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产业转移

2008-11-30 21:02 战略·谋略 ⁄ 共 382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杨建伟
今年,中国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把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穷国、弱国改变成一个国富民强的准富国和准强国,打造成一个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扬眉吐气、在国际政治舞台和经济舞台上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的大国。继亚洲“四小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造的亚洲奇迹之后,中国创造了又一个更新、更大的亚洲奇迹。

无庸置疑,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政治成就和经济成就是巨大的。这是邓小平当年高瞻远瞩地提出改革开放的宏伟战略和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抓阶级斗争转变为抓经济建设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30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结果,是13亿中国各族人民勤勉、刻苦、不敢偷懒、不敢懈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同时,不管人们是否领情和是否承认,这实际上也是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这只“看不见的巨手”的幕后推动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和积极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过三波大的高潮:

第一波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美国自己则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波是20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他们自己则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三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他们自己则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因奉行改革开放的国策而使自己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反过来,中国因国际产业转移而带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和强大国力又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是转移中的最大受益国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作为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中国吸收的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的绿地投资,占世界绿地投资的四分之一,占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比如,家用电器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靠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中,外资企业销售收入达2600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跨国公司看中中国巨大且成长性好的市场、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特别是中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吸引力空前提高,不少企业的投资目标正在由过去的加工组装和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在中国销售为主。

摩托罗拉高层认为中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爱立信、英特尔、思科、新加坡电信等对中国市场都高度重视,日、韩企业也不甘落后。据调查,约800家在华日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例已达50%以上,三分之一的韩资企业则希望在中国内销或转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等途径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

引进外资是重要因素

中国通过引进外资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跨国投资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投资方式是新设投资,即所谓的“绿地投资”,另一种投资方式是跨国并购。跨国投资是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伴随着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引进外资的规模日益增加,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到2007年底,中国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62万家,合同外资金额 1万35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662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它们着重于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产业链高端部分的控制,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大规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恰好满足了世界产业结构新一轮大调整大转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增强与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增大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中国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至1991年。这一时期,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投资阶段,中国引进的外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更少。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是对外借款,对外借款金额是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两倍。

此阶段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处于起步阶段,承接的产业主要是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加工贸易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之后,广东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在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得了先机,促进了广东经济的腾飞。

第二阶段:1992至2001年。1992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

1992至1995年,中国每年吸引的外资规模成倍增长;1996至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一直维持在400至5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引进外资的重点转变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达到对外借款的三至四倍。

此阶段中国承接的产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上海,但对华南沿海地区的投资偏少。上海在此阶段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中国在2001年11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市场的更加开放以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的战略地位,到200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50家在中国投资。

吸纳国际产业转移依然有前景

从2002年开始,中国进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高速增长阶段。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2006年接近700亿美元,2007年突破了8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现有企业的增资较多。增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现有企业从单产品、单环节的生产和加工,开始向下游产品及相关产业延伸。发达国家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

2002年以来,中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仍然集中于制造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将中国定位为低技术档次的加工组装基地,国内的配套率较低。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国内配套率上升较快,而且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和工序升级。国际服务业向中国的转移也明显加速,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吸收了较多的外资,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

与此同时,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劣势主要在于软环境。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阻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中国的真正转移。二是体制效率较低、行政透明度不高、政策变动频繁、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等,导致交易成本偏高。三是国内市场不够统一。

一些外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均反映,中国一些地方竞相攀比优惠政策,纷纷对外宣传自己的优惠政策最好,使外商感到中国政策不统一,不透明,让他们无所适从。中国市场分割严重,不利于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资金在省际、市际流动困难,给投资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

然而,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依然看好。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的商机。预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20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四倍,是当前跨国公司产值的五倍。

国际数据公司预计,美国IT业转移到海外的职位比例,将从2003的5%上升至2007年的23%。中国在市场、成本、发展前景、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并将维持相当长时期,这有利于中国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

至于国际产业转移有些什么新特点和新形势,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作者是专业投资与管理顾问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