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间,九一一事件已经七周年,美国传媒的纪念回顾也几乎例行公事。可是很少有人承认这一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基地”(基地组织)组织及其在阿富汗的保护伞,正是美国自身一手催生:本-拉登·本拉登和塔利班上层领袖,当年都是里根政府大力支持来对付前苏联的“自由斗士”。而苏联入侵阿富汗,则是继续帝俄在百年前第一轮中亚“大博弈”中寻求印度洋暖水不冻港的梦想。
这一军事冒险最终导致苏联崩溃之后,新一轮“大博弈”随着美国企图控制里海和中亚石油资源的努力而迅速出现。华盛顿借着俄罗斯在耶尔辛时代的沉沦,全面蚕食俄国在中亚、里海、高加索等地的传统地盘,而终于导致了今年奥运期间的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战争,而揭开了“大博弈”的最新回合。
阿塞拜疆对美“变脸”
笔者曾经指出:克林顿政府在新一轮大博弈的最大成就——绕过俄罗斯和伊朗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罕(BTC)输油管线,如今受到俄罗斯在南奥塞梯驻军的直接威胁,迫使布什政府迅速派出美国石油利益的最高代表——切尼副总统前往有关国家活动。
尽管有华盛顿导演的“反俄统一战线”,莫斯科在“大博弈”的最新狠招的后果仍然接踵而来。首先便是切尼在访问BTC输油管线的起点——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时遭到的外交冷遇。
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父子王朝受到华盛顿多年扶植。1999年秋,BTC输油管线在美国主持下拍板,正是当时任阿国国家石油公司总裁的小阿利耶夫,对气急败坏赶来制止此事的俄罗斯副总理挖苦说:“您晚了一步,火车已经开走了。”
同一小阿利耶夫,如今在紧要关头却不“感恩图报”,反俄态度却是大幅度软化。《纽约时报》披露切尼恼羞成怒,居然拒绝出席阿塞拜疆为其举行的“国宴”。
其次便是继BTC输油管线建成之后在,华盛顿在“大博弈”的另一战略性大动作——Nabucco天然气管道线路计划,在南奥塞梯的硝烟中眼看要胎死腹中。
与BTC输油管线一样,Nabucco天然气管线计划的要旨,也是绕过俄罗斯和伊朗这两大“不友好国家”及其现有管线,而耗巨资新建通过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的更长管线,向欧洲等地输送里海和中亚的天然气。
路透社报道:南奥塞梯战争后,“格鲁吉亚能源走廊”的安全性遭到重大怀疑,威胁到欧美推动的这一计划。《纽约时报》引用的前美国国务院专家,则认为在俄国和伊朗的联手抵制下,Nabucco管线计划的胜算大幅下降。这一结果是“西方的重大失败”。
这是因为阿塞拜疆本身的天然气储藏有限,造价高昂的Nabucco计划要吸引国际财团投资,必须包括从土库曼斯坦跨过里海到阿塞拜疆的海底管道,以输送中亚的丰富天然气。在南奥塞梯战争后的新形势和莫斯科的怂恿下,伊朗援引与前苏联签订的有关条约规定里海为沿岸各国共管的国际海域,以损害环境为理由,在9月初正式反对修建这条跨海管道,使得Nabucco计划面临难以逾越的国际法障碍。
雪上加霜的是南奥塞梯战争后,阿塞拜疆对Nabucco计划的态度也急速变冷,反而与俄国国营天然气公司Gazprom商量合作,成为切尼在巴库拒绝出席“国宴”的一个诱因。
阿塞拜疆“变脸”,与莫斯科的军事和外交压力直接相关,特别是阿国有一块与南奥塞梯十分相似的Nagorno-Karabakh分离主义地区。格鲁吉亚战火后,俄国外交部宣布该地与南奥塞梯“有别”,既表明了莫斯科玩弄外交筹码的高度技巧,也迫使阿塞拜疆检讨向华盛顿一边倒政策,而回到某种“平衡外交”。
美被迫同伊朗“和平共处”
伊朗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阿利耶夫父子总统的姓,是“阿里”一名的斯拉夫化形式,揭示了阿塞拜疆作为前伊朗领土的什叶派传统。阿塞拜疆族裔的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因此颇有以“伊斯兰民主”为武器给阿利耶夫专制政权制造麻烦的能力。
美国以什么手段来对付新近在“大博弈”中的重大挫折?将是下一任总统的一个主要课题,但是若干端倪已经显现。这便是华盛顿针对伊朗的战争渲染明显降温,《华盛顿邮报》上新近还出现要与伊朗核计划“和平共处”的言论。
法国《费加罗报》今年夏季已经一针见血地断言:如果美国对伊朗动武导致油价暴涨,全球都要遭殃,只有俄国是唯一的赢家。
新近的发展,表明连布什政府也终于认识到:国际油价高涨,固然令美国石油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但却也是俄罗斯国力迅速恢复的关键。
有迹象表明,华盛顿打击莫斯科的长远战略之一,会是以各种手段来压低国际油价。最近一段时间来,尽管有战争动乱和飓风等等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却持续下降,甚至跌破100美元,未尝没有这一“新冷战”因素在内。
这一趋向如果持续,将是所有石油消费国的福音,也是北京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良机。
·于时语 北美从事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