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生活中的体现已非常明显,您觉得对于安防行业而言,“互联网+”有什么新的含义?
肖刚:“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目前来看,“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其实,安防行业的“互联网+”时代应该说分割比较模糊,安防行业自从进入网络化时代后,便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两年前,海康威视基于互联网,发布其微视频业务品牌产品,用于民用安防领域的发展。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有大华股份、东方网力、高新兴等上市安防企业积极跟进,百度、360、小米等IT也推出面向家庭的摄像机,这一期间安防企业与IT巨头的多起联姻事件成为2014年安防市场的主角。进入2015年,安防产业内的第一、二梯队品牌也多已经或准备在互联网安防方面落子,或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和大型运营商的合作,抢占视频互联网服务的入口,加快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布局。对此,笔者认为基于TCP/IP的安防联网方式普及,安防“IT化”不是潮流,而是定局。对于众多安防企业来说,要延伸产业链,必须既要向上游的大数据、云计算扩展,又要向下游的终端产品延伸,构建起基于安防综合管理平台的完整产业链条,才能迎接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安防:“互联网+”时代,给安防企业哪些机会?安防企业应该着力发展哪些领域的事业?
肖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有平台设计能力安防厂商将有机会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最近频频爆发的安防产品安全漏洞事件,事故原因除了产品自身质量问题以外,许多是来自系统平台的。因为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为了便于联网查看和异地管理,网络连接成为必需功能。通常情况下,常规管理平台通常都会使用struts2等框架,但在网络安全界,Linux系统、struts2都爆出了众所周知的漏洞。虽然如此,但在安防领域,国内具有平台设计及研发能力的厂商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依然在上述平台上进行抄袭,即使创新也微乎其微,所以一旦主流平台产生漏洞,整个监控系统也会难以幸免,平台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平台企业需要保持技术更新的紧迫感,同时对网络犯罪保持警惕,且对犯罪技术和手段随时了解,这样的厂商才更具有竞争力。
在“互联网+”战略的指导下,国内安防平台厂商不仅要在软件的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更要提供从产品到应用再到管理和升级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中国安防产业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安全防护能力。
中国安防:您认为安防在互联网环境下,应该与互联网保持怎样的关系?
肖刚:“互联网+”势必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安防厂商要防范网络威胁,也要享受和利用网络互联互通带来的各种便利,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防范“互联网”网络威胁。诸如前文提到的,黑客攻击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应对成为安防企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张德江委员长表示:“今年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网络安全法,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对此,业内人士这样解读:“即将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将针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提供者,重点审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相信随着网络安全法和上述“互联网+”战略的推行,国内安防行业必然会呈现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
利用好互联网提供的“电商”平台。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推广,对于传统企业来讲,面对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是不进则退。安防企业是可以与电子商务和谐共生的,不过由于安防产品的特殊性,除了线上贸易,重点还需要解决线下问题。面对新的营销平台和大量的网络信息,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营销平台、如何创新营销模式,都值得安防企业进行探索。
中国安防:目前,企业在“互联网+”的风口下有什么新的发展模式?企业对该形式怀有怎样的态度?
肖刚:安防企业与IT互联网企业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进驻民用安防市场,占据互联网移动端的入口是近期的一个热点。不过虽然IT企业拥有广阔的线上渠道,但并不具备技术端硬件研发生产能力,他们要分羹智能安防市场就必须借助安防厂商的研发生产实力做支撑。
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蓝色星际产品线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目前已有针对渠道和中小企业的前端产品和移动终端产品,后续将逐步支持电商、线上交易等,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用户认知和产品易用性和安全性提升和融合的过程。
当然,并非所有的“互联网+安防”合作都能起到应有效果。目前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商业模式不清晰、技术限制及成功案例较少等诸多问题。希望未来,在网络安全法规不断完善的环境下,每个安防企业家善于突破传统格局的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全网营销,用完备的售后服务凸显品牌实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企业特质的互联网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安防:未来,为迎接“互联网+”的大势,您认为安防企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
肖刚:个人觉得,换个角度,在“互联网+”已成定局的时刻,考虑“安防+”似乎更有价值。“安防+”涉及到的技术含量高,技术跨度大,往往牵扯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4K、H.265等全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只有综合这些应用,未来的安防才能更兼容、更智能。
2015年伊始,蓝色星际推出了“星际云”产品,借助了微软在云计算与云存储方面的技术背景,整合自身安防应用及流媒体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前端——云端——应用端”的整体云视频、云存储、云共享、云备份的解决方案。“星际云”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云控制及应用入口,对于一般项目用户而言(如便利店、幼儿园),用户只需购买蓝色星际IPC或视频盒子,租用蓝色星际的云服务,即可实现一套灵活的云系统;对于专业用户(如金融、公检法等),用户可以组建自己的私有云,也可采用公有云,通过蓝色星际云平台对外提供统一的视频监控及云应用。笔者认为未来“安防”后面“+”的内容会更丰富,带来的行业改变也将不可估量。
中国安防:蓝色星际在微博、微信、微站上走在行业的前列,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与发展,企业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同行分享?
肖刚:2015年初,一向在品牌推广和传播上善于创新的蓝色星际再次走在了业界前列,正式推出自己的“微站”,这是企业继微博、微信后,推出的自己第三微面孔。此后,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及时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还能通过“微站”更为方便快捷的了解公司各种最新产品及企业动态。
其实,微博、微信、微站就是粉丝经济,企业通过自媒体的思维带动粉丝经济,真正的把那些潜在的用户激活为有效粉丝,通过和有效粉丝的互动,发展为活跃粉丝,从活跃粉丝中会涌现一批核心粉丝,而这些核心粉丝就是真正最具价值的粉丝经济。核心粉丝就是传播力,粉丝会通过他们的各种方式来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朋友来关注。当然,对于微站的上线,从另外一个角度昭示了移动互联已经开始全面融入安防行业,中国安防业也由此开始步入全新的移动传播时代。
在市场开拓方面,蓝色星际比较强调互联网突破传统格局的思维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全网营销,切入社会热点话题,获得高曝光率,注重粉丝积累,培养忠实客户,提升品牌粘性。另外,蓝色星际企业鼓励员工发散性思维,倡导差异化营销策略,比如投入精力打造微面孔传播渠道,善于运用品牌监测工具,发挥数据挖掘功效,实现精准营销和价值个性化的能力。这些,是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生存、发展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