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2009年,中国将参与重新划分世界战略格局

2009-02-28 12:53 战略·谋略 ⁄ 共 2501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08年中,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终于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包括老牌经济强国与新兴经济国家都未能幸免。危机之下风云变幻,08年以来地区冲突呈明显上升之势,世界是否会因此重回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的战乱局面,现在还很难下判定。但从大国的战略动向看,美国一超独大的局面将面临终结,多极并起,新的世界规则是否会浴火而生?

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一

二战后,世界在近70年的时间里战略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美国占主导地位在上世纪末达到了顶峰。所谓盛极而衰,借前苏联帝国的崩溃,美国的军力与经济膨胀到了顶点。而次贷危机,尤如刺破泡沫的针锋,一下将美国经济带入了进退维谷之地。在此情况下,若要维持美国的地位,打击潜的对手,只有政治妥协和军事冒险两条路可以选择。那么,在一切未明朗前,世界依然会处于危险之中。

前面我们分析,金融风暴已经在影响美国的实体经济,石油价格的下跌也让俄罗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在此情况下,北美、西欧和亚洲主要商品市场需求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大宗产品的交易,而以此为主要经济手段的国家将受到最猛烈的冲击。那么,谁会是这场搏奕最后的胜利者呢?

笔者认为,参与世界新规则制订,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人口、面积、政治、文化、经济、资源等。并以此判定,能参与规则制订的国家,应该是三个半,即美国、中国、俄罗斯、欧洲/印度。在此所列的国家中,最稳定的是三,而这个半,则是根据条件来界定,假设欧洲不能联合的话,那么印度是一个天然的候选——在前文中我们也讲过,对于西方来讲,印度具有“完全替代”中国的一切条件,成为新的“廉价商品供应地”。这也是印度相对于中国对西方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地方。

以上的划分,是在经济条件上的游戏。那么在政治上,则明显的分为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三家,加英法德老欧洲的“三个半”模式。有意思的是,在军事上划分也以此为标准。所不同的是,从08年的迹象显示,军事上中国与俄罗斯走近,美国向印度输出武器,而法国则把军事赌注全压在巴西身上,德国在南美的优先选择是阿根廷。即世界主要政治中心,形成不同的战略格局。

那么,有人会说,日本在未来地缘战略调整中会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通过迹象可以分析,美国金融风暴不可逆转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首次超过了日本,日本在美国的地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从日本的国土面积来看,显然无法支撑长期战争,经济更是从十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的负增长。日本对于美国重要性的下降与日本的衰落已经成为发必然。就日本国内看,150年前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论或许已走向了终点。而这一切是伴随在中国的增长之下发生的,所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日本失去了对美国的重要性,那么其边缘化就不可避免。笔者注意到,日本宣布放弃购买美国的F-22战机转向欧洲的阵风,除了内心的失落之外,是否也包含着新的战略意图呢?毕竟只有借助外力的支撑,日本才可能在中美俄三强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在09年,中国将会如何应对全球战略格局调整的机遇呢?笔者认为要分三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从战略方向

美国在全球的战略收缩成为必然,那么其所退出的战略真空就需要新的力量进行填充,譬如东亚地区,随着中国战略投送能力的提高,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已不能适应其战术上的要求,美国后退关岛,将其打造成亚洲军力投送基地便迫在眉睫。所以,美国在全球调集军力进驻关岛,可视为其战略调整的必然。而其所退出的“真空区”,便成了新兴力量角力的中心,这既符合美国“以乱制衡”的手段,又能避免其直接面临的风险。所以,在保证其长远利益的情况下,部分让出东亚地区的控制权也是最佳选择。这就是“中美二元论”及“中美共管太平洋地区”言论出台的背景——按照美国的意图,将会让出西太平洋地区,南中国海地区及部分印度洋的控制权。条件是中国对美国开放军事透明度(等于中国的家底让对方全知道)。其实以信任与合作的角度看,这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当中国对美国的意图不能判定或少约束力的时候,这种“信任”会出卖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中国虽然坚定不移的发展“蓝水”力量,但还没到和美国“坐下来谈”的地步。

对于俄罗斯来说,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俄罗斯境内的制约力量一直在阻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俄罗斯只希望中国能抵抗来自东面的压力,但也警惕中国人对远东地区的“潜在窥视”——嘿嘿,双头鹰名不虚传呀。所以说,国际政治交往中,只有利益,没有友谊这话一点不假。

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在急剧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显然影响到了某些欧洲国家的利益。一方面是欧洲国家对中国在军售问题的两面三刀做法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进步渐趋失去市场。从老欧洲只能站在“道德高地”(以人权名义支持达赖集团)就可以看出其能“拿得出手的牌已十分有限。而欧洲的四分五裂对于中国来说也失去了抗衡美国的可能性。现在,失意的老欧洲只能奔向南美洲寻找自己的乐园了。

所以,在此情况下,中国只要保持国内稳定,在上合的框架下,通过多边体制稳定自己的周边地区,就能抗衡美国衰退后地区潜在冲突带来的风险。对于对手,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是中国最主要的手段。

其次从国内看

笔者前文中说过,保持国内稳定,是保证国家战略实现的主要条件。这个稳定中,首先是人员的稳定,在金融风暴冲击下,如何保证就业,是人员稳定的重要前提。从国家近期内一系列的政策看,国家已经意识到企业生存危机所带的就业压力的严重性。其次是经济的增长率,保8成为一个共识,重要是保8就能保持一定的就业比例。避免社会问题的冲击力。

国内基础建设,笔者认为,中国的四万亿计划,只是一个远景规划。具体实施中,会重点扶持对中国今后几十年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那么,那些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呢?笔者认为,交通(主要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大飞机项目、军工、航天、新能源等。交通问题的解决,能有效的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力,增加区域性的合作力,降低成本,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也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而只有技术的发展,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形成中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政治体制改革,以创新型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铁血决心惩治腐败,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好公仆,是保持国家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政体体制改革,不是是否“两党或者多党民主化”的问题,而是怎么清除掉中国官场上千年积习的问题。传统文化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如何去劣存优,是文化复兴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笔者反对形式主义上文化复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成绩已然全部失去。一个缺乏活力,沉浸于于低级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从这种意义上看,建立一个“创新型”的中国,是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这个“创新”。包括文化、经济、技术、制度等各个领域。只有创新的活力才是发展的源泉。

最后看09年中国会有何不同

人们总结08的时候,离不开雪灾、314骚乱、汶川大地震、奥运会、金融危机。但我们展望09年,其实更有不同寻常的信息传出。前面我们说过,金融危机促使了权力中心对世界战略格局重新进行划分。那么这场新的划分,可能会以政治妥协的方式完成,也可能以战争的方式完成。我们视G20集团会议,是政治妥协的方式。那么,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潜在的战争威胁、巴以加沙地区冲突,美国潜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或许都会成为大国战略角力的选择。

而制止战争,要靠制止战争的能力与手段。笔者注意到,中国出人意料的向亚丁湾地区派出舰队,西方世界保留了相当的警惕性。美国第五舰队在今天宣布向亚丁湾派出特混舰队,并希望其它国家加入,并非单纯是为了护航这么简单。可以肯定的说,派出跟踪与监视中国舰队的西方世界,可能更看重的是在潜在的地区冲突——美伊或印巴,中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相对于意义不同寻常的亚丁湾护航行动,东海地区的行为则更为大胆。从海监双雄开进钓鱼岛——警告台湾不要插手,到138特混舰队“明目张胆”的进行远洋反潜演习(请注意是反潜演习),都具有非常意义。而据非正常渠道的消息,在“胡六点”出台后,除了“撤除瞄准台湾的M族导弹”外,中国精锐的苏30战机却高调进驻华东战区。此次不作掩饰的针对性布属,是否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胺一般常理讲,东线的缓和,西线紧张,却一反常态兵力前出,不合情理。

据此笔者判定,亚丁湾护航、新疆军区前出两个师兵发中巴边境地区演习,是针对西线的可能潜在战争的准备。而中国在东线加的防备则证明在未来的09年度中,西线的危险性与紧迫性正远远高于东线。对于战争发生后潜在威胁,中国先进战机进驻海南岛,将南海地区纳入防区范围,则是防止这一地区国家,尤其是越南趁机渔利的重要手段。

从战略上研判,印度依然具备在非常时期突袭巴基斯坦的可能性。中东地区与非洲北部地区对中国的重要性同样重要。李克强访问埃及并促使阿拉伯人走向和解,恐怕有比解决加沙危机更深远的意义。历史的经验又一次证明的,家不合,万事不兴。伊朗与埃及的明争暗斗,其实损害的是阿拉伯人的利益,错综复杂的阿以冲突,没有足够的实力与耐心,是解决不了的。

在此问题上,有人指责中国政府的不作为,这是不正确的。从影响力上看,中国没有能力去左右中东局势的走向。对以色列,中国并没有多少影响力。这也是巴以和解进程中国被排斥在外的主要原因。有人把哈马斯等同于“东突”,这是错误的,从法理上讲,哈马斯是一“民选政府”的代理人,而“东突”则是十足的分裂主义分子。东突的幕后主要是土耳其、德国,美国则把“东突”作为制衡中国的手段与筹码。伊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苏联崩溃后,以经济援助、文化等手段向中亚地区国家渗透,其效果现在大家也看到了。所以说,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还是国家的强大,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认同只会造成国家与民族的分裂。

纵观中国,09年估计中国的布局不会超出以下范围——以武力防止地区冲突对中国大方向战略的影响,经济重点议长在国内保持增长的态势,政治上更支持多边化,地区构架将出现明显雏形(以中国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航空航天在今后十年中进入快速发展期,全面推进全民保障机制的落实,政治体制改革启动,腐败将深入化。

记得日本曾经预言2015解体中国,现在我们则相信,2009年起,应该是中国参与重新划分世界战略格局的元年!

一怒冲冠于2009-1-9

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二

前面我们分析,09年中国必将参与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中去。事实上,在1月14日,中国即修订了07年GDP统计数据,调高至13%增长。那么按这种统计,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许在许多人眼中,一个数据的调整可能很平常,但通过其透露出来的意味却非常深远。

那么,其中有什么意味呢?

从世界经济格局上讲,北美、西欧、东亚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体。而其中美国、德国、中国在其重占有相当比重。前面我们讲到,金融风暴向纵深发展,直接威胁到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同时西欧与中国也不能幸免。但恰在此时,以法德为首的西欧国家以期借中国之力,搬倒美国,重划世界经济战略格局。假设这个成为事实,那么得利最大的,肯定不是中国,而是拥有技术及生产能力的欧洲共同体。到时候,欧元就能真正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国际货币”。欧洲自然而然的也就拿到了政治话语权,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红利。

美元、欧元、亚元(人民币主体)的明争暗斗,从深层次上讲,就是新世界秩序的明争暗斗!而这个最终的主导权,会演变到技术标准、规则权,进而拓展到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二战后,美国以美元为手段,一直以来主导差世界技术标准的主动权,享受了近七十余年的“战争红利”。现在面临着新的世界规则调整,试想谁会放弃这个机会?

所以,当你在抱怨微软、英特尔、IBM、思科的时候,要多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技术标准要按照国际惯例执行?从经济的角度讲,规模达到的时候,市场的容量也呈扩大化,那么标准就有了依附的条件。09年中国大力推进的3G网络,就是采用了中国自己的标准,它的意义在于,今后凡是进入这个市场的经济活动,都得按“中国标准”来执行!这个市场有多大?超过了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而且以高于德国近10倍的速度在成长!换句话说,随着技术创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网络高速公路技术构架),今后中国可以完全摆脱欧洲与美国标准的制约,开成自己独立的“中国标准”体系。而标准的提升,也会使中国摆脱“打工者”的形象,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这就是推进东亚一体化与人民币走出国门的意义所在。

会不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况,即“中美两元化”?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前面我们分析到,对抗美国对中国的“封杀”,欧洲对中国的支持不可或缺。但现实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最需要技术支持的十年中,欧洲对华军售一直不能解禁,直到中国在军工技术渐次突破。

这种情况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经济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的欧洲,一直把中国当做与美国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军工技术的突破,欧洲渐趋失去与中国谈判的筹码。而且欧洲发现,在其传统利益地区,譬如非洲、南美地区,中国开始了与其争利的局面。而且中国制造业的增长,也威胁到了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工业,这是欧洲陷入了矛盾之中。法德轴心的利益是一致的,也是对抗美国的中坚力量。奥运会前欧洲国家利用西藏问题对中国施压,目的就是迫使中国支持欧元与美元的“分庭抗礼”,以达到其“二分天下”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英国渐趋与美国拉开了距离,并在法德与西藏分裂主义分子走的越来越近的时候,首次宣布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在其后与美国的立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譬如地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上,阿富汗增兵的问题上,美国的小跟班与美国“拉开了距离”。我们更注意到,在经济问题上,战略问题上,英国或明或暗的在提醒中国应该注意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通过这些评论家所“发布”出来的信息,实际上对中国一种“善意的提醒”。

那么英国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与其长远战略利益有关。虽然二战基本上摧毁了英国成为权力中心的可能,但这个帝国所留下的精髓却未失去。当他发现自己在北美培养的美国不能成为自己利益的保护者,而且随时会走向衰落与崩坍的时候,重新对未来世界的走向压下筹码成为春必然的选择。这一次,其把筹码压在了东方。

或许有人会讲,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先进的军事力量,都能保证美国在今后地几十年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但笔者想提醒一下,就如安然一样,一个帝国的崩溃,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尤其是爆发户。以欧洲的眼光来看,美国就是一个没有底蕴的爆发户,一个到处发动战争的狂人,只是老牌资本家更老道于隐藏自己的看法,顺便做一些浑水摸鱼的事情罢了。

中欧的分裂对谁有利?

相信大家都不想看到中欧分裂,但对利益至上的国家战略来讲,这却是必然。不拿出合作的诚意,就没有合作下去的必要。中欧关系之所以走到今天,是欧洲的心太狠,不想马吃草,还想马儿跑,天下那有那么好的事?

再次退一步看,在美国走向战略收缩的必然情况下,中国何必出让自己的利益陪欧洲一起对抗美国呢?即是世界战略格局要调整,为何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调整呢?所以,即或我们对棒子十分不满,对日本十分憎恨,对越南恨不能打个半死,但在这关键时刻,还是“忍”字为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主导权上的利益,比四面树敌的方式更符合长远战略。

不错,我们对南海、东海都可以选择战争方式,但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相反,对有可能成为我们潜在战略对手的,则要“拉”、“拖”、“打”、“分”,绝不能让其成为别人制衡我们的筹码。对这种国家,则要两手都硬,既能谈,也能打,关键时刻绝不手软!

前面我们分析,兵出亚丁湾,是一石多鸟之策,既护卫了自己的利益、又威慑了印度冒险的决心,加深了我们与非洲国家的信任度,间接的也是与欧洲国家比试高低。我们看到,在亚丁湾抓海盗最积极的是印度、法国、德国三家,为什么?是因为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所以说,我们只护航,不上岸的策略是正确的。今天我们看到“海口”与“武汉”首次分开护航,这所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对那边的情况“放心了”。换句话说,对暗的东西,我们有把握了。

法国在中东灰头土脸,中国在印度体体面面,从实力对比上看,中国与欧洲的分裂,不能说对谁有利,但肯定对欧洲有害!失去了中国的支持,欧元区基本可以说在新在规则游戏中走向分裂了。而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欧洲的融合最少得50年。而从现在开始,世界的中心将转向太平洋地区,欧洲的失落才刚刚开始。所以说,近期内对中国是不利的,但长远的看,则对中国非常有利,一个边缘分的欧洲,必然要放低对中国的技术门槛,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美国来胁迫欧洲让步,中国超越德国的意义则在于此!

在所有人对中国的未来担心的时候,温总理说了一句话,中国要做金融风暴中第一个复苏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将走出一段独立的“上扬行情”。至于这个高点有多高,不仅取决于技术面、资金面,更取决于信心面。在美国衰退后,这种“上扬”,则显得更为不同寻常。

水至清则无鱼,理想化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要客观的对待和分析现在存在问题。为了未来,我们要把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怒冲冠于2009-1-16

以戈止武——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三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激烈动荡的世界秩序调整,若以置身事外居,则其祸不久亦。前面我们讲了三分天下之路与金融风暴下,中国的“机遇”——即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规则的制订,谋国家民族百年之利。同时,笔者也说了,解决危机的方式,除了政治妥协,还有军事冒险。因此,中国在积极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时候,就不得不防对方的军事冒险可能,

此为庙算之必然。

所以,中国积极主动备战,以戈止武则是威慑对方使用武力,提高战争成本,防止战争发生的有效手段。那么,我们看面对美国的战略合围,我们除了在政治上“拉”、“拖”、“打”、“分”,使周围的国家不敢轻易倒向美国外,军事上也必需要有有效的手段防止这些国家为美军火中取栗。

其实,笔者在前文中也讲了中国目前面临着的地区战略方向调整,即由“向东”转而“向南”、“向西”。对于“向东”的战略布置,随着飞豹三、歼十A、歼十一B、苏三十、现代、115/116、093A等布署,中国在500~1000海里范围内,已经拥有了一定控制能力。月初某舰队高调前出进行反潜训练,也在于向某些国家展示“肌肉”,提醒其关键时刻别“站错了队”。从长远看,中国在太平洋地区若想达到与某国平分秋色的地步,近期内是不可能,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对方不敢乱动,则就达到了以戈止武的目的。

在这里我们还是有必要提一下台湾形势,武力解决始终是我们和谈台湾问题的底线,“胡六点”更多意义上是对台湾地区仁至义尽的坦诚。问题在于,通过近一年左右的观察,我们对马的研判渐趋有了定性,这主要还得感谢能孤身打入民进党内的“同志”。正是他提供了马与美国的蛛丝马迹的联系情报,我们才得已作出正确判断。当然,在民族大义的问题上,对所有的华人都是敞开大门的,包括民进党。从外围,我们对马的封堵是坚决的,海监双雄前出钓鱼岛,就是对马与日本人暗中勾结的警告。而岛内所吵出的“台湾军舰护航方案”,根本就是瞒天过海之术,且慢说台湾的军力投送,单单其对大陆的敏感,就暴露了其政治目标的不纯。果不其然,背后爆出了台湾求助美国护航的信息。

问题在于,随着大陆战力的提升,技术装备优势已向大陆倾斜,这也是美国不敢把高精尖军事技术转让给台湾的主要原因——两岸交流如开闸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些技术也会随之泄密到大陆。但有一点必须引起大陆的注意,那就是去年美国空军“误将核弹设备运到了台湾”。如果说仅仅是“误运”,还则罢了,若有意为之,则大陆必须警惕,以防台湾当局“染核”。

从大局上看,台湾必将成为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第一个弃子。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台独即意味着战争,这是中美东线搏亦的平衡点!

除了台湾,有一个地方最近闹的比较历害,那就是朝鲜半岛。韩国的军力在危机之下,快速膨胀,与朝鲜的关系快速走向恶化,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今天,朝鲜宣布对韩国的挑衅将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这与美军F-22进驻日本基地有着非常大的关系。F-22此番重进日本,必然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任务,朝鲜的紧张是理所当然的。对韩国的“军事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试探出美日韩同盟在东线的目标是什么?这也是危机之中,中国应对潜在冲突威胁,进行军事布防的必然。战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记得有人问过笔者,美国发动战争的目标是那一个?可能90%的人都会选择“伊朗”,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这要看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判定他会对谁发动战争,或者说发动代理人战争。有人说奥巴马会带领美国走上“正常国家”的道路,军事收缩、经济转向内增长。需要明白的是,是否发动对外战争不是由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而是美国幕后的黑暗力量需要所决定的。

解读以色列打击哈马斯,我们剔除道义的因素看,其不失为一场策划周密的军事打击。若把其做成“放大版”看,可以套用到谁的身上?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战争,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清醒的意识到战争的威胁,充分的作好战争的准备,才能有效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哈马斯的失败在于,以弱者的方式去争取强者的权利,悲情可以赚得同情,却赚不到利益。哈马斯的失败还在于,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今天阿拉伯人的内部分裂,也在提醒我们自己,在即将面对的战争中,不容许我们犯一点点错误。在此意义上讲,巴以战争,其实就是一个代理人战争。通过一种暴力的方式,强硬改变规则游戏。

中国要抓住机遇,参与世界规则的制订,如果说失去了军事的支撑,必然会成为无本之木。有“机”必有“危”。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讲,经济之“危机”,可能是最重要的,还有人说,中国经济之危,容不得犯半点错误!笔者也说,面对“机遇”,同样我们不能犯“半点错误”!

解读美国的对外战争史,最基本的一知就是内因引发外因,外因改变内因。对于中国来讲,也是必然。世界格局调整、经济动荡不安,必会影响到国内,同样,国内的不稳定也会波及于外,使得外敌有机可乘。前苏联帝国的崩溃,莫不如此!

有消息称,近两个月以来,不计成本抽离中国的外资有两千亿之巨。这说明,面对外部环境,中国内部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浮于表相的是经济增长停滞、失业者快速增加、腐败现象成为攻击重点、黑社会集团化等。而深层次的是,不管是“土地红线之争”、“08宪章”之争都显示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无时无刻正在变化的内部矛盾在加剧,而这一种积聚,正有可能成为外部力量作用的着力点。

我们必须警惕这一种变化,保持稳定、保持团结、保持警惕是中国是否可以迅速摆脱目前局面约束,把潜在冲突拒于国门之外的根本。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军事力量的高度警惕,是防止境外挑衅性行动的关键。

没有一个大国是在失去军事力量支撑的情况下崛起的,中国也不例外。没有一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现在面对乱局,只有坚强有力的人民军队,才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基石。试想一下,如果说按前几年某些人叫器的“军队国家化”,我们还能看到汶川地震中的子弟兵形象?在国内军内对是否外派军力争执不下的时候,高层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果断亮剑,以以戈止武,展示了以死保卫民族利益的决心(也得估计到误击什么的),这比一百个抗议都管用。

印度对巴基斯坦蠢蠢欲动,14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与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艾哈迈托夫举行会谈,磋商两国军事合作问题。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断气”之争升级,这个世界依然在快速的旋转。在一切底牌没有揭开之前,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以巴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面对可能挑衅,中国要毫不留情给予回击,这才是保证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的中坚力量!

一怒冲冠于2009-1-18

核武器对决金融危机——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四

核武器与金融危机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会扯到一起?它们又与09年的世界战略格局调整有什么关系?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1月20日,美国黑人总统上台日,动荡的世界给其送了几份“礼”,其中意味深长。一份是以色列宣布“单方面停火两周”,一份是俄罗斯宣布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一份是中国《国防白皮书》提出“停止新型核武器试验并呼吁有核国家销毁核武器”,一份是黑人总统上台当天,美股大跌逾4%!而今天,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宣布去年累计亏损总额可达280亿英镑,约410亿美元后,市值一天蒸发七成,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是金融危机深化了吗?非也。

前面我们说过,欧元区想借这一次金融危机从美国虎口争食,一击把欧元打造成“世界货币”,进而坐收“规则红利”。美国能有那么傻子的吗?反击则是必然!而前面笔者也说了,美国脱困,有两条路,一条是政治妥协,另一条就是战争。政治妥协,欧元区当然会凭借其技术、经济、人口分得一席之地,到时就是美元、欧元、亚元三足并立。但法德的性急了一些,要说老欧洲玩这个谋略,会是比不过老美,G20锋芒毕露却一无所获,想拉中国垫背却让中国躲开的远远的。所以萨科齐一回欧洲就脑羞成怒,抓住西藏独立分子在中国眼前猛晃。可这次中国没眼花,干净利落的给了几个耳光,打得萨科齐差点找不到北。打的德国老女人再也不敢乱叫。更狠的是,离开中国支持的欧元,眼看就要解体了,这等于从根本上抽掉了法德轴心欲主导世界、单成一极的战略梦想,欧元基本陷入了让美国任意宰割的地步,解体也就成为早晚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在这个节骨眼上“掐了欧洲的气”,并通过某人放出话来,欲把欧洲纳入卢布区,从而将欧洲打造成为“俄罗斯的欧洲”。虽然经过十几天的角力,北极熊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但欧洲内部在此打击下的裂痕则更加深入,欧洲区国家已经开始拒绝兑换希腊、意大利印刷的欧元,而只认德国的欧元。这一点暗示,同为欧元区国家,各小国已在为“后欧元时代”作着盘算了。

再说以色列的停火,以色列心中当然明白欧元现在的处境,所以萨科齐跑来做说客,只能讨个无趣。当然,以色列的停火那不是一些人YY的是中国的功劳。恰恰相反,这个仗怎么打,还要不要打下去,会不会牵涉到伊朗等国家,还要看20日上台的黑人总统怎么做。

19号,中国公布《国防白皮书》,看起来了无新意,但细细解读,再插入现在的背景,则十分有趣。第一点,中国“叫停新型核武器试验”,不管有没有用,最起码表示一点——中国的核武器,不比对方的差。没有对等的水平,“叫停”就等于“掐死自己”!第二点,中国首次承认自己的陆基核力量“具备二次反击能力”,对于这一点,大家要深入解读。一般来讲,陆基核力量的生存率远远低于海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特别关注战略核潜艇水平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说能在十倍于自己的核武打击下生存,转而进行反击,没绝活则肯定不行!有底气,全这个时候宣布,就等于告诉对方——中国不怕你进行核战争!以戈止武,无过于此而已。

为什么要提黑人总统上台日美股大跌呢?这个要讲一下美国政府背后的势力。如果说各位把美国的政治运作归结到民主、法制、文明上,那未免太浅薄了。其实在美国,政府背后通常有两种大的势力群体,一个是以犹太财团为主的“院外集团”,一个就是以欧洲白人为主的新教徒,即WASP主流人群,这一部分人占据着美国政策的另一半。犹太人以经济为主,WASP人以军事及战略利益为主,既有合作也有冲突。我们说过,美国解决危机的另一种方式即是战争。那么,新上任的黑人总统,他是否会秉承前几任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战?还是把美国用来发动战争的钱投入到华尔街去救那些“挣扎的财团”?20日的美股大跌,就是给这位黑人总统打出的一个大大的“?”。可以说,世界的眼睛都在盯着美国的选择,只要黑人总统做出选择,那么世界各力量中心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也不例外。

但若黑人选择战争,他就得多考虑一下中国《国防白皮书》中的含义了,大国动武,没杀器就没了红线,最终会不可收拾。俄罗斯要建立“海外军事基地”,虽然未公布,但这个地方估计也是靠近地中海、北非洲地区,这与中国要印度洋插入一脚有着同样的效果。为什么是这个地方呢?这与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有关,一是以色列的动向,二是美国的动向。如果说美国黑人总统最终选择战争,他的目标会是谁?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出现,是参与世界格局调整,展示自己力量的必然,没有军事投送能力,则必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呵呵,当黑人总统把手放在林肯用过的那本《圣经》宣誓的时候,他的心中是否想起了林肯、肯尼迪、克林顿?美国真的想继续做世界的领袖,但今天的美国,还有这个能力吗?从第一天艳情,黑人总统的路就注定不会平坦。而这一根钢丝怎么走,黑人总统还得看背后势力的眼色行事。

那这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黑人选择了战争,那么中国周边的烽火就会四起,印度与巴基斯坦、南海地区、东海地区都会成为热点,中国的经济也就不得不进入战时体制。如果说其选择了经济,那么强硬的军方利益集团就会如肯尼迪那样处理掉这个“麻烦”,不是消失就是下台。从历史来看,犹太财团更重于金钱而少于人情,这种冷漠使其在世界很难得到认同。但其天才的经济头脑研究的赚钱方法则不择手段,在积聚了大量财富的同时,却把华尔街拖入了危机,现在,华尔街把美国拖入了危机,而美国又绑架了全世界。所以,在我们指责这些不负责任的经济行为时,一定不要流于表相。

核武器与金融危机有什么关系?说的直白一点,核武器就是防止某些“狗急跳墙”的家伙所准备的“打狗棒”!中国人只有手里握紧了它,才能从容不迫的参与到世界新规则的制订中去。核武器,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岁岁平安的守护神!

08年中国经济增长报告还未出来,但可以肯定的说,随着中国经济部量的增长,这个世界会有更多的中国声音和中国利益!

一怒冲冠于2009-1-21

战争其实离中国并不远——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五

别以为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嘘头,以中国即有实力,为何战争离我们并不远?美国调集70%左右的战略核力量进入太平洋地区,并在中国周边地区紧渗透,打造围堵中国的封锁圈,其目的不言而明。一个并不十分“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引起美国这么大的敌视,究竟谁是隐身在背后的黑暗势力?这些都是我们要一一探究的东西。也只有了解明白了这些东西,你才会真正的感觉到危险来自于那里。

笔者在前四篇中讲过,未来世界格局必以三分天下而定,这不是凭空臆想而论,是自然社会的选择罢了。那么中国在未来世界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则决定了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国际政治角力,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了利益。所以,为保证未来利益,积极参与战略格局调整,参与规则的修订权,是保证中国长远战略利益的主要方式,也是必由之路。而国家利益的保证,不是由多少黄金储备,多少外汇、实物地产所决定的,真正核心的则是定价权!没有定价权,不管你有多少储备,必然会在对方设定的游戏中输的一干二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登陆美国即是如此,表面看日本资本风光无限的进行了大收购,实际上在对方运用定价权规则后,日本变成了高位接盘者,最后不得不灰头土脸的退了出来。而07/08年度中国在海外的资本扩张,也莫不如此!笔者为什么说黄金也不是抵御风险的最佳选择呢?首先,经济利益的产生不是来自于实物,而是来自于生产力,来自于市场动态需求的变化。储备黄金,只是被动的应付外界的变化,而不是积极的界定规则游戏的主导。当石油价格从20美元一路飙升到140多美元,又一路回到40美元以下的时候,游戏规则的本质则完全暴露无遗。

可以说,真正掌握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不是国家主体,而是隐身于国家主体后边的金融帝国,每一个国家主体后都有不同的金融帝国在操控!而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危机,无不是背后势力角逐的结果。马克思不是说了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形式必被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形式所代替。上层建筑怎么建立,那得看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民主体制的本质就是提供一个不同经济利益集团妥协、苟合的平台罢了。一旦冲破这个极限,则战争不可避免。林肯在当选美国总统后的这样一段话“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在我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 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的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到财富最终积聚到少数人手里,我们 的共和国将会被摧毁。我现在对这个国家安危的焦虑胜过以往任何时候,甚至是在战争之中也是如此。”

现实是,在美国背后,这个金融帝国越来越强大,直接左右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笔者在前面也说到了,而在这个隐藏在背后的黑暗帝国里,主要以罗斯切尔德家族转移到北美而成的犹太院外集团所掌控,另一分支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相近族群的后裔组成的WAPS人,即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白人新教徒利益体。相对于70%的白人主体,犹太院外集团的人员比例只占了2%左右,但经济总量却占半壁江山。所以,今天能看到在中东的以色列得到美国的强大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欧洲地区受到的最大打击就是二战中德国对其进行的种族灭亡政策,其后犹太人财团转战到了北美,并依附在WAPS人在北美建立的“明日帝国”之上。WAPS人是共和党执政的基础,同样,获得金融资本的院外集团,则把目标选定在少数裔人群身上,本身院外集团也是少数人群,这一点不难理解,联合黑人、亚裔人群、拉美裔人群,分割美国社会基础,则可以完全免去冷血经济动物造成的后果——欧洲地区最后的流亡。笔者认为,推出黑人后裔且为天主教徒的奥巴马主政美国,其背后的隐喻则非常深远。换句话说,即或是其在幕后黑暗帝国的操纵下发动了对非欧洲地区的战争,也会因为他的身份而得到替罪羊的效果。

那么,黑人总统究竟会怎么做呢?背后黑暗势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极有必要研究一下肯尼迪的被刺,作这样的对比,不是说黑人总统的命运如何,而是指明,肯尼迪正是在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令(执行utive Order)[7.3],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 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 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美元银币(Silver Dollar)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券’(Silver Certificate)”,并立刻 进入货币流通。后,引起了院外集团的仇视。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一旦失去了货币发行权,则幕后黑暗帝国面临着崩坍的危险,这才是为什么会不择手段除掉肯尼迪的目的。

问题在于,由幕后金融帝国引发,从华尔街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它的真正目的在什么地方?打击欧元,除掉欧洲白人集团重新掌握“定价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否面对的是以“中央集权金融”出现的中国呢?毕竟这一种体制内的定价制度,犹太人资本无从而入。关于金融的第二场战争已经结束(第一场是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第一回合,人民币能不能抗住对方升值的压力,能不能保住生产力的增长,能不能给中国人以信心,能不能保持中国社会的稳定,是能否取得这场世界大战的关键因素。德国之所以能从一战后的几年间迅速发展起来,关键在于其摒弃了虚拟货币本位。“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

所以说,在此意义上,美国对中国真正的围堵就是在“定价权”上的围堵,幕后黑暗帝国绝不容许世界上有另外一个金融实体却可以无视它的存在,这就是战争发生的基本要件!应该清醒的看到,中国所面临着的战争威胁,不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矛盾,也不是民主与非民主的矛盾,而是真正威胁对方核心利益的矛盾。在此意义上讲,中国的崛起必然要伴随军事力的崛起。

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一旦对方的目的不能达到,那么战争会成为必然选择。这种战争不是其操探下美军的直接介入,而是如二战一样,利用外界的条件“诱使”中国介入战争,然后在“恰当的时机”,一举打断中国的构架。有人说,有核国家间,只会有小摩擦,不会有大战争,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美国为什么要全力打造NMD/TMD?其目的不是对付东正教的俄罗斯,而是中国!如果说中国不能破美国区域导弹防御能力,那战争就离中国不远了!

去年美军宙斯盾太平洋地区的标准三打卫星,就是以实战方式在警告中国在经济领域作出妥协,否则……。问题是,对方真正摸不清楚的是,中国的战略核力量,究竟实力如何?在官方与非官方,以及实弹试验,中国进行的非常之少,可以参考的资料极其有限。为了防止“误判”而错误的发动战争,对方一直在以各种手段了解中国的核实力。在未完全有把握之前,对方也不敢冒然发动战争。但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欧元区的叫阵,世界战略格局重组的步伐在加快,这必然要求对方尽快做出一个判定——战或不战?

黑人总统上台后,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存款额将加强,F-22进驻日本,70%力量调集到太平洋地区,其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当然,要发动战争,还要让美国人民相信他们是“安全的”,但其目的则非常明确了。

所以,单纯的从军事意义上解读08版《国防白皮书》是没有意义的。俄罗斯一针见血的指出,面对威胁,中国已经作好了核战争的准备!笔者也在前面说过,以戈止武,没有强大的威慑力量,就不可能制止敌人冒险行为,结果则是两败俱伤,为渔人所利。08版《国防白皮书》真正的意义在于,在敌人有可能冒险的情况下,亮出我们的底牌——不怕核战争,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怕黑暗势力的讹诈吗?!

中国的核能力有多强,军方的态度是“够用了”,《国防白皮书》的意思是能保证要核打击下的生存和反击能力。据不公开消息,中国的核武质量和数量都超过了英法两国,且能保证在对方核打击(天地易容,形成几百公里死亡地带)后十分钟内发动对等反击能力!

黑人总统上台,世界依然面临着危机。只要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改变,则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古语云,国之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炎黄子孙们作好准备,让民族在浴火中重生!

一怒冲冠于2009-1-23

信心、安全与秩序——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六

在前面我们分析了目前世界格局动荡中本质的问题,并指出了寄生于“宿主”之上的“黑暗势力”——国际金融资本利益集团才是真正制订和左右世界政治、经济、战略、军事利益的幕后推手。那么,对于这一种借助国家机器代理实现资本利益的势力,我们就毫无办法了吗?非也。资本集团所需要建立和实施的,是有利其资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游戏规则和金融秩序,打破其对游戏规则的制订权或独享权,就是破解危机的主要方式。

笔者在第五篇中说过,人民币能不能抗住对方升值的压力,能不能保住生产力的增长,能不能给中国人以信心,能不能保持中国社会的稳定,是能否取得这场世界大战的关键因素。并同时指出,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在此意义上,笔者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从高层到地方,渐趋走出“GDP怪圈”,追求全面均衡的发展,就是跳出对方游戏规则模式的最有力的方式。只有在中国区内的生产与发展没有停止,西方世界由于华尔街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的冲击将非常有限。在这一点上,保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则非常重要。有意思的是,不管是中国高层对07年经济数据调整,还是08年经济数据及时公布为9%,以及对09年保8%的各项措施,目的都是维持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信心。只要人心不散,就能打胜这一场民族崛起之战。

1月20日,代表少数裔的黑人总统上台,把手按在林肯用过的《圣经》上,向美国建国先父们做出“保证”的时候,不知道台下WASP利益集团和犹太人院外集团的高层是怎么样想的。但在除夕夜“重上井岗山”的胡总,心里则非常清楚——重温建国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信心,才是战胜一切敌人最有力的武器!民族意识决定民族的未来,真正创造历史,创造民族未来的,是最普通的那些依然在困难中奋斗的人民,而不是席卷一空投奔自由世界的精英。而重建信心、安全与秩序,不是简单的恢复孔孟之道,重拾封建残余习俗,而是要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包容、坚持、创新、传承是民族生命力最重要的延续。而这一种坚持与努力,是这一代中国人尤其是在09世界战略格局调整的关键时刻应该清醒认识的东西。

邪恶的黑暗势力在欧洲受到致命打击后,转战到了美国这个新“宿主“的身体上,并借助战争方式消灭了旧“宿主”,继而达成了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左右。一战、二战视为经济利益集团以政治、军事的手段改变自己所处战略格局的选择,这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通过一战、二战、我们却可以清醒的看到,经济的“寄宿”,总是要选择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后能成为主宰的“宿主”。以此判定,作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复兴”的中国的崛起,必然要受到经济幕后势力的关注。大国的崛起,必要要带动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也必然会影响到现有“宿主”的利益。能不能把新兴经济国家作为自己的新“宿主”,是对方选择是否以政治、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相当部分人认为,学习对方的游戏规则、参与对方的经济竞争,甚至于采用对方的政治制度,都可以解决中国所面临着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发展的矛盾,这都是极其浅薄的认知——只要你的经济命脉为不对方所控制,你就是对方的敌人!因为你威胁到了对方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从这一点上讲,中国的快速崛起,与对方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对于相当部分人认为美国干尽了坏事,在世界范围内挑起了战争与冲突,不惜牺牲其它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资本的本性就是嗜血与冷漠的,这与这个幕后金融集团的民族本性是一致的。所以,若想了解为什么中国的发展会遇到如此大的压力,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外部的这种必然。二是内部的质的不同。所谓内部的质的不同,是指第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传承是对方所不能同化和浸入的;第二,中国本质上有着重义轻利、重工轻商的经济传统;第三,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央集权统治,以汉族为主的民族意识认同及对中华民族主导性认知,是对方无法获得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意识形态利益左右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对方不把俄罗斯列为自己的第一大敌,不把欧洲联盟列为自己的第一大敌人,是因为,只有中国才真正的有可能成为对方掌握之外的另一个权利中心,也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金融规则中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方围堵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而不是以合作的姿态对待中国,都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代表WASP利益的共和党上台,还是代表犹太人院外集团利益的民主党上台,都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挤压,这也是利益选择的必然。

二战后,帝国背后的利益集团,以围堵共产主义为目标,把意识形态封锁当成了达到经济目的的手段,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新的安全与秩序,这就是发动二战的红利,规则的制订权与主导权。而美国白人新教徒与前苏联红党的对抗,从本质上来讲,这是自然世界对于生存所要求提供的一条件。美国核计划高层人员能顺利出逃到前苏联,与钱三强能透过西方世界的层层封锁搞以一小瓶铀样本带回中国,是为因自然世界需要对抗的实体存在。同样地,当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大戏于上世纪90年代轰然倒下的时候,世界新的安全与秩序的重建也就成为发必然。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场二十世纪最大的对抗,其实我们最大的发现就是,意识形态的对抗掩饰了民族的冲突与矛盾。而一旦当这一种意识形态对抗散去的时候,民族冲突就成为地区冲突的重点。如果说你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自由与民主”的美国人,为什么会一直不遗余力的支持“封建农奴主”达赖分裂主义势力与新疆东突分裂主义势力了!

也只有中国分裂,才会真正失去作为唯一能与对方“分庭抗礼”的资本。既然有对方所忌惮的潜在能力,梦想做缩头就可以求经济发展,则是极其可笑的。反过来说,既使经济发展了,也避免不了如大清帝国那样为人鱼肉的下场!要意识到,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只要经济、政治的手段不能解决问题,战争也就不远了,清朝的通商之战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那么,对抗对方中国需要做什么呢?512汶川地震告诉我们的是,众志成城,即使再大的困难与灾难,在强大民族的凝聚力面前都是可以战胜的。而512地震同样告诉西方世界,即使对方做了三十年的功课,在关键时刻,创造中国历史的人民并没有改变。对方可以腐蚀中国的一部分人,改变中国的一部分意识,但这个古老民族最核心的东西,则不是任何利益所能改变的。这也是我们到今天为止,国歌中依然高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的原因。有人妄想改变这一切,模糊我们青年人的认知,必然会受到警醒者的反击。

雷曼兄弟收购徐工殺羽而归,最后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下,索罗斯横扫东南亚却在香港撞的头破血流,事实证明,除却国家意志的左右,没有不可战胜利益集团。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又一次对向了中国,这次波及全球的冲击中,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得住?我们是否可以跨过“危险”,抓住“机遇”呢?笔者认为,信心最重要,而信心真正来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知,盲目的悲观与盲目的乐观都是不可取的。保持中国经济8%的增长率,保持中国适当的就业率,保持中国的社会稳定,保持民族团结,保持清醒的头脑,都是我们在危机中所必须的做到的,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中国的安全与秩序。

达则通济天下,只有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为世界提供一份安全与秩序。而新的世界的安全与秩序,是对旧的安全与秩序的重新分割。可以看到,面对危机,西方世界也并非铁板一块,欧洲联盟与美国之间,法德与英国之间,北方集团与南方集团之间,都存在矛盾。中国要参与新的安全与秩序的建立,则必然要利用这些矛盾,而不是为其所利用。即或是在同一集团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中国与其两面讨好,为人渔肉,不如退而结网,以自己的实力为筹码,让对方成为出价方。,尤其在对方实力与信任危机面临着崩盘的今天,对方的矛盾必然会成为我们利用的条件。

中国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那要看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安全与秩序。而在所有的条件中,信心最重要。中国对自己的信心,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英国为什么频频与中国接近?其一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让其面临着“下一个冰岛”的危机,其二是因为深厚的政治底蕴让其洞察到了世界范围内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即西太平洋地区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权力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有生产的活力,也有资格对抗资本游戏的冲击。中国发中日韩为主体成立的东亚经济互助中心,以人民币“南下”打破地区平衡,都是新安全与秩序的“试水”。所危及的结算,都有可能让对方陷入信用困境。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黑人总统首次指中国是“故意操纵人民币汇率国家”,第二天美国债市大跌,有人分析是中国抛售所致,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些“先知先觉”者对中美间既将深化的冲突的担忧。换句话说,真正的政治敏感者,无时无刻在注意着中美间的世纪金融战争,因为它关系到世界未来格局。

反过来看,中国要“兼济于下”,除了自己的信心,还要让别人对自己有信心,这是建立健全新的安全与秩序的关键。兵出亚丁湾,维和苏丹与中东地区,都是显示责任的表现。同样,面对安全与秩序的冲击,对方也必然不会轻易让中国“得手”,所以后边的道路依然艰险。大清帝国的屈辱史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没有果敢的国家意志做后盾,中国不可能赢得这一场战争。

而现在这种类似于29年经济大危机及二战前的世界格局,深深的提示笔者,如果说俄罗斯与中国走上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或者说中国打破平衡,加快推进与支持欧元结算、海元结算、人民币结算,那么就必然要触及到对方的根本利益,新的暴力战争就会不可避免!因为只有暴力战争,才能干脆利落的解决复杂的利益问题。同样我们知道,对于有核大国间的战争,最关键的是在于核战能保证“相互摧毁的能力”,也只有对方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安全的,才能抑制对方发动战争的想法,才能保证世界的安全与和平,才能建立健全新的世界安全与秩序。

笔者认为,这一场关系世界未来战略格局的调整,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政治、军事、资源上的,更是体制制度上的。只有一个成功的体制保障机制,才能推陈出新,永占先机!

一怒冲冠于2009-1-28

东和、南下与西进——中国参与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之七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我们在前篇中讲述了中国在难得的战略机遇面前,必须认清形势,积极的参与者到世界战略格局调整中去。以信心、安全与秩序为目标,建立有利于中国的世界新规则。但同时笔者也认为,这是一个目标,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抉择,稍有差池,轻则几十上百年努力化为乌有,重则民族陷入万劫之地,毕竟敌对势力不会轻易交出既得利益的。所以,在面对现实的准备中,更要以清醒的头脑去应对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要知己知彼,则战略上要避实就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变应对其百变。

在重点对外在环境作出一个判定后,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如何应对对手为我们所布之局。悲观性的观点认为,对方在“环中国周围”布下了无数棋子,提动那一颗,中国都会无法抽身,进而打断中国实力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中国更无法应对多边同时“打劫”,这一种情况下,中国只有不断的妥协,出让利益来得到自身安全的保障。事实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确实处于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周边的番属国尽失,有一些进而反与中国为敌。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文化的传承性明显要强于周边的中国,在遇到外来压力的时候,其内部的结合力与凝聚力同样增强,这一点在二战中国战场表现的十分明显。同样,在二战后面对来自北方与西方巨大战略压力的时候,中国内部更是保持了极其少见的统一性,主基调上的一致避免了中国重蹈覆辙,分崩离析的命运。虽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在技术、文化更趋向于多元化的时代,分裂意味着永远失去。在此基础上,中国更应该加强内部文化的一统性,内部矛盾的消解与民族的融合。只有内部矛盾消解,对主体认知的增强,才可以化解外来的分裂力量。而认知则传承于文化的优越感与制度的先进性。

在天下三分有其一中,笔者重点讲述了文化、经济、军事、制度的的竞争力才是核心竞争能力的看法。同样,在面对外来压力的时候,保持文化的优越感,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强大,制度的创新,都是战胜外部压力的关点。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军事的强大,保证的是最后对文明的毁灭力,是一种战略威慑并非主要手段,与对手相比,文化的优越感中国从来就有之,所不同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以创新为基点,而非简单的重拾孔孟之道,对传统文化更应该批判的接受,对西方文化也应该如此,民族融合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国新文化的基石。经济的繁荣则是对方此次战略失误送给中国最大的礼物,所谓盛极而衰,对方的衰退也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至于能不能抓住,就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了。最少从某种意义上讲,差距在缩小,所以以发展的眼光看,保持生产力增长,是中国的重中之重。制度的创新自不必多说,传统的集权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力的发展,这一点从清王朝的闭关自守就可以看的出来,创新力的失去必然会使民族的发展落后于世界的主流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每一个中国人都懂。所以,在与对方搏弈的时候,制度的先进性尤其重要。

呵呵,也许有人要问,笔者罗嗦了一大堆,与东和、南下与西进有什么关系?

下面我们就做这一详尽的分析:

所谓东和,并非指对东方的放弃,而是在目前阶段下,中国为谋求发展,即经济总量的增长,所必须的战略策略。

众所周知,美军已将第一岛链的军力移后至关岛一线。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军力膨胀的必然结果,笔者却不完全认同。在东亚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但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冲突却不在少数,尤其是日本,朝鲜半岛则相对弱化一些。同时我们看到,东北亚地区的潜在冲突依然是非常严重的,从近几天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就可见端倪。问题在于,美军为什么要主动后撤?笔者认为有四个原因:其一,新生军事技术的发展可以满足对方远距离作战要求;其二,地区国家作战能力的增强(中国、日本、韩国);其三,对方后撤,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减小,中国与对方因为台湾问题产生的主要矛盾冲突降至次要位置,中国内部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包括制度、腐败、民族问题等),而这些是对方坐以待变的筹码;其四,随着对方力量的“淡出”,原本压制的区域间国家矛盾将上升为主要矛盾,朝鲜与韩国、韩国与日本,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间的潜在问题都将浮出水面。

笔者看到,一方面中国要谋求发展,树立自信与责任的大国形象,制订新的安全与秩序规则,另地方面,却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地区形势,有些还可能演变为战争。这些手段,正是对方所利用的一直以来用于对付地区新兴力量的主要方式。

激进的方式,当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变地区战略态势,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但同时树立的,却一定是敌对意识强烈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一旦中国在其它方向上遇到不稳定因素时,这些点必将成为对方新的引爆点,从而让中陷入两线或多线作战的境地。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把原来的东拒,改为东和较为妥当。要注意到,这一个和,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与妥协,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激化矛盾。并尽量将其拉到与对方的中间位置,从而形成战略上的缓冲。就目前的情形看,中国处于非常有利的形势,一方面美国力量的退让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日本与韩国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衰退危机之中。而中国则举重若轻,台湾问题的淡化,让日本与韩国失去了最后与中国叫板的筹码。东北亚地区中国未来走向主导地位成为必然。退而求其次,中国也可能与对方达成对东北亚地区的分管协议。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是东和,却是要在战在基础上和解,没有止战的能力,日韩两国就不会真正就范。相反,危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还有可能铤而走险,引爆朝鲜半岛的火药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兵力前出,参与第二次朝鲜战争,保住缓冲地带就十分必要。金三世到北京,一定程度上是第二次朝鲜战争后战略布局的一种考量。其核心是,不管什么情况下,中国绝对不能失去东北亚的这个缓冲。拒与和只是手段与方式的问题,核心是保证国家长远战略利益。

所谓南下,是指中国海洋战略力量重点先转向南海与印度洋地区。相对于中国在东边面临着的压力相比,南海地区的周边力量相对较弱,国家众多,历史上也属于儒家文化,中国切入的主要对手是越南与印尼,虽然其不成大器,但对在地区还是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尤其是越南,反复无常,与中国有较深的潜在冲突矛盾。同时,中国南海地区海况良好,具有成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基地的重要地理条件。中国大型海军基地南下三亚、航天发射场转到海南岛,一方面压缩了南海其它国家的空间,另一方面对美军及印度的锲入形成压力。如果不出意外,中国第一支航母战斗群配属在此将成为必然。

同时笔者注意到,除了海路外,中国在陆路的推进也十分果断,泛中南半岛铁路眼看成形,而进入这一地区的经济合作、技术标准、基础设施或多或少都在打上“中国印记”。而在这一地区,中国只需要更加深入的合作,就可以形成拉一派打一派的战略态势。文化主导地位优势明显,经济中国是区域主导、军事实力中国占优势,假设其引来外部平衡力量,其内部的认同及相近国家的制约都会限制“外来力量”的作用。这也是东南亚国家为什么一直在引入美军力量上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南下的第二条路是缅甸、斯里兰卡一线,如果说中国能经营好这一块地方,中国“合围印度”,插入印度洋一脚则基本无忧。

南下需要注意的第三个方向是澳大利亚。在一定程度上,澳大利亚的取舍决定了美军能在这一地区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有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澳大利亚极有可能争取为平衡印尼在这一地区与中国走向对抗的筹码。虽然印尼本身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经济不强,种族问题严重,国内矛盾突出,但其人口与面积却是这一地区唯一可能会对中国南下有影响的国家,中国采用最主要的手法依然需要是分而治之。

所谓西进,是指中国向西拓展生存空间,这个向西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西进,是指中国与欧洲国家打通欧亚大陆,把美国挤出中亚、南亚、中东地区,形成新的世界中心地带。狭义的西进是指中国突破美国在南亚、中亚的封锁,进入中东、东欧、北非地区。

而就目前阶段看,美国为防止中国与欧洲的接近,在中亚、南亚、中东地区下了极大的筹码,而一旦分割战略得逞,则美国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即使经济衰退,其军事实力依然可以保证其在这一地区的相对主导,而中国必将陷入四面分兵的境地。

狭义西进有两条路,一条是巴基斯坦通往印度洋,一条是中亚地区通往东欧地区。对方的劣势在于文化认同差异大、其军事力量分散,地区矛盾复杂多变。历史的经验证明,仅仅凭借经济与军事的进入,难以得到地区内国家的认同。并且会由于信仰与认知的不同,最后以惨败而收场,伊拉克与阿富汗就是明显的例子。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对方运用印度的阴暗心理来切断巴基斯坦通道,运用阿富汗的驻军影响中亚地区国家对中国与俄罗斯的信心,并以点代面,把这种心理威慑散发到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中去,造成长期的潜在影响。既使在经济危机面临界崩盘的今天,黑人总统也没放松对这一地区的注意力,可见这一地区在其战略中和份量如何。

在这里,笔者要提醒的是,哈萨克萨克斯坦是唯一一个中国和俄罗斯都为其提供核保护的国家。只要哈萨克萨克斯坦不动,则中亚地区的其它力量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潜在的问题是,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这与俄罗斯对中国在远东地区的经济渗入非常敏感是一致的。只要这一种隔阂不消除,中俄的合作必为对方所利用。

为什么俄罗斯会对中国存有如此戒心呢?主要是由于其国内的另一个金融利益阶层担心中国经济“入侵”带来的文化“入侵”直至最后的军事“入侵”会损害到其自身的利益。还有一点,假设俄罗斯分裂,那么除了中国是否能获取到“曾经失去的领土”外,世界将获取什么?散落的核武器,分裂的民族主义者,战争与冲突。所以,掌握俄罗斯金融命脉的犹太巨头们,是不会听任俄罗斯分裂的。这也是最近以来,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之间冲突的由来。俄罗斯最终的走向取决于其是否以单一民族为主体的目标,这一种主导地位下,非主流民族则不能获取足够的统治地位,也必然不会成为俄罗斯的主宰,那么潜在美俄对抗就会加剧。

从广义的西进看,如何保持欧洲所谓精英集团的信心则尤其重要。金融危机不单纯是一场针对单一民族的战争,它的广泛性,持久性、危害性以及打击程度,对欧洲所谓精英集团的信心将是致命的。前篇中笔者说过,随着中国放弃对法国的支持,欧元走向崩溃几成必然。这是欧洲精英集团失去美国区内主导权后,在外围进行的一场救赎。问题在于,这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作法,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欲速则不达,达则兼济天下。欧洲有其野心但却无其策略,从自然的规律性讲,一个帝国的强大,必然是其衰落的开始。这不仅限于无限膨胀后文化上的享乐与不思进取,也源于既得利益集团对新生力量的压制,而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则会加速这一种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不是加速对方的灭亡,而是要准备对方灭亡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所以,对中国来讲,最重要的,还是信心、安全与秩序。一种符合自己长远战略利益的秩序。

欧洲的分裂是其政治浅薄的必然。而在这一种乱局中,中国最应该做的是打破对方的技术壁垒——不管它是欧洲的,还是美国的、日本的!有人也许惊讶于小布什下台前解禁部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限制,同样我们看到,温总到欧洲访问德国,要的也是技术的合作。为什么德国与法国同在西藏分裂问题上与中国作对,中国单独就法国下手?这主要因为,中国与法国合作,文化层面多于技术层面,与德国合作,技术层面多于文化层面。说白了,德国有能提供我们的技术能力。也许有人还说,谁反对一下中国,中国就向另外一国下单子,是“伸左右让人打耳光”。错也,不管什么情况下,中国必定要有单子下到国外去。不管下给谁,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进口高精尖的设备,远远高于多买几瓶几十万元的红酒对国家有益!

前篇笔者说了中国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那要看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安全与秩序。而在所有的条件中,信心最重要。中国对自己的信心,世界对中国的信心。温总去了达沃斯,是给谁带去信心?承诺不计贸易顺差进口是给谁信心?说白了,对抗对方的技术封锁,一要有自己的手段,二要自己的策略。欧洲的分裂提供给中国的是机会而不是危险,一个欧洲人自己都不看好未来的联盟,中国人凭什么为其作嫁衣?

单纯从对抗的角度看,所有的经济领域的竞争,都是技术能力与标准的竞争。北斗二代于2010~2012年完成(亚洲区),北斗三代于2015~2020年完成(全球),有了信息技术对抗资本。问题在于,标准制订出来,不是自己用就行了,还得有个全球的市场,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进而转化成为规则的主导权。

在这一层次上讲,在基础领域,欧洲的技术远远比日本的技术更适合于中国。所以在危机下,在各国都在寻求生存之道的今天,借助政治的搏弈,打开技术之门,则是上上策。欧洲对于中国的意义则在于此。

也许有人要说,说了这么多,与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有什么关系?呵呵,笔者要说的是,面对对方在中国周边的围堵,中国要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从“危”中寻“机”,分而化之,各个击破。东和、南下与西进不过是对待不同对象时的策略罢了,其最终目的还是保障中国的战略利益,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呵呵,篇尾提醒一下,欧洲是WASP人的欧洲,不是犹太财团的欧洲,而对方的内部,正是存在着这样两股势力,中国所需要的,是其能维持在平衡状态罢了。大河激流,沉渣尽浮于表面,谁又能真正把握水面下的暗流呢?

呵呵,就国内那点事儿,笔者认为,咱还是踏踏实实不折腾为好亦。

一怒冲冠于2009-2-2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