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说,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应该是只有美国一家反对,其他国家都会支持。但是事实上,澳大利亚和英国先后表态支持美元地位,而日本在上一届G20峰会上已经表态支持美元地位。对于这样不合逻辑的现象,大家自然都想知道原因何在。
日本这一回耍了一点小滑头,一贯积极表现的它,至今没有说话。反正美国问起来,它可以说,上次说过了,没有改变。至于这次没直说,捞一个没有“得罪中国”!
日本心里怎么想的,大家都明白,日本自以为了不起的日元,可是叫美元坑苦了,不感谢美元有病,那才怪呢!可是上回日本硬是冒得罪欧盟的风险,也要表态支持美元。这一方面是它认为美元地位一时变不了,另一方面是它手里拿着世界第二多的美元储备,赌美元坚挺,它也有好处。更主要的是,日本有寄人篱下的情结,几十年来看美国脸色过日子已经成了日本的习惯。所以,大家对日本不能要求太高,当吹辈也不容易啊。
英国是紧跟美国跟惯了。布朗上台,略有改变。不过英国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莫名心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是胜利者。但是战争造成的紧张恐惧感,与帝国没落的失望,交织成一种病态的气质,每当大事来临,英雄的气魄不见了,有的只是左顾右盼。在美国和欧盟之间选择的痛苦,正是英国民族精神日渐下落的写照。
英国是美国第三大债主,如果美元坚挺,维护美元地位对英国也不错。英国对自己的英镑信心不足。在政治上,英国取现实主义方针,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得罪美国、中国和欧盟,就满足了。英国对中国的方案没有直接表态,不过英国首相布朗3月25日表示,“预计G20峰会不会讨论储备货币相关问题”,婉转地表示对美元地位的支持。而作为平衡,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将伦敦峰会的意义表述为:“单极时代将在4月2日结束。”米利班德认为,奥巴马参加20国集团峰会,不是为了“把超级大国的想法和计划强加于人”。英国以为这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喜欢听的。其实,这是空话,美国并没有结束霸权的意愿。而美元地位的终结,才真正是美国霸权结束的开始。
在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问题上,英国最后的态度还是要看法、德、意和欧盟。如果这四者坚决而且明确的支持国际储备货币多极化,英国自然乐观其成。
说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在国际战略斗争中,还不成熟。这也跟它的国际地位有关。澳总理陆克文说“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未受到挑战”, 这话说得没动脑子:那么多国家要求国家储备货币多极化,难道还不是对美元地位的挑战?所以,说不定那天,他就可能说中国的“新货币”方案值得讨论。当然,不能因此就说陆克文糊涂。澳大利亚现在也有点困难,陆克文到美国去是为了借钱。他不支持美元,那钱还怎么借。借完钱以后,怎么说和怎么做,那就看形势了。
当然了,英、澳、日持反对态度的根本性原因,不说大家也知道,是和政治有关。所以几个西方国家急忙反对中国方案也就一点不叫人奇怪了。
法、德、意和欧盟的态度,比较复杂。
这回法德意和欧盟领导人,对于中国方案没有直接表态,只是一个欧盟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执行委员出面说“并不预期当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将会有重大结构性变化”。(也有的欧盟官员说,可以讨论。)
实际上,在第一次G20峰会前,法德意和欧盟雄心勃勃,积极主张改变美元地位,但是当时中国没有明确支持。现在中国提出类似的方案,让法德意和欧盟很有些情绪。难免有也凉中国一会儿的小心眼。
或许法德意和欧盟有欧元和美元共同坐庄的想法,这是没有希望的。不过“新货币”涉及到欧元,为避免闲话,想慢一点表态,也未可知。
重要的是,法德意和欧盟希望伦敦G20峰会先就解决金融监管问题达成协议。这是他们的现实主义算盘。欧盟特意派人来北京,想就此说服中国,但是不成功。欧盟想不到中国这一回态度坚定。王歧山和周小川公开地一再表示,要在G20峰会上讨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其实,客观上,美元地位下降,对欧元是极大的利好。法德意和欧盟当然明白,各国联合起来,美元地位是无法对抗的。可是G20峰会已经来不及做反对派的工作。这样一来,下一步欧盟怎么办就难说了
由此可知,美元地位,表面是金融问题,实际是政治斗争。
美元的问题,不是什么信心或坚挺,关键是各国主权货币之间的平等。自私自利的美国很有可能正在想:“真的给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甭打算!”显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艰苦斗争正在前面,中国充满信心。
抛一个天方夜谭:如果美国不自私自利了,突然宣布取消美元国际储备货币资格,那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立马踪影皆无。不过,美国可就惨了!
北京 刘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