文化的优势影响这些国家将越来越成功。

东盟是不具备叫板中国的实力的。其实东盟更多的担心是会不会被日益强大的中国吞并,这种畏惧之心一直都没有彻底消除。中国不是日本,大国的心态不会如小国那么偏激,视野亦不会那么狭隘,行动更不会那样极端。相信东盟各国终于会有一天能看到:谁是在困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的可以依靠的朋友,谁又是只想谋取利益而不愿负责的投机者,谁又是唯恐天下不乱,以求全球平衡的阴谋家。

中国南抚的政策逐渐显现了效果,东南亚诸国慢慢的认识到了中国的友好真诚,放松了对中国的戒备,与中国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往来,中华共同体在密切的经济往来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认同中将逐渐浮出水面。

在中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台湾没有回归中国之前,中国南抚的政策轻易不会改变。如果有的国家有过激的举动,中国被迫动手,其节奏必是短平快,其性质是以教训为主。一旦台湾回归,中国的南抚必将进一步加强。那时通过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以军事作为背景的支撑,以中国为首的涵盖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的中华共同体必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四、北交

独特的地理文化特征

俄罗斯的政治文化重心虽都在欧洲,但同时又占有亚洲1/3的陆地。俄罗斯是一个众多民族、语言和宗教长期融和冲突的地方:西北方是希腊文明;南方是伊斯兰教文化;东南方是亚洲文化。

俄罗斯在几百年间从蒙古金帐汉国统治下的莫斯科公国(1147年)成长为地跨亚欧面积达228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19世纪末),持续不断的扩张能力是让人惊叹的,也是除俄罗斯以外任何一个国家做不到的。俄罗斯对土地的追求能力与贪婪的野心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

狂人之殇

说起近现代史上欧洲的战争天才抑或狂人,我们不由的想到法国的拿破仑和德国的希特勒,但是这两位在俄罗斯面前均折戟沉沙。

拿破仑的战争才能举世公认,从1800年至1809年的十年间,他率领的军队在欧洲大陆几乎所向披靡,创造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实现世界帝国的梦想,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领42万大军渡过涅曼河,进入俄罗斯。但是6个月后,到这年的12月,法军再度经过涅曼河逃离俄国时,人数不及3万人。在强大的俄罗斯面前,拿破仑铩羽而归。借对法战争的胜利,俄国把势力深入了中欧。

一百二十多年后,战争狂人希特勒武装了德国。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中了190个师,约550万人在3500辆坦克和4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苏联发起了闪电进攻。4年后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自杀。罗斯福赞叹“是红军和苏联人民迫使希特勒的武装力量走向彻底失败的道路”。

两位战争狂人之殇,绝非历史偶然,俄罗斯(苏联)的潜力是无比巨大的。丘吉尔说“斯大林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我们略去政治经济的失误不谈,单从科技军事来看,俄罗斯(苏联)在技术的创新,科技的发明方面绝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家,前苏联的军工技术能与美国比肩,除了前苏联,还有第二个吗?

从两个战争狂人均败于俄罗斯(苏联)事实,及二战后美苏争霸中苏联表现出来的实力,我们对俄罗斯要保持一定的警戒之心。中国与俄罗斯为邻,从长远来看,非中国之福。

纵横捭阖的国手

俄罗斯以东西方融合的智慧加上强健的体魄以及永不消减的贪婪,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力量相当的情况下,能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占据战略的主动地位。俄罗斯七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扩张,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近代化过程中与欧洲诸国的合纵连横,更是玩耍的得心应手。

一战让俄罗斯这个帝国主义国家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崩溃,取而代之的苏联完全承袭了俄罗斯的所有特征,连独裁与专制都毫不逊色。苏俄打退外国势力的干涉后,开始进行经济建设。十几年后,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量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二战后,苏联野心勃勃的要争霸世界,可是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苏联是明显处于劣势的。但是,机会还是在创造中姗姗而来。

苏联对中国的觊觎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利用王明等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掌控中国共产党。苏联用心是较深的,只是王明等书生不中用。他们只是擅长窝里斗,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下,弃根据地而逃,从而被乱世英雄毛泽东掌握了主动,随之,确立了对党政军的领导权。从此,领导权再也没有从毛泽东的手里滑走,直到去世。毛泽东以灵活的手法、强硬的姿态,拒绝了苏联对中国的指手画脚。甚至在渡江战役前不理会斯大林划江而治的建议,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统一中国,为在六十年代完全摆脱苏联的控制打下无比坚实的基础。

苏联领教了毛泽东式的强硬,苏联又在谋划更大的方案——朝鲜战争,这是改变二战以后世界格局的一场重要战争。金日成那个心比天高的家伙,在美国的眼皮底下要统一朝鲜,这要没有苏联的插手,就是再给金日成十个胆子,他也不敢。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还没有获得朝鲜官方的任何知会,这是一个阴谋。果然,金日成不敌美韩联军,中国为了自身利益,抗美援朝。

逼平美国的朝鲜战争,由于中国的力量强大,才会有这样以北纬38度线为南北朝鲜的军事分界线的协定。试想,如果中国战败了,会是什么局面,中国会再次内乱四起,或者苏联势力从此南下,中国还能实现民族复兴吗?

这是一场交战的双方都不是赢家的战争。苏联是最大的赢家,坚定了一个特别铁的伙伴,且又打掉了这个伙伴短期反抗苏联的能力;拖垮了美国,为苏联赢得了时间,取得了争霸的优势。日本是赢家,恢复了经济。金日成是赢家,建立了稳固的统治。美国是最大的输家,他输掉了中国,输掉了对苏联的优势,在美苏争霸中,疲于奔命,这是对美国在四十年代没有调整好对中国政策的最大惩罚。中国失去了美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机会,失去了在长期内同苏联平起平坐的可能。但捍卫了边疆,保障了辽东半岛的安全,获得了民族的尊严,打出了国威,极大的提高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尊严和自豪感,对于一个饱经列强侵略的国家来说,意义无比重大。相比较美国来说,中国应该是朝鲜战争的胜者。

50多年过去了,我们回首往事,试想,如果没有朝鲜战争,苏联能够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同美国进行争霸吗?

一盘很大的棋

由于苏联的短视,中苏交恶,加上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重重,随之而来的就是苏联解体,俄罗斯承袭了苏联的大部分。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发展,俄罗斯能稍微透一口气了。现在俄罗斯还不强,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将越来越强。强大后的俄罗斯会怎样行动,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实力有限的今天,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他在想什么?

1、想要挡住美国的进攻,获得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俄罗斯不同于中国,中国缺乏能源、缺乏技术;俄罗斯不缺,俄罗斯所缺的是资金,还有能喘口大气的时间。只要有充裕资金的哺育,要不了多久,俄罗斯又是一条好汉。俄罗斯有充足的石油,但前几年被美国将油价压的很低,获得发展资金很少。美国又在西面,南面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让俄罗斯如芒刺在背。同中国的结盟,很大程度上是美国逼出来的。只有中俄合作才能破了美国这个局,中俄的单打独斗是不能改变当今局势的。从目前来看,中俄犹如三国时的孙刘。被逼无奈,结成同盟。

2、俄罗斯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同中国合作的,俄罗斯应该还有更深远的想法——未来的世界霸权。从目前来看,其措手处有二:一是印度,俄罗斯(苏联)对印度一直都很友好,1962年的时候,就武装过印度的军队,让他进攻中国。二是伊朗,俄罗斯是不希望美国打伊朗的,也不希望美国在中东呼风唤雨,但希望油价能一个劲的猛涨。俄罗斯卖石油就发了。油价怎么能猛涨呢?那就是天下“不太平”。这点是和中国是有区别的。当然,“不太平”要有限度,不能真的不太平,要真的打起来了,俄罗斯就傻眼了,他现在缺乏争霸的实力,美国还一力的压制他。

3、俄罗斯既想借中国的经济之势,又担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强大的吸力,把原来属于苏联的国家逐渐吸到中国的经济圈内。这点将来会与中国产生一定的矛盾,不过中国向西,俄罗斯还可以更向西,问题不大。

4、强大后的俄罗斯还想要西进欧洲,但俄罗斯没有中国的支持他就不能西进,欧盟要是能意识到这点,就要和中国搞好关系。

5、俄罗斯逐渐强大,一旦美国势力退出欧亚大陆,退出东亚,那俄日关系该如何定位,俄罗斯会利用中日矛盾而在其中渔利吗?这点将对中国影响最深。

无论将来中俄关系会怎样的不和谐,也不管现在中俄有多大的分歧,目前有共同的敌人,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盟友。只要曹操还在,还有一定的力量,孙刘最终还是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不是中俄选择的结果,而是美国的进攻使然。

未来的中俄关系

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中俄在未来都不可能是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美国衰落之后。若没有美国这一共同的敌人,中俄就会分道扬镳。

中美与美俄的不同

中美之间是真正的战略伙伴加战略对手,美俄之间只是战略对手。美俄之间共同利益极其微小,甚至根本就没有。中美之间则不一样,美国担心中国崛起,害怕中国驱逐美国在东北亚、东南亚的势力,却又享受中国崛起带来的实惠。美国一面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廉价商品,一面又对中国强劲的出口能力不满。美国指责中国的顺差太大,却又想把中国的外汇储备圈在美国。中美关系令美国的头疼之处,就在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战略家制定这个战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两国经济尽量的互生互存,美国无法完全的剥离中国而加以彻底的扼杀。一个产能出众善良听话懦弱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而且美国也是一直这样要求中国的。可惜,美国似乎不知道中国要求美国的是什么。美国一面口头上尊重中美三个建交公报,一面在台湾问题上上下其手;美国一面满世界的打击恐怖分子、分裂分子,一面接见疆独、藏独分子。并于10月17日授予达赖美国最高荣誉——美国国会金奖,这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做法又怎能让中国人满意,又怎能配当世界的领袖。

中美的对抗是必然的,而美国传统上把俄罗斯看作对手,即便是衰落的俄罗斯仍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美俄是历史的对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是对美国寄予无限希望的,希望美国能帮助俄罗斯雄起。可是美国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瓦解了苏联,消除了苏联挑战美国世界领袖的危机,美国怎么可能扶植俄罗斯呢?在不断的失望中,俄罗斯终于看清了美国的真实意图:要彻底的为俄罗斯去势,俄罗斯对美国绝望了。

俄罗斯的强大是不可阻挡的,能阻挡一时,也不能阻挡永远。强大的俄罗斯一定会威胁欧洲的利益。欧洲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美国看到俄罗斯的崛起是迟早的事,所以才会拚了命的压制俄罗斯,在中东欧设立反导基地,俄罗斯被逼无奈,只能应战。近期俄罗斯火箭的试射,新核潜艇的下水,新航母新潜艇的准备建造,恢复海域空域的战略巡航就是反抗的表现。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可以明确以下四点,1、中俄的矛盾随俄罗斯的强大和美国的衰落而激化;2、将来俄罗斯对中国的需要会超过中国对俄罗斯的需要;3、中美的合作有可能加强,美俄的合作则只会减少;4、美国的快速衰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那样的话俄日会快速填位,于中国不利。

中俄关系的最终走向

1、从历史上看。中俄不友好期超过友好的时期,中俄关系最好是50年代,短暂蜜月后,反目成仇。当年自私的康熙皇帝利用俄罗斯之手压制蒙古等北方的少数民族,而不惜放弃领土。两次雅克萨之战,有做秀的嫌疑,一次是无头脑的仁慈,一次是无毅力的坚持,换来的是北方的失地。所以要算割地,就要算到康熙的头上,后来的皇子皇孙们只是照葫芦画瓢,还有大方者连瓢都不愿画了,直接将葫芦送人。中日在这个问题上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地大,割之无妨,割地换一时之平安,得过且过;而日本地小,不能丢失寸土,所以上下一心,力战保国。

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的目光转向了美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投无路。找了一圈的朋友,没有一个诚心的,最后还是同中国重修旧好。为了共同抵抗美国的威胁,为了现实的利益,中国需要技术,俄国需要资金,中俄虽有莫大分歧,却最终走在一起。

武器技术。苏式武器是世界上最好的武器之一。很佩服俄罗斯人的聪明才智与踏实严谨。中国在武器的尖端化方面比较薄弱,美国对中国封锁,欧盟对中国禁运,中国只能自力更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难以为继,对中国武器出口。随着中国人才优势慢慢的出现,中国在消化苏式武器的基础上,开始自主的研制与创新。中国的进步越来越快,劣质的苏式武器已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而高端武器、敏感的技术俄罗斯也不出售给中国。在2007年的5月11日,俄罗斯单方面暂停履行与我国签订的向我国出口伊尔-78和伊尔-76等38架飞机的合同,俄罗斯竟然可以不顾中国的感受单方面暂停这2005年9月签订的合同。

通过武器的合作,我们看到,当年俄罗斯出售武器给中国,只是在不威胁他利益的前提下,赚取尽可能多的外汇。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与俄罗斯的差距越来越小,对俄罗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俄罗斯不愿满足中国的要求,要控制中国武器与俄罗斯武器的差距。

可以预见,中俄以后政治合作会增加,但军事技术的合作将减少。不是中国没有诚心,而是俄罗斯有了戒心。

石油资源。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中国不是。中国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石油1.4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44%。美国出兵中东,就是盯住了石油的资源。近几年原油价格的飞速上涨,乐坏了俄罗斯。靠资源的输出,俄罗斯慢慢的恢复了元气。中国对资源的要求有增无减。中国开始全世界的找油,不夸张的讲有石油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身影。不把石油作为战略储备,对于任何一个有雄心、有远略的国家来说都是致命的。将来世界危急,中国的石油从哪里获得?有油的国家将开出天价,中国将受制于人。没有石油的将来,就没有中国的将来。

在石油问题上,中国面临被美俄联手敲诈的危险。关键的时刻,2007年的5月,渤海湾冀东滩海地区发现了大油田。南堡油田现已探明储存量高达10亿吨。在这个节点上,中国公布这个消息,是有深意的。告诉美俄,就算你们控制了世界石油的产出,也不能致中国于死地。

当我们石油受到国际敲诈的时候,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稀有矿物资源可以成为经济战的一把好刀。比如日本约90%的稀土类金属和钨都要从中国进口。没有某些稀土类金属和钨,许多钢或合金就无法达到制造的标准。

一个南堡油田是不足以破中国石油缺乏,面临美俄敲诈的危局的。中国还要在这个思路上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运作。

从战略合作伙伴变成战略竞争对手,这是中俄必然的道路。时间由中国崛起的力度,俄罗斯恢复的程度,美国衰落的速度而定。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