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131:谁敢一战,中国有没有可能被战争?【评论】
关于中国会不会遇到战争,一直是国观的一个讨论热点,小民07年开帖至今,许多网友津津乐道于这一点,“某某必有一战”都已经成了模板,不过,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直到今天,中国还是没有遇到战争,不但中国没有遇到战争,中国周边地区也没有发生战争,中国没有发起战争,也没有哪个国家发起对中国的战争。
小民在去年年底的【系列113:何妨一战,中国的最糟糕之选】中,提到了对于战争的看法,里面提面到了当下选择战争是中国的糟糕之选,意思是说中国在目前的国际情势下尽量避免主动挑起战争,现在再来说关于战争的另一个情况,那就是在中国不挑起战争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遇到对方挑起的战争(即被战争)?
对此,小民的观点是坚定的,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战争,即使经济危机走向进一步深化,也不会有哪一个国家敢于用挑起对华战争这种方式转移经济危机,转移本国矛盾。中国周边的火药桶可不是一般的多,但是,中国不去点燃这些火药桶,周边也不会有哪个国家来引爆这些火药桶,即便美国也不例外。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此时是二十一世纪初期,不是二十世纪中期,战争并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深度地融合在一起,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尤其是中美之间,贸易额巨大,双方在经济上的结合相当紧密,中国需要美国这个巨大的出口市场,同理,美国也需要中国,看看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有多少分店,看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占有多大市场,就可以看出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有多么巨大,如果发生战争,只能是双方俱损,美国通过一战二战做大的最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美国参与了战争,而在于美国本土不受战争威胁,可以全力进行生产,如果美国来挑动对中国的战争,美国的本土会是安全的吗?中国可以遥控数十万公里外的卫星上下翻飞,难道不能对一两万公里外的美国形成有效的打击吗?中美之间不发生战争还好,如果发生了,必不是局部战争,太平洋那么大,美国挡得住水面上的军舰,挡得住空中的导弹与水面下的潜艇吗?如此,美国非但得不到多少好处,还会被俄罗斯与欧盟这些国家趁机坐大,美国乐意于看到这种局面吗?
第二,解放军才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不败之师,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战争结束时处于失利的地位,美国虽然没有直接与中国发生战争,但是间接与中国交锋过的几次想必记忆犹新,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结果都是颜面扫地,那还是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前三十年。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大发展之后,继续遏制中国可以,如果想挑起战争,我想借奥巴马十个胆,恐怕他不敢有这种想法,在现实的情况下,美国比中国还怕双方出现军事摩擦,更别提战争了。在今天的许多时候,中国太缺乏自信,往往是自己吓唬自己,凡事只看对方有多强,而不是考虑自己是不是并不比对方差多少。
第三,实力上升的国家容易挑起战争,实力下降的国家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国内,美国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国内问题重重,国际上又被众多问题所牵制,美国至今还陷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泥潭中,如果在东亚开辟个大战场,恐怕不是转移矛盾,而是在自掘坟墓。
第四,美国尚没有勇气挑起对华战争,那么美国在东亚的那些高智商的盟友就有勇气吗?日本、韩国都是没有战略纵深且高度依赖出口贸易的国家,战争一打响,两国经济就会走向崩溃,他们会愚蠢到不要命地替主子动手?印度、越南是有可能借机捞稻草的国家,问题是他们没有机可借,如果让他们主动对中国动手,那就应了格鲁吉亚的笑话了,打着打着,就帮俄罗斯在本国原有的领土上建起军事基地了。
第五,朝鲜与台湾的确是两个导火索,不过,这两个导火索的主动权都控制在中国的手里,也就是说,中国不去点,没有其它国家可以把两处火药桶引爆。朝鲜是色厉内荏,台湾甚至连色厉内荏都达不到,美国想借这两处挑起对中国的战争,可能性基本不存在,除非美国在朝鲜半岛与台湾岛下面安个轮子把它们拖到太平洋中间靠向美国一侧的地方。
上面一通分析比较凌乱,不过意思想必大家还是可以明白,就是说,中国不会挑起战争,别国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挑起针对中国的战争,这个短期在我看来至少是十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国的综合实力没有超越美国之前,在中国没有建起一个稳固且强大的盟友体系之前,中国不会跟美国撕破脸,而中国的行为基本可以决定美国的行为,处于下滑期的美国可以动辄对中小国家动武,对于中俄这样的大国是比较小心谨慎的,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与中、俄之间没有发生过直接的战争。
当然,中国近期内不会遇到大规模的战争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遇到小规模的军事摩擦与军事冲突,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中国在东海/南海/中印边境地区与周边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不过,并不会是这一半年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个时间,我想至少是在中国成为世界普遍承认第二强国以后。
大约在2010-2011年前后,中国将在名义汇率的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如果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经济总量,中国早已经是世界第二),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而美国则会越来越低,无法一枝独大的美国慢慢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完全成型之前,世界权利将会出现一段相对真空的时期,这一时期内,处处“为所欲为”的美国变成了“有所不为”的美国,世界各地的过火的行为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频繁发生,一些对于中国将会超越美国产生担心的国家可能会在这时无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国家行为,在2012-2020年前后这一时间段里,有关领土与资源的争端会走向剧烈化,可能会比较集中的出现,不过我相信是以摩擦的形式,而不是战争的形式,相信中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规模,不到事关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危亡的国家底线被突破,战争手段是要慎用的。(谁为谁狂于2009年2月4日)
-----------------------------------------------------------------------------
● 系列132:关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两点解读【旧文】
这是写在去年的一个评论,当时写完之后就放在了一边,今天从电脑里看到了,不妨发出来吧,只当凑数吧:)
北京奥运会终于由期待成为了记忆,激动人心的十六天已经离我们远去,关于开幕式与主题歌,网友各有看法,我也来解读一下:
1、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侧重历史文化而不是现代发展?
张艺谋给我们奉献了一个精彩的开幕式,我相信这可以算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幕式,不过,网友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比如这个开幕式只侧重宣传中国古代文化,在展示现代中国的发展方面却似乎没有着墨,一如张的电影,几乎看不到现代中国的影子。但是,我们可以批判张的电影缺乏现代中国气息,却不应该指责奥运开幕式没有拿出足够时间展示现代中国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在现代的背景下将古代文化如此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现代技术与能力的展示,古代的中国有着鲜明的特色,而现代的中国却缺乏这样的元素,如果我们要安排现代的展示,用什么来展示中国的现代成就,高楼大厦,还是飞机轮船、汽车铁路?这是任何国家都有的,如果在开幕式展示这种元素,显然只会是失败,每个来中国的外国人都会面对世界最大的机场,面对世界最快速的铁路,面对CBD的高楼,这样的现代成就随时都在他们的眼中,无需在开幕式去展示出来。
2、奥运会主题歌为什么是《我和你》,而不是《北京欢迎你》?
如果让大家来评这两首歌,很多网友比较喜欢后者,但是主题歌却选择了前者,为什么,因为两首歌同样中含有你,却表达了不同的地位,前者的你与我是平等的,中间与和相连,强调了每个奥运参与者的平等身份,与中国追求和谐世界的理念相适合,而后者则将你放在客的位置,在我们隆重地展示中华文化的节目背景下,再选择这种类型的歌做为主题歌,容易让人感觉到一种举办国家做为主人的优越感,如果只是一届普通的运动会显然这样的歌曲也是适合的,关键是我们希望通过这届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出一种国与国平等参与世界秩序的愿望,我们追求的是平等,而非超越,所以用《我和你》是很适合的,这首歌的优美旋律也会让我们在日后重温时每每产生一种美好的回忆。(谁为谁狂于2008年8月27日)
-----------------------------------------------------------------------------
请问,中国对东突的立场够不够强硬?
请问,中国放弃过对钓鱼岛、南海、藏南的领土主张了吗?
图们江没有入海口是历史造成的,难道是现在的中国政府造成的吗?我所说的不为,是指中国政府并没有采用永久租借的方式从俄罗斯或朝鲜手中获得一块出海口,在俄罗斯没有崩溃之前,我们不可能强行从俄罗斯手里获得一块入海口。
你如何看待中国的领土问题,如果按照历史上曾属于中国来看,恐怕中国得与数十个国家有领土争议,我们得与所有的邻国及多数靠近中国的非邻国产生领土争议,你认为中国能支持得了这种局面?
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中国与俄罗斯以从前的不公平协议为基础确定了中俄边界?
为什么中国又坚定不承认日本对钓鱼岛,东南亚诸国对南沙群岛及南海,印度对藏南的事实占有?
因为,前者有中俄双方在政府层面达成的协议,不合理,但是合法,而且是中央政府间达成的,具有最高的协议,中国承认清政府的协议,就是承认了强国决定两国边界的大国游戏规则,俄罗斯在比我们强大时(不只是经济,而是综合国力,包括政治/军事/科技等)逼我们割裂国土,那么有天我们超出俄罗斯我们也可能这样做,以枪炮指人者必被人以枪炮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一种意识,我们可以容忍一时的让步,但是我们必定会通过进步通过强大把所有我们让出去的东西收回来。
至于后者,不但不合理,更不合法,而且不合逻辑,我们可以向强国让步,但是没有向弱于我们的国家让步的道理,藏南是印度与西藏地方政府瞒着中央政府做的私下交易,至于其它的领土被占据更是没有任何协议,有些甚至发生新中国建国之后,对于这些问题,中国没有让步或放弃,而最多是搁置,对于中国而言,这些问题迟早会有解决的一天,但是不是今天,中国今天在经济上不如美日,在军事上不如美俄甚至更多的国家,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更是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怎么办?难道靠战争与一时的强硬手段就可以抹平这些差距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头脑清楚,明白现在应该做什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勾践尚可以卧薪尝胆,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还需要发展,我们需要时间,我们打了三十年(1919-1949),守了三十年(1949-1979),发展了三十年(1979-2009),这还是不够,相信还需要再巩固再壮大三十年,事实上,当我们下一个三十年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壮大实力提高国民收入方面,那么,到2039年的时候,许多问题已经在如展中被无形中解决了,印度日本东南亚的这些国家没有制定秩序的能力,它们不配称为中国的战略对手,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最后说一点,世界自出国家以来,领土就不是固定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你更强大,你的国土就不会越来越小,等着看吧,迟早有超过一千万那一天,就在下个三十年。
-----------------------------------------------------------------------------
● 系列133:老问题、新考验,由中印贸易摩擦谈开来【评论】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8年10月以来,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密集发起了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等1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领域从青霉素工业盐、热轧钢、汽车转向轴、炭黑、瓷砖到亚麻织物、轮胎等产品,涉案金额约15亿美元。此外,印度还于近期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而1月23日,印度更宣布在未来6个月中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让这场贸易纷争达到了高峰。
印度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是极其无理的,如果中国的玩具对印度本国玩具产业造成了伤害,需要由印度的玩具企业或行业协会提出申请,然后由印度政府相关部门按照WTO规定的流程来发起调查,确定事实存在之后,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但是印度政府在没有国内的申请方的前提下,根本不进行调查,直接下令禁止进口,此种行为完全是一种倒退,完全超越WTO协议所允许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前一阵还在公开承诺不进行贸易保护的印度无疑用事实告诉我们,因为经济危机而起的贸易保护必定将是中国在2009年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
中国是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居世界前两位,贸易摩擦是中国在贸易发展中常会遇到的老问题,而现在,老问题在现实的背景下遇到了新的考验。
在由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各国经济增长放缓、停滞甚至倒退,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必然的。像中印这样的人口超级大国,在经济危机中,面对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经济的不振,一方面是庞大的人口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于印度来说,对外贸易所占国民经济比重并不高,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他们采取了这种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方式。
为什么印度敢于越过常规采取如此无理的行为?
显然需要放在经济危机、中印贸易失衡、印度对中国一直存在着敌意这样的背景下解读。中印贸易中,印度一直感觉本方处于不利位置,中国的中低端商品凭借优势可以进入印度市场,而印度却没有像欧美日那样中国所需要的高端产品卖给中国,印度只能靠向中国出口铁矿石这样的资源类商品来平衡两国贸易,对于一直将中国视于最大对手的印度来说,这显然是很难接受的,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印度不择手段也就不可避免了,如果双方出现贸易战,中国遇到的损失会更大,再加上印度也想从贸易方面警告中巴不要走得太近,以上诸多因素集中在了一起,我们就不能理解印度的行为了。
在从前的评论中,我曾对中国在发展中会遇到的贸易摩擦有过关注,不过那篇评论的重点是关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现在,我们看待中印贸易摩擦,却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在这种贸易摩擦中,意识形态方面的推手因素几乎不存在,但是,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更剧烈。
原因很简单,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同质性决定了在商品领域的竞争可能更激烈,也正是这个原因,世界上对中国采用贸易壁垒最全面,限制中国产品进口最激烈的国家可不是某个发达国家,而是墨西哥,这个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在许多中低端商品存在剧烈竞争,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墨西哥在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商口近乎采用了全面的限制措施。
中国制造的门类齐全、高低端通吃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迎接来自两个方面的贸易摩擦,一是与发达国家就中高端商品方面的贸易摩擦,一是与新兴市场国家在中低端商品方面的贸易摩擦,中国与前者尚存在互补的地方,而与后者之间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出现撕破脸的局面,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这两种贸易摩擦都被提前,被放大,这就是标题中所说的老问题、新考验。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呢?
第一、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尽量争取减少或消除贸易摩擦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对于国外所发起的贸易调查,中国要积极应对,国家应该考虑设立专项资金,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应对国外发起的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反倾销调查,避免因为不应诉导致出口国市场最终丧失。对于一些国家层面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磋商的态度,同时,也可以在必要时将争端提交到WTO,虽然不能杜绝类似印度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的行为,至少可以让一些国家在对中国商品做出一些明显不符合WTO协议的措施时有所顾忌。
第二、注意寻找与各国贸易交往中的平衡点,适当增加商品进口,避免因为贸易顺差过大引发的贸易摩擦,避免同时与所有的国家出现贸易摩擦。
第三,积极推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WTO显然已经日趋边缘化,越来越像一个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却被各国用来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空架子,中国除了要积极利用WTO协议中对本国有利的一方面推动本国的贸易发展之外,更要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此推动贸易发展。
第四,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中国有十四亿左右人口组成的庞大市场,远超出了欧美日加起来的总和,这个由六百多个城市、两千多个县、六十万个农村组成的庞大市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中国一年消费猪肉的总额是多少吗?一万亿上下,注意,这可只是猪肉一样商品哦!通过建起初步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财富分配模式,将更多财富分流到国民手中,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将我们最好的商品提供给国民消费,满足国内的需求需要,基本上我们就可以做到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面前不被动摇国内经济发展的根本。
最后要对中印贸易摩擦一事单独说几句:中国并不怕印度挑起贸易摩擦,印度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对中国的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印度同样也不会是受益者,对于印度这样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大国,只有参与到全球经济交流中才有出路,印度的低人力资源成本只有在与国外高人力成本的国家形成贸易交流时才有现实意义,印度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只能是饮鸠止渴,树立起一个缺乏大国理智的国际形象,只能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谁为谁狂于2009年2月10日)
-----------------------------------------------------------------------------
关于钓鱼岛一事,不做具体评论,只说几个背景:
第一,美国是日本的老大,但是,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第一大债主,而且,美国现在是泥菩萨过江;
第二,中国没有在主权问题上向日本做出让步的经历,东海共同开发是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前提下,日本在钓鱼岛搞事,注意,是具体行动,是在侵犯中国的主权,中国不能置之不理;
第三,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中国对日本出口1161.3亿美元,进口1506.5亿美元,日本顺差近四百亿美元,日本应该明白中国的进口对其意味着什么;
第四,台湾是被日本用来牵制中国的一张牌,但是现在,两岸关系较为融洽,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是一个标准的保钓派,去年马英九向刚刚成立的“中华保钓协会”发贺电,还赠送了一副写有“和衷共济”的挂轴。当年日本是渔翁得利,现在,如果两岸能达成一致,日本会比较难受.
第五,中欧关系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又重新走向正轨,法国在被中国绕法一周之后主动示好;
第六,邓当年说钓鱼岛问题留给下一代人解决,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就没有理由再留下去了,需要开始解决,当然,这可能不是三五年内可以解决的,但是,绝不对继续等下去了,先把声调提起来,这并非是外交政策的大转变,而是早有铺陈.
第七,鹰派色彩较重的麻生支持率低至20%以下.
-----------------------------------------------------------------------------
美国人自己的观点,他们在阿富汗正在走越战的路,美国在阿富汗可以赢得所有的战斗,但是却无法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看似很矛盾,在与塔利班的每一次战斗中,美军都可以取胜,但是美国必定不是最终的胜利者,原因很简单,塔利班并非是一只简单的武装力量,而是根植于阿富汗民众的一支力量,美国无法将二者进行切割,那么,就无从谈起完全消灭塔利班,那么,美国只能在这里耗着,直到有一天国内的不满完全爆发,美军就可以回国了.塔利班与哈马斯是一样的,以色列恨透了哈马斯,但是哈马斯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因为哈马斯与民众是一体的,只要仇恨还在,这种民众与极端力量之间的转换就会永远不停止.美国可以通过增加兵力加强暂时的控制,但是美国不可能一直增兵,不可能一直将十数万部队驻扎在这样一个地方,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有意思的是,这种力量极不对称的条件下却能牵制强大敌人的做法来源于中国,强大之处有三点,一是寓兵于农,一是游击战,一是持久战.
-----------------------------------------------------------------------------
这与性格有一定关系,不过更与一个民族的信心有关,也是一种延续,其实我们看中国外交自邓到江到胡,声调显然是由低到高的,邓时代主张韬光养晦,江时代侧重有所不为,胡时代主张有所为,最近几个月里,中国领导人批评美法的声音大家应该听到了,而到了习这一代,则是进一步提升,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对全球指手划脚,但是必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习是一个履历完整的人,经历过人生的磨难,虽然我对他的发型不感冒,但是我相信这不会是一个令人失望的领导人,他也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2013-2023年,这是一个什么时代,中国早已经超越了日本,在实力规模上正在争取超越美国,我相信如果处理好国内问题,不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2020年前后超越美国并不是梦想,而这个前后,也正是中华民族有可能得以完全统一的时间,甚至还会有更多大的惊喜.
-----------------------------------------------------------------------------
● 系列134:稻草,或砖头?谈谈奥巴马的绿色革命【短论】
《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复兴美国,奥巴马为何锁定绿色革命?》引发大家对奥巴马绿色能源政策的讨论,文章中提到,奥巴马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能源改造、转型,使得美国大幅减少中东、委内瑞拉等国的石油依赖,较少依赖化石能源,进而实现国际秩序的重建,促使全球经济转型。
我不是经济专家,无法对奥的这项政策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过,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发表一下对他的这项政策的看法,小民看来,在危机中上任的奥巴马总统把这项经济政策当成救命稻草,不过我总觉得如果操作不好,这反而是落水的人抓住了一块砖头。
这什么这样说呢?有以下的考虑:
第一,美国想从危机中脱身,靠另起炉灶的方式是不可能的。美国之所以由金融危机而至经济危机,问题出现美国的消费模式上面,症结表现在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泡沫上面,美国要将自己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不可能绕过这些泡沫而另起炉灶就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奥巴马选择绿色能源做为突破口有不得已的因素。奥巴马选择绿色能源下手,除了他认定绿色能源对于美国的重要意义之外,恐怕他无法撼动美国传统行业的利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华尔等的金融家们,制造业的工业巨头们恐怕不会在利益方面会做出奥巴马希望的让步。世界是平的,同样一个汽车工人,中国工人辛苦一天的收入只有十美元,而日本有四十美元,美国则有八十美元,这就是一种不公平,那么,最终必定都要靠向一个合理的水平,中国工人的报酬要增加,而美国工人的报酬要减少,别无他路,但是,强大的美国工会显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此以来,上下都不愿意让步,结果就会导致局面的僵持,而奥巴马政府并无好的对策拿出来,所以,奥巴马选择推动绿色革命,肯定有不得已的因素在里面。
第三,奥巴马的选择偏离了美国的称霸路线。奥巴马的绿色革命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是,他似乎没有认真考虑美国是靠什么在世界上作威作福,美国在金融业的世界性垄断地位、在制造业的技术垄断地位与在石油能源方面的巨大需求,三位一体,既为美国的高消费提供更多的资金,又建立起与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仅以石油产业为例,美国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凭借是海量的需求及强大的综合国力,建立起与产油国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控制石油的上游生产又间接控制了各个石油需求国,如果美国要制造出一个自给自足的能源产业,将用于购买石油能源的几万亿美元用于其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会有什么结果?会使得世界上的产油国与石油需求国均认为与美国关系不再那么到至关重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将会被美国自己削弱,美国会乐于见面这种局面吗?
第四,奥巴马是个富有个人魅力的总统,但是却是一个缺乏对世界现实深刻认识的总统,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从他大打就职过程中大打林肯牌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是,站在美国的现实之上的美国总统是最不需要理想主义的,这很容易导致其施政路线出现偏差。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明博,萨科齐,麻生太朗,哪个上台不是信心满满,结果呢?光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面对现实,一个大国的领导人,需要从现实着手展开施政,如果将希望寄托于美好的理想,恐怕执政效果会大打折扣。
奥巴马的计划是美好的,但是我并不看好其在美国与世界的现实中可能取得的效果,希望中国能够充分认清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正确的举措,事实上,胡总这次沙特之行已经可以说明了中国对世界能源布局的策略,一方面,我们在国内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过去一年里,我们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可能在电动汽车方面还需要国家级的重视),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巩固对世界石油供应的布局,新能源替代石油能源不是十年八年内可以实现的事情,而在这一阶段,未来必定要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必须要及早布局,千万别被忽悠了,脚踏实地的前进,避免石油成为世界大国勒住中国经济咽喉的绳索,而使它成中国加强与世界产油国之间关系的纽带,成为中国可以世界上拥有更多发言权的润滑剂。(谁为谁狂于2009年2月13日)
-----------------------------------------------------------------------------
● 系列135:上下一起撞,世界怎么了?【评论】
最近世界有些乱,美俄的卫星在太空撞了,英法的核潜艇在大西洋水底撞了,均是几十年不遇的事情,居然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发生,这是怎么了?
乍一看,似乎十分偶然,二者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事实上,小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一条主线,我们通过这条主线来看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就会发现,这两件事情虽然有偶然,但是也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在展开具体的评论之前,我们先把视野放大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值得关注的比较多,比如:中日因钓鱼岛而生的摩擦;菲议会试图把中国的海岛划进本国的地图;委内瑞拉通过总统无限期连任宪法修正案;朝鲜这一阵子的高调再高调;美国新国务卿上任,第一通访问不是奔着欧洲,却是跑到东亚这里来转圈;美国要搞抵制外国货的贸易条款;印度对中国制造挥起了贸易限制的大棒,2009年的这头两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情均是一种变化,这些变化同样有着共同的主线,有着必然的因素。
主线是什么,这条主线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大国博弈加剧,小国的不安加剧,世界秩序在发生着变化,各国为了在新秩序中获得最大利益,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这使得整个世界由一种相对平缓的节奏突然进入快节奏,在新的节奏没有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之前,一些意外就发生了。
世界原本一条原本车辆都是以时速四十码行进的公路,突然间发生了一场地震(经济危机),各辆车为了避险,都改成八十码了,虽然车速提高了,但是很多司机还是在按照四十码的时速考虑问题,不出点事才怪呢!
然后一一解释最近的这些事情:
先从美俄卫星相撞来说起,按理说,美俄都不大可能主动去撞,但是最终还是撞了,最后美国主动说是本方失误,计算轨道出现误差,导致撞击发生,这种说法应该是真实的,但是美国有可能把话只说了一半,美俄虽然在奥巴马上台之后关系有所缓和,但是二者你死我活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美国的卫星可是一颗具有军事用途的卫星,之所以出现误差极有可能是因为正忙着调整轨道考虑如何拍到更多关于关于俄罗斯的军事情报,忘记了俄罗斯还有一颗幽灵卫星在附近乱晃,结果发现照片是拍到了,结果幽灵来了,就撞上了。
相比美俄的空中对撞,英法的海下对撞有些离奇了,二者属于同一阵营,虽然这一阵子因为萨科齐的口不择言使英方十分不愉快,不过用核潜艇对撞的方式来泄愤是不可能的,那么,之所以会出现事故,就只有一种考虑了,两国的核潜艇最近没有按常规活动,而是互不通风,各自为政,最近国际风云变幻,美俄关系紧张,英法也跟着不自在,双方加大了在海底的军事活动,但是,这突然加快的节奏导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欧洲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散慢惯了,突然来个快节奏,追尾或对撞的事故机会就提高了,结果,就给真撞上了。
再说到中日因为钓鱼岛而生的摩擦,低民调的麻生想转移焦点是一回事,制造中日关系紧张气氛,向美国表明日本的重要性又是一方面,另外,日本人在这次危机中的危机感是最强的,中国就快实现对日本的超越了,日本如果不出手,只怕日后更无法出手了,所以日本按不住了,麻生想努力的为日本争取最大的利益,不过,这却只能是一个与萨科齐、李明博一个级别的政治人物,日本最强悍的汽车与家电两个支柱行业齐陷入亏损,经济陷入多年这见的衰退,麻生的重点不是考虑日元升值对贸易的影响,不是考虑如何采取措施让日企应对经济危机,更多是想借经济危机塑造日本的世界影响力,一会儿1000亿美元,一会儿140亿美元,试图从外部解决日本的内部问题,显然是选错了方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关于菲律宾议会的举动,恐怕可以视为小国在经济危机中不安加剧的一个表现。菲显然明白不足以有实力挑战中国,所以,是菲议会在试探,而不是菲政府在试探。中国与东盟诸国关于南海争议的实质是海洋利益的争夺,决定这场争夺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中国东盟诸国的力量对比,而是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对于美国而言,日韩+东盟的海上诸国是限制中国的海权崛起的最重要防线,所以,我们看到了,希拉里的东亚之行包括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虽然美国要依靠中国的外汇储备应对经济危机,但是其对中国的围堵与遏制路线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东盟对于中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就必须突破东盟这条线,所以,我们不必急于在这个区域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对于处于骑墙状态的东盟,我们目前应该维持既往策略,以争取为止,在美中实力的此消彼长中,我们将慢慢取得主导性的优势,对东盟的影响将由陆地扩展到海上。
至于美国与印度的贸易保护,则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的一种后果,二者恰好代表了两类国家,一类是发达国家,一类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危机这把大刀面前,他们本能都抬起了胳膊,虽然这类似是一种自残的行为,但是不举起胳膊,被砍到的可能就是身体了,我们必须认识到,贸易保护普遍抬头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现在要做的,一方面尽量避免贸易战,通过协商通过增加贸易进口等措施来缓和国际上对华贸易限制,这主要是指对欧盟及美国,二者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为中国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必须要给予最高的重视,春节前后温去了欧洲,避免了中法争端扩展到中欧层面,中国逆市增持美国国债也是针对性措施;一方面要大力扩展与中国在贸易方面互补性较强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比如西亚、非洲(南非有些特殊)、拉美(墨西哥)等国家多以出口能源资源类产品为主,中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现在,胡与习恰好一个去了沙特及非洲数国,一个去了拉美;最重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力培植国内市场,这是根本,我们有十三亿人的市场,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可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数十年的动力。
关于委内瑞拉通过宪法修正案及朝鲜的高调再高调,这都是中国乐于看到的,他们挑战的都是美国的利益,减少的是中国的国际压力,前者使得拉美的社会主义化进一步向前发展,其本质就是美国模式导致拉美地区贫富失衡的必然反应,后者则是美国推行东亚紧张政策的一个小高潮,在经济危机下,美国的大棒+美元力量被同步削弱,导致结果就必然是美国对世界的控制下降,引起了整个国际秩序的重新调整,比如对伊拉克对阿富汗的控制力不从心,以色列在奥巴马上台之后明显降了调子,格鲁吉亚与乌克兰也要考虑如果得不到美国百分之百的支持会怎么样,包括欧洲特别是新欧洲的波兰等国要考虑如何面对仍然强硬的俄罗斯了。
如此一通分析下来,可以看到,上世纪末以来,世界格局正在经历着前苏联解体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洗牌,这种洗牌因为经济危机而加速了,在这种变化前面,世界各国的心态各有不同,有急躁的,有难受的,有慌乱的,有谈定的,有冒进的,对于中国而言,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局势,既不要急于出头,也不要错过时机,脚踏实地,把国内的事情解决好,我们就有底气迎接任何国际风云变幻。(谁为谁狂于2009年2月17日)
-----------------------------------------------------------------------------
通用汽车已经不只是一个制造企业,而是美国制造的精神象征,如果让这个企业倒下去,有些类似容忍世贸大厦被撞毁,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是信心,救通用汽车的行为并不是救一个企业,而是为整个美国实体经济输入信心,如果美国不救通用汽车,那么就会不救比通汽车更小更没有名气的企业,那结果呢,信心完全崩溃是经济危机走向最严重的表现,所谓信心比黄金重要,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制造业与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制造业往往制造了大量的就业,这与金融业的资本密集型不同,所以任何政府在面对制造业出现的危机时,要考虑的,不只是一时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更多的东西.美国的汽车业出现合并是有可能的,如果出现通用汽车这样规模的企业关闭,那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如果通用真的破产了,那么,美国或能距离国家崩溃不远了.
当然,通用汽车放风破产申请,可能有:"三点考虑":
一希望政府多给点;
二希望工会少要点;
三希望消费者多买点;
这三者可能都有考虑.
-----------------------------------------------------------------------------
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好几个三国演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版本就中美俄,既然是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明白,中国对美俄任何一国都不要抱有幻想,俄罗斯从中国割去了最多的领土,造成了蒙古的独立,美国直接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对立,至今还在对中国进行高科技与军事方面的封堵,二者时至今天对于中国都时时体现出一种俯视加蔑视的态度,所以,对这两个国家,能利用之处则利用,不能利用之处则坚持拉开距离,任何时候都不要对这两个国家抱有任何善良的期待,我们不会帮助俄罗斯对付美国,也不会帮助美国走经济危机,我们之所与俄罗斯保持有限度的合作,之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购买美国国债,不是因为我们下贱,而是因为我们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在我们还不具备完全叫板的实力的时候,适当保持低调,不随之起舞,不像俄罗斯那样穷兵黩武,不像美国那样四处称霸,坚定而务实地走自己的路,中华民族总有让二者仰视的一天.
-----------------------------------------------------------------------------
中国最近有三类协议签得比较多,一是与俄巴的美元换石油协议,一是与周边的国家货币互换协议,一类则是大量购买国外能源资源类企业的股份,以至于澳大利亚媒体说中国正在买下澳大利亚了,非常乐见,要么为日后的能源资源供应提供保障,要么是为人民币获得全球化货币地位做准备,我认为,我们不必纠缠于购买价格高低,保障供应的重要性远超于获得价格的高与低,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与资料的巨额需求,我们必须早做准备,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另外,通过巨额的协议将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利益捆绑,也有经济利益之后的国家安全利益考虑.
显然,在经济危机中,我们一方面在处理危,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机,这叫一个都不能少.
-----------------------------------------------------------------------------
在评论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时候,我曾提到了一个词,传销,这本是一个中性词,没有想到,这个只是描述美国金融体系经营模式的词却被美国人用实际的负面传销案例给做实了,"庞氏骗局"就是一种传销骗局方式(指骗人向虚拟的企业投资,然后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赢利付给先期投资者,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而无论是诈骗五百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还是诈骗80亿美元的斯坦福骗局,均是此类的骗局,这样的骗局发生号称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绝不只这两个案例,如果我们扩大一些来看,美国五大投行的倒闭并转何偿不是此类的骗局,用后者的投资回报前者,在金融泡沫的掩盖下,避免了立即的崩溃,如果经济危机走向深化,会有进一步的案例暴露出来.这就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希望中国能从中吸取教训,在金融改变与创新中走出自己的道路,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不要抄袭,不要模仿,世界上没有任何现成的适合中国的道路,我们需要有点耐心,去自己探索.
-----------------------------------------------------------------------------
是的,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从没有一个国家崛起在和风细雨当中,大国崛起不是请客吃饭,是在进行利益的重新分割与划分,我们不能指望传统利益的垄断者们会轻易放弃他们的利益,虽然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的广式来完成利益划分的可能性基本不大存在,但是必然会面临众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各种牵制势力会以各种面目出现,会以各种方式来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我们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心中不慌,不要急于用采用强硬的方式,那样我们就会走上列强的老路,即便我们能够战胜所有的敌人,我们最终还是无法战胜这种以暴力解决问题最终必然被暴力所困的老路,如果现在我们对日本用兵解决钓鱼岛,对俄用兵要求拿东北以此,对印度用兵拿回藏南,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用兵拿回南海被占岛屿,情况会怎么样?
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越是面临种种危机与挑衅,我们越要明白中国近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拳头的力量,而不是出拳与否,近十四亿人内部的问题解决好了,外部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迎刃可解的问题.
-----------------------------------------------------------------------------
● 系列136:谁为谁狂关于大国外交的三十个看法(121-150)【随想】
〖121〗
世界话语权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话语权,一类是政治话语权,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足够的政治话语权,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经济方面的影响首先争取经济方面的话语权,进而推动政治话语权的获得。
〖122〗
朝鲜最想从美国得到的东西,其实是美国对朝鲜的安全保证,面对美国的强权,朝鲜一直缺乏安全感,发展核武其实就是这种不安全感的最大体现,朝鲜发展核武的实质不在于奢求拥有真正的核武,而是作为向美国要价的手段,所以朝鲜一直想获得美国书面形式的安全承诺,获得一种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启动国内改革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解除执政压力,因此,朝鲜过去几年在核问题上所做的各种表现的最大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以弃核这个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与安全保证。
〖123〗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而言,美国并不希望东亚地区出现真正的和平态势,如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美国希望东亚维持一种可控的紧张态势,如果局势太平,意味美国以军事存在主导的影响力将会被中国以贸易经济主导的影响力所取代,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124〗
“和平崛起”、“永远不称霸”、“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搁置争议”,这些外交用语的提出并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在说明一种务实态度与行动策略,和平崛起的核心是崛起,永远不称霸不代表永远不强势,不首先使用核武更有意思,到了非要使用核武的时候,谁会认为这句和平时期的口号有什么遵守的必要吗?搁置争议不是放弃争议,总有一天会到了不再搁置的时候。
〖125〗
中国极少在自己强大时主动去攻击其它政权,往往是本部受到攻击或骚扰后的被动反击,所以,中国基本不会主动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事,而在现实的情况下,周边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挑起与中国一战的底气,日印韩这些对中国处于劣势(不只是军力这一方面)的国家且不说,美俄同样也没有这样的底气。
〖126〗
俄罗斯的国内情况十分复杂,贪腐横行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施政的效率,国内仍缺乏足够的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对于社会问题的控制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一直保持一个具有威权的中央,整个国家就有可能陷入一团散沙的地步,再加上国土过于庞大,又处于高纬度寒冷地区,这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土防卫任务比任何一个其它国家都严峻,也正是因为以上这样的原因,俄罗斯民众比较容易接受英雄式的执政者,如果在俄罗斯真正推行西式的民主,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也许就是普京将地方领导人由选举制改成任命制的重要原因。
〖127〗
俄罗斯在借助石油涨价中实现了崛起,同样也会在油价回落时被严重打击,俄罗斯的领导人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试图发展其它产业降低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是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太容易获得的能源财富显然与俄罗斯民族相对懒散的工作态度显然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保护自己利益的最主要的办法就由发展其它产业转为想办法控制更多油气资源来保证自己对石油的议价能力。
〖128〗
美国的全球策略简单地表述,就是团结一部分国家打击一部分国家,对于小国希望成为自己的盟友,对于大国,美国永远是信不过的,希望其四分五裂,无力与自己竞争,因此对于大国的主要措施就是围堵与牵制,针对中国如此,针对俄罗斯同样如此。
〖129〗
美欧不喜欢俄罗斯的理由与不喜欢中国的理由是一样的,两者都是有潜力成为超级大国的国家,均在非西方模式道路上实现崛起,并在利益方面给美欧以极大挑战,对比中国,俄罗斯直接威胁了美国在欧洲的地位,而欧洲又无法面对缺乏俄罗斯能源的景象,所以更加恐惧俄罗斯的强势。
〖130〗
与中国追求一种天下和谐的大国状态相比,俄罗斯仍在渴望一种强势的大国家地位,在短期内,俄罗斯在重点仍在欧洲,俄罗斯希望保持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将这些区域作为与欧美进行战略竞争的缓冲地区,长远则是树立全球性的霸主地位,实现的手段则没有脱离作俄罗斯的传统,以军事强权+能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31〗
中国提倡和平崛起,这与俄罗斯的强势崛起策略是不一样的,俄罗斯的强势崛起策略在日后必定会引发双方之间的一些摩擦与争议,俄罗斯对于中国的不信任气氛往往会随着来自美国压力减低而增强,这个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从中国割去了大量领土的国家也明白中国民众对于原属本国领土的想法,中俄之间要取得真正的信任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胜过中美之间取得互信的难度,美国是我们现实中的最大竞争者,俄罗斯则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最大竞争者。
〖132〗
上海合作组织虽然是一个主张各国平等的国际组织,但是中国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可以见到的,中国倡导成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是打击三股势力,隐藏在背后的意义是填补前苏联解体后这一区域的大国影响的真空,使得中国可以借这种形式将影响力扩展到这个区域,形成一个国际互信框架,避免美国的过度介入,对于中国而言,倡导成立这个组织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牵制俄罗斯,避免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一枝独秀,从而给中国的造成安全压力,这一地区是富含油气资源的地区,通过稳定这一区域的局势,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市场。
〖133〗
中美俄欧四个政治实体其实就在打一盘麻将,尽管看似两两合作,实质其实还是离不开“防死下家、看住对家、盯住上家”这样的大国游戏规则,都期望“一吃三”,实在不能和,那就争取“黄”。
〖134〗
小国靠外交,大国靠实力,不要将本国的强大寄希望于任何其它大国的帮助与合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即使一时的称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通过合作得来的强大也同样是无法持久。
〖135〗
其实当我们整天在文字上争论的时候,就远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法宝,这个法宝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台湾问题上,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最终统一,而不是在文字这种表面形式上取得胜利。
〖136〗
在对外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说,有些事情则可说不可做,如果将这两方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弄反了,损失会比较大。
〖137〗
中日之间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历史问题,就历史而言,需要向我们道歉的国家多了,历史问题只是一种表象,两个国家内心深处对对方的怀疑与戒备以及两国之间的利益及话语权争夺才是更核心的东西。
〖138〗
在某些时候,我们与其去痛斥美国的不道德,不如尊重这种强者获益的游戏规则,多做实事,保证自己石油供给,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通过熟悉规则而使自己少受损失并试图建立新的规则保护本国的利益,比如我们可以建立起关于中国煤炭及稀有金属出口的议价体制,最大程度保证我们自己的利益。
〖139〗
从萨科齐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当成筹码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一直在掂量,是出席呢,出席呢,还是出席呢?
〖140〗
困难是有的,但是不能只是看到困难,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对于自己的信心,对于国家的信心,对于未来的信心,没有自信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强大的民族,没有自信的国家的也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
〖141〗
仔细观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理解美国对这个无油国家异常关注的原因了,控制了阿富汗就像将一个楔子给打进了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之间,使这一地区无法形成一个完全针对美国的国家集团,美国可以借助在此的军事存在,牵制众多周边国家。
〖142〗
东盟在本地区的重要影响力一方面来自整合的力量提升,一方面却与中国对于东盟的态度有关。中国在发展与东盟关系时,最重要的两个竞争对手是美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均试图获得在对东盟关系框架里的主导地位,而中国的策略则是放弃主导权,将主导权交给东盟,目的是限制美国或日本获得对东南亚的主导权,这是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
〖143〗
东盟是中小国家联合体,每个成员国均不具备称霸地区的能力,即便是作为一个整体,因为成员各国内部复杂的社会问题存在使其无法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真正威胁到中国利益的政治联盟,也就是说,东盟并不可能真正谋求到一种对中国的优势政治地位,因此无论在表面上是谁在主导,中国都可以获得实际的主导地位,东盟也就成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最好的支点,通过这个支点,我们可以更好的处理中国与东盟周边国家的关系,包括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澳关系、中印关系,由此可见发展与东盟做好关系对我们的重要之处了。
〖144〗
中国在整体推动与东盟关系的同时,必须也要重视与单个东盟成员国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各个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往来。中国除了将东盟看作是处理与其它地区国家关系的一个有益的支点,还可以在东盟内部寻找友好国家,作为发展与东盟整体关系的有益支点。
〖145〗
(南海问题)在相关利益方面要有取有舍,小民认为在这一方面,中国取的是争议岛屿与海域的主权,舍的是部分经济利益,“共同开发”其实质就是在坚持主权的前提下适当让出部分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并非只是南海的共同开发利益,还包括接受中国方式,将从中国获得的其它各类经济援助等方面的利益,对于我们而言,这种让步是可以接受的。
〖146〗
解决南海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一类的争议国家的力量对比,而在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大国能量博弈,我们要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就是要有能力在本地区建立起超越任何相关国家与介入国家的经济及军事优势,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而要诉诸武力手段,这必然是在一种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对我们极其不利的,我们固然可以战胜任何相关国家,但是却会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受到重大的不利影响,这种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147〗
美国保留日本的君主制,这使得日本在精神层面存在着延续,无法彻底清算过去的历史,为了对抗中苏,美国不但不要日本付出战争赔偿,还为日本重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这都使得日本有足够的底气来美化战争而非像德国那样承认侵略。美国人占领了日本,左右了日本的一切,他们是不需要再让日本再做出什么反省的,而中国不同,我们不同,作为受害者,我们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补偿,所以要求日本做出真正的道歉与反省是应该的,显然,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让日本做出改变,在军事上我们不如美国,在经济上我们甚至还不如日本,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日本的深刻道歉,比较难。
〖148〗
我们不怕美国军售台湾,不怕台湾拥有更多的美式武器,这些武器要么将台湾拖上军备竞赛之路,要么为大陆日后的学习提供样板,我们最怕的是整个国家缺乏一种理性的态度,导致改革开放进程被打断,导致经济发展势头被中止,只要我们在不断强大着,终有会让美国还债的一天,而这一天,正因中国的务实、美国的愚蠢与傲慢被加速拉近。
〖149〗
(美国模式)本质就是建立一套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借用世界人民的钱来实现本国高好品质的生活,各国人民辛苦工作,然后将钱借给美国,满足美国的高消费与超前消费,而当美国出现问题时,美国还可以拉世界各国来做垫背。
〖150〗
对于这场危机,绝不会因为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就可以拯救的,一方面是因为选择有效的措施的余地不多,如果在从前,美国可以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但是这次,战争只会雪上加霜,因为美国开辟的战线已经足够多了,在武器已经发展到远程的时代,在世界已经进入到新秩序需要建立起来的时代,美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保证自己可以从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获得想要的收益。另一方面,这场危机的实质是美国国家模式的危机,这种模式不改变,注入再多资金都难以填满这一个无底洞,难以恢复市场的信心,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场危机。
(谁为谁狂整理于2009年2月22日)
-----------------------------------------------------------------------------
显然,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着问题,政府明白,房地产商明白,业内业外的人士都明白,问题的核心就是房价远高于普通百姓的承受水平,存在泡沫,按理说,就需要一个向下调整刺破泡沫的过程,中国的股市已经从六千多点调整到二千多点了,但是我们的房产市场却并没有在价的方面有大的调整,到现在为止,全国七十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指数只是微调,目前的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主要是量降而非价跌,即便是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下调幅度相对较大的城市中,房价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仍是过高了.为什么楼市没有像股市那样快速下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这两派力量不想房价降下来,价降了,意味着利润的下降,意味着政府的税收及土地转让收益的下降,这两个既得利益阶层显然都不乐见,所以各地政府在救楼市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而房地产商们一方面制造各种虚假信息,一方面硬扛.
中央本来想促进房价的下调,但是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出现打破原来的规划,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如果任由楼市大幅下探,那么前期虚假繁荣所积累起来的泡沫就有可能突然崩裂,出现房地产商破产,购房者破产,银行出现巨额坏帐,就有可能导致中国版的"次贷风波",所以,高层心态十分复杂,一方面想顺应民意促进房价下调,一方面又担心房价下调失控导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因些处于一种犹豫状态中.所以,我相信这次房地产无缘十大振兴行业有可能是因为民间的抵触而临时取消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判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可能到年底都会持续一种幅度不是特别大的下调,总体上会在20-30%以内,不会更大,有些城市还有可能在本年内出现反弹的情况,政府的做法会是找平衡的,一方面会加大经适房与廉租房的供应,加大保障方面的投入,以减少来自民间的不满的声音,一方面会采取一定的刺激措施避免房地产出现大幅下跌.
-----------------------------------------------------------------------------
● 系列137:何必惊慌,谈谈近期的领土争端事件【评论】
近期很不太平,菲律宾把南海的领土划入其“版图”,日本首相更是打破近几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公开表态的立场,继提升在钓鱼岛海屿的巡逻级别之后,直接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看两个邻国有如此反应,我们不应该奇怪。看看这两个邻国的国内情况:日本经济陷入巨大的衰退当中,麻生的支持率正奔着一位数去了;经济危机对于菲律宾这样以输出劳务闻名的国家影响也比较大。在经济危机中,民主体制是缺乏应对能力的,解决国内问题比较困难,而转移焦点相对容易多了,所以,二者在领土问题上的高调与主动挑起争端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这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缺乏单独对抗中国的底气,所以无论是GDP仅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菲律宾,还是GDP总量超过中国的日本,均没有以强硬姿态面对的底气,二者就必然要引入外来势力的支持,当然,这个外来势力就是无处不在的美国。所以,我们看到,菲律宾前一阵与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麻生则试图把美国拉入进来,想把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体系。
事实上,无论是钓鱼岛,还是菲律宾划入其“版图”的黄业岛,在日、菲声称主权之前,均是被美军实际控制领着的,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这两处领土争端背后的真正黑手,虽然美国不会蠢到把本国士兵的生命为日本人或菲律宾人的利益搭上,虽然美国有求于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但是,它对中国敌视与遏制的基本策略并没有因经济危机而发生变化,继续联合周边国家遏制中国,通过支持周边国家与中国领土争端来干扰中国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该抱有幻想。
情况看起来是很严重的,但是,目前的局势却仍在中国的掌控之中,事实上,在避免当前阶段破局的前提下,中国在引领东海与南海问题的破题,我们仔细观察中国政府去年开始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表态,显然立场是趋硬的,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强,声调越来越高。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在内部,中国经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以实际购买力计则远超日本仅次于美国),人均GDP已经超越了三千美元,经济危机中中国虽然也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我们有足够的物质支持作为底气,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普遍充满信心,政府也有足够的民意支持对外捍卫国家的利益。
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力下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下降。美国尚无法搞定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局势,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还在让美国头疼,与俄关系紧张,后院又连连起火,在这样的状态之上,美国对于东亚及东南亚的着火点的支持力度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中国的立场趋硬,除了基于自己的强大,也基于判断美国难有更大的反应。
三、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至少在马的四年任期内,中国大陆不必担忧台湾问题可以牵扯到中国太多精力,反而两岸暗中合作联手应对钓鱼岛与南海争端,虽然一个中国是谁代表两岸各有说法,但是无论钓鱼岛还是南海诸岛均属于一个中国,这是没有争议的,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具不说联合起来有多大威力,至少台湾不拖中国大陆的后腿就足够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天,上百艘两岸民间船只在官方的默许下一起去钓鱼岛宣示主权,日本打算怎么办?
以上这些变化是对中国有利的,而日、菲等国之所以急于在这样的时候挑去争端,除了想要转移国内的焦点,也在于它们对于中国发展的担忧,等中国实现了更大的发展,更高的超越,它们就越发没有发言权了。
所以,日本与菲律宾以为它们看准了美国的心态,都相信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不能有太大的反应,它们却忘记了一点,在国际交往中,把本国利益的维护寄托在别国的身上,一般不会有太好的结局,尤其是中小国家,只能是大国利益博弈中的棋子,而不可能是最终的受益者,美国人又不是活雷锋,它始终在计算着自己如何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获得一点利益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美国人是不会去做的。
日、菲两国最近的表现也告诉我们这样一点:中国目前所剩下的所有领土争议看似都与美国无关,但是美国却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中国要最终解决这些领土争议,就必须要搞定美国。
对此,中国是有应对策略的:
第一,优先解决陆上领土划界问题,避免四面受敌。就目前而言,陆上领土争议地区只剩下中印之争,而印度是一个短期内难以对我们形成巨大威胁的对手,其国内正处在人口爆炸的前夜,左有巴基斯坦的牵制,前有喜马拉雅山系阻挡,即便中印在边境争议地区出现局势恶化也不大可能对国内造成更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放到东南方向上面;
第二,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利益联系,避免中美关系出现恶化。显然中国对美国的忍耐程度更高一些,原因很简单,美国与中国相比,它是强者,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胜出我们一筹,我们要维持一个总体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就不能去主动挑战美国,使得美国因为与中国的大量利益关联无法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避免给邻国以可趁之机,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三,进一步完善自身,努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加大对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我们每强大一点,就是让美国在未来出现领土争端时的介入可能降低一点。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军事方面改变了过去低调的做法,开始更注重威慑力的因素,所以频频亮相最新军事装备,在航天领域也加大了投入,这都是在向外界展示中国实力,形成威慑力。
许多网友埋怨中国政府在南海与钓鱼岛问题上无所作为,这是一个不客观的态度,事实上,中国一直在采取行动,中国没有在领土主权的立场上有任何的退让。对于美日及东南亚的国家,中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美日,我们在强调暗战的能力,比如潜艇追踪美国的航母,横穿日本列岛,比如进行打卫星试验,潜艇在水下,卫星在太空,这都是暗处,中国是以实际行动警告在军事方面领先我们的美日;对东南亚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邻国,我们则在强调明战的能力,比如高调曝光三亚基地,宣布建设航母,在永兴岛大搞建设,南海舰队的军舰在印度洋上不停岸活动了这么久,相信某些东南亚国家心里也会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是何时开始的,是从中国海巡船巡视钓鱼岛海屿开始的,对于海洋主权的解决,中国已经在破题,虽然短期内我们不想采取更实质的措施,但是,一定要把主权主张表达出来,日后才可以有进一步的跟进,在破局时我们才会显得更加从容,对于我们而言,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的局部地区出现紧张气氛没有什么不好,毕竟钓鱼岛海屿在台湾以北,而不在海南以南。
对于南海问题的解决,我们同样在破题,我们可以回想一个县级市的成立,这个市的名子叫作三沙市,包括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三大群岛,管辖面积逾260万平公里,中国把三大群岛及附近海域集合起来成立一个县级行政区,这其中的意味,想必大家可以理解,等到第一艘航母进驻三亚基地,接下来会如何?我们去想象吧。
由此,对于最近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们不必惊慌,它们越是上窜下跳的厉害,越是其心虚的表现,我们破题了即可,不必去立即推动破局,我们现在更应该脚踏实地,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千万不要被打乱了节奏,成就别国的期望,反而失去了自我。(谁为谁狂于2009年2月27日)
-----------------------------------------------------------------------------
有三个观点:
第一,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可以假设,那么,假如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以开拓殖民地为目的会怎样?假如宋代把国家财富更多用于军事投入会怎样?假如火药更早用于军事会怎么样?
第二,用更大的历史观看问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数千年,这数千年里的一直都是盛衰循环中,只要我们可以重新强大,我们就不必为1840年后这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感到耻辱;
第三,多难兴邦,大乱才有大治.没有秦末的乱世,哪来汉的威武,没有隋的乱世,哪来唐的大盛.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怕遇到再大的打击,虽然我们有时很僵化,但是我们拥有改变的智慧,拥有吸取教训的能力,接下来,我们会把所有的打击都转化为成为再次强大的动力.几千年以来,中华文明一直活着,而其它的文明呢?他们多数只能活一次,只能风光一次.
-----------------------------------------------------------------------------
对待中国引进磁悬浮技术是否值得的讨论不妨可以上升一个层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待新技术的态度,那就是,我们不排斥新技术,敢于尝试,敢于引进,当发达国家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在实实在在地做了,我们要计算的不只是现在的利益得失,还有将来的得失,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通过引进这项技术,通过商业运营的实践,通过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最终我们将拥有最成熟的磁悬浮列车技术,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由中国主导的产业,这项技术不仅可用于国内,更可以让我们成为世界磁悬浮列车的承建商及技术输出方.通过对待这样一项新技术的态度也可以起到示范刺激作用,将会推动更多新技术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中国本来就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我们处处跟在西方的后面,我们何谈超越,所以,中国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精神,否则我们只能一直处于西方打造的利益链体系的最下方.
打破常规难免会有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了,我们落后了几百年,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落后呢?最主要的不就是思想的僵化导致的安于现状吗?我们等不起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在上马大飞机,准备搞空间站,显然这都是面临着巨大风险的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项目背后所隐藏的更大意义,既有现实商业利益的需求,也有在技术层面提升中华民族竞争力的更大考量,这还是一种展示,我们将来用什么告诉世界中国是最强大的,最大的水电站体现的只是一种量的积累,而最快的列车则体现出一种质的超越,当这样的点有一个到十个到一百个到成千上万个,中国世纪就真正到来了.
当年,我们搞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有人说出卖国家利益,现在呢?
当年,我们加入WTO,有人说这是出卖国家利益,现在呢?
我们不怕争论,怕的是在争论中停止前进的脚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对于今天的中国,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而是不做事.
-----------------------------------------------------------------------------
你认为上海磁悬浮是先投入商业运行,然后形成科学理论的吗?如果这样,相信中德两方都会跌破眼镜:)
如果什么事情都等完美无缺再投入商业运营,恐怕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进步的世界了.
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炸了两个了,为什么还在飞?
最近连续几起空难,为什么大家还在造飞机,为什么不等技术更先进了,更完善了再造?
按照你的理论,只要中国制造不出合格配件的装备,中国就不必引进了,但是,等中国都能制造合格出配件了,中国还需要引进吗?
正是因为我们制造不出来,我们才引进,我们才会想办法如何制造出来.难道你真的以为中国近几年在磁悬浮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与上海磁悬浮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