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扩招,再扩招。在本科生严重泛滥的今天,研究生招生也高举扩招的大旗,在注重数量的中国,质量永远被排在第二位。
近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醒目的标题--广州286个本科生、研究生竞争13个环卫职位。可笑的是该文的编辑还认为这是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善,工作待遇的提升,市民意识的提高,才使得环卫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研究生争相抢夺的“香饽饽”。这位编辑估计也是大学扩招培养出来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可以把大学生就业难写成在社会主义的阳光普照下,连环工也体现出了其惊人的潜在价值。真是有点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味道。
我不否认我也沾了研究生扩招的光,应该说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我常常可以占用学习的时间来玩游戏,看电影,上网冲浪,我讨厌那种读死书的人,可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却造就了我周围不少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人。可悲的是这些人也许能在考试中轻松考高分,能在本科毕业后顺利保研,但是你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出来后又能怎么样呢,你终究要考虑你的吃饭问题,企业老总可能会看重你的文凭,但是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可是这些人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能倒背如流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几乎是空白,所以才会屡屡发生研究生因为就业压力而轻生的事件。
其实研究生就业压力大跟自己自身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我觉得归根究底还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所造成。盲目的扩招造成研究生的素质普遍下降,想想我考研只连续复习了大概两个月左右,就那么轻松考上了,我在这里不是想证明我强,只是想说明研究生的门槛现在越来越低了。听我们数据库老师说他90年代读研时,一个年级才9个研究生,人家还是从大名鼎鼎的华中理工出来的。想现在我们一个年级都160多个了,难怪开学注册时,那个负责盖章的大婶还感慨到,你们计算机的研究生可真多啊!我只能苦笑作为回答了。
开学后,我们研究生的课程甚至比很多本科生还多。那些所谓的博导,教授的课,感觉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有位博导居然一个晚上上四节课,乖乖,一个学期的课他五次就上完了,你想想晚上连上四节课是什么滋味,而且他老人家讲课又是深入深出,当大家都还在云里雾里时,却不知斯人已称此课结矣。可怜我甚至连这门课的名字都还没记牢,转眼间就眼瞅着要考试了,弄得现在每天要背书包去自习,真是比本科时还凄惨。
我并不是有意想揭研究生的短,其实我们研究生也挺不容易的,看着本科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同学在面前炫耀这个月领到的米米又是多少,而自己却只有伸长脖子期盼着老板那微薄的生活津贴,而且一般还只有项目多的老板才有的发,那些没津贴发的同学只有想法设法去外面兼职来养家糊口了.去外面兼职无疑都是做一些简单而又繁琐的工作,譬如做网站,当家教之类.很多人都因为把时间都花在兼职工作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学业,导致研究生三年什么都没学到,完全就只是多混了张文凭,出来后还竞争不过那些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们.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研究生都是眼高手低,盲目地轻视一些基层工作,总认为自己这么高的学历,应该是管理者才对,殊不知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我的一个已经工作了的同学告诉我,他公司最近招了一个研究生,刚一进来时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可是两周下来公司分配给他的任务一个都没完成,他给的理由是最近忙着做其他事去了,没时间完成任务.人事部经理忍无可忍了,直接就把他给开了.说真的,如果我是经理的话,不但要开了他,还要好好地奚落他一番,让他明白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能力不行的话一样被fire.
现在网上关于研究生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了,前天还看到清华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的新闻,同样也是因为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悲哀啊,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都为了工作的事自杀,可想而知现在其他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不过说真的,堂堂清华的研究生真的会找不到好的工作吗?还是难以找到他心目中的"好工作".还记得前些日子,在广东某所高校一周之内几名研究生相继走上不归路,由此可见当代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有多么的差,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让他们绝望,难道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吗?我真想问问这些轻生的研究生们,在你们结束生命之前,是否考虑到自己年迈的父母将来怎么办,他们含辛茹苦把你们拉扯成人,省吃俭用供你们上大学,正当他们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传来的却是自己子女归天的噩耗,对他们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所以研究生们,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吧,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为了我们可怜的父母们!
杨振宁在对比美国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后说,中国除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不如美国之外,在衡量大学成就的另外两个因素--本科教育和对社会的贡献上,都要远远超过美国。虽然我不大喜欢回国吃嫩草的老杨,但是对于他的这番话,我还是持赞同态度的.在清华不是盛行着这么一句话吗:一流的学士,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清华大学每年都将全国各地高考总分的前几名收入囊中,本科生能不一流吗?可是等他们本科一毕业,成绩优秀的要么直接去美国名校读研要么去跨国大公司高就,剩下成绩一般的才保本校的研,其他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则被外校考过来的学生给占了,所以在硕士生阶段,学生的整体素质肯定没有在本科生阶段的高,只能称之为二流了,同样硕士生毕业后又学校又流失了一批精英.博士生也就自然沦为了三流水平.
为什么国内那么多优秀的本科生伸长脖子想出国而不愿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呢?难道是他们一味重洋媚外的缘故吗?也许他们其中确实有觉得国外的月亮要比国内圆的,但是我相信他们大部分其实还是迫于无奈的,国内高校所营造的环境是很难让人静下来一心做研究的.看看各高校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吧,随处可见抄袭之处,有些几乎就是多篇已经被发表的论文的拼凑版,也难怪在这个连教授都理直气壮地剽窃人家成果的大环境中,研究生们更是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了.这样的高校环境是根本无法培养出一流研究生的.
研究生同本科生的最大差距就是体现在科研的能力上,研究生在攻读自己学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参与科研项目,要在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上,做出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这才是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可是一览现在国内的高校,真正能从事科研项目一线的在读研究生根本就是凤毛鳞角.大部分研究生说白了就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常常被指派去做一些相当弱智而又繁琐的事,本人就深受其害.
前几天导师有个项目要验收,可是详细设计还没完成,就要我们几个研一的去帮忙写文档,本来详细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是标准的软件开发过程是先完成详细设计再开始编码实现的,可是现在这个项目的编码都进行了好几年了,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写详细设计,而且我们对这个项目根本就不怎么了解,怎么写.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要做的只是从已经完成的代码中,把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提取出来加以说明.你想想那个项目大概有50多万行代码,要我们在短短十多天对那么多类进行提取说明,是件多么艰巨的事.最要命的是这种任务毫无技术含量,只要进行简单的ctrl+c和ctrl+v,再添几句象征性的说明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每天要你这样重复N次,是件多么痛苦的事,体力上的消耗暂且不说,精神上真是饱受煎熬,频临崩溃.
我敢说大部分在读研究生的处境还不如我,毕竟我们还是算间接参于了项目,很多研究生三年时间不要提做项目了,甚至还没见过导师几次面就毕业了.虽然说学习主要还是靠个人,但是完全要靠自己的话,读研究生又有什么用呢,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混张文凭吗?三年的时间如果只换来个文凭的话,我只能说你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