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诗铸: 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博士生培养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为好,很多问题要一块商量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对发展学校的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我个人来说,我的所有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培养训练研究生开始做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培养了大约80个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博士后12—13个,硕士生15—16个,其他都是博士生;我所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有博士生参加。博士生是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校科研的一支主要力量。
我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我基本是按这三方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我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我们主要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摩擦学涉及机器中的摩擦、磨损、润滑理论。我们所做的课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基金,也有一部分是横向题目。博士生区别于硕士生的最关键一点是要做创造性工作。所谓创造性,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我一直跟学生讲,博十生跟硕士生的差别不在工作量,你可以做出两个硕士学位论文,但并不是博士学位论文。不是工作量加大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了。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要求不同。博士生必须做创造性工作,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可能是理论上的创新,有可能是实验方法创新,或者是揭示了一个新的现象。总而言之,你的工作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你得到的新结论是对学科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一点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博士论文发表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是突出的反映,因此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要特别注意“能不能做出比较前沿的工作”,这是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明确以后,他自己会按这个方向去做。
第二点要有科学性,作风上要扎实。我们是搞工程科学的,工程科学实践性很强,所以,我培养的研究生都是理论和实验都要做的,其中有的学生以理论计算为主,但必须有实验验证;有的可能是实验为主,比如摩擦题目,做了很多现象,发现具有很多规律,但最后一定要有理论分析,必须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来解释。理论和实验都要,这很重要。我看有的学生,有些题目,有些搞软件的,三、四年时间在计算机前面培养的学生,我觉得这种软件应该经得起实践考验。大家到我实验室去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是做实验的,而且实验台都是自己做的。这点对工科学生特别重要;当然各个学科不太一样,至少我们学科必须要求学生这样做。提出的理论要有个验证,若做不到全面验证,也要验证一部分。
我们曾经为解决某个润滑问题搞了个数值解,但其中的一部分要加以验证。对工科学生而言,全面培养十分重要。
我曾经碰到一个学生,他拿出的实验数据很凌乱,我觉得实际现象的结果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说:你的数据不行,不能答辩,要重新做实验。学生很快给了我一个结果,学生自己把数据搞得很光滑、我仔细一查发现他自己编造了虚假数据,我一直没让他毕业,所以培养学生严格的作风,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同时也要树立作为教师的威信,树立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是论文质量高不高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论文工作的完整性。我们现在培养研究生的通病就是“雨过地皮湿”,即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把它叫做丰产不丰收。费了很大劲,没把问题解决彻底。我一再给学生讲伤十指不如断一指。我把问题定的比较窄,但是内容比较全,这方面我有要求,下任务书时就写清楚。比如学生费很大劲搞了物理模型、编了程序,搞了算例,很多学生搞了两个算例,就到此为止。这并没有达到目的。题目很大,一、两个算例,没有做彻底。我要求他必须找出规律,揭示现象、找出规律以及理论分析等都要做,规律的机理解释都要做全。比如一个现象,发现参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规律性的实验,但必须还要提出机理,搞清楚作用机制在什么地方,最后再定量描述,我要求学生做的比较完整。这样才能使这个项目做的比较深入。这往往是学生很不耐烦的,因为学生喜欢做粗浅的工作,做了摩擦,做了一点曲线,就马上提出要去做磨损。我说你不要做磨损,要接着做摩擦,把摩擦做出规律来,再解释清楚,并描述它。在如何做学位论文方面我有些经验教训。我自己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时,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结果投了两次都被退回来了。人家解释说这个问题你没
是我对学生做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何保证这个要求?我通常是下指令。有的学生非常大的毛病就是做着做着,哪儿能逃掉就逃掉,迎着困难不愿上,结果他走着走着就走到歪路上去了。因为我们培养过程中间有阶段检查环节,所以,我下指标,你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答辩。
另外,我觉得年轻人可塑性很大,特别是青年学生。我总跟他们说,你们既然花了三、四年时光把美好的青春用在这里,你就要想办法做出成果来。松一松就过去了,紧一紧他就提高了水平。有好多学生不报我的研究生,因为我严格。但报了我的研究生学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招的研究生中有的是为了科学事业献身,有这个劲头。但也有的是想拿个文凭就拉倒,他就愿意报那样的导师,弄个软件,而实验的、工程的就很少。有的来了就想早点走。学生可塑性大,你给他讲道理,还是能做到的。举几个例子,我培养过的研究生中还是有几个拔尖的。我1981年刚从英国回来时开始带第一个博士生。那时我才是个副教授,没资格招博士生,金国藩先生是正导师,我做副导师。这个学生做了个前沿的题目,国外还没解决的。当时“四人帮”刚被打倒,清华连实验台也没有,那时计算方法不多,计算机是穿纸带,数值计算根本无法弄,做到零点几微米油膜,在很小区域的变形场,这在当时是前沿的课题。我把在英国编的程序带回来,按我的计算方法,实验台请别人给准备,这个学生确实把这个问题突破了,做出来了。这是我们国家至少我知道是机械学方面的第一个博士。还有一个研究生,他没上过大学,老三届的,完全靠自学,硕士毕业于别的学校,后来学生,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这不是学生的问题,3个被处理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态度问题,你给他工作他不能按时完成,多次警告、做思想工作都不行。另2个学生答辩后缓授学位。其中1个学生实验做得不够,找参考书中别人的数据填在里面,我认为这不是你的工作,等于是文献综述,当然有你的一些实验。我当时允许他答辩,半年再补充一些实验。还有个学生他工作很努力,出了很多成果,七机部还转让这个成果,但是他的论文写得太差,文字水平太差,写东西写不清楚。我认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博士毕业,做个学术带头人,写点东西,这么差怎么行?结果,这个学生先答辩,但缓授学位。我给他半年时间,学点语文,把论文好好改改。先毕业不影响工作和工资,我还跟别人单位说了,水平是够的。半年以后拿出一个论文很象样子,我还怀疑是否是他写的,怀疑是他爱人帮着写的,于是拿段文字、参考文献的摘录等等进行考察,确定的确是他写的,说明他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做了,我的学生吊儿郎当的不是太多。我觉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严格要求。年轻人容易满足,你提出高标准,他还是能够达到的,他们的可塑性较大。还有个问题,研究生培养团队精神比较重要。我手下摊子比较大,下面有好几个组。我们有博士生、硕士生(硕士这种模式是我从英国学来的,这种方式很重要。研究生要培养团队精神,光靠老师进行个别谈话还不够。另外,要养成一个习惯,也是我从英国学来的,我的导师是个老头子,如果没有数据你就别去找他,他根本不理你,我现在的原则就是no result no talk,没有结果不要找我。学生要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什么事,他的程序问题,遇到这样问题找你,别理他,这是他自己的事。我是把握方向的,我提出要求,这是我的事,你有问题找你的同学去。让他们之间去讨论,我觉得一定得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要靠自己,这个思想要明确。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我指导研究生,我下面还有几个教授,也是导师,我靠这样几个方式,一个是我做学术报告,一学期两、三次,引导大家向前走,讲我们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展,有什么前沿问题。用做学术报告的方式引导大家做。另外,我还做了一些研究方法报告,比如:怎样写论文,怎样发表论文,包括哪些杂志,讲的比较具体,全实验室的人都听。关于研究方法我也做过报告。另外,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是很费劲的事,预答辩也很重要。研究生培养是很花钱的,发表论文需要钱,开会需要钱,但还是要支持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