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如山似海,倾一生精力也只能读完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不知身处何方,脚踏何地,才能观察到事物乃至社会问题的真实图景。书多得读不完,现象多得观察不过来,如何实现两者的最优搭配则关系到我们生命的价值实现效率,关系到我们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多远,钻多深。毕竟,我们的生命太有限,而且我们还想在工作之余,适当留出些时间让我们享受多彩的生活。
正如自然科学研究者需要在既有的研究文献与试验尝试之间平衡一样,社会科学研究者也需要在茫茫文海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认知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平衡不仅是艺术,而且是科学。首先,一定的文献积累,尤其是基本理论的积累是必要的,这一点恐怕没有任何疑问。但基本理论的初次积累到什么程度为限?我的一个判断标准是,如果某类研究在某一个大的进路中已经进展缓慢,出来的成果大多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异”,那么我想这个时候我的侧重点就会发生转移——带着既有的理论“枷锁”去观察、碰撞现实的世界,我之所以说理论是“枷锁”,是要警醒自己要以开放的心态和理论的宽容心去认识社会、认识真实的世界。当然,这种转向应该是有目的的,有基本目标的,是前一阶段理论思考的自然延续。如果现实的观察给你解释理论上的谜团提供了灵感,如果现实的观察冲击着既有的理论解释,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能较好地解释现实的世界,那么创新的种子就很可能已经开始萌芽了。有些种子可能马上破土而出,但有些种子还需要施加一些养料,这里的养料指的是,在观察中你感觉到引入新的理论框架以弥补原有理论框架的不足,这时,你就需要带着疑问和期望,重新回到文献中去,这时读的是作为新养料的新文献。这样恐怕就离所谓的“原创”不远了。
另外,这里说的调研不是说找找数据,走马观花考察一下,而是要下功夫从多个相关层面深入访谈和观察,倾听各个方面的声音,从而得出一个模糊的社会关系链条或网络,然后利用自身既有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象“猜谜语,走迷宫”一样,把真实的关系图景明明白白地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点浅显的心得对文科、理工科的朋友们都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