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谁为谁狂:评点环球时事(2009年7月)

2009-07-31 22:07 战略·谋略 ⁄ 共 2429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之大,决定了中国必然面临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想一下子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必须要把问题分一下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些问题就像普通感冒,来势汹汹,但是却是可以自愈的,如果我们把精力放在对付这样的问题上,那就是自寻烦恼,比如个别中小国家对中国的不好态度,如果中国超越了美国,它们立即就会转换笑脸;
  有些问题看似紧张,却并不必立即进行回应,你放它一下子,他暴露的弱点就更多了,反而有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比如目前印度这种缺乏自信的高调,中国不必在言论层面高调回应之,中国放低声音多做实事,毕竟,打架的结果最终靠的是拳头的力量,而不是嘴巴的大小;
  有些问题看似很小,看似和风细雨,但是决不能忽视,因为有可能引发大的灾难,比如精神迷失与和平演变。

—————————————————————————–

● 系列169:巅峰跌落,齐国没落原因探究【评论】

  世界上从未有过一个永恒强大的政权,所以,但凡有崛起,就必会有没落。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齐国也是不能例外的。
  谁为谁狂在前面分析了齐桓公时代的齐国得以称霸的原因,在本文里,将与大家一起关注齐国从巅峰跌落的原因,希望可以对今天关注历史的我们有所启示。
  在谁为谁狂看来,齐国没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齐国的改革不够彻底,制约了齐国的进一步发展。
  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全方位的改革,这直接促成了齐国的迅速强大,为齐国日后长达数百年的强国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齐桓公之后,齐国虽然没有再能达到称霸诸侯的地步,但是却一直不失强国的地位,这在很大的程度归功于齐桓公时代所制定一系列适合齐国的各种基本国策。但是,这并不是说管仲主持的改革就是完美无暇的,一些改革的不彻底影响了齐国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整个齐桓公时代,齐国的军队永远是只设三个军的规模,而且拒绝从野人(可以理解为生活在郊野地带的国民)中征兵,限制了兵源的扩展,士兵的质量与数量方面均受到了制约,对于齐桓公的称霸政策而言,这显然是一个缺憾,在齐桓公的早期,三万齐军固然可以纵横天下无往而不胜,但是到了齐桓公的中晚期,各国的军力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与增加,齐军与之相比就不占什么优势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齐桓公中晚期所采取的绝大多数军事行动,基本都是要召集诸侯共同参与,这一方面是齐桓公为自己的行动增加正义的借口,另一方面也说明齐军的兵力不足,而齐国拒绝从野人中征兵的策略,将兵源限于国中的士这个阶层,同样也制约了齐军战斗力的提高。
  比如,齐国的土地改革不够彻底。“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是以取消公田与私田为前提的,但是这种土地政策并没有触及各种被分封到私人手里的土地,这种土地分封制度也一直保留着,虽然当时可以避免改革的阻力,保证了新土地政策的顺利推行,但是却日后埋下了隐患,土地越来越多的集中到少数权贵者手里,那么国家的收益就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齐国的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通过创立新的制度,适应新的情况,推动了齐国的大发展,但是,在齐桓公的中后期,这种创新就基本停止了,追究其原因,无非是齐国的国力大盛,就缺乏了继续改革的压力,而历史一直告诉我们,但凡是先进的东西,如果失去了创新,最终就会成为巨大的包袱,与时俱进只是四个字,但是要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的。
  第二、齐国的称霸策略存在问题。
  理想化的称霸策略虽然让齐桓公获得了道德上的高分,但是却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负担。齐国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是因为齐桓公采取务实主义的政策,而非鲁国的务虚主义,但是齐桓公在称霸策略的制定上面却存在着重大的失误。齐桓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导致他的称霸决策过于理想化,结果使得称霸成为一件对齐国造成重大负担的事情。我们不难看到,齐国本身从称霸中获得的实际利益有限,但是却付出巨大的投入,齐桓公为了维护一个霸主的虚名,一生都在忙于召集诸侯会盟,忙于处理诸侯纷争,忙于尊王攘夷,这些事情无不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出,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军事资源、外交资源,但是,带给齐国的实质利益回报却很少。
  谁为谁狂认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中最具有理想主义的一个霸主,其它的霸主的出发点多是为本国的利益服务,而齐桓公除了在称霸的最开始阶段更多考虑齐国本身的利益之外迅速掉入到一种自设的完美陷阱之中,他试图建立一种符合齐国利益的新型国际秩序,但是却没有考虑到齐国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错误地选择了要恢复西周时礼治秩序这样的一个模式,结果导致齐国的付出成为一个无底洞,无论是周王室还是大小诸侯国,遇到事情都要请齐国出面,而齐桓公的一生都在奔波于一些与齐国本身并无直接相关的事情上面,这样的一种称霸显然是无法长久下去的。我们分析齐桓公的称霸境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是“和谐”,他立志于要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方式—和平崛起,来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国际秩序,希望各个国家在同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状态下生存,本来这并不算是一种错误,但是,我们考虑在当时的现实,这种称霸的策略选择肯定是比“统一”的方式需要付出更加多的成本,齐国在当时虽然是超级大国,但不过是一个人口百万左右的国家,在没有及时扩大自己本身的力量的前提下要做春秋各国的警察,显然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最终统一六国的是秦而非齐了,显然,秦国的“统一”模式比齐国的“和谐”模式更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即便是统一意味着更加缺乏道德支持,更加血腥,笑到最后的,却是秦国,当然,统一模式的残酷所形成的巨大仇恨及利益帮派也导致了秦帝国实现统一之后缺乏真正稳定的基础,最终二世而亡,汉王朝的统治者吸引了秦亡的教训,花大力气实现了思想统一(独尊儒术),确保了国民的利益,这才得以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治久安的大一统帝国。
  第三、人才团队的断层。
  齐桓公时代的齐国得以称霸,重要原因是齐国采用了正确的人才政策,齐桓公重用了一批诸如管仲、隰朋、鲍叔牙这样的贤良人才,但是齐桓公过于安于现状,没有对于人才的更新或者说是换血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阅读各种史料就可以看出,齐桓公执政43年,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启用的基本就是同一拨人,当管仲、隰朋、鲍叔牙这些大臣相继先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国的人才真空导致的危机就显现了出来,小人当道,操弄权术,甚至导致齐桓公死后许久都没有人关注,优秀人才的断层必然导致庸人或奸人当道,这就直接影响了齐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齐国的称霸事业在齐桓公去世之后也就立即烟消云散了,无论后代的齐国的统治者如何努力,齐国再也达不到齐桓公时代的那种“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高度了。
  第四、外交政策不当,失去了重要盟友的支持。
  谁为谁狂分析齐桓公得以称霸一世的原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齐国得到了同样是大国的鲁国与宋国的支持,两国的两位国君鲁庄公、宋桓公两个人更可以称得上是齐桓公的铁杆支持者与追随者,两个人早期都品尝过齐桓公的厉害,被齐桓公数次击败,认识到了齐国的强大,所以对于齐桓公的支持可谓是死心塌地。齐国是超级大国,宋、鲁又是一流大国,三个国家结成一个集团自然可以所向披靡了,但不幸的是,宋桓公与鲁庄公却先齐桓公而去世,而齐桓公在外交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政策的不到位,导致鲁国与宋国的继任者对于齐国的支持打了折扣,所以就出现了宋国进攻曹国、鲁僖公灭掉项国这种后院起火的事情,齐国的称霸自然大受影响。
  第五、其它大国崛起相能削弱了齐国的影响力。
  春秋时期正是各个诸侯大国实力迅速增强的时候,齐桓公任用管仲做为总设计师推行各种改革,走到了各国的前面,所以齐国的国力最先强大起来,这在无意中也给其它诸侯国树立了一种榜样的作用,诸侯各国纷纷效仿,尤其是秦国、楚国与晋国这三个大国,他们面积不比齐国小,人口不比齐少,资源同样很丰富,一旦推行了改革,实力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齐国耗费国力风尘仆仆地四处维和救火的时候,这三个国家都在埋头发展本国的经济,悄悄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质扩张,将齐国的一些盟国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来,成就了它们各自的利益集团。我们说蛋糕基本就那么大了,如果别人切的块大了,齐国的影响力与势力范围自然就受到了限制,齐国一呼百应的局面因为其它大国的崛起而改变了。
  第六、齐桓公在继承人的选择方面留下了隐患。
  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制定了许多措施规范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甚至因为周王室及一些诸侯国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而采取军事行动,说明他能够认识到稳定的继承制度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他自己却并不能身体力行,没有及时做好接班人的指定与培养工作,这使得他在去世之后,多个儿子为了争得继承权展开斗争,齐国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政治动荡当中,这一场政治混乱持续多年,对齐国的国力造成了重大的打击,齐国的称霸事业因此而灰飞烟灭,再不复齐桓公时代的宏大,使得齐桓公的称霸成为了齐国历史上一段不可以复制的传奇。
  谁为谁狂为什么热衷于分析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地方政权的崛起与没落的原因,在于古齐国与今天的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的崛起不是西方的崛起,中国可以借助西方的有益之处,中国更应该向自己的历史学习,尊重历史的规律,借鉴历史的经验,汲取历史的教训,能够给今天我们看待中国的崛起提供一点启发,能够让中国少走些弯路,这就是谁为谁狂的最大期待,以此与国观的各位网友进行交流讨论。(谁为谁狂整理于2009年7月4日)

—————————————————————————–

呵呵,我承认,我十分喜欢看美国大片,特别是科幻片,乱说几点我的感想:
  第一,在世界之上,并非所有的强者文化都会受推崇,但是弱者的文化是肯定无法获得传播的;
  第二,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有虚荣心,都会回避难堪的时代而反复提及让自己扬眉吐气的时代.美国的电影喜欢关注未来,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历史,也就无从关注历史,而美国在现实中找不到对手,无须向任何国家证明美国的现在是强大的,所以,他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未来,转向外星人,这与印度不同,印度也关注未来,原因则恰好与美国相反,印度实在无法将现在拿得出手,不连续的历史让现代印度人也难有值得骄傲之处,那么,除了YY未来,印度就难有什么选择,再加上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实在不是我辈所能理解,人家认为几万年也不过一瞬,所以YY未来在他们看来就好像在说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关于中日韩关注的不同,也可以同样理解:)
  第三,美国大片之所以盛行,有几个要素:
  1)剧情简单容易理解.许多美国大片一句话就可以介绍完,一部美国大片的剧本可能几页纸就搞定.比如陨石要撞地球,"英雄的"美国人提前撞了陨石.比如,地球不转了,"英雄的"美国人钻进地球让它转了.一艘大船沉了,一对偷情男女完成了一次悲壮的爱情.看这样的片,不必费脑思考,不同思维方式的人都可以看懂,所以受众面广大.
  2)投入巨大制作精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演员,如果让中国来拍,效果必然是可想而知的,重要的原因在于投资规模,在于拍摄制作技术的差异.所以,我们看美国大片,感受的是剧情的冲击,而看中国大片,则是感受寻找BUG的乐趣:)
  3)美国的虚伪价值观具有煽动性.美国具有双重标准,美国电影中,往往充满了人性与救世主的色彩,同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这往往是观众乐于接受的.而中国的电影则往往搞高大全,充满说教,以至于四五代们为了取悦西方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

  看待中国的银行坏账,不能只看到由贪腐及官僚体系低能造成的原因,还要考虑解决其它原因,比如,一个穷县城,要修一条路,财政没有钱,只能银行贷款,最终路修好了,却没有还贷能力,就成了坏帐,中国为什么农业银行的坏帐最高,就是因为农业银行的网点多在农村地区,大量的贷款无法及时回笼,最终就成了坏帐.所以,中国的银行坏帐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导致的一种结果,有一定的客观性.我们在嘲笑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应该明白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要实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导致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问题出现,就比如我们今天看待中国的收费公路,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还上贷款之后仍收费),但是,如果不采取收费模式,中国根本不可能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修路,如果要修,那就必然导致银行坏帐或者政府赤字.
  至于最近的股市与楼市再次泡沫化,可以肯定是银行资金大笔进入,再还有传统企业因为不景气将生产资金投到了金融业及楼市,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但是,却是保增长的一种方式,两害相比取其轻,如果在经济危机下楼市与股市继续大幅下跌,容易导致更大的危机出现,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希望在三千点进入股市的网友小心,希望在此时投资楼市的网友小心,只能是如此说了.

—————————————————————————–

● 系列170:三思而后行,谁为谁狂对于最近事件的看法【评论】

 
  最近所发生的事件,就不去详述内容了,只想说点个人的看法。
  谁为谁狂认为,在中国成长的过程当中,面临着两个巨大的挑战:一个是内部的挑战,内部的挑战是指贫富分化、官僚贪腐这些行为导致人民产生意见,这些事情也当前中国群体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外部的挑战,外部的挑战是指一些西方强国不乐于见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威胁到他们对世界的作威作福的权利,对于中国采取种种干扰牵制遏制措施,力图中止中国的发展趋势。
  我们想想新中国建国这六十年的经历,西方的一些强权曾经试图从外部打击中国,但是没有得逞,后来,他们采取措施,试图从内部搞乱中国,他们先是用所谓的民主自由搞和平演变,最终我们看清那些精英分子的嘴脸,后来,他们又在反对自身遇到的恐怖主义的同时,鼓动策划中国的恐怖主义行动,试图在中国的民族问题上制造事端,制造中国的民族对立,以达到其分裂中国遏制中国的目的。
  但是,我看到的只是他们的无能与虚弱,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在制造中国的民族冲突方面下功夫,也就是说,他们要想搞乱中国,却不得不一步步偏离最有可能导致中国分裂的方向,中国要被分裂,就需要主体民族内部的分裂,如果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数民族都是团结的,没有人可以分裂中国,那些闹事者骚乱者只能让真正热爱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更加团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国家败类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对于中国的每一个爱国者而言,我们不需要这个国家的所有的人都能团结起来,只需要所有的爱国的人们团结起来,中国就可以战胜一切灾难,战胜一切对手,
  因此,谁为谁狂看新疆骚乱,这是一种外部挑战与内部挑战特征结合起来的事件,险恶的敌人在外部鼓动中国内部的国家败类闹事,它们自知仅凭自力的力量无法搞乱中国,所以它们最希望的是点燃中国国内民族间的仇恨,进而让整个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对立与民族冲突当中,如果我们让愤怒迷住了双眼,让仇恨超出了法治惩罚的界限,我们就不落入了它们的圈套吗?我们当然需要愤怒,但是,在愤怒与回应之中,需要有一个冷静的思考,我们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如果将一些极端分子与汉回等民族的对抗上升为民族间的对抗,将对极端分子的惩罚扩展为整个民族的惩罚,中国就落入了西方的圈套了,就会对中国的发展大计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是文明的民族,我们活在文明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文明的思考,不要因一个少数民族的一群人的罪恶而去憎恨整个民族,不要因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一群人的罪恶,而去憎恨所有的少数民族,因为,我们叫中华,所有的热爱这个国家的人热爱这片土地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有些人是败类,我们不是,行凶者必须要得到惩罚,但是,我们绝不应该去做一些把更多人推向民族对抗的行为,中国的民族团结局面来自不易,请每一个热爱国家的人认真珍惜。
  关于这次事情,我们继续看到了西方的双重标准,他们不关注中国平民的生命权,却在关注罪犯们的“自由”,西藏骚乱、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然后再是新疆骚乱,中国人被这些西方媒体及西方政客们用事实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中国不可能崛起在和风细雨当中,中国更不可能崛起在四分五裂当中,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团结。
  中国的两种挑战并非是同一重量的,内部的挑战是主要的,外部的挑战是次要的,如果我们解决好国家内部的问题,纵然西方所有打着普世价值观的旗号却在行为上反人类的SB们一起对抗中国,中国仍然可以打败它们,我们不怕它们,只要全体中国人(那些国内的败类不算人)能够真正团结起来,能够一致对外,谁也不是中国的对手。
  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强大的时候不嚣张,在衰败的时候不放弃,除了贪图安逸与陷入内争,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们,没有人可拦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所以,我们需要自强,愤怒与抱怨是发泄不满的方式,不是强国的方式,我们需要付出建设性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实力争夺话语权,我们才有实力重整世界秩序,才有能力让那些做恶者以背后的支持者鼓动者获得最终的、最全面的惩罚与打击。
  最后,真诚的希望所有爱国的网友,认清我们的真正敌人与对手,不要做那些推动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情,如果你爱这个国家,就用你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建设性的力量,你安心工作,你热心公益,这就是每一个普通的国民能够为国家的强大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如果你的言行不加思考,那么,就有可能是在用无限度的愤怒为紧张的局势添油加醋,你就有可能在实际上起到破坏中国稳定的作用,这不是你的本意,却是对手们希望看到的,所以,请三思而后行。(谁为谁狂于2009年7月9日)

—————————————————————————–

● 系列171:不必慌乱,中国在走向强大而不是恶化【评论】

  关于中国的安全形势,谁为谁狂在多篇评论里都有提及,专门提及中国安全形势的评论就有如下几篇:《系列3:中国的周边的环境是不是很糟糕?》、《系列28:面对挑衅,用它们最害怕的方式还击!》、《系列36:中国的国际形势在走向恶化吗?》、《系列131:谁敢一战,中国有没有可能被战争?》、《系列137:何必惊慌,谈谈近期的领土争端事件》、《系列140:谈谈对最近中美关系紧张的看法》、《系列141:嚣张或胆怯?谈谈中国近期的海上形势》。
  回顾小民在国观开帖的这近两年的时间,可以会发现,中国似乎陷入一个循环当中,每过一段时间,中国的安全形势就要紧张一阵,比如去年三四月份因为西藏骚乱引发紧张,去年年底因为萨科齐会见达赖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现而导致紧张,今年三四月份,因为一些国家在南海上作法导致紧张,在六七月份,因为朝鲜半岛局势恶化及新疆骚乱,再次引发网友对中国安全局势的担心,可以列举一些让我们担心的事实:
  新疆发生暴力骚乱,土耳其总理对中国内政指手划脚;
  日本完成在与那国岛驻军后,实质上把对钓鱼岛的军事控制从冲绳本岛那霸基地向前推移了近500公里;
  俄罗斯关闭最大华商市场,导致华商损失惨重;
  美俄关系取得进展,奥巴马访俄,双方签署了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中澳关系因为力拓间谍门事件大受影响,澳方无理指责中国,甚至威协中国;
  印度持续增兵中印边境,有印学者甚至制造中国将要在2012年攻打印度的说法;
  朝鲜半岛局势因为朝鲜进行核爆及连续试射导弹而陷入紧张当中,局势似乎有失控的危险;
  美国连续与吉尔吉斯及土库曼签订协议,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
  中美之间出现在东海及南海的对峙及意外,希拉里访问印度,美印在核能合作以及军购问题上有望达成具体协议。
  可以看到,以上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对中国不利的,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利的信息集中出现,使得一些网友作出了世界正在合围中国的说法,事实上,这不是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判断,谁为谁狂认为,中国目前所遇到的这些情况尽管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是,却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不得不面对的,这是中国在大国成长的路上必然要面对的,中国的崛起进程当中不一定会面对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大规模的挑战却是不可能避免的。
  在2007年的评论:《系列11:“尊王攘夷”,中国最佳的大国崛起策略》中,谁为谁狂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看到九个世界性大国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崛起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那就是要经历一个从最初被抵制到最终不得不承认前的阵痛期,目前的中国显然正处在这个阵痛期之内,可以预见,这个阵痛期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的庞大及其“高低端通吃”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崛起面临来自各个强国的挑战与抵制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崛起会更激烈。”
  前苏联解体之后,世界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政治力量开始重新洗牌:在亚欧大陆的西部,欧洲统一进程加快;在亚欧大陆东部,中国开始了大国崛起的进程;美国失去了最大对手的牵制,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推行无制约的单边主义的最终结果是美国拥有了恐怖主义这样一个不对称却很头痛的对手,失去了活力的美国又被两场战争所折磨,失去了节制的美国最终引领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冷战期结束,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可以将精力用于经济基础发展而是选择军事阵营,发展中国家凭借人力及资源方面的优势开始大发展,印度、巴西新兴国家开始在世界上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在这种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力量洗牌中,中国的力量增长无疑是最快的,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军事实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当世界多个大国强国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陷于衰退的地步时,中国经济仍能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当欧美日俄等强国都在倒车的时候,中国却只是车速稍缓了一些,这使得中国在力量对比,中国最早将在今年最晚将在明年,实现对日本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虽然看似只是一个GDP数字上的超越,实际上所代表的涵义却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终于有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了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发达国家,紧跟在美国的身后。美国肯定不乐于见到这样的场面,就如一场跑步比赛,跑在第一位的人对跑在第二的人肯定怀有巨大的疑虑,何况中国的这个第二不同于日本,中国的跑步速度明显很快,纵然中美之间相差巨大,如果现在这种节奏保持下去,中国肯定将有超越美国的一天,这对于习惯了世界第一的美国而言,必然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美国采取一切措施来迟滞中国前进的脚步,因此,美国必然不遗余力的采取种措施遏制中国牵制中国,所以,我们就看到,无论是藏独、疆独,还是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背后均有美国人在后面鼓动的影子。
  世界政治其实就是大国博弈的过程,美国不乐见中国的强大,其它传统强国也不会乐见中国强大,因此,面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与遏制行为,我们不必因此而抱怨,我们需要冷静的认识与务实的努力。
  事实上,中国的安全形势之所以出现周期性紧张的局面,正说明了这样一点:主动权掌握在中国的手里,而不是操纵在外部。那些视中国为对手的国家及集团缺乏一直对抗中国的能量,或者说顾忌中国的反击,所以,他们只能在积蓄一段时间的能量之后,才有勇气给中国制造一点紧张,这种紧张对中国形成了挑战,但是,不足以动摇中国的大局,事实上,中国建国六十年以来,面对了不知道多少次挑战,中国何时被这些挑战所击倒了呢?
  面对内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极端分子恐怖分子的破坏及外部一些反华势力的破坏,中国不必惊慌,中华文明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的民族解决了比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多出许多倍的问题,如果我们是清醒的、理智的、团结的,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们,有什么外部力量可以打败我们呢?
  无论哪个大国,在向上的崛起进程当中,不可能出现国家分裂的局面,都是在走向统一的进程,无论是去年的藏独,还是今年的疆独,不法分子都认识到想要靠自身力量实现分裂图谋已经不可能,想要用普通的方式实现分裂也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有一种急迫感,他们采取了暴力路线,试图通过制造混乱,博取国际支持,以实现其目的,但是,这样的残暴行为除了会加速其灭亡,我看不出等待藏独与疆独者还有什么其它下场。
  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是网状的,如果主动将自己置于世界矛盾的中心,这是极其不理智的,邓小平之所以提出不扛红旗不当头,原因不是中国不想成为有作为的世界大国,而是避免成为靶子,尽量争取时间多发展,胡锦涛在2003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中国要避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大意),同样也是这个原因。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做领头羊的实力,就不要急于出头,如果强要出头,往往就会成为出头鸟。面对目前纷杂的世界局势,既要看到对中国不利的许多方面,同时也要看到对中国有利的方面,就整体事说,中国处于上升阶段,虽然台湾问题仍没有解决,但是却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三独问题上只要台独成不了气候,其它两独的闹事除了凝聚国内民心之外没有别的能量,无论是西藏还是新疆均我们的牢牢控制之下,只要中国内部是团结的,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将这两个中国的领土分裂出去。只要我们内部是团结的,来自外部的任何挑战都会变得虚弱。
  针对目前的国际局势,用一种受害者心理去臆想是列强联合对付中国是没有意义的,中美有矛盾,中欧有矛盾,中日有矛盾,中俄有分歧,但是,美俄、美欧、俄欧、美日、俄日之间同样也不是一派和气。别人冲着我们来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能退缩,但是,如果自己在人群中主动大声吆喝把别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大国博弈,从来就是各国为维护本国最大利益的争夺,中国不需要摆出一副受伤害者的样子,而努力争取做强者,而不是抱怨自己的现状,将精力投入到抱怨与忿恨中,只会模糊我们看待世界的视线,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我们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请大家拥有一点信心,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在上升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在大国崛起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现在的局面已经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已经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许多国家的经济必须要依赖中国市场才得以实现更好的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视中国的声音,也没有任何国家敢于公开挑衅中国,即便土耳其,不一样声明禁止利用土耳其做基地分裂中国吗?(虽然事实上并不这样,但是至少说明其不敢与中国完全对抗)
  面对外界的挑战,中国目前的一些表现确实有点慌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强大进程在加快,而我们的心理准备与外交布局并没有过跟上节奏,比如,我们原计划是在本世纪中叶超越日本,而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在2029年或更早就有超越美国的可能。实力不足导致的慌乱是可怕的,而准备不足而导致的慌乱并不可怕,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当前的各种矛盾,弄清主要矛盾,优先解决好国内问题,同时,对于外部挑战,给予充分重视,认真解决但尽量不要去推动升级,不解决主要问题,对于枝节的问题,即便我们全部解决了,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而且这还会使我们的精力消耗在枝节方面,导致面对主要问题时缺乏解决的力量。
   最后说一个物理现象。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什么时候最大?一个是加速的时候,一个是减速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现象也适用于国际政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减速的时候,摩擦的火花往往引爆国内,而加速的时候,摩擦的火花则会引爆国外,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是处在相对加速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慌乱,发生爆炸与崩溃的,不会是中国,面对中国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小民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在走向强大,而不是恶化,所以,小民的乐观至今不变。(谁为谁狂于2009年7月19日)

—————————————————————————–

阿富汗的国土面积有652300平方公里,人口近三千万,农村地区面积广大,又多山地,四周的邻国情况又有助于塔利班展开游击战,进可攻,退可守,阿富汗又是亚洲内陆地区,美国要实现补给困难重重,再加上阿富汗拥有反对强权国家的历史经验,无论是英帝国,还是前苏联,均在阿富汗失败而归,并非没有客观原因,可以说,这样的阿富汗简直是搞游击战的天堂,是入侵者的坟场,我曾说过,海洋是美军的天堂,而陆地则是美军的噩梦,强大的美军只要敢进入军舰支援不到的内陆地区,就会成为泥腿巨人,美国要彻底摆平阿富汗,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到村到户的占领与清剿,这样的话,一方面美军再加几倍的兵力都不见得够用,一方面会导致更大的平民伤亡及自身伤亡,会引起更大的国际国内压力,所以,美国即使增兵阿富汗,最多还是守在城市及主要据点里,即使能够控制局势,却仍然无法完全消灭塔利班,反而会引起阿富汗人对于占领者的更大忿恨,也会继续让穆斯林世界与美国的仇恨发酵.

—————————————————————————–

  日本其实错过了两次机会,第一次是二战前,结果,它走上了军国主义路线,第二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日本是整个亚洲的火车头,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亚洲制造了经济奇迹,日本如果可以借势整合亚洲,可以为日本经济的增长提供巨大的空间,但是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却使其丧失了这样的机会,因为在历史上问题上的不理性,使得四周的邻国(中俄朝韩,甚至包括美国)无一不对它怀有警惕心理,无法有效的整合东亚,就使得日本经济失去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政治方面的影响也就被自己压缩在日本列岛之内,然后,我们看到日本迎来了失去的十年,其实不只十年,再接下来,中国的整合开始了,这时的日本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被动的跟中国进行竞争,但是,此时的日本却不复当年的那种绝对优势,只会在跟中国的竞争慢慢失势,最终成为被中国整合的对象,固然日本还会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但是,它没有可能成为亚洲的领袖国家,并会不断的担心何时会在富裕程度方面也被中国所超越.
  日本之所以错过这两次机会,与日本的岛国心态与狭隘极端的民族性,以极面临着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邻居都有关系,,英国虽然也是岛国,但是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种种交流(特别是民族交流)是远胜过日本的,英国虽然也面临着来自欧洲大陆的压力,但是,那些国家威胁至多是同级别的,而对于日本来说,再贫弱的中国都足以让日本无法安睡,如果它不愿意采取与中国友好的政策,那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任何一个国家与中国为敌的结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虽然这其中可能它会取得暂时的优势.当历史恢复了常态,中国重新取得东亚的主导权之后,日本除了重新进入中国主导下的东亚秩序,或者至少不能破坏这个秩序,除此之外,日本没有别的选择.

—————————————————————————–

● 系列172:太阳探索与大型天文望远镜,献礼中国日全食发生日【整理】

 
  7月22日,全中国都忙着看日食,小狂身处深圳,也看到了日偏食的发生,想起电脑里有之前整理过关于中国太阳探索及天文望远镜方面的一些资料,于是稍加整理发布出来,主要是资料性的东西,仅凭个人爱好从网上找来资料作了简单的归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进展,谬误之处,大家指正。
  先说中国的太阳探索计划。
  在对月球、火星的探索之外,中国也制定了对太阳进行探索的计划,这个计划取材于中国古代“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被命名为“夸父计划”。
  2003年,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涂传诒联合魏奉思、肖佐、张永维等专家提出一份“L1+极轨”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的书面建议。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决定以重点项目形式支持“夸父计划”的预研。2005年8月,“国际与星同在计划”(ILWS)为“夸父计划”专门组织了国际同行的匿名评审,评审结果介于“极好”和“非常好”之间。此后,中国日地物理探测界的专家学者专门召开会议,一致同意以“夸父”为基础,与中科院刘振兴院士等人提出的“风暴”计划进行整合,称为“夸父计划——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  
  该计划将由一颗位于L1点的卫星“夸父A”和两颗沿地球极轨共轭飞行的卫星“夸父B1”、“夸父B2”组成综合观测系统,用于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日地空间环境连锁变化的全过程。
  2012年将是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如果2012年“夸父”能够顺利升空的话,它将与国际上其他18颗卫星形成协同观测的体系,其中,“夸父”是核心。
  中国的“夸父计划”具有两大优势:
  首先,“夸父A”可以连续24小时监测太阳,全天候监测太阳爆发事件的发生和太阳扰动在日地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其次,“夸父B”两颗卫星组合起来,可实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观测北半球极光的整体图像,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附近空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样,“夸父计划”只用很少的配置却实现了整个日地空间因果链从头到尾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整体形态的监测。
  目前,中国的“夸父计划”前期项目进展顺利,科学家们已经着手研究与“夸父计划”相关的有效载荷、航天器平台初始设计以及发射、跟踪、控制和资料传输等方面的问题。
  要成功实施“夸父计划”,中国仍面临许多技术上的挑战,但是,这些挑战难不倒中国的科研人员,不断面对种种科技难题,不断解决这些难题,这就是推动了中国的太空研究事业的不断进步。
  再说中国在天文望远镜观测研制领域的进展。
  大型天文望远镜是人类看向宇宙的“眼睛”。2009年,中国的大型望远镜研制连续获得了令人惊喜的重大进展。
  2009年6月4日,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LAMOST是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的新型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其视场为五度(相近口径的常规天文望远镜视场小于一度),口径大于六米,光学系统由反射改正镜、球面镜和焦面三个部分构成,单次观测最多可同时获得四千个天体光谱。LAMOST研制成功,成为目前大口径兼备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和当前世界上获取天体光谱能力最强大的天文观测设备,将对宇宙起源、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恒星形成与演化等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天文学家独创的LAMOST这种新型望远镜,被国际上誉为“地面大视场大口径望远镜的最佳方案”——创造性地将四十多米长的镜筒固定,并用主动光学技术实时产生非球面面形不断变化的高精度镜面——突破了半个世纪以来大口径和大视场难以兼备的瓶颈。
  中国科学家在研制LAMOST过程中创造出多个世界首次:首次在一块大镜面上同时应用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控制镜面面形精度达发丝的数千分之一);首次实现六角形的主动可变形镜;首次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拼接镜面;首次应用四千根光纤定位技术(同类设备目前仅六百四十根)。此外,LAMOST的八米高精度大型地平式跟踪机架、多目标光纤光谱技术、海量数据处理等也均为世界前沿技术。
  LAMOST全面优质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其中望远镜光学像质、跟踪指向精度显著优于设计指标,表明LAMOST已具备甚至超过了预期能力,成为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是中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典范,它将使人类观测天体光谱的数目提高一个数量级至千万量级,使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LAMOST的建设还为中国科研、生产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人才和高技术储备,为中国研制巨型望远镜奠定坚实基础,并使中国跻身于国际天文技术前沿,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自主研制巨型望远镜能力的国家之一。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许多自主研制的多台大型望远镜,已居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望远镜包括:
  第一、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2010年至2011年,中国首台太空望远镜--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将发射升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是世界上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望远镜发射升空,将实现中国太空望远镜零的突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的具体使命包括:发现高能天体和高能辐射现象,定向观测黑洞、中子星等宇宙奥秘,其观测结果有望对高能天体物理学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FAST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拥有30个足球场接收面积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它的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FAST拥有三项自主创新成果: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使FAST突破了地面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
  第三、频谱日像仪。频谱日像仪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国际新一代太阳射电望远镜。射电频谱日像仪安装在国家天文台明安图天文基地(台址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由40面4.5米口径天线和60面2米口径天线组成,分别组成分米波和厘米波两个射电综合孔径阵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射电频谱日像仪投入观测后,将在世界范围首次实现在厘米、分米波段上同时实现以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频率分辨率观测太阳动力学过程,对于揭示太阳活动中的能量释放和粒子加速等基本物理过程、研究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将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中国还计划在南极建立大型天文望远镜,这些大型望远镜就是中国人看向太空的眼睛,为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谁为谁狂整理于2009年7月22日)

—————————————————————————–

● 系列173:一大一高,谈谈中国的外汇储备【评论】

    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显示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我国增持美国国债380亿美元,至此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8015亿美元。
  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一些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网友对于中国外汇储备安全的担忧。
  小民认为,要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持具有巨大贬值风险的美元资产,不能仅仅从经济投资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
  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
  进入2009年,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大幅下降,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但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大的减少,因为预期人民币会继续升值,也有大量的热钱流入中国,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达到了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对于这个数字,有些网友有一个误解,认为2.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部是美元资产,实际上,这一个数字不只包括美元资产,也包括欧元、英镑、日元等资产。
  看待中国的外汇储备,有两个特点,“一大一高”,“一大”是总额巨大,“一高”是美元资产比例高。这二者都意味着一定的风险,但是也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先来说说,中国为什么要维持一个巨额的外汇储备水平。
  小民认为,中国之所以在过去三十年里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抓住了全球化这个机会,全球化成为了中国应对各种外来挑战的一个有效武器,这个武器之所有具有威力,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拥有一个对任何国家都有吸引力的巨大市场,一方面中国的年进口额超了一万亿美元,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也对外开放,加入进来的外资企业从这个市场收获巨大利益,这使得欧美日等强国必须要考虑本国在华利益而不可能采取像从前那样全面对抗的政策,中国将进口的一部分转变成政府采购团是一个妙招,给自己在无形中增加了一张有效的牌,你对我友好,我的采购团就到了,你对我不友好,我的采购团就绕道,这是用经济手段实现外交目的;第二,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一方面使得需要资金的各国需要认真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一方面又使得那些居心不良有国家或不安份的国际游资无法通过操纵中国汇率的方式掠夺中国的财富。
  就现在而言,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之下,中国仍然是一个弱势国家,在这种弱势力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要对有可能的风险有所准备,不断提高本国的军事力量是一种准备,拥有一个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是一种准备,前者容易导致来自竞争对手的强烈抵触,而后者则基本不会,有网友说,巨额的外汇储备难道不是一种风险吗?我也承认是有风险,一方面会影响国民的生活品质,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收益方面的损失,问题是,如果没有这种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你将自己赚的钱都存在银行,肯定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是钱存在银行里想用时你可以取出来用,如果把钱全都花了,等你要用钱时,你怎么办?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中国只有少量的外汇储备,如果出现贸易逆差及资本外流,需要资金时,中国也愿意像冰岛、巴基斯坦这样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吗?
  至于中国为什么储备这么巨额的外汇,一万亿美元上下似乎也可以起到足够的效果,为什么中国要维持两万亿美元的规模,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缺乏保障感使然,中国居民因为感觉缺乏保障,所以居民的储蓄率超过了50%,缺乏保障感的居民组成缺乏保障感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同样也缺乏保障感,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所占GDP总额比例也接近了50%,数字方面有些巧合,但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二,既然是作为武器,威力大些不是坏事。美俄的核武器那么多,理论上只要拥有毁灭一次地球的能力就够了,他们却要保留毁灭几十上百次的能力,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例很高(据说在1/2至2/3之间)。
  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因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美元体系,美元是全球最强势的货币,是国际结算货币,我们买石油,买矿产,买我们需要的许多东西都需要用美元结算,我们不多储备美元,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第二位是灵活,只有在安全灵活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如果我们敢于大幅减持美元,我们的外汇储备很快将成为全世界最不安全的储备,因为美国可以让美元贬值,同样也可以让美元升值,可以让其它任何形式的外汇储备贬值,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的确是美元贬值黄金升值,问题是,如果当初中国抛弃美元采用黄金储备,一定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吗,在美国主导了全球金融秩序的情况下,无论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储备都可能要面临贬值的情况。
  黄金不是美国货币,但是美国同样有能力让其贬值到让中国心惊肉跳的地步,换作欧元、英镑、日元、石油同样如此,事实很清楚,无论中国采用哪种形式的储备,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都有这样的能力让其缩水(前苏联的就在石油暴跌中被美国整得很惨),所以,我们在今天空谈当年如何不多储备黄金或多储备石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中国在国力远逊于美国,无法在世界金融秩序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时候,只有两种方式保证自己的外汇储备安全:第一、避免与美国正面对抗,尽可能与美国结成利益共同体,其表现就是增持美元,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往来;第二、实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美国有能力影响一种或几种外汇储备,但是不可能同时影响所有形式的外汇储备,所以中国可以将外汇储备多元化,以此保证安全。事实上,中国确实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外汇储备多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式。许多方案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形式上似乎也没有问题,但是在可操作性、实用性、适用性方面可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中国的任何方案都不能脱离了中国有十三亿人要张口要吃饭这个现实,我们看待中国外汇储备的得失,不能只看到帐面数字的变化,还要考虑到一些非帐面上的东西,比如,因为我们持有了巨额的美国国债,使得美国无法在经济层面过于遏制中国,在政治层面也不能与中国过于对立,允许中国连续多年对美贸易获得巨额顺差,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种收益用多少钱来衡量呢?
  对待外汇储备,我们不能只注重局部得失只注重静态算法,现在美元贬值,我们说中国外汇储备有一定损失,美国不可能放弃美元的强势货币地位,这就必然要避免美元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美元也会有升值的时候。有网友担心,美国会不会采取将美元大幅贬值的方式来逃避对中国的债务呢,我想,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不只中国,美国人不能做到让中国的美元贬值,让中国以外的国家所持有的美元不贬值吧!
  事实上,中国在外汇储备方面的行动是十分保守谨慎的,中国持有这么多的美元资产,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损失,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都保持着一定的收益率,2008年我国对外收益达82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外汇储备投资收益。
  因为美元之外的其它外汇储备形式在安全性与灵活性等方面弱于美元,即便是保值与增值方面也存在比持有美元更大的风险,东亚重储蓄的各个国家或地区以及西亚产油国为什么都大量持有美元资产,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在向美国示好,而是因为美元相对于其它货币更安全、更灵活,在保值、增值方面反而是更有保障的。
  因此,在中国经济尚不足于跟美国叫板的时候,当我们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的时候,与美国合作,不刺激美国,当美国的最大债权人,是符合当前国际形势需要的,这绝不是出卖中国的利益,而是维护中国的利益,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当年从与美国建交开始实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之所以拥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吗?中美关系虽然在细节方面充满争端,但是,因为在利益方面的深度结合使得中美关系能够一直保持一种僵而不破的局面,这就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空间,在自身不够强大的时候去挑战强大的对手,是不够理智的。
  本世纪前二十年决定了中国在整个世纪里的走向,我想,中国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战略机遇期,努力不使自己在这二十年里被拖入战争动乱的轨道,靠抱怨与愤怒是战胜不了强大的对手的,中国需要务实,务实,再务实。
  至于未来,中国会如何继续自己的外汇储备策略,我想,就长远来说,在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慢慢降低外汇储备总额,慢慢降低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至于调整时间及进度,这视中国对于国际安全环境的判断,视中国的利益需要及美国的对华态度来决定。要让中国居民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消费,就要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保障体系,让他有一种安全感,对于中国也是如此,只要当中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塑造出一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国际环境时,中国才会把外汇储备的水平降下来,只有当中国有把握只持有低水平的美元资产也不会危急中美关系,不会影响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时,中国才会把美元资产所占外汇储备的较高比例降下来。
  对于中国而言,最安全的外汇储备方式其实是让人民币成为各国的外汇储备货币,金融危机对整个西方货币信用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选择之一,我想,中国需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人民币(国际上称的是中国元)将会成为与美元、欧元能够并肩的国际货币,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进程,我们需要的是努力与耐心。
  小民认为,中国是大国,在外汇储备方面,不能只计一时之利而要计一世之利,不能计一处之利而要计全局之利,这才是最符合我们的国家整体利益的作法。而在外汇储备之处,同样需要有这样的认识。
  因为非业内人士,以上评论有班门弄斧之嫌,谬误之处,请网友指正。(谁为谁狂于2009年7月23日)

—————————————————————————–

中国在近三千年前就有寓兵于民的做法,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利用农闲练兵,既不影响农业发展,又可以提高军事能力,其实就是军民融合的最早实践,今天的军民融合其实就是寓民于民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主要是指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融合,也就是说要把军事工业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
  个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工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实施的是军民分离型发展模式,军事工业只服务域军事领域,民用工业只服务于民用领域,造成了军民分割,各自发展,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到2008年十七大,这一阶段,军工企业开始开始发展民品生产,有些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这就减轻了军队的负担.这种军民双轨制基本是单向的,就是说军工企业进入民用市场,但是民用企业不进入军工市场;
  第三阶段是2008年十七大开始.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要求。这是一种深度融合,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双向融合,就是说将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军工企业制造民用产品,军事领域也会采购民用企业生产的军工产品.这是因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完全依靠军工企业已经无法满足提高中国国防装备水平的需求,而是要整合全国的资源.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信息战必须要有大量的IT企业参加,而军工企业在这方面是弱项,就必须让民用企业参与起来.军民融合方面,美国就相当成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波音公司即生产民用飞机,也为美国提供先进的军工产品.军事融合是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是中国必须要做的.
  当然,军民融合不指是工业的融合,也包括人的融合,比如大学生参军,吸引高技术民间人才进入军队,都是军民融合的一种表现.

—————————————————————————–

  我觉得大国之间的国际冲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体制内的力量失衡导致冲突,一种是体制外的力量失衡导致冲突,中国的崛起本来就是一种西方体制外的崛起,必然会被西方列强所敌视,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力量增长(相对于西方)在加快,这使得原有秩序的失衡进一步加剧,这导致西方的敌视跟着加剧,而对于中国来说,没有考虑到进展会如此之快,我们可以想一下,2004年之前,我们对于中国在经济总量何时超越日本的最乐观预计恐怕都是在二十年以后,至于西方的敌视情绪也有一个简单的例子,澳大利亚是从中国发展中获得最大红利的国家,其国内反华的声调却越来越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持有西方传统思维的那部分人对中国充满恐惧,这种恐惧随着中国企业大量收购澳大利亚的矿山而加剧,他们担心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最终为中国所控制,这是客观性的一面,但是,他们却用妖魔化中国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担心,这就是不理智的一面.

—————————————————————————–

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既竞争且合作,体现在诸多领域,如果不加归纳,会比较散乱,中美多层次战略对话机制的形成,就是把这种发散的竞合关系整到桌面上,双方面对面地谈,而不是之前那种隔空对话,比之从前的模式应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针锋相对.
  我在前面也说过,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关系走向,中美关系稳定则东亚稳定,东亚稳定则全球不会大乱,中美双方建立起一套对话机制是有必要的,把各自的要求摆在桌面上谈,是比双方在桌子底下互相猜想要好一些的.

—————————————————————————–

  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朝鲜从前之所以乐于参加六方会谈,是因为除了中俄两个伙伴国之外,三个对立国(美日韩)当时都愿意援助朝鲜,金大中卢武铉时代的韩国推动对朝友好,日本的小泉甚至前去平壤访问,而现在,李明博的韩国与麻生的日本对朝鲜的态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得不到好处,朝鲜当然不希望他们的参与,不如直接点,直接跟美国谈判,至于中俄,始终不会放弃朝鲜,金二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把六方会谈当一回事,反而希望与美国直接谈,一方面人少容易成交,一方面,又可以把不喜欢的韩日排除在外,并在事实上增加了东亚地区的紧张程度,就使自己手里的牌理有威力一些。
  但是,朝鲜核问题涉及的决不是朝美之间的利益,也包括中俄日韩四方,美国很清楚,如果没有中俄日韩的参与,美国无法解决好朝鲜问题,如果美国独自答应了朝鲜的条件,反而会给自己的东亚盟友阵营造成紊乱,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美日韩体系对中俄的制约作用,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美国并不想与朝鲜通过一对一会谈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美国如果愿意给予朝鲜安全承诺,是可以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如果朝鲜问题不存在了,美国的武器还如何销售给日韩呢?还怎么通过一个公开的敌人来维持东亚的适当紧张呢?
  接下来,朝鲜会不会重返多边会谈的架构,我想不只取决于美国的态度,也取决于日本与韩国对朝鲜的态度,如果二者能够在强硬立场上有所转变,多边谈判重启是有可能的。

—————————————————————————–

● 系列174:双脚走在了脑袋前面,谈谈中国因提前而导致的慌乱 

  热心网友tyhugao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是在真正实力尚未达到这个水平的情况下,提前获得了当今的地位,”他认为,中国对这个提前实现的地位有些措手不及,并对这个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述,具体内容见附文。
  对此,我是持赞同的看法的,中国的确是因为这种提前而出现了因为准备不足而慌乱的情况,就这个观点,写下本篇评论,与tyhugao交流,也与广大网友交流。
  在前面的评论《系列171:不必慌乱,中国在走向强大而不是恶化》中,小民有这样一段话:
  “面对外界的挑战,中国目前的一些表现确实有点慌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强大进程在加快,而我们的心理准备与外交布局并没有过跟上节奏,比如,我们原计划是在本世纪中叶超越日本,而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在2029年或更早就有超越美国的可能。实力不足导致的慌乱是可怕的,而准备不足而导致的慌乱并不可怕,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当前的各种矛盾,弄清主要矛盾,优先解决好国内问题,同时,对于外部挑战,给予充分重视,认真解决但尽量不要去推动升级,不解决主要问题,对于枝节的问题,即便我们全部解决了,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而且这还会使我们的精力消耗在枝节方面,导致面对主要问题时缺乏解决的力量。”
  现在多说几句,中国目前所实现的一些目标及影响力,的确是超乎规划进程的,比如,中国极有可能在2010年前就实现人均GDP达到四千美元这个目标,实现GDP总量超越日本的目标(如果按PPP总量早已经超越),这比原来的最大胆的规划都至少提前了15-20年,我认为,这种提前由两种因素造成:第一,中国的整体策略相对正确,最大程度克服了各种内部外部的干扰,能一直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得中国一直处于快速发展当中;第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所受的冲击要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中国反而因为金融危机加快了追赶列强的脚步,比如,中国在出口总额方面一直没有超越德国,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反而可能在今年实现这一点。事实上,中国目前所遇到的这种提前不只体现在经济方面,也体现在政治方面,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政治影响力,中国都提前到达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就出现了“双脚走在了脑袋前面”的局面,自然有些慌乱。
  在经济方面,我们的慌乱体现在:产业升级未能及时跟上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去了,而质的方面却进展不大;面对巨额贸易顺差所导致的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的办法不多;想要争取大宗进口商品的定价权力不从心;无论是四处购买石油矿产,还是忙着签定货币互换协议,中国都透着一丝慌乱,既有一种没想到机会突然到来的欣喜,又有一种不敢完全相信现实的慌乱,似乎没有了从前那种既定的节奏。面对这种经济目标的提前实现,中国必须要重新调整经济方面的相关规划,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增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含金度,这比之前的规划实施的难度是大大增加了。
  在政治方面,我们的慌乱体现在:面对国内群体事件的不断爆发与国际压力不断增大,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没有办法立即将这种局面完全控制下来,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奈;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进程因为这种提前而需要做出新的调整;民生保障进程需要加快;民主进程需要加快;外交布局需要加强;军事能力需要随之加强。这一些短期内放大出来的要求都导致了某种慌乱,比之原来的规划,这就增加了实施的阻力与难度。
  面对这种不协调的局面,中国自然要想办法调整,我们不可能让双脚停下来然后再让脑袋跟上来,而只能在双脚不停的情况下,让脑袋加快赶上来,也就是说,要及时调整我们的思维,追上中国发展的脚步,这显然比之从前的四平八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国的一些阶段性目标的大幅提前实现,的确带来了慌乱,但是这种慌乱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放心一些的是,因为发展加速而导致的慌乱至少要比因停滞或倒退所导致的慌乱要容易处理一些。比如,目前的国内群体事件虽然处于高发期,但是基本是以经济诉求为主,较少涉及政治诉求,也就是说,民众对于目前的政治框架是信任的,他们要求的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而不是质疑政治方面的合法性,如果当局能够果断采取措施,做出制度性安排,加强民生福利保障方面的投入,加大对民众的利益的保护,有效遏制贪腐,中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群体事件高发期。
  还要指出的是,目前,中美两个国家都处在慌乱之中,美国的慌乱与中国相反,是一种因出乎意料的倒退而导致的慌乱,面对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力下滑及影响下降,美国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看到奥巴马政府不停地布局,但是却仍没有找到着力点,比如,在阿富汗问题上,按正常的思路美国应该大规模增兵阿富汗加大打击塔利班的力度,而现在呢,美国倒是想与塔利班的温和派坐下来谈判,这可能是奥式策略的一种体现,但是从中也可见美国的信心匮乏已经到了何等地步。(谁为谁狂于2009年7月28日)

—————————————————————————–

  放低姿态是美国实力下降在外交领域不得不改变原来强硬立场进行全面收缩的结果,不只是对中国,美国几乎在所有的外交领域都是这样的,比如,在中东问题上,在对俄关系上,都是这样。
  当然,这也与奥巴马的个人风格有关系,他来自非白人群体,更容易采取一些白人总统拉下不架子的措施,当然,他们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布什强硬动武是为了美国利益,奥巴马追求和平也是为了美国利益。我估计奥巴马下台之后,他的智囊团里的某个人会写关于中国智慧应用在美国的书。
  至于对华方面如此低姿态,当然是因为美国不得不求于中国,希望借助中国的帮助走出金融危机,现在低姿态并不代表美国会改变过往的对华策略,这种策略是:一方面推动美友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一方面各种动作不断,从各个领域遏制中国的发展,也就是说,美国对于中国采取了两面下注的手法,无论中国走向哪个方向,美国都将获得一部分利益,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两面下注,使得美国在任何一个面的行为都不能取得最佳的结果,而这,对于中国而言,并不是最坏的,前者使中国可以获得一个基本稳定的外部发展空间,后者则使中国保持清醒。
  至于奥巴马的访华,我曾经在他当选后预言半至少半年以后才会访问中国,现在看应验了,至于时间方面,这种不早不晚恰好说明了美国对华的复杂立场,我们看到他迟迟不访华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这已经是美国新总统上任后访问中国比较早的了,而且,比起来,他访问中国甚至比访问一些盟友还早,比如,日本就在反复请求奥巴马早点访日,字幅都写好了:日本国热烈欢迎奥巴马总统来日!!

—————————————————————————–

我始终认为,只要朝鲜没有成为美方的盟国,只要他的闹所针对的对象不是中国,中国的对朝政策就不存在失败一说,在今天这样的国际乱局下面,到底一个什么样的朝鲜才符合中国的利益呢?一定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规规矩矩的朝鲜吗?朝鲜如何向美国闹不存在损害中国形象的问题,因为无论是朝鲜核爆还是发射导弹,都并非是中国操纵,反倒是如果朝鲜因为这个而被真正军事打击会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造成损害。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对朝问题上的表态是理智的,一方面,我们与朝鲜在核问题上与朝鲜划清界限,通过赞同实施制裁的方式避免给西方以中国操弄朝鲜的感觉(诸如放风查处走私及关闭边界等方式),一方面,中国努力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避免朝鲜半岛发生战争,避免战乱给中国华北地区及中日韩之间的国际贸易造成影响。朝鲜无论如何折腾,只要还在悬崖上面,就是中国可以控制的,如果到了悬崖下面,那局面就不好说了。我们现在对朝鲜的讨厌往往是建立在对金二的厌恶上面,但是,国家利益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权衡国家的利益而非个人的好恶。

—————————————————————————–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