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生存之道

2009-05-13 14:54 战略·谋略 ⁄ 共 253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什么?我个人以为,一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控制全球,二是从控制全球资源的角度部署控制点,三是全球经济自由化为美国暗设吸收其它国家财富。这三点的一个共同支撑点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说穿了就是从道义上为控制全球找借口,但这个借口你不得不叹服恰如其分,这就说明,美国有一批爱国精英导演了一场世界级的好戏,虽然戏的核心谜底只有一个:世界霸权。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不仅仅是中国,几乎世界各国都有一批为美国霸权效劳的精英,虽然迷雾重重,但也不是无迹可寻。从相关资料上看,比如说由美国政府暗助各个研究会、基金会的交流资金,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使各国的部分精英大尝甜头。从这个角度说,精英的自私,将是美国霸权的最大帮手。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从全球战略角度上说,在美国扶持下的新政权如果获得成功,就把中国通向世界的西南大门关上了。下一步中国该怎么办?是等着美国扎紧脖子?还是解开扎在中国脖子上的套子?从中国战略利益上说,中国必须解开。但从个别精英的文章中看,美国是民主国家,把刀子插到中国的心臟上都是美国对中国的友谊,都有利于中国,这会不会影响到决策层,不得而知。但是让我看,中国必须把扎到中国脖子的绳索彻底解开。

当然,这是一场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的较亮,而不会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但如果中国放弃军事力量对巴基斯坦的帮助,也就没有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的较亮。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必须亮剑,打消美国扎脖子的幻想。

打消美国扎中国脖子的幻想,中国才有可能同美国在智慧与耐心、信心与决心上较亮一番。

另外,在美国的全球战略日亦逼迫中国的情况下,中国也该寻求一下生存之道了。

中国的生存之道,我以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确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发展战略

教育是立国之本,但是,这话好说不好做,因为,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动态复杂性,特别是近期利益的诱惑,往往使一部分能左右社会发展的人失去长远的战略眼光,趋近利而舍大战略。就此而言,中国必须对此达成共识,形成国家意志,实施免费教育战略。为了避免反复无常,对于这个战略,必须构建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予以保障,使权力无法更改由国家意志形成的教育战略。

但是,教育的核心是培育社会的创新能力和为国家民众奋斗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培养没有灵魂的知识库。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和能力时,知识才会闪射出其本身的光华。我曾在“二进制体系与我国未来的民主进程”一文中如是说:“知识改变命运,思想成就未来。”但问题是,知识仅仅是没有国家与阶级属性的智慧的碎片,而只有具有国家属性和阶级属性的思想,才是一个国家所必须具备的东西。

由此可知,什么样的思想,成就什么样的未来。

二、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主体的精神文化战略

我为什么提出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主体的精神文化战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我个人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集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与马克思科学原理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全球系统哲学、战略哲学、科学发展哲学等等的集中体现。而其中流荡着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中国只有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主体的精神文化战略,在“自强不息”、创新不止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才是中国的生存之道。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丧失主体精神就意味着创新能力的丧失,而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丧失,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三、确立以立国思想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创新战略

我国一再强调制度创新,但殊不知,制度创新不过是思想文化的外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机制,因为,构成制度机制的,是思想文化,也即价值逻辑----程序----的呈现。我国的制度创新实践证明,有大量的所谓制度创新,否定了中国的立国思想。而否定立国思想一个直接恶果是:由立国思想形成的社会价值秩序荡然无存,并由思想混乱导致了社会混乱。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创新,只能是建立在立国思想基础的发展,因为,任何否定立国思想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创新,都是对国体的解构。而思想文化和制度创新对国体的解构,如果不适时而有效的扼阻,中国就无法避免走上亡党亡国的道路。

四、确立以无形空间为主体、以有形空间为依托的动态制衡与动态制胜战略

这个世界由无形空间和有形空间构成。无形空间即为思想文化,也即精神归依空间,有形空间则是由国土、海洋、内空和外空等几部分构成。有形空间是一个国家的有限空间部分,而无形空间则是一个国家无限的生存状态。有形空间是无形空间的依托,没有有形空,无形空间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础,两者之间是一枚铜钱的两面,不可分离。如果一个国家失去无形空间,有形空间从本质说就大大缩小了。

但是,为保持有形空间,也即民众的生存不至于缩小,就有必要在整个世界体系(空间)中寻找保护国家利益和生存空间的战略制衡点和战略制胜点。寻找战略制衡点的目的是为保持整个世界的动态稳定,而寻找战略制胜点的目的则在于,如果这个世界一旦被打破动态稳定,就需要用战略制胜点强制世界恢复动态稳定状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战略制衡点和战略制胜点,二者之间永远处于动态转换的状态,但其守恒律只有一个:国家利益。

五、国家意志的快速形成,需要程序制度机制的同步互动

在谈这个问题前,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家意志。因为,国家意志的概念,被主流精英当作法律了。什么是国家意志呢?由民众意志共同形成的意志,叫“国家意志”。有人可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家概念。以地域性为标志,由民众群体共同生活、生存的空间,叫国家。由此可知,国家的主体是民众。也由此可知,民众的共同意志即为国家意志。

但是,民众的居住是分散而又零散的,如果在分散而又零散的状态,快速形成国家意志,就需要程序制度机制搭建一个保持同步互动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人民民主。

结束语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围堵下,中国如何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这需要更多的人共同思考这一问题。因为,任何国家的生存之道,都是这个国家能否更好的生存、能否自强的关键。一个国家的生存之道,说白了就是这个国家民众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说,是一个国家在动态复杂的世界上寻找最佳生存的杠杆解。

田忠国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