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广东及其应对之策

2009-05-07 14:52 战略·谋略 ⁄ 共 274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余虹
在中国推行改革和开放政策的30年岁月里,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巨额外部直接投资和快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广东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变成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东省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官方统计数据,至2008年底,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左右,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占全国的两成。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不断扩大。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广东这样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南部沿海省份,所受的冲击尤为严重。广东是中国所有省份中对外贸依赖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广东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130%以上,而全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8%左右。广东省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7%以上,相对全国而言,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低于广东只有32%左右。出口贸易对于广东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患上感冒,对广东而言无疑是肺炎的冲击。

万家中小企业停产倒闭

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外国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悲观,纷纷暂缓和取消外部投资计划。美国、日本和欧洲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相继陷入衰退,消费者消费意欲减弱,导致国际市场消费需求萎缩。全球经济危机严重拖累广东经济的发展。相对于2007年的14.5%,2008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只增长了10.1%。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减少,引起广东进出口贸易急剧下滑。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月进出口总额急剧下降。相对于2008年4月13.8%的增长率,12月下降至负增长13.6%,2009年1月更录得创纪录的负增长31.1%。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尚未见低,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有进一步萎缩的趋势,对于广东而言,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部资金方面。

广东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企业,多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上受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带给这些企业致命的打击,大批企业压缩生产能力或者被迫关闭。广东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玩具,电子电器这几类行业。根据广东省经济和贸易委员会公布的数字,仅在2008年10月一个月中广东就有8513家中小企业停产。加上2008年1至9月份停产、歇业、关闭和转移的中小企业7148家,保守估计去年广东有高达上万家中小型制造企业停产或者关闭。

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的减产和关闭,导致大批工人失业。2009年3月6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全国两会记者会指出,2008年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因企业破产关闭导致约59 万工人失去工作。依据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2月24日,在168万进入广东但无明确就业岗位的农民工中,高达46万人仍未实现就业。广东省作为全国一个工业快速发展和经济富裕的地区吸纳了大约六分之一的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因此估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广东实际失业人数会远高于这个数字。

快速上升的失业率对广东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珠三角很多地区如东莞发生一连串失业工人游行上访追讨欠薪和冲击当地政府的事件。很多地方政府疲于应付由于企业破产关闭和工人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在当前严峻经济环境下,广东面临着如何处理工人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挑战。需知,增加就业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是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2008年底公布的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提出广东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要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逐步把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产业淘汰和转移出去。以此来改善珠三角地区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层次,应对发展挑战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在广东,绝大多数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属于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

产业结构转型是必由之路

淘汰、关闭和转移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势必造成更多的工人失业。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会加剧工人失业的问题,增加就业机会又需要保留大量低附加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从而拖慢产业转型的步伐,广东面临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加快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又保证增加就业机会?这给广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广东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必由之路。但是面对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失业问题,产业结构重整需要审慎推进。保留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必要的,简单粗暴的关闭和转移低附加值企业不可取。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从而使这些企业逐步实现由低附加值型向高附加值型企业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面临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广东应如何扭转逆势和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笔者认为积极促进消费增长和扩大内部需求是把利剑。广东应该通过增加内需尤其是民间需求来逐步降低对外贸的依赖度。实现广东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由进出口和外部投资驱动向由内部需求和内部投资拉动的历史性转变。唯有如此,广东经济才能有效减弱受外部经济震动的冲击和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缺乏有效引导措施

为增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巨额的投资刺激计划。2009年广东将总共投资达3030亿元于200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金额三分之一将投向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政府投资被认为是刺激经济增长和拉动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扩大民间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被严重低估。广东省仍然没有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政府对于如何培育民间消费热点领域(如教育和公共医疗)和促进民间消费的增长缺乏具体有效的引导措施和发展计划。

从短期看,政府投资可以应对因外部需求减少造成的工业生产下滑和推动一时经济增长。但从长远角度看,单一的政府投资绝非克服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许多经济学家同意这样的观点: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有抑制挤出作用,同时会产生在基础设施领域重复建设和腐败的问题。没有民间消费需求的扩大,广东无法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降低外贸依存度,广东经济长远平稳的发展也难以实现。对抗经济风暴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广东必须采用增加政府投资和扩大内部消费需求双轮驱动战略。如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扩大消费需求将是摆在广东省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