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但也有人担心,这是否与我们韬光养晦的外交理念相矛盾?实际上,韬光养晦主要指的是根据自身实力确定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位置和作用,不盲目当头。建构强势中国话语与之并不矛盾。
中国人从来不想惹事,想低调做事,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由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西方媒体上充满了对我国的偏见和负面报道。这背后是许多西方人盲目的政治自信,是“历史终结论”的影子在作怪。所以,我们要点破和解构这种西方话语,指出其不智和荒谬之处。同时,我们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把我国的事情说清楚,对国人说清楚,也对世界说清楚。
西方的一个特点是承认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强大后,它才会尊重你。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一个重要环节是建构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必要的交锋,这个坎是绕不过去的。只有通过交锋,才可能交流得更好。在西方,如果人家向你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你避而不答,那你就输了,你所代表的国家就输了。所以,我们应自信地回应西方话语的挑衅,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把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起来。我的感受是,中国话语可以走遍天下,我们可以用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也可以把世界的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中国话语体系的受众,特别是海外的许多受众,总体上是比较自信的,有的是出于宗教信仰,有的是出于意识形态信仰,有的是被西方媒体洗脑了。所以,很多人是盲目自信,喜欢教训中国,但经不起交锋,真的交锋起来,一点就破。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继续沿着自己探索的成功之路前行,我们将更为强大。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话语清晰地向国人、向世界说明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应海内外对中国的成绩、问题和未来的一切质疑。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外界的质疑。
我们必须加强中国话语建设,建构全面、透彻、强势的话语体系。所谓全面,就是指我们的话语要能够全面解释中国的成绩、问题和未来;所谓透彻,就是要把大家关心的各种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使普通百姓和一般老外也能听懂;所谓强势,就是要强势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西方指责中国的话语属于强势话语,国内亲西方势力谩骂自己的国家和制度也采用西方强势而又浅薄的话语,我们有必要强势地予以回击。
我们党已经形成自己的许多话语,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全党共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我们还需要进行话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建构包括民间话语、学术话语和国际化话语在内的话语体系,建构接地气、有学术含量、能与国际社会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话语体系。
我们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就可能被西方话语忽悠。当年,武装到牙齿的德国法西斯没能摧毁苏联和南斯拉夫,但美国和西方的话语作用于它们发展中的失误和错误,把它们摧毁了。这个教训我们必须铭记,千万不能被西方话语忽悠。我们今天已经解决了“挨饿”“挨打”的问题,现在是解决“挨骂”问题的时候了。要抓紧补上这个短板,这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应有一种紧迫感,尽快把自己的话语体系建立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已超出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这种实践呼唤我们从僵化的西方话语中解放出来,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应该借鉴西方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但绝不能失去自我。做西方话语的“传声筒”和“打工仔”,是没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