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白云先生:生死荣辱—-中国人的第五课

2018-11-10 18:19 战略·谋略 ⁄ 共 6942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一、生

在正本清源系列的上一课《修齐治平:中国人的第四课》中,我们回答了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最基本的人生问题。还有比人生问题更基本也更深层的问题吗?那就是生死问题。本文我们来把生死问题说清楚。

通常很多人认为,生死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以至于他们认为,人一辈子,哪怕是用尽自己的一生,参透了生死问题,也是值得的。甚至认为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挑战,谁能弄明白生死问题,谁就能获得最高的成就,谁就能成为人类的导师,带领人们战胜精神痛苦。

白云先生:生死荣辱----中国人的第五课--求索阁

久而久之,人们就真的认为,生死问题是世界上最难的问题,认为人生最高的心智好奇心,最高的智慧,最大的挑战,最高的意义,就是参透生死。

真的是这样吗?生死真的很难弄明白吗?显然不是。因为在我们中国先贤们的典籍中,生死问题,只是一个极其简单极其初级的问题。简单到用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

“气聚为生,气散为死。”(《庄子》)

“得神者生,失神者死。”(《黄帝内经》)

不光人的生命如此,万物的生死,也都是如此。天下通于一气,气聚为生,气散为死。

又是什么力量,主宰着气的聚散,主宰着生命从生到死的进程呢?它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呢?这个答案也非常的简单。得神者生,失神者死。

关于生死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特别简单?我们中国的圣人,用十六个个字就把生死问题全部说清楚了。在过去的一分钟内,我们学宫的读者,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所有蛮夷猔教的创始人,先知,和导师们的总和。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不是这个问题本身有多难,而是很多人太笨。还是在过去的一分钟内,我们学宫的读者,心智层次,已经可以超过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人。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呢?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智力不足导致的。琢磨生死问题,把自己弄的痛苦不堪,终生寻死觅活,也没找到答案,最后和这个问题本身同归于尽,并美其名曰为解脱。所谓解脱,其实就是笨死了嘛。

孔子把这类能把自己笨死的人的笨法,称之为思而不学则罔。花一辈子去琢磨生死问题这么初级的问题,还弄不明白,有圣贤书不学,有现成的答案也不去学习,却去一辈子和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困惑纠缠鏖战。这都是思而不学则罔的傻瓜做法。

这种人除了笨死,不可能有其他的出路。他们笨死了,还理直气壮的说自己的一生很圆满。一个人笨到都不开窍,活得就像一个球一样,他的一生当然是圆滚滚的了。

对生死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生死的态度。我们中国人认为,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人间的喜事那么多,但是有一件喜事是所有喜事里面最大的喜事,那就是生孩子。结婚也是很重大的喜事。为什么结婚的喜庆意义很重大呢?因为结婚了马上就可以生娃了。可见,婚姻的喜庆,是建立在创造生命这件事之上的。

男人和女人,是两团聚合起来的气。现代的异端邪说认为,生物的配对是为了爱情,这是因果倒置。因为爱情这种心理上的欢愉,只是对阴阳二气相吸引相契合的确认,以及所引出的后果和现象,而不是两气相合的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中国人把自己的生命,当成是对父辈生命的延续,把死亡当成是回家。对生的庆祝,对死的哀悼,这是一种建立在对生死充分理解之上的礼节。感谢天地让我生,告慰天地带我回家。

为什么中国人对生死如此达观呢?因为我们能理解的事物,就不会恐惧它,而是会安顺的对待它。这种安顺的态度,便是庄子所说的安时而处顺。生死都只是自然之理,所以它来的时候就来,走的时候就走。如果对待生死,达观到了这种地步,就是庄子所说的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的真人境界。

生死可怕吗?如果理解了生死,它一点都不可怕。如果不理解生死,它才会可怕。

和人类相比,动物每天活着都非常艰辛,不停的寻找食物,不停的摄食。攒够了营养,才敢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发情一次,找个对象生育后代。人对婚配所产生的那么多不恰当的幻觉,大概都是因为食物来的太容易了,不够珍惜每一次发情和生育后代的机会,并把最重要的事情当成生活娱乐的副产品。甚至会把生育当成是为经济活动服务的附庸活动。

可见,现代的人,已经很少有人还能理解生命了。不仅西方的生物学回答不了生命到底是什么,西方的“医学”回答不了生命是什么。整个西方“科学”连生命是什么这么基础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可见,现代人所谓的西方科学,是多么的虚妄。

这种对生命的绝对无知状态,导致了当代人对生命的无条件恐惧。人总是会恐惧不理解的事物。由无知导致的恐惧,又进一步支配了人的精神活动。这种恐惧,在现代生活中,主要的表现为,对普遍生命的无条件绝对敬畏。和它的另一种反面表现——对生命的极端践踏。

我们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怎么烹饪,这是由自然之理来规定的。因为人是一团聚合的气,所以我们吃什么,本质上也是吃的食物的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气,就要从食物中摄入什么样的气。我们的圣人们,把食物按照气的性味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的时令,身体不同的状况,每天体内气的流注,来安排饮食。

因为对生命的无知,以至于我们现在的人,根本不懂怎么来吃。他们不是按照自然规定的法则来摄食。而是根据某个很荒谬虚妄的人定的法则来摄食。美其名曰,敬畏生命。美其名曰,戒律。比如不能吃肉,素食主义,比如不能吃狗肉,不能吃猪肉。这是非常虚妄的规定。人一旦遵循了这种人为规定的虚妄的法则来生活,严格的说,他就已经不再是人了。

同样,对生命的践踏,人为的决定谁可以生,谁不能生,也是一种虚妄。过分的敬畏,和过分的践踏,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都不能顺应自然之理。

人之所以是人,第一要理解本质,能理解生命是怎么来的。第二,是能保持机能,能够遵循自然的法则来生活。第三是要保持正确,不断的矫正虚妄错误的生活方式,重新回到正确的法则上面来。

一言以蔽之,对于任何生物而言,天地之间必须得有个道。如果天下没有了这个道,那么万物就如同生活失去了准衡,如同失去了太阳。人怎么可能忍受被人拿掉方向和准则,拿掉自己头顶的太阳呢?没有了规则,生命也必然会永恒地消失。

所以对于人而言,法则保存是第一要义;族类保存是第二要义;自我保存是第三要义。

为什么像岳飞这样的人,我们的民族要这么崇敬他呢?因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仁人君子的这三大捍卫。捍卫天下之道,捍卫族类保存。甚至为了捍卫道义和族群,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综上可知,我们中国人,对生的评价,是以自然之道来作为判准的。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敬畏。而是,合乎道义的生命才是值得尊崇的,不合乎道义的生命,则是要被唾弃的。

如果人类丧失了对自然之理的捍卫,对生命之义的捍卫,人是不配生存在地球上的。

二、死

说完了生,我们接着说死。现在的人,对死亡充满了根本性的误解。流俗的两大误解,一个是宣扬人生除死无大事,另一个是宣扬死者为大。

这两种说法,都是异端邪说。

生是开始,死是终结。就好比做一件事一样,做的好,做完了,大家给个好评。做的不好,大家给一个恶评。

一群人盖一栋房子,房子盖的好竣工了,大家交口称赞。房子盖的不好,大家肯定说盖的太烂了。连皇帝死了,人们也要根据他一生的作为,给他做出褒谥或者恶谥。

万事万物,都得有一套准则,这套准则,只能是自然之理,否则宇宙就会瞬间停止运转。遵循规则的,则是善,不遵循准则的则是恶。也就是流俗所谓的道德。自然之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理。道德的起源,是来自于天理。

失去了道德的评判,人们的生活就会失去法则,就不能从善去恶。连什么对自己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都不分,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结果很悲惨。等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恶劣的道德环境中,那么等待着人类的,一定是集体灭绝。

为什么会有“人生除死无大事”这种流俗的观念呢?因为首先是对生的无知,导致自己活不好,没有方向没有法则的人生,怎么可能活的好呢。就好比,没有路标也没有道路的车,怎么可能开的好呢。既然活不好,就肯定也死不好。而按照生命的自我设定,人死的时候一定得要进行评判的。怎么办呢?这些被自己的无知折磨得极其痛苦的人,只好跳过生的环节,直接作弊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打分。

就如同一群差到极点的差生,人生的考卷一道题都不会做。而在临终之前,又一定得交作业。因为一道题都答不出来,于是,他们答题的环节,变成了一片空白。他们关于考试的这件事,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环节:死的时候交卷子。

一题都答不出来,又必须得交卷子,可想而知,这种人会有多么的焦虑,又被这种焦虑折磨得有多么的痛苦。这样的一群人,为了舒缓自己的痛苦,便交头接耳的交流,哎呀呀,一道题都不会做,等交卷子怎么办呢,他们从头到尾一直谈论着这件事,也只能谈论着这件事。对于这样的无知学生,他们的确除了交卷子的那一刻,其他的什么事也没有了。这便是他们所谓的“人生除死无大事”。

不知道生,不知道死,不知道善,不知道恶。终其一生,因为极度的无知,只能靠着一个又一个错误的答案指导自己,并终生活在虚妄和谎言中,除了疯狂和痛苦不能再感受更高的事物。这种精神状态,用西方人自己的话来说,叫做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质就是无知。它源于无知,也归于无知。

任何生命,不管它做了什么事,都要无条件不加判别的一视同仁,都要绝对的予以敬畏。无论什么生命,在它死的时候,都要无条件不加判别一视同仁,给予绝对的尊重,这都是虚无主义。

人为什么不能判定一个人生死的善恶状态?是因为它无知。一个一道题都答不出来的傻子,他显然不可能具备给别人的考卷打分的心智。

当所有的人都丧失了最基本的心智,大家都变成了零分生命,都丧失了评价生死的能力。那么千言万语就汇成了一句话:死者为大。

这是何等的虚妄,何等的无知。而这种群体性的无知,已经蔓延到了可怕的地步。一切都无知到了可怕的地步,一切都无意义到了可怕的地步。

三、荣

我们和别人打交道。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判断对方的形象气质。这个人长的真好,或者这个人长的真丑。第一印象先判断对方长的好还是长的丑,表面上看,是一种审美本能,深层次里讲,本质上依然是道德本能。

万物都是道生德蓄,生命都是一团聚合的气。这个气为什么聚合成这样,而不是聚合成那样,原因是什么?

一个人的长的好不好,是看五官。五官是什么呢?它是五脏的使者,五脏的外现。五官好不好看,取决于五脏之气是不是和顺。五脏之气是不是和顺,它取决于这个人过去无数代先祖所聚合之气的历史总和。

可见,以貌取人并不是没有道理。当一个人丑到了极限,就好比他已经是考了零分了,他的孩子又没法考负分,因为试卷上没有负分。他的孩子蒙对了几道题,气的品质又上升了,就会长的好看一些。跟股票触底反弹的道理类似。于是,一些好事者宣扬有异象者必有异能,异能者必然有异象,还把我们的古代圣贤都画得龇牙咧嘴的,这是歪理邪说。

根据我们上面的理论,归根到底,这个宇宙还是由长的好看的人来统治的。长的难看还特别有能力的人,只是很少数的个个别现象。好比说,一个市场的总市值是由大盘股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触底反弹的垃圾股来决定的。

这些道理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要像长的好看,靠整容是没用的。首先得合乎自然法则来生活,其次要养好自己的精气。最后才会表现在自己的脸上,让自己容光焕发,也就是俗称的长的好看。如果这辈子生下来就不好看,这得怪自己的父母。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补救,如果一直修养自己的德行,还是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看的。

它还说明,一个人如果老做缺德事,会变得越来越难看,大自然惩罚它,会让他的后代也会变得越来越难看。丑到找不到对象,就会自然灭绝,淘汰掉这种劣化的种。

单从一张脸,我们就可以研究出来这么多的深刻道理,可见,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多么的深不可测。虽然我们遗忘了自己的文化,但是我们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中,依然可以看出来了我们的文化,如同藏在体肤之下的地下河流一样在照常奔腾不息。

和人打交道,看完脸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看本事。我们通常问别人,第一句话是这样问的,你家是哪里,叫什么名字?大家可能以为只是随口一问,实际上,这背后的文化本能,也是深不可测。

黄帝赐百家姓那天起,我们所有有姓的炎黄子孙,都是有封土的贵族后代。百家姓的姓氏,对应的是封土,其中大多数都是黄帝的子孙和亲戚。没有姓氏和封土的,则是蛮夷战俘罪人这样的贱籍。姓氏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我们现在的人,随随便便就乱改奇怪的姓,或者取个洋名,这是自贬为贱籍,数典忘祖的极致。

以前我们对待外国人,也就是蛮夷,是不准他们私自脱离贱籍改汉姓的,抓到了会被判重罪。如果他真的立了大功,才会赐姓为汉姓。

问一个人家在哪里,再问一下姓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人,他的先祖在黄帝赐百家姓那一代,做过什么功勋,有什么样的能力。然后再根据这个人的先祖的能力大小,来看他的种好不好,根据他的种好不好,来判断这个人几十代之后的后代,本事的大小。

为啥我们文化里认为人生的最高成就的体现,就是光宗耀祖呢?因为最开始赐姓的那代人,几乎都是能考满分的贤人英才,立下了绝世功勋,才给封土赐姓的。后来后代不争气,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终于有一天,祖坟冒青烟了,几十代后又有一个人建功立业考了满分。他得多激动啊,赶紧的跑到祖坟上告诉祖先,祖宗在上,你的后代某某某又考了一百分。

先看脸,再看族谱。然后对照一下,发现这个人长的还不赖,本事还不错,认为他没给他的祖先减分,我们会评价说,这个人不错,一表人才。如果他还能拉高自己祖先历代历史上的平均水平,那就是大事件了,得立祠堂,还得在族谱上大书特书,成为族群繁衍的新明灯。

我们对生死的评价,生活得好的,是荣。反之则是辱。生死荣辱,贯穿在每一个人中国人生活种的点点滴滴中。这种源自生命本能和道德本能的力量,无形中在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与兴衰荣辱。

说完了荣,我们接着说辱。

四、辱

平时我们见别人做了缺德事,邪恶的事,会说他不要脸。说人不要脸,真的只是一句平淡无奇的羞辱人的话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这背后的学问太大了。

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道理,人只是一团聚合的气,人长的好看还是不好看,取决于历史上自己的祖祖辈辈的气的聚合品质的历史总和。如果自己这辈子不顺应天理来生活,老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那么他的气就会长坏,自己活着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变丑。

自己变丑了,自己生的孩子也会变丑。如果自己的孩子也不好好生活,他的子孙也会持续的变丑。一直到丑到找不到对象,自然绝户。对于不听话的人,大自然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报应。真正的报应是指这件事,而不是指听不听要饭团伙的话,才会招报应。

《汉书·成帝纪》:“朕亲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可见,报应之说,是中国文化术语,跟印度要饭文化,毫无关系。

除了不要脸这句骂人话,更严重的一句话是说人是不肖子孙。首先,脸长的没有自己的先人好看。其次,才德不如他的先人贤俊。

骂人是不肖子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呢?意思是一句严重的警告,再这样的不争气下去,存在灭种的危险。长的一代比一代丑,本事一代比一代差,吃饭都吃不上,不灭绝等啥呢。

比不肖子孙更严重的警告是什么呢?是说一个人没种。都没种了,还怎么传续自己的香火呢。在古代要是骂人没种,说别人就要断子绝孙了,这肯定是要结仇的。

说人家没种,对方肯定不服气,我怎么就没种了呢。这边就接着说了,你不如你的先人,种变孬了嘛。也就是孬种啦。对方一听孬种这俩字,杀人的心都有了。这时候还没完,这边继续说,你知道你的种是怎么变孬的吗?你祖先的种是很好的,我猜啊,你之所以会变成孬种,是因为你母亲勾引了蛮夷禽兽的野男人,生下了你,因为种杂了,所以才变孬的。

到了杂种这个词,基本上就是最狠毒的词了。只是现在的人没文化,把杂种重新换了个说法叫混血儿。还认为混血儿是个好东西。真是把他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光了,愧对列祖列宗。

如果一个很坏的坏人死了,古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根本不会在不明就里的在朋友圈点蜡烛发爱心,而是先评价这个人一生的所作所为,如果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民族的人,大家就会说,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如果是一个卑鄙的坏人死了,大家会拍手称快普天同庆地说,老天爷终于睁眼了,老天爷终于找到他了。这种坏人要是一天能死一百个多好啊。

好人虽然死了,大家世世代代都不会遗忘他,每年都要纪念他,让他万古流芳下去,成为整个民族的楷模和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习他。如果是个大奸大恶的坏人死了,大家会让他遗臭万年,还要给他立个跪像,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都唾弃他,更要警示子孙不能学习这种作为反面教材的杂种败类。

反观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全然的丧失了对生死荣辱的认知。很多人,都在毫无知觉地干着不要脸的事。而那些奸邪的坏人死了,非但不去庆祝,还要像哀悼好人那样的哀悼他们,还要给他们点蜡烛在线守孝。看这阵仗,要是秦桧死在今天,可能他收到的蜡烛比岳飞还要多吧。

孔子说那些可怜的画地为牢的糊涂虫是思而不学则罔。而现在的人,则是连思都懒得思了,沦为没头没脑的糊涂虫。这样的群体性的糊涂虫式人生,他的生命,难道不是枉来一遭吗,和从来没活过,有什么区别吗?

明白了生死荣辱,才能知道怎样的活法是好的,怎样的活法是不好的,才能战胜虚妄,才能过好这一生。才能成为一个明白是非善恶的人,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心智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民族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万古流芳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大写的人,没有白活一场的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至道学宫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白云先生:亲近圣贤绝学,远离野鸡国学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