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科技·视野 > 正文

OS和DB是国产软件走向高端的必争之地

2016-03-16 12:18 科技·视野 ⁄ 共 209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在信息化投资日益谨慎的今天,面对新技术涌现、安全要求更高的新环境,让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点落在了自主可控上。IT软硬件国产化成为企业应对技术、成本、安全三大信息化挑战的有效途径。

基础软件成短板

在整个IT产业链中,在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等领域,国产化的进程已经有力地推进。当上游的硬件和下游的应用软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替代国外产品的能力,位于中间但是对于信息安全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软件的发展却有些步履蹒跚。

功能、性能、稳定性、与其他产品的关联度、用户体验这五个角度是权衡IT产品可替代性的关键指标。从功能上来说,在应用软件、信息化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国内厂商的产品已经完全具备替代能力,并被政府、教育、物流等行业广泛采用。“同时,在技术架构上, 国内产品相比国外产品更有后发优势。”来自IDC的行业咨询师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在基础软件方面,国外厂商的技术和积累的优势仍然明显,国内产品目前尚不能及,特别是在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的核心应用方面,国产化基础软件的替代力尤其不足。”

主攻关键领域

“在其他领域,国产软硬件都有了较好的竞争力,而最为不足的就在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两个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在演讲中表示。

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和PC操作系统都要考虑在内。对于金融、电信等行业核心业务,主要应用的包括微软Window Server、红帽RHEL、IBM AIX、HP UNIX等。国内厂商产品应以中标麒麟、中科红旗Linux为主要代表,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国外厂商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记者了解到,国内已经有金融行业在尝试应用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但在软件适配性与可用性等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再来看数据库,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中,Oracle、DB2和开源的MySQL无疑是三大巨头。此前在这一层面,可替代的国产产品几乎没有。近年来,非关系型数据库逐渐被引进,MongoDB、Redis、Hbase等技术受到更多应用。国内厂商在开源技术的引进方面与国外厂商可以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在被关键领域长久以来采用的传统数据库方面,技术上却仍有差距,国内如南大通用、达梦、人大金仓等公司研发的产品正在奋力追赶。

而在中间件领域,这是国内起步和发展较早的基础软件领域,也是国内产品类型最为丰富的领域。但是,当涉及到传统核心业务系统中所使用的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等,国内产品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还是很难替代国外产品。统计数据显示,IBM、Oracle两大巨头仍然占据着国内中间件市场的主要份额,这主要是由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及其在数据库、服务器领域良好的配套支持。

破冰高端市场

正如前文所说,在通用数据库方面,此前国内厂商由于技术积累不足,一直处于追赶者的位置,尤其是在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中,在大批量实时交易处理方面,国内厂商的稳定性尚需提高。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要扭转国外品牌占有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局面,国产品牌首先要正视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尽量在某些优势领域体现出国产品牌不可替代的价值。”

近来,在数据库这个国内最为薄弱的环节,已经开始出现面向高端市场进军的国产产品。例如南大通用前不久发布的GBase 8t,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来发展数据库产品。2014年,IBM向中国开放了其Power技术及高端交易型数据库Informix,在这个契机下,南大通用通过获得Informix的技术授权,对核心代码进行改进,重新开发面向数据分析的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高端交易性数据库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及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南大通用GBase 8t产品发布现场发言中表示:“从IT、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在科技领域创新发展的两大重要形式,两条路径相互交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他表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对于国产基础软件来说是可行之径。通过与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携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针对国内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来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与创新的应用,逐渐赢得高端市场。

产业链协作,渐进替代

此外,通过龙头厂商和产品来引导产业生态的完善是提升国产竞争力的另一大因素。倪光南指出,为了提高国产基础软件在传统关键业务应用方面的竞争力,不仅需要提高产品本身,还应该将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存储系统等一起整合,进行优化,形成整体安全的链条,用整体解决方案与国际厂商进行竞争。

南大通用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武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浪潮、华为、南大通用、东方通、中标软件等国内厂商已经形成了深度的合作,为高端的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提供具备适配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信息化系统未来的国产化替代,专家给出意见:从应用软件开始进行系统化替代,即先应用软件再基础软件的替代方式。对于金融、电信等具有信息化基础的企业用户,在执行替换思路时可以使用系统性替代方法,先从成熟的应用系统或模块入手,保障适配性的同时再逐步向上下游关联系统进行替换,最后向基础软件层面延伸,最终实现整体系统的国产化。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