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谁为谁狂:评点环球时事(2009年4月)

2009-04-30 16:44 战略·谋略 ⁄ 共 5210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 系列147:从成人礼到分庭抗礼,谈谈中国在伦敦G20峰会上的收获【评论】

伦敦G20峰会落下帷幕,与去年的华盛顿峰会的务虚相比,本次峰会达成了一些务实的共识,决定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就小民来看,这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注资1万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二是加强金融监管,比如制裁避税天堂,规范基金投资;三是提高新兴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
对于这次峰会的成果,显然没有超出我们在会前的预测,基本上还是一次和稀泥式的峰会,对于现行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做大的调整,而最多是一点敲敲打打,美元的地位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打击。虽然美国希望达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未成行,但是美国还是借手英国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等问题讨论推到了九月份的纽约G20峰会。对于奥小马而言,可以过几天清静日子了。当然,纽约峰会将对本次峰会的效果进行检验,如果在接下来的半年内世界经济没有起色,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加剧,恐怕奥巴马与美元的苦日子就真正到了。
胡总在这次峰会上的发言表达了中国对金融体系改变的六点看法,小民来分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现有金融体系的监管;二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三是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这三方面的建议与中国利益紧密结合,考虑不可谓不周全,既充分争取中国的利益,要求加强对美国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减少美国在金融方面的放任对中国造成的损失,又替发展中国家发言,进一步确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代言人的地位,同时,胡总在发言中没有涉及到关于设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字眼,联想到周小川的会前发炮说明中国已经学会用不同渠道发声达到想要的外交效果,胡总在峰会只是提出促进国际货币储备多元化、合理化,其实并不是不想用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刺激美国,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对于国际货币储备的真正希望,如果大家觉得中国真想要一个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话,那就低估了中国的雄心了,中国最想要的不是如何废除美元的地位,而是要加强人民币(中元)的地位,中国真正想的要是的人民币(中元)达到美元/欧元这样的地位,这是一种印钞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然要比掌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手里要好,短期内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有利,而就长远来说,对中国并非是有益的,因为中国经济迟早会超越美国,人民币迟早会成为世界货币,如果到那时,我们希望世界各国储备中元呢?还是希望他们储备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呢?这两种储备货币方式,一种是赢者通吃,一种是按比例分配,哪一种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呢?这需要基于中国的未来地位做判断。
对于中国而言,这次峰会的成果还是不错的,峰会上所达成的结果基本都是中国乐见的,当然,希望香港与澳门可以避免被列为“避税天堂”。中国决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400亿美元,远低于日本注资的1000亿美元,这说明了中国既想要提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发言权,同时不想离开中国的国情,也表明了中国对于这个美元体制下的产物并不抱太高期望。
对于这次峰会,中国最大的成果不是来自会内,而是会外:更早前,面对周边局势的混乱,中国沉着应付,一一化解,避免世界将焦点关注到中国的领土争端上面;会前,中国通过央行行长的连续炮击将世界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上面,一举让世界与美国见证了中国的威力;接下来胡总与奥小马和风细雨式的首次会晤,打破了美国近几届总统对华前倨后恭的习惯;然后让法国公开表态,实现了中法首脑在冷谈期之后的会晤,中法关系重新回到走向正轨。这些方面的收获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对于中国而言,伦敦G20峰会并不只是一次讨论金融问题的峰会,而是中国展示大国实力的一个舞台,照片中央与座位中间的背后,是在告诉世界,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经历三十年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中国经历了一次“成人礼”,有媒体将伦敦G20峰会视作中国崛起的一次加冕礼,我认为有些不妥,应该说,中国在这次峰会前后的表现说明中国只是具备了与欧美元传统列强分庭抗礼的实力与能力,我们还不具备领袖能力,我们在乐观看到中国的成长的同时,还是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看看这几天的群体性事件与一些地方官员的作为我们就知道,中国的国内问题不容乐观,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解决国内问题,是继续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把自身问题解决得越好,对外发出的声音才会越响亮,才能更好的维护中国的利益。(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3日)

-----------------------------------------------------------------------------

此公告的效果是震慑,而不是开先河.只此以后,其它任何国家政府领导人要见达赖之前,都会认真考虑一下法国得到的待遇.这才是重点,而非每次会面都要强调西藏问题上的立场.中国之所以要法国强调,在于法国做过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要逼他表态.这种表态正是给世界看的,让世界从法国的身上看到自己如果这样做的后果.
西藏问题与台湾问题绝然不同,西藏在中央的控制及有效治理之下,而台湾不是,台湾拥有土地,拥有财富(四千亿美元的地区GDP),拥有军队(实力超过整个东南亚),台湾可以出钱去维持二十多个"邦交国",台湾可以出钱当凯子,达赖拥有什么?达赖不能出钱,还要花钱,法国小巨人为这个对自己没有真正实际价值回报的老顽固已经付出数十上成百亿美元了,还有谁会明目张胆地行为继续为之付出吗?除了配合西方政客与媒体充当反华前锋赚点钱做生计,除了鼓动几个死硬支持者搞点小破坏,除了等着圆寂,达赖还能做些什么!台湾问题如此麻烦我们都能控制大局,更何况西藏问题,有时我觉得我们太患得患失了,虽然我们不主动惹事,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也不必怕这怕那.

-----------------------------------------------------------------------------

呵呵,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岛国心态",多面环海的国家或地区(日本四面环海,印度与韩国算是三面环海,台湾地区四面环海),一方面接攘的邻国少,缺乏与别国和平共处的体验,一方面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极强的自我中心感,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自私性极强(相信台资韩资企业工作过的XDJM有体会),所以,日本与韩国两个面积上的小国一个自称大日本帝国,一个自称大韩民国.这类国家也有个特点,那就是要么很自以为是,要是你超过了它,它又会很自卑,很乐于听你的话,比如日韩在古代历史上对中国的态度,对现代对美国的态度就是这样.
当然,不是说中国在这方面就很完美,中国有的是"中原心态",有很强的天下情节,总以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总感觉能让周边各国都崇拜自己,就出付出再多利益也是值得的.当然,因为邻国较多,国家较大,中国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凡事不喜形于色而藏于心的习惯,在中国,永远不会像韩日那样会因为某个问题导致天塌下来的情况,比如,日本人至今还在争论N年前的毒饺子,而中国已经快把最近的俄罗斯撞船事件给忘得差不多了,不是我们不长记性,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大,地方大,人口多,问题多,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我们记不过来,也没有办法为某一件事而放弃其它事情的关系,所以,韩国日本喜欢以偏激的死亡来解决问题,而在中国,最经典的名言:好死不如赖活着:)日本韩国包括印度要做点什么事情,,还未开始,地球人都知道了,而中国如果说要做某件事,基本上已经做成了或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

的确,中国与巴西关系,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中国与南非关系,及中国与印度关系都有相似之处,四者都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性大国,中国与其关系基本面上还可以,但是,中国如果在其所在地区过度介入,会引起不满的情绪,中国在非洲的扩展就引起南非不快,南非也是非洲大陆上对中国不满情绪最严重的国家,军火船一事就曾被南非阻止上岸,如果中国在中亚地区过度介入,自然也会引起俄罗斯的不快,中印也是如此,中国要在南亚增加影响力,自然会让南亚老大印度不快,但是中国又不能停止外交布局的脚步,所以尽量在扩大影响与避免地区老大反弹之间找平衡.
在我的星球政治说中,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都是独立行星系统的单核国家,如果大家各自己运行,则无事,如果某个系统的成员轨道跨越了另一个系统,则必然会造成争议.
相对而言,中国与巴西关系还是不错的,双方合作的深度比较大,双方地处两个大陆,地处南北半球,隔海相望,经济互补性较强,中国产品对南美市场的冲击相对低一些,再加上考虑美国的因素,中国在南美地区的外交布局相对保守许多,所以中巴关系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波折,但是中长期来说,就话语权方面存在一些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为什么把巴放在主办国的另一侧,我想是为了追求平衡吧,英国不想留下一个只重视中国的形象,就像西方总把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一样.
美国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自然不能放前排,于是放在中间一排,俄罗斯是英国名单中不重视的,所以也不能放在前排,于是巧妙地放在了美的旁边,这让俄罗斯有一点心理安慰,至于麻生为什么放在最后一排,我想这与他快下台了有关,而且这家伙不会做事,在上届峰会上把一千亿注资的事情就提出了,讨好了美国,这就不能算英国峰会的成就,所以放最后排是应该的,法德一直与英国对着干,所以他们一个在前排的靠边处,一个在中排的靠边处,至于前排边上的韩国,他们的媒体一定很高兴,但是,我得告诉他们,李明博与另一边的PP的阿根廷美女总统的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

我从不以为现在的中国缺乏礼义廉耻和诚信是天塌下来的事情,2600年,我们的一个老祖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中国所处的阶段,还是一个相对贫困的阶段,缺乏诚信没有廉耻正是因为物质财富的不丰裕导致的,我们没有办法跨越这个阶段,只能一点点去经历。所以,我们不怕今天中国诚信廉耻缺失,而怕我们只会抱怨埋怨,没有认识到应该是如何去改变,加强教育提高国民的素养是表,发展经济制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本。
我们的这个老祖宗不如后世的孔子有名,但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等非常天才思想都是他的原创,甚至礼义廉耻四个字都是他提出来的,“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此人叫管仲,重商业,重贸易,重教育,就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个人,也是提出“尊王攘夷”策略的那个人,我觉得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政治家。

我之所以推崇管仲,是因为他的思想及政治主张具体而有效,既有理论性,更有实践性,可以用来富国,而不只是治国,无论是春秋霸主齐国的崛起,还是大唐崛起,以及今日中国崛起,走的均是管仲的路线,务实开放重商,管仲的思想博大精深,即有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实践经验,也有怎样治理国家的理论总结,管仲的才华,除了表现在伦理道德上面以外,还表现在经济、哲学、政治、法学、军事、外交,教育、人才、管理等方面,管仲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也被人称之为“儒道法思想的先驱”。对这样的观点,我是赞同的。

呵呵,关于管仲之事,我称其最大,显然是只我个人的看法,一家之言而已,这只是说明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说明了我对实践的重视,我在前面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发展路线,一种是是齐国路线,这种路线的在发展方面重商务实开放,后世的唐宋基本是这种路线,当然,因为宋在这一路线忽略掉了军事方面的建设导致富而不强的局面,一种是鲁国路线,重礼内敛讲求自身完善,我们现在打的是鲁国的旗号,走的却是齐国的路线,我们处处尊孔建立孔子学院,其实,如果我们要是在经济发展中采取鲁国的路线,那恐怕结果早已经明了,洋务运动前期,当中国历经二次鸦片战争打击,洋务派准备师夷长技的时候,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一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倭仁错了吗?其实也没有错,如果我们拥有比西方更强的国家实力,我们讲求礼义没有问题,问题是,当我们没有,而且对方也没有打算对我们讲求礼义。其实二者并不矛盾也不对立,管仲与孔子都重礼,管仲穷其一生。拚命壮大齐国,都在希望恢复周礼,不同的是,管仲眼里的人是充满了真实人性的人,如果这个人没有钱,没有很好的物质基础,让他讲究礼是不现实的,所以管仲的做法是先做强国富民,才能讲礼义,而孔子则希望一部到位,近乎偏执的追求礼义而忽略讲礼义所需要的基础条件,显然春秋战国时间的混乱并不支持孔子的礼,所以孔子不被重用,所以秦始皇为统一思想要坑儒,而当汉王朝积累起了强大的实力之后,独尊儒术就成为了选择。

-----------------------------------------------------------------------------

● 系列148:谁为谁狂关于大国外交的三十个看法(151-180)【随想】

〖151〗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虽然强与大都是不可获缺的,但是也有区别,强与大有主次之分,大是主,强是次,强是为大服务的,强是为了保障大,促进大,如果只为强而大,或者只为强而强,风险则更大。
〖152〗
美国追求的是四个字:恐怖平衡,每当一个地方有走向完全和平或完全战争的风险的时候,美国人都会出面的,我们已经领教过不只一回了。
〖153〗
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渐进式改革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是大国,地区、文化、收入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很大,任何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随便一件小的事情在中国而言都会是大事,中国要采取任何措施,都必须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54〗
中国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拥有相对完善社会制度,不存在像中国这样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可以接受经济低速增长的局面,而在中国要保持国家的稳定则需要更快的增长。
〖155〗
占领别人的国家,在别人的国土上展开军事打击,进行居高临下的道德教育,无论其理由多么堂皇,都不能避开侵略者这个角色,美国以暴制暴不顾及平民伤亡的反击方式为反美武装的存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正是美国在阿富汗与伊拉克陷入泥潭无法取得全面胜利的真正原因。
〖156〗
对于奥巴马的白宫之路,可以作出一个这样的判断,这绝不会是一个平庸的总统,要么成为美国历史上较为成功的总统,要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失败的总统,因为,他所处的国内国际局面决定了他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想混日子是不可能的,采取了措施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挽美国于既倒,要么与美国共同沉沦。
〖157〗
无论是谁上台,无论对华姿态怎么样,最终都会走到同一个路子上,那就是明里友好暗里对抗明里合作暗里遏制,我们永远不要期待出现一个乐意看到中国崛起的美国总统,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奥巴马上台伊始会不会采取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姿态,而是做好其采取任何不友好姿态的应对准备工作,做好防范预案,认真分析奥巴马的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及做出应对措施,以避免因准备不足而陷于被动。
〖158〗
欧美国家之所怕中国,除了中国本身的庞大之外,还在于中国的代表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代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如果中国的模式取得了成功,如果中国的模式复制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成功,传统欧美强国的政治经济空间将会被大大挤压,世界将会迎来一个真正的中国世纪,进入一种相对公平的状态。
〖159〗
几十年之后,世界政治会被十个左右大型国家联盟所控制,国家联盟有两类形式,欧盟、非盟、阿盟这些是平权国家联盟,而中、美、俄、巴、印、澳所在区域的联盟则是大国主导型联盟,联合国会仍然存在,不过,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可能会由国家联盟取代国家,由更具代表性的联盟代表本地区国家行使一票否决权。
〖160〗
中国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加强国家的软硬实力,取得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宗主地位。
〖161〗
俄罗斯抢在上合组织正式成立前建立一个欧亚经济共同体,本意可能不是针对欧美,而是针对中国,借此抵制中国的影响。
〖162〗
中国重视上合组织,既有对美欧的围堵进行反遏制的目的,也有制约俄罗斯在本地区影响的目的。通过推动并主导这个组织,中国成功的在北部、西北部、西部三个方向建立起来了一个可控的国际政治框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缓冲区,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的最大保障,而对俄罗斯来说,对于本地区的控制则因为中国的参与而实质减弱了。
〖163〗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想与美国一样压制中国,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一条输油管道承诺了十年没有结果,在军事上支持印度以牵制中国,在中亚试图将中国石油企业挤出中亚, 这都是俄罗斯在过去所做的事情,迫于现实需要,俄罗斯不得不向中国靠拢,但是,我们一定要对这个忽冷忽热的邻居保持清醒的认识,合作,但是注意保持距离,避免其伤到自己。
〖164〗
迄今为止,历史上任何一次大国崛起都没有建立在购买军火的基础之上,印度愿意买,中国应该促成其多买,我们多搞搞国内开发,既刺激国内经济增长,还可以让印度以购买更多武器来应对,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接受过北洋水师的惨痛的教训了,不妨也可以推动印度也来经历一次。
〖165〗
在国际政治上,小国靠外交,大国靠实力,印度显然做了一个错误选择,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强本国实力,而是处处在想着如何联手他国围堵中国、激怒中国,如此一个缺乏理性策略的邻居,是对手,但是不足以对我们形成真正的威胁。
〖166〗
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强国,必须要突破中美双边关系架构,必须要走出去,同世界各国建立更强有力的联系,所以,中国开始突破以中美双边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战略,开始采取全方位的世界布局,反制美国对中国的牵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阔的空间。
〖167〗
中哈、中俄、中巴、中缅,四条输油管道,一个都不能少,修了可以不用,但不应该等到需要是没有,这样的话,损失的,可能就不是修管道的钱了。
〖168〗
英国人导演了藏南问题,美国人导演了台湾问题与钓鱼岛问题,而前苏联一手导演了蒙古从中国领土的分裂。我们当然有理由痛恨上述三国的行为,但是,我们必须也要弄清楚一个事实,这些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发生的本质原因不在于外界的鼓弄,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实力不足,这三个国家正是不同时期世界霸权国家的三个代表,而这三个地方也正是这些不希望中国强大的国家插入中国制约中国崛起的三个有效的楔子。
〖169〗
如果只幻想着历史上的中国曾拥有如何广袤的国土,却不考虑这样的国土是因何种原因而来的,不考虑如果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会导致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不考虑在目前的国际政治框架下不可能出现以强硬手段扩张国土的现实,这样的沉迷是不理性的。
〖170〗
蒙古国本身不会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但是,如果其为外国实力所介入,成为其它大国针对中国的桥头堡,则会对中国的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中蒙关系相对不错的现状,而是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中蒙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71〗
蒙古国会不会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应该是一个保持独立、不受其它大国控制、对华友好的国家。
〖172〗
泰国朝野两方拉锯的结果,倒下的,自然是泰国国家利益这棵大树,如此折腾,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泰国的普通民众,但是无论是军方,泰王室,还是街头的反对党们,他们首先考虑是本阶层的利益,而不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泰国如果不解决泰王室与军方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畸型架构,泰国民主就将会继续给我们上演民主被少数人反面操作的示例,泰国难有真正安定下来的一天。
〖173〗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欧美等国的大国博弈,欧美等国试图通过扶持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来分裂中国抵制中国,如果仅仅将西藏问题看成是中央政府与达赖集团之间的问题,显然会让我们走入歧途的。
〖174〗
不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着阴谋,但是不可能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要用阴谋论才能得到一个结果,这其中,美国又是多数阴谋论的指向对象,美国是超级强国,要处理无数个国际事务,让它每天都盘算着一个又一个的阴谋,有这么大的精力吗?或者说,有这个必要吗?
〖175〗
文明冲突与利益冲突双重交织下的恐怖主义只会在无情打压下愈演愈烈,在复杂的文明冲突与利益冲突之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用仇恨消灭仇恨,仇恨只会在不对称的杀戮中加深,不解决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恐怖主义是不可能被完全毁灭或消除的,如果印度认识不到国内的贫困与宗教、民族、种姓之间的冲突才是印度最大的敌人,印度就会继续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176〗
中国试图让欧盟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出对中国有利的一致表决是不现实的,中国对于欧盟,更应该考虑在欧洲推行的就是“稳定一批、拉住一批、打击个别”这种分化的策略,充分利用英、法、德三大国之间的离心力,从来不使中国与三大国的关系同时破局,这就维持了中欧关系僵而不破的大局,不至于让中国处于被动地位,从而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177〗
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提示我们,有两个环节无法绕过,一是拥有走向强大的正确方式,一是拥有保护强大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前者,改革开放是一个正确方式,问题是我们还不具备完全保护自己强大的能力。
〖178〗
当我们孱弱的时候,仇恨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针对我们的阴谋,当我们强大的时候,我们应该表现出更多的自信,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同胞,他们具有民族是非观念。
〖179〗
等到有一天我们成了真正的强者,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苦难并不一定只是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尽管这是我们不想要的财富。
〖180〗
中国在反击法国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尽量避免将中法矛盾转换为中欧矛盾,避免导致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全面倒退。尽量把萨科齐与欧盟进行切割,分化欧洲,而不是让欧洲同仇敌忾。
(谁为谁狂整理于2009年4月24日)

-----------------------------------------------------------------------------

事情很有趣,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中国开工开发油田,美军占领下的阿富汗,中国开工开发铜矿。
说句实话,我并不因此而对中美关系抱有太过乐观的态度,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敌视态度并不会减少,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摩擦会继续存在。
现在,中美在一种心照不宣的情况下各取所需,美国需要与伊拉克与阿富汗的稳定,这需要钱,但是美国现在缺钱,中国之所以大量投资到伊拉克的油田与阿富汗的铜矿,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性价比好,虽然危险,但是,危险吓不倒中国人,中国人最怕的是贫困。

-----------------------------------------------------------------------------

是的,中国一直是这样,不怕有问题,就怕不敢直面问题,不敢真正去解决问题。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就认识到落后西方的事实,所以才有洋务运动,所以才有百日维新,但是只认识到问题,不真正下决心解决问题是没有用的,所以,清王朝虽然想要改变,但是不想真正触及统治阶层的利益,最终只能是一天天走向覆灭。
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显然比我们看到的要严重,比我们想到的也严重,但是比这更严重的是如果不采取直视的态度,不痛定思痛下大力气去解决,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所以,看待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样的提法,可以这样来看,真正的和谐是需要通过经济的发展民生的保障人民生活的提高来形成的,真正的和谐世界是需要用中国强大的国内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来形成的,而不是只提理论就可以的,但是理论的提出可以为我们指明目标,我们要追求这样一种状态,这也是数千年里中华文明始终在追求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不是用一种掩饰的姿态来实现这种状态,如果我们是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与深化的经济政治改革来争取这样一种状态,那么,会有不错的效果。所以,对于和谐二字,我们关注的不是字面的意思,而实现二字需要用什么样具体的措施。就我来看,有四十字建议:推动政改,保证公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加强国防,保障稳定;重视科教,缩小差距;弘扬文化,重塑价值。以此与各位交流。

-----------------------------------------------------------------------------

你的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富的分配方式与分配比例,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关于前者,我觉得不必担心会一成不变的,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进一步经济改变与政治改革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局面,中国应该慢慢向藏富于民的方向改革,换句话说,就是进一步限制公权利,而增加私权利,其实,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减少税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都属于这种内容,如果你认真研究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所发生的变化,你应该相信,中国并不僵硬,一直在寻找解决之路,一方面执政者要为执政地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负责,在国家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尚有决心进行利益重组,还利于民,另一方面,网络及多种媒体渠道推动信息透明化,推动中国进入公民社会,人民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权利,发出更强的声音,能够对执政阶层形成改变与改革的压力。当然,如你所说的,中国在考虑公平的时候,中国仍处在发展阶段,也要考虑稳定及效率,所以这方面的改革不能停滞,但也不应该急于求成,需要一步步进行,我相信我们慢慢会看到这方面更多的举措,财务公开,信息公开,财产公开,在这几年内应该会有大的进展。
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绝不允许地方各行其是,广东取消五一长假就说明了这点,虽然许多人都希望长假,但是,全国一盘棋,中央没有改变放假办法之前,不能允许地方政府在开这种口子,今天长假的事自作主张,明天就可能在其它的方面自行其事,广东可以是这样做,其它地方也可以这样做,而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旦中央政府失去了权威,中国就距离混乱动荡不远了;另一方面,目前的体制下,的确对地方有不利之处,比如财税收入分配,地方得到的与付出不成比例,地方有意见是难免的,所以,中国必须要推动这方面的改变,放利不放权,适当考虑地方利益。我想,温总去年所说推动财税体制改变,就是这方面的一种考虑。

-----------------------------------------------------------------------------

这可能是我的一大缺陷,虽然尽可能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理性分析,但是必然受个人的角度/获得信息的来源的客观性/个人分析方法的不系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
其实大家也能可以看出来,在某些地方,我也有些偏激的,我自己都够感受出来,我会尽量去在这些方面完善自己,同时也向大家说明,毕竟我只是一个与大家一样的草根阶层,处于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当中,对于国际政治的关注与评论,只是出于个人的十多年的关注与热心,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既非国际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非在内政外交领域有过实际实践经历的专业人士,一个专家提炼一个观点可能要历经几年,阅读几十上百本书,查阅大量资料,而我,受现实条件所限,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这种可能,我的评论涉及的内容太广,几乎涉及中国的方方面面,存在偏执与不正确的看法在所难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一直讲,这个帖子是一个讨论的平台,而不是谁为谁上课的地方,希望我们能够在讨论中共同提高对世界政治的认识,提高对中国现实政治的了解,提高了思想认识其实并非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对我们的行动有所帮助.比如,当我们深刻地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了解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了解了我们未来的伟大目标,我们就可以在现实中付诸个人的努力,成为一个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能够为这个时代的进步提供建设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再渺小都不怕,因为乘以十几亿,就会变成一个股巨大的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前进力量.
跑题了,再多说几句:
其实,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其实有时并不一定采取如何特别英明特别具有开创性的措施,只需要让人民可以安定的生活,只需要整个国家可以保持一种团结而不是争吵动荡的局面,中国就会是强大的,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的实质是什么,其实只是将人民从阶级斗争为纲的争吵与混乱中解放出来,让大家安心生产,专心发展经济,只要“与民休息、与民利益”这个进程不打断,不逆转,中国继续强大的势头就不会停止,为什么我一直说我们要慎言战争,因为战争虽然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但是战争也是消耗财富的最快方式,我们的民族特点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几乎都是消耗性的战争,每次战争都是对国力的一种消耗,而非西方伪君子那种收益掠夺性战争,所以,我们在为汉武帝的军事行为叫好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的用兵行为也导致了国力的亏空,使得整个汉王朝朝代再难达到他的时代那种强盛,战争也是导致中国进入动乱局面的最主要推手,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要避免一切战争,而是需要有一种客观的认识,从前年开始,国际就充斥着必有一战论调,许多人预言战争,小民则一直预言没有战争,难道只是因为我对战争的厌恶吗?大家可以看看,哪一次战争爆了,没有,是中国害怕战争吗?中国不怕,从1840年开始,我们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强国交过手,从1945年开始,无论对手谁,我们在所有的战争中都没有失败,我们不缺乏战胜任何对手的信心,也不缺乏战胜任何对手的实力,我们之所以慎选战争,是希望这种与民休息与民利益的进程不被打断,只要战争爆发,受冲击最大的是最底层的民众,面对被迫的战争我们别无选择,但是,当我们拥有主导权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出战争选择,我们还有时间,能够用非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的,我们就不必付诸战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做任何事情都要慎重考虑,我们要改革就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改革,我们要发展,就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崛起,我们要是动乱,那就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动乱,这都意味着,任何一种进程都不会在短期内实现新的改变,这也是大船与小船的道理。

-----------------------------------------------------------------------------

呵呵,美国倡无核化,然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的国家,是第一个在实战中运用核武的国家,还是目前核打击能量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会自废武功吗,当然不是,美国的无核化只是幌子,喊着响亮的道德口号,私下里却打着小算盘,一方面将各个想迈入核国家门槛的国家挡在门外,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减少美国维持强大核武库所需要的巨额投入,唯独是为全人类和平着想的出发点是没有的.看看二战以来,是谁在不停的发动战争,正是这个满嘴仁义道德的美国.
如果美国真想无核化,应该这样做,首先,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其次,将布署在日本以色列等世界各地的核武运回国内,召开全球禁核会议,定出销毁进度,以身做责,以实际行动推动无核化,而不是在嘴巴上跑火车.
奥巴马还说不与伊斯兰开战呢,那么我们看看,美国支持以色列侵占的巴勒斯坦是不是伊斯兰,美国轰炸的利比亚是不是伊斯兰,美国占领的伊拉克与阿富汗是不是伊斯兰,难道美国一直是在与空气做战吗,美军眼里的恐怖分子不正是伊斯兰的极端代表吗:)
我突然想布什还在任的时候的一个讲话了,美国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时我还为此做过一个评论,现在,我们看看美国支持的结果,布什都下台了,日本人还只能在梦中摇摆:)

-----------------------------------------------------------------------------

1976年以来,中国曾有过两次大讨论,1976年-1978年,曾有两个凡是与实践是检验真正的唯一标准之间的论战,1992年前后,曾有姓社还是姓资之战,以我的感觉,中国已经进入到第三次大讨论的时间段,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的道路不必标上姓资或姓社的西方理论标签,中国走的就是中国式的道路,中国创立的是借鉴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益经验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的主体是中国传统精华一面的延续与发展,而非某一种西方理论体系在中国的重现.事实早已经证明且必将继续证明,对任何一种国外模式的模仿或套用都不能让中国实现民富国强的期待,中国只有依靠自己,在我们的国情之上,不抛弃传统,不放弃学习,不害怕创新,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主宰自己的命运.

-----------------------------------------------------------------------------

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文明的割裂这个话题。
先不说我的观点,先假设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破四旧”、“批林批孔”都是对中华文明的割裂,那么我们依此来推论一下: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在思想领域法、儒、道、兵、墨、阴阳等百家争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却焚书坑儒,是不是一种文明的割裂?
汉王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算不算是一种文明的割裂?
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新王朝的统治者纷纷推崇这个外来的宗教,对中华文明造成巨大影响,这算不算是一种文明的割裂?
游牧文明的蒙元消灭农耕文明的南宋王朝,算不算是一种文明的割裂?
清王朝消灭明王朝大搞文字狱,这算不算是一种文明割裂?
按照你的观点,显然这都算的,也就是说,中国历朝历代发生政权更迭时,新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上一王朝时代的思想进行清理与整肃的行为,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割裂。
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近百个王朝,这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至少被割裂了数十次。
一个被割裂了数十次的文明必然是支离破碎的文明,必然是一个没有持续传承的文明,那么也就是说,你所说的五千年文明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了,但是,你偏偏又说有这个五千文明的存在,怎么会这样?你能告诉我吗?
我现在说一下我的观点,当然也可能存在错误之处,欢迎你来提批评意见:
我认为,任何一个文明是不可能由内部来割裂或毁灭的,因为文明是是由民族来传承的,中华文明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中华民族一直存在,所以我们的文明一直在传承,虽然中华文明在不同的时期有一些不同的外部特征,但是,中华民族是唯一的,所以文明也是唯一的,处于传承状态的,一个文明的割裂而只能由外部的另一个文明来割裂或毁灭,我们看看人类历史上其它古代文明的割裂与毁灭,基本是因为外来文明的打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无论“破四旧”、“批林批孔”是多么的不合理,这本身并不是对文明的割裂,而对尝试改变文明的某些内涵,这种改变本身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会根据实际效果而做出相应调整,拿一个典型王朝来举例子,清代虽然有文字狱,同样也有康熙字典与四库全书,你说,这到底是在割裂中华文明呢,还是延续文明呢?再回到今天,建国初期的阶段进行“破四旧”,是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目的不是想要破坏中华文明,而要统一思想,巩固政权,只是在措施方面偏激化了而已,或者被人利用了而已。
再多说几句,你的眼里,现在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威权与专制的体制,是对传统的一种背离,那么,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中国在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是处于你所谓的“自由民主”的体制下面?君主独裁,官僚专权,国家控制着大量的财富,难道你的中国历史不是这样吗?
今天的中国当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很严重,但是,我们应该要采取客观与理性的立场来看待这些问题,既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也不要脱离中国的历史传统,而你,偏偏是把两个都脱离了,你的眼里只有你的“美国正确主义”。
我猜你们家挂着一幅字,上面内容如下:
韩笑的原则:
第一, 美国永远是对的;
第二, 美国如果错了,请参照第一条;

-----------------------------------------------------------------------------

● 系列149:互补大于竞争,谈谈中澳关系【评论】

在前面的诸多评论里,已经对中国与世界上多数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做了评论,今天来谈谈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
用来形容澳大利亚及中澳关系有这样一组词:既大且小,既远且近,既热且冷。
澳大利亚是一个既大且小的国家:论国土面积,达到76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六,占了整个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至于大洋洲被称为澳洲;论人口,截止2008底,人口只有2100多万,排在世界50名之外,算是一个人口小国。
如果看经济,2008澳大利亚GDP总量达到10690亿美元,居世界第14位,人均GDP达到 42553 美元,同样位于世界前列,从这两方面看澳大利亚又是经济强国,富国,不过,从出口结构上来看,这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以为矿产品及其它农民产品为主,又像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澳大利亚是人口小国,却又是资源大国,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
对于我们来说,澳大利亚又是一个既远且近的国家,说远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在遥远的南半球,说近,是因为近年来许多国民前澳洲求学或移民,在我们的印象里,澳洲又似乎离我们并不远,特别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一口流利的汉语,让我们对这个国家有格外的亲近感。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必然特性。不过,从主流文化来说,澳大利亚属于西方文化,我们也将澳大利亚归为西方国家之列。
澳大利亚是在大洋洲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澳大利亚是美国的盟友,不过,这个美国盟友在参与美国军事围堵中国战略时却并不热心,与中国保持着一种较为友好的关系,面对着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与其它西方世界的态度不同,持一种正面欢迎的立场。
原因很简单,中澳经济互补性很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大量的矿产等初级产品需要进口,而澳大利亚正是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同样,澳大利亚的制造业不完整,许多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就为中国扩大各种制成品出口提供了市场。澳大利亚是为数不多的为中国开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提供更多的机遇的发达国家(新西兰也是此类国家,所以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关系是互补大于竞争,通过向国出口各类矿产资源,澳大利亚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红利。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08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596.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澳出口222.4亿美元,自澳进口374.2亿美元,中方逆差151.8亿美元。澳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第十大出口市场和第七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澳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自澳主要进口产品为铁矿砂、氧化铝、煤、铜矿石、羊毛和大麦(基本上是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等。中国对澳主要出口产品为家电、计算机、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基本上是工业制成品)等。
近年来,我国加强对澳大利亚的投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矿产能源价格大跌,澳大利亚因为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主要的投资目的国之一,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在澳大利亚的收购力度,以至于澳大利亚一些媒体夸张为中国正在买下澳大利亚。
中澳双方在经济方面互补性的关系推动中澳在政治外交方面良好的进展,所以近年以来,中澳关系没有像中国与其它西方国家关系那样充满波折,澳大利亚无论是上任总理霍华德还是现任总理陆克文都保持了一种对华友好的态度,在金融危机下,陆克文就多次声明希望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
我们看一下中澳关系的发展史:
1972年12月21日,中澳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标志着两国贸易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1981年10月,中澳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澳技术合作促进发展计划协定》,迄今为止,澳国际发展署(Ausaid)共向我提供6.2亿澳元(约合4.7亿美元)援助。
1999年9月,江泽民主席对澳大利亚进行了国事访问,就两国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全面合作关系与澳方达成广泛共识。
2002年,双方签署了为期25年总价值为250亿澳元的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确立了两国在能源领域方面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胡主席对澳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澳贸易与经济框架》以及能源、教育、质检、食品安全、水利、卫生等一系列合作文件。
澳总理霍华德于2005年4月与温总理共同宣布启动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同时澳大利亚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2005年5月,中澳自贸谈判正式启动,双方有望在2009年达成自贸协定,澳大利亚极有可能是第二个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重视发展与澳大利亚关系,除了两国在经济方面的互补性较强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澳大利亚距离中国比距离欧美日的距离更近,是在大洋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通过发展中澳友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可控的中澳关系,可以最大程度减弱美印日试图借澳大利亚来围堵遏制中国的策略,对于维护一个我们希望的中国与东盟关系、保持一个我们希望与与大洋洲地区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必然是中国最大的移民目的国之一,未来,华裔居民极有可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一个居民群体,通过维护良好的中澳关系,也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在澳工作学习的中国侨民及华裔的利益。
当然,中国在发展对澳大利亚关系时,也要注意其属于西方国家阵营的特点,事实上,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一事就可以看出美国在操纵的影子,近期以来,澳大利亚的中国威胁论加剧,能够说明这个西方阵营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态度,至少内部存在着敌视中国的暗流,所以,在发展中澳关系时,中国注意避免采取容易引起其国内敌视行为的措施,比如,在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时,就应该尽量低调,避免给居心不良者以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借口,以避免对中澳关系形成冲击。鉴于澳大利亚在本地区的重要影响力,中国在发展与澳大利亚周边地区国家关系时,要注意考虑澳大利亚的感受,尊重澳大利亚在本地区的领袖地位,以免引起澳大利亚的不满与敌意。
相信中澳关系会有一个更美好的前景。

-----------------------------------------------------------------------------

呵呵,汉语与中文属于文化范围,也就是软实力领域,对于中国来说,不仅需要提高经济/军事/科技方面的硬实力,也需要提高文化/政治制度/国民素质/外交方面的软实力.
中国之所以设立孔子学院,就是出于考虑通过这个平台来向全球推广中国文化,而汉语与中文则中华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的进展很快,不过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孔子学院运作情况不好,我建议中国适当增加之方面的开支,加强对这方面的政府投入支持.
最近,关于汉字有两个电视记录片特别值得一看,一个是<汉字五千年一个是<史说汉字>,我想这本身就是对汉字与汉语的一种推广.不过,希望中国在向全球推广汉字中文时,应该考虑外国人的理解与适应能力,采取更有效更灵活的方式.
提到汉字,我倒是想提一下英语的事,关于中国应不应该像现在这样重视英语的教育,我是持正面态度的.我们要加强汉字的教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与重视英语教育并不矛盾.
中国之所以重视英语,而不是重视日语或俄语,这是因为,英语是全球性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者美国是世界的老大,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最强大的力量,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强大,就必须要面对这个对手,中国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了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对手的了解,才可保持不败,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了解对手呢?了解对手的语言,了解对手的文字,通过对手的语言与文字来了解对手是最佳的办法.另外,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强大,就必须走向全世界,那么,在汉语没有全球普及之前,借助英语来实现我们的目的,这是正确之选.
晚清不就是因为对西方的情况不了解,坐井观天盲目自大而导致惨痛的失败吗?
通过重视英语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不自觉地想要闭关内敛的冲动,让我们保持着对世界最新情况的了解,让那些先进的东西刺激我们的神经.
事实已经很明确,现在,我们对美国越来越了解,而美国对中国却停留在一种模糊的阶段,这对于中国,这是一种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
当然,重视英语需要抛开那种错误的认识与僵硬的做法,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了解西方,走向世界,如果这种教育目的只为是评定职称,只是为了用为考试敛财,而不是为了利用,那么,就是错误的.
我们大力推广英语,是要更好的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是要更好的促进中国的发展,是要借助英语这个工具让中国更好的走向世界,是借英语这个工具将汉语更好的推向世界,最终让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让汉字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字,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就中国的现状来说,重视英语没有错,在去掉一些僵化举措的基础上甚至还可以再加大力度,现在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对汉语教育重视不够,作为中国人,如果首先不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不能用汉字把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合理顺畅地表达出来,这才是大问题.首先没有掌握好自己的语言,却努力想要把英语作为一种敲门砖,这才是一种巨大的失败,也就是一种本末倒置了.
我举个例子,深圳花了八亿建了一个市图书馆,很气派,很先进,很开放,但是,但是里面的图书却不过一个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我想深圳可能已经是全国最重视图书馆建设的了,我所在的社区四周就有四五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但是重视图书馆建设,却不真正关注里面最核心的书.中国的图书馆有多少?我们的基层有多少图书馆,学校有多少图书馆,当许多图书馆还要借机敛财的时候,就可知我们在重视汉字与中文教育方面有多少工作要做了..

-----------------------------------------------------------------------------

呵呵,我们几乎不用指望西方媒体可以帮中国树立一个正面的国际形象,其实倒不怕他们抹黑中国,抹得再黑都不怕,因为世界是动的,当外国游客发现自己所亲眼见到的中国与西方媒体报道的完全不同时,他们就算是帮我们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继续用实际行动说话,一方面坚定维护中国利益,绝不承担超出国家能力的责任,一方面,担负起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用实际行动履行一个大国的责任,比如在非洲帮助消除贫困,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

-----------------------------------------------------------------------------

我不认为股市的翻红就能说明危机已经触底,中国股市不能说是经济的晴雨表,可以说是小道消息及庄家意愿的晴雨表,里面充满了妖气,我到现在都认为这是一个只有投机没有投资的地方。要说中国已经华丽转身,为时尚早,最近的一些情况更多是一种信心方面的表述,至于实际结果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至少还需要再观察一个季度,如果下个周真的有新的刺激计划出台,那就意味着情况没有那么乐观了,就我而言,我对今年的经济增长乐观,因为我对政府的调控手段有信心,但是中国经济的问题却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比如,房地产行业如果这次不能调整到位,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必然会面临着一次金融方面的风险,如果我们这次漠视了高房价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危害,我们就不是解决了风险,而是延后了,所以,对于我而言,我宁愿意这次调整可以幅度稍大一些。
至于这两年的重点,我觉得很清晰,就是如何保证中国社会从这场危机的冲击下顺利走出,施政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保障,改善民生,这是第一重要的,二是刺激经济增长,改善经济体制,三是推进政治改革,最重要的当然是民生方面,其实后两者也要保证民生的改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无法继续用发展掩盖问题,社会群体事件必然群发,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人民对合理性的怀疑转移到对合法性的怀疑方面,那就问题严重了,所以,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但是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钱,钱从那里,一是从经济增长中来,一是从官员们无节制的开支中来,所以三位是一体的。

-----------------------------------------------------------------------------

● 系列150:记在笔记本上的二十条随想【随想】

过去几年似乎已经忘记如何用笔在纸上写超过二十字以上的东西了,收拾抽屉,见到了狂嫂数年前送给我的一个笔记本,于是就用上了,有点感想就随时记在上面,果然比有想法找电脑录入更方便,四月过去快一半了,居然记下了一些东西,有些从前有提及,也有些没有提及,稍加整理,与大家共享,也算交作业了,大家将就一下:
〖1〗在看待中国的现状时,我们要么把好的一面看得太差了,要么把差的一面看得太好了,前者导致缺乏自信,后者导致盲目乐观。
〖2〗“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当代解读:关于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其严重性不在于穷人是不是更穷了,而是缺乏公平的财富分配体制使得富人更富了。
〖3〗中国应该这样运用四则运算法则:用乘法看待问题,任何小问题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巨大的问题;用除法看待成就,任何大成就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用加法与减法看待中国与对手的竞争,比增量时,我们要努力比对方增得更多,比减量时,我们要争取比对方减得更少。
〖4〗在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一事上面,不怕捅马蜂窝,就怕捅了之后没有及时退到后面的人之后。
〖5〗国际交往中,打一巴掌之后,可以给个甜枣,否则换来对方的拚命就不值了。
〖6〗解读中国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840-1900,挨了两个三十年;1919-1949,打了三十年;1949-1979,守了三十年;1979-2009,干了三十年。
〖7〗中国古人云:善射者,死于矢;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法国萨科齐总结:善提条件者,必被提条件。
〖8〗美国的问题其实就是皇帝的新装,众人都看得到,只是不敢说,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童话里的皇帝不确定自己有没有穿衣服,而美国是确定的,所以,美国人要用航母及导弹来装饰自己的不安。
〖9〗中国不高兴是对的,但是,中国不能总是不高兴,也得有高兴的地方,以及高兴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高兴?因为他们让我们不高兴。他们为什么要让我们不高兴?因为我们让他们不高兴了。我们为什么让他们不高兴了?因为我们有些地方很高兴。所以,在不高兴之余,我们也需要继续高兴,就是要让他们不高兴,凭什么只能让我们不高兴。
〖10〗要到舞台中央,先从照片中央及座位中央开始。照片前排的也可能是花瓶,照片后排则必是边缘人物。
〖11〗妖魔化很可怕,但是,妖魔化见不得真实的阳光,所以,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及放开。
〖12〗对待西方,除了反击,我们还要反省。
〖13〗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安,忘战必危。前面一句送给美国,后面一句送给中国。
〖14〗西方是反复无常的,而中国则是坚定的,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效果,长期下去,世界就进入中国的时代了。
〖15〗中国不缺乏大目标,缺乏的是为大目标付出持续努力的坚持过程。
〖16〗为什么要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就是要避免美国把军事基地布置在与中国接壤的国家,这就是大战略。
〖17〗在社会保障方面,既要授民以鱼,更要授民以渔。
〖18〗赛跑理论:一群运动员在赛跑中你争我夺,都想跑到前面,如果你在比赛中要实现对跑在自己前面的运动员的超越,必然会引起被超越者的不快,以及尚没有被超越者的恐惧。在体育比赛中如此,在国家政治中也是如此。
〖19〗单位里面,老大与老二之间的斗争通常是最激烈的,当然,老二是老大的傀儡时例外,因为中国不是例外,所以,中国要对超越日本之后与美国之间更激烈的争夺做好准备。
〖20〗破窗理论的政治应用:1840年前的中国,虽然衰败,但是却有独立的主权与全部的国家尊严,中国这座大楼虽然摇摇欲坠,但是还可以称得上完整,每一扇窗上的玻璃都十分完整。英国人跑来中国,砸碎了第一块玻璃,他们得逞了,他们没有得到惩罚,反而收获了巨大利益,接下来,中国这座破落的大厦上的所有玻璃就全都被砸碎了。(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13日)

-----------------------------------------------------------------------------

在我看来,国家的质量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才是根本性的,如我所提的星球政治说那样,月球为什么是地球的卫星,因为地球的质量更大,所以,月球就被纳入了地球的轨道,一个国家本身的质量(可以理解为软硬实力的综合)而不是位置才是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当然地缘因素也有影响作用,因为质量与距离正是决定星际间引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中国被陆上与海上两类邻国所环绕,如果能够加强自己质量的建设,寻找方案消除与邻国争纷,中国就更容易建立起一个比美国更有效的行星系统,原因很简单,美国要履行保护自己盟国的承诺,就需要大量的军事开支把航母开到数千上万海里以外,美国要向其它区域发挥力量,同样要克服地理因素所增加的额外困难,而中国,则简单多了,光是维持成本一项就可以比美国节省更多成本下来.所以,不需要等到超过美国.当中国的质量与美国接近时,美国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卫星被大量纳入中国轨道的情况了.当不断出现小的行星系统也被纳入大行星系统轨道的情况,恒星系统就出现了.目前,有四个国家具备成为恒星国家的条件,就看谁可以在内部完成更大规模的质量建设了.俄罗斯与欧盟基本可以排除,一个质量不够大,一个质量虽然大但是内部的消耗抵消质量上的优势,所以只剩下下中美的比较,目前,美国的质量大于中国,但是距离在一定程度抵消了其影响力,如果中国可以克服美国的阻碍实现更高的内部质量建设,世界格局必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

的确,中国周边有一串的火药桶,稍不留心,就不是一个两地地方出现火花的问题,中国拥有二十个海上邻国,这是世界之最,与多个国家有领土争议,多个国家对我们存在敌意,要控制这样一种局面,的确需要大智慧,这也是我一直在说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冷静,保持理性的原因.好在,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强的实力,整个周边局面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如果我们不发动战争,任何一个周边的国家都不可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中国也有能力促使印巴与朝鲜这两个境外热点地区保持着一种我们能够承受的态势,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有超过中国的实力,具备中止中国发展的能力,但是,这个国家却被中国用一万亿美元捆在了一起.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中国周边形势的确很紧张,中国面临的压力很大,其实,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不紧张,看看我们周边的这些国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比一个难受.
说到日本,一个大国,却要在美国的控制之下,与中\俄\韩三个国家均存在着领土争端,当然,还要提防着朝鲜,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很容易受到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
说到印度,虽然周边邻国不是太多,但是压力可不比中国小,与中国\巴基斯坦均存在领土争端,一个大国,警察居然配备着别国博物馆里都不一定能找到的老枪,居然还存在反政府游击队,国内不断膨胀的人口就是一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巨大炸弹.
至于俄罗斯,美国,就不多说了,至少在金融危机的局面下,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比中国轻松的地方.
如何面对这样的现状,祖宗早有话说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从1840年开始,中华民族何时拥有过一个我们喜欢的真正安定的局面,但是,我们不一样挺过了吗.我们不怕内忧外患困扰我们,怕的是我们缺乏面对这种现状的勇气,怕的是我们缺乏解决存在问题的正确行动.

-----------------------------------------------------------------------------

美国对日本的心态其实相当复杂,小民的看法,在美国眼里,日本绝对不只是一个盟友那么简单,既要防着日本,阻止日本成为一个美国不可控制的政治大国,同时又要避免日本不舒服导致同盟出现裂缝,毕竟,在东亚地区,日美安保体系使得美国可以更好的控制局势,而且,日本也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利益,这是朝鲜所不能给予的,美国如果对朝采取友好政策,会对日美安保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反而有可能因小失大,朝日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态势是美国所乐见的,所以,美国不仅不会与朝鲜走得太近,甚至也不会让日本与朝鲜走得太近.但是,这种局面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引起变化的因素在于中国,当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已经到了不采取更大措施不足以控制局势的时候,美国安抚好日本,在对朝关系方面进行大幅度改善并非不可能,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在对越关系上的转变就可以了解一些端倪了.
这就提醒中国,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处理好中朝关系,绝不使朝鲜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的前沿.
至于朝鲜对美的要价,其实并不高,只有两个字,安全,朝鲜并不是想要从美国拿到多少钱,而是希望得到美国的安全承诺.如果有了这两个字,朝鲜可能会进行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则只能继续在不安中徘徊.即便是中国,在准备改革开放的时候,做了哪几件事情呢?一个是与日本邦交正常化,一个是与美国建交.当然还包括揍了越南一顿,以此为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我一直说不要轻言战争,就是因为,一是战争发生,中国的改革进程必然中断,那么,我们就失去了继续赶超美国的机会了.至少在没有超越美国之前,中国仍需要坚持经济优先战略.

-----------------------------------------------------------------------------

我分析有几方面的因素,与大家交流:
第一,从国内来说,中国在促进出口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扩大对出口退税的范围,提高了出口退税的幅度,这就增加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出口;
第二,从国际上来说,虽然经济危机并没有转好,但是,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相对可控的阶段,也就是说,虽然还有可能继续变坏,但是这种坏已经是可以预料到,而不是去年年底时那种不知道将向何处去的恐慌,所以,前一阵的观望期基本结束,而中国商品又多是硬性需求(以生活必需品为主体),观望期过后,硬性需求就开始释放,不买车子,衣服鞋子总还要买吧,那么,出口情况会慢慢改善,体现在中国的出口数据上面,当然不是立即恢复正增长,而是呈U型发展.还要考虑一点,经济危机对于国外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巨大的打击,购买力下降时,当然更要考虑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了.这也是印度不得不取消对中国玩具的全面限制的原因;
第三,中国前一阵与许多国家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于贸易应该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与一些贸易往来紧密的周边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可以让这些国家用人民币购买中国产品,消减美元汇价波动的风险,并刺激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复苏。
对于美元贬值一下,大家不必过于往阴谋论方面考虑,原因很简单,美元是世界性货币,美国如果任由美元过度贬值,其实就杀鸡取卵之举,美国人不会这么笨,还会尽可能维护美元的稳定.中国之所以没有减持美元国债,只是将长期换短期,其实也代表了中国的一种判断,在欧元争位的情况下,美元如果一贬再贬,那就自废武功打入冷宫了,美国人不至于那么愚蠢,至于开动印钞机一事,有个量,在这个量的范围之内,世界会认为对美国的经济复苏有帮助,反而会促进美元的稳定.
别那么多阴谋,就好像从前许多人说美国背地里支持索马里海盗一样,美国至于吗:)印度洋本就被美国视腹地,难道还需要把世界各国的的海军都吸引到那里.
本周将要公布第一季度相关数据,相信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情况有个基本的判断.

-----------------------------------------------------------------------------

系列151:浅议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评论】

在谁为谁狂的评论中,提出过中国的一个大战略,中国之所以要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就是要避免美国把军事基地布置在与中国接壤的国家。
关于这个大战略,我们做到了,至少在建国之后的数十年之内,美国没有能将军事基地布置在与中国有陆地接壤的国家,也没能将任何一个与中国有陆地接壤的邻国发展成为美国的标准盟国,这并非是美国能力不够,而在于中国采取了正确的应对策略,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九一一事件给美国以巨大的打击,同时也给了美国以巨大的战略机遇,以反恐为名,美国把军队开进了阿富汗,这是中国的邻国,以为反恐提供补给为名,美国也租借了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近郊的马纳斯国际机场作为空军基地,吉尔吉斯也是中国的邻国,这也就是说,美国在与中国有陆地接壤的两个国家都设置了军事基地。
从前,我们为了避免美国直接威胁到中国,不惜在援助两个邻国与美国对抗,现在,美国却不费力气将军事基地建到了中国的两个西北邻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特别是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更是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有网友提问,为什么中国对此没有什么反应呢?阿富汗如果成为反华的军事大本营,中国将如何面对呢?会有什么动作呢?
对此,小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说关于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驻军一事,目前来看,基本已经接近尾声,2009年2月19日,吉尔吉斯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政府提交的关于废除美军租用马纳斯空军基地协议的法案。依这一法案,美军应在接到正式通知后的180天之内(即今年8月18日之前)全部撤离基地。如果没有意外,美军在吉的军事存在将成为历史。中国与吉尔吉斯之间有长达1100公里的边界线,美国如果利用马纳斯空军基地进行对中国的情报监控及搜集工作,自然会对中国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所以,中国借俄或上合组织的力量推动吉尔吉斯关闭美军基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上合组织就一直在要求西方将军事基地从上合组织成员国撤离,在此我们不多讨论。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一事。
关于阿富汗,先了解几个数字: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三千万,逊尼派穆斯林占80%,什叶派穆斯林占19%,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地理与人口层面的小国,而是一个中亚大国,一个标准穆斯林国家。作为一个国家,阿富汗命运多魔,1979至1989年,苏联侵占阿富汗,苏军撤出后,各派在抗苏中壮大的武装发生争斗,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1994年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最终建立政权。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塔利班支持基地组织为由对阿富汗动武,打垮了塔利班政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入驻阿富汗至今。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一方面确定了美军撤出伊拉克的计划,一方面又决定向阿富汗增兵。既说明了美国无法控制阿富汗的局势,也说明了美国试图继续利用这个中亚的楔子制约整个亚洲的战略考量。
对于美国在阿富汗大量驻军一事,小民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来对待:
(一)形势很严峻
我们可以看看阿富汗的地图,作为一个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阿富汗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临伊朗,南部和东部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部通过狭长的瓦罕走廊地带与中国接壤,也就是说,阿富汗是西亚、南亚、东亚三大亚洲地缘热点地区在这里交汇,如果美国控制着阿富汗,向北面牵制俄罗斯,向东可以威胁到中国,向南对巴印形成战略关注,向西则震慑着伊朗甚至整个西亚,这样的地缘优势是任何具有全球霸权野心的国家都不想放过的,所以苏联不惜出动军队侵占阿富汗,美国借反恐进入阿富汗之后势必也会想尽办法一直保留军事存在,美国之所以把多个盟国都扯进阿富汗,主要不是寄希望这些国家在军事行动中可以给美国以多大的支持,而是为了增加在阿富汗军事存在的合法性,避免被中俄批评为在阿富汗驻军有针对中俄的想法,打着反恐旗号来实现其借阿富汗牵制整个亚洲的野心。
中俄两个大国都不愿意见到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而美国在阿富汗驻军事对中国的威胁更加严峻,原因很简单,俄罗斯与阿富汗之间并不直接接壤,而中国则与阿富汗有92公里长的边界线,中国与阿富汗的接壤地带正是对中国有着重大战略安全影响的新疆与西藏两个自治区,如果美军平定了阿富汗国内的局势,加强了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在瓦罕走廊扎根,就会对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国防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对阿富汗的驻军,对于中国的恶劣影响十分严峻。
事实上,中国在此地区所感受的压力决不止美国及北约的力量,还有另外两种力量,一是俄罗斯,俄罗斯视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地区为本国的势力范围,一直在努力排斥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这是对中国的一种挤压,二是伊斯兰极端力量在本地区的渗透也威胁到了中国的西北地区的安定,所以,在这一带,中国面临是双重压力:一是要与美俄进行大国博弈,维护中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一是要与伊斯兰极端力量进行较量,防范恐怖主义及极端主义对中国的渗透。
如此来看,中国在包括阿富汗接壤地地带的整个西北方向上所面临着的严峻形势了,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这种严峻的形势极有可能导致中国的安全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二)未到最糟糕的时候
面对着因阿富汗局势所带给中国的严峻影响,我们先别急着惊慌,应该静下心来分析着这种现状对中国的影响到底如何。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做出客观的分析,就会发现,目前的这种情况对于中国来说,并未到最糟糕的地步,也就是说,这种局面是在中国可以承受的范围的之内,为什么这样说,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存在着诸多的牵制力量。阿富汗内部有塔利班这样一个根植于普通民众当中掌握着武器的强大牵制力量,美国仅仅应对塔利班使之头痛不已,短期内无法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对中国的威胁方面。另外,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实际军占领,也受到国际舆论的牵制,伊斯兰世界不会有乐意见到美国长期驻军阿富汗的声音,中俄也会用各种方式要求美国在阿富汗局势稳定时撤出阿富汗,即使美国国内,也存在着要求美国撤军的呼声。这种强大的牵制力量是美国在日韩驻军所没有的。
第二、阿富汗在国家实力上不可能与日韩相比,甚至也不可能与假设被美国控制了朝鲜越南相比,因此,即便采取反华政策也不可能帮助美国对中国形成更大压力,更何况中国与阿富汗一直保持相对友好的关系,中阿之间早在数十年前就进行了领土划界,不存在重要的国家间纠纷,阿富汗没有任何与中国作对的现实理由。
第三、阿富汗与中国接壤处的地理情形对中国有利。阿富汗与中国的接壤地带是狭长的瓦罕走廊,双方接壤处又是高山环境,这使得中国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试图在这个方向上对中国施加的影响。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境内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这种狭长的地形使得中国可以极好的监控美军在这个方向的军事行动。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公里,中阿边界位于塔里木河与阿姆河水系大分水岭上的瓦罕吉尔山口,海拔4923米,由于属于高寒山区,一年之中有数月大雪封关,显然这样的边界十分便于中国加强边防守卫,事实上中国对于阿富汗混乱的国内局势早有准备,早在911之前,中国已经修通了通往中阿边界的公路,这条公路为我军加强对中阿边境地区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国只需要极少的力量投入就可以封锁中阿边界,既可以应对来自美国的威胁,也可以防止塔利班渗透和东突分子越境。正是因为对于瓦罕走廊的独特形状及中阿边界的无计可施,才传出北约希望中国开放瓦罕走廊提供补给一事,也可见这其中藏着多么大的祸心。
第四、阿富汗与中国接壤处为中国的西北高山地带,远离中国的经济中心,无法对中国的经济大局造成冲击。当年,为了避免美国在朝鲜与越南方面形成的对华直接威胁,中国不惜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朝越两个国家分别紧领着中国繁华的东南与东北两个经济区,如果越南与朝鲜均是美国的盟国,后果是我们所无法设想的,所以,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要打。扯远一点,1979年,中国为什么对越南动手,是为了反击越南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行为,为了打击前苏联借越南对中国安全的干扰,其实也有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的考虑。中国要改革开放,需要更多的资金及安定的环境,就要避免战争,降低军事开支的比重,所以要先把战争打了再实施改革开放,大家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全面启动之前,中国首先实现与美日两个对手的关系正常化,然后是收拾好越南之后才全面开始推动开放,不收拾好越南,广东地区的开放及整个中国海上生命线都受到威胁,中国必然要采取措施。
第五、阿富汗是内陆国家,而非沿海国家,这使得以海军力量见长的美国使不上更多的力量。我们看看美国的铁杆盟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乌克兰、格鲁吉亚,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国家全部是临海国家,美国凭借海上的巨无霸地位,可以通过海洋进行补给,通过海洋传递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山高皇帝远的内陆国家阿富汗就不是美国能够完全控制得了,不要说如何对付塔利班的冷枪与炸弹,就是如何实现对阿富汗的正常补给都够美国喝上一壶了,可以说,美国对内陆一直有一种天生的恐惧,美国人喜欢在海上与天上耀武扬威,但是极怕让士兵的双脚踏上内陆,这其实也是美国不会过度干涉一些内陆国家的重要原因。美国的劣势恰好是中国的优势,因为我们有与阿富汗陆路接壤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的与阿富汗保持交流,有效的推动中阿友好关系,这与美国一直抓头挠耳地在想如何把补给安全送到阿富汗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第六、美国好战,但也厌战,这种矛盾使得美国人总是无法处理好后战争状态。我们看看美国二战后的军事行动,在朝鲜,在越南,在古巴,在索马里,在伊拉克,在阿富汗,除了对付一些极小国家之外,美国何时取得过痛快的胜利,何时取得过军事与道义上的双重胜利?在越南,美国好像打赢了每一次战役,但是最终的“胜利果实”却是美军被迫撤出越南,在阿富汗,美军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却至今无法完全消灭塔利班的力量。美国要真正消灭塔利班,就要消除产生塔利班的土壤,但是,美国人所擅长的战争手段永远只会适得其反,美国在每一场战争中,都是在别人的国土上放枪放炮,都有无数的平民死于美军的炮火,无论美国出于什么目的,打着什么旗号,这都是侵略,面对复杂的国际问题,凭着快刀斩乱麻的心态,采取以暴制暴的形式,往往只能留下仇恨的种子。美国借助阿富汗这个楔子固然让中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可能针对美国的国家集团,而美国也无法避免自己深陷这个泥沼,前苏联没有做到的事情,美国用同样的手段同样也做不到,美国本想通过阿富汗制约亚洲的各个对手,但是,因为解决不好阿富汗国内的问题,反而导致自己被牵制了进来,这种军事暴力行动无法给美国带来长治久安,反而进一步制造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对立,加速了美国进一步下滑。
第七、美国缺乏中国式的智慧。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中国感受到的不只仅是威胁。有时感觉美国的全球战略可以分为两部分,针对中国的那部分是给中国制造麻烦,而不针对中国那一部分则在让中国成为潜在受益者,因为中美国有太多地方的利益需求是一致的,尽管美国不想让中国成为受益者,但是中国还是成为了潜在受益者。比如,美国在阿富汗努力所打击的力量,其实同样也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威胁,比如,阿富汗的铜矿被中国的企业竞标成功,为了保护正常开发,实现稳定当地局势的目的,美国还要派出士兵进行护卫,这情形多么有意思,正如美国某议员在中国竞标成功之后的牢骚,“美军在阿富汗付出生命,而中国则在收获着利益”。
(三)采取正确的应对
分析了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对中国的影响之后,自然要提到中国的应对,面对着美国驻军阿富汗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措施,一方面认识到这种严峻的现实,从最坏的方面开始打算以捍卫中国的利益,另一方面,不要以为这是世界末日而陷入恐慌当中,我们应该采取对自己最有效付出成本最低获得收益最高的方式,小民认为,这些应对包括:
第一、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早在九一一袭击发生之前,中国已经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西北方面建立起缓冲地带,既避免恐怖主义对中国的危害,也避免其它大国对本地区国家的争取,避免本地区出现一个针对中国的地区机制,以此最大程度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推动新国际秩序的建立。面对美国试图通过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制约中国的情况,中国应该充分推动上合组织发出声音,既避免与美国的一对一直接交锋,又要努力消弱美国对本地区军事介入的影响。事实上,上合组织也在考虑将阿富汗纳入上合组织框架,上合组织就曾组织过专门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推动阿富汗的和平重建,避免阿富汗的未来进程为美国所控制,争取主导权,我想,在未来,阿富汗可能先成为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如果能够处理好美国的影响,成为成员国的可能性也存在。
第二、继续推动中阿友好关系。避免阿富汗为美国所用成为反华大本营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发展中阿之间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中国要力所能及的为阿富汗提供一些经济援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阿富汗的投资的方式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阿富汗局势稳定的时候,可以考虑更多地协助阿富汗重建,多一些让阿富汗平民见到效果的拥有,比如修水库、建医院之类的。在对待中国与阿富汗关系方面,中国要有正确的策略,提出要求的时候,多用上合组织的名义,给予好处的时候,则尽量在中阿双边进行。
第三、加强在西北地带的国防投入,坚决御敌于国门之外。一方面,我们要在本地区建立一个我们希望看到的国际互动框架,同时,也要具备防范任何不利局面出现的军事打击与防守能力。台湾问题曾是西方牵制中国最主要的一张牌,在台海局势稳定之后,西方又在西藏与新疆两个地方打算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我们不可能靠高山与严寒来保卫西北边疆的国防安全,必须要有足够重视与投入,特别是在中国西北各个邻国的边界全部划定之后,我们可以加强在当地的基础设施与军事设施建设,避免西北方向出现问题对国防安全形成冲击。
第四、要有全局眼光,要有整体考虑。如何应付美国在阿富汗驻军以及这一带国际局势变化对中国的挑战,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点,而是要通盘考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不能只考虑美国的军事威胁,也要考虑其它方面的威胁,至于具体应对措施,不便详说,只举个小例子给大家来参考。如果对面有三个敌人同时向我们发起了进攻,多数网友的答案可能就是两种,一种是迎击,以一敌三,或者逃避,打不过还跑不过吗?我要说的是,最好的做法不是这样的,最好的办法是分析这三个敌人的不同情况,寻找出他们三个之间的矛盾,可以设法让他们三个先斗起来,等斗的差不多了,再出面收拾大局不迟。我想大家应该可以明白这个例子的内在意思。(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16日)

-----------------------------------------------------------------------------

西方人总是想创造一个新的辉煌,这就需要打破,需要破坏,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总是希望恢复一个旧时的荣耀,我们不是要某件东西,我们要是的一种让自己处于被尊重地位的秩序,因为我们的历史太悠久了,我们从历史上总能找到我们今天没有达到的荣耀,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即便我们再衰落的时候,整个国家都不失自信,我们坚信我们迟早会走出困境,所以我们从来不说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便是一个在现实中再落魄的中国人,仍能以自己的姓氏为线索,找出一个或数个有成就的祖宗,以他为努力的榜样,中国人不敢居功,取得了成就,会归功于天地先人的护佑,这种人文现象,似乎只有中华民族才有吧.这样的思想一直循环,成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且顽强的民族性格,再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民族都相信我们可以重新强盛起来,再落魄的时候,我们的个体都相信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人可以改变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绝不向命运屈服,绝不会像某些民族那样,要么用无理性的杀戮来渲泄自己的强势,要么用无原则的牵就来安于不公平的现状,这也就成就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盛衰不停却又永不停止永不灭亡的传奇.

-----------------------------------------------------------------------------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今起召开,虽然只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但是,却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我觉得与上合组织相映成趣,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而博鳌亚洲论坛则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中国期待通过上合组织来推动在中亚地区建立起一个互信互动的国家间合作框架,推动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的安全。而博鳌亚洲论坛则是试图通过一个非官方的形式来推动亚洲的经济整合,推动亚洲的共同发展。因为亚洲的差异性太大了,而且互有戒心,如果用一个官方的形式反而效果不好,应该从非官方层面慢慢推动,从经济这个容易被接受的领域入手。我想,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组织对中国的重要作用会进一步显现出来。中国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促进亚洲的国家间合作与经济整合,最终创造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亚洲新时代。

-----------------------------------------------------------------------------

不必气愤,毕竟现在的中国仍处于外交守势当中,中国要的是实,而不是名,只有这个港口能够为中国利益服务,运营权在谁手里这并不重要,在美印都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背景下,我们如果把这个运营权也接下来,岂不是给了他们进一步鼓动中国威胁论的借口。其实有时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印度路到朝鲜建立了一个港口,再把经营权全都拿下来,我们会有如何的感受呢:)至于经营权被新加坡得到,我倒觉得总比落在非华人国家要好一些。甚至,我认为这可以理解为是对新加坡这个华人国家的另一种扶持,经过马六甲停靠新加坡港的货船中国占最大比例,瓜达尔港开通将分流一部分,中缅输油管道开始,又会分流一部分,再等克拉地峡运河开通,新加坡将被边缘化,虽然这个国家的一些作为很难让我们有多少好感,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华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未来,这将是一个中国在东盟地区可靠的盟友之一,中国可以以新加坡为中心,对华人在东盟利益进行较好的保护。
现在期待的事情是,中巴铁路与中巴输油管道的事情需要好好推动,让这个港口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印度洋上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有重要的港口不只瓜达尔港,还有缅甸的实兑港。如何对待克拉地峡运河,也需要战略考量,无论如何要避免日本主导了克拉地峡运河的进程。
想想这些年中国在保障国际能源供应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中哈、中俄、中巴、中缅四条输油管道如何全部建成,局面会大不一样。

-----------------------------------------------------------------------------

要实现和平统一,就要处理好离心力与向心力这两个力,我的建议:
拿支笔与一张白纸,从中间划一条线,左边列出可以增加向心力的内容,右边列出导致离心力的内容.
想多少列多少,列完了,开始办事:
凡是能增加向心力的事情,多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凡是导致离心力的事情,不做,已经做了的,消除影响;
如我从前所做的评论,台湾问题不是统一或不统一的问题,而是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完成统一的问题,我们应该创造出更多的条件让台湾明白,台湾只有与大陆早日实现统一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未来.

台湾问题的主导权的在大陆一侧,就是说,台湾不可能独立,通俗点说,离家出走的孩子跑得再远,还是父母的孩子;
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却在台湾一方,就是说,台湾不提出统一谈判,我们提是没有效果的,通俗点说,这离家出走的孩子如果不想回家,光父母着急是没有用的.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推动乐见统一的台湾主流民意早日形成,促使有能力推动台湾统一的台湾精英人物早日发言,二者如果同时出现,统一大业就将水到渠成,从此,一边一个,中华历史上又多两位名垂青史的人物,我隐约已经可以猜到是哪两位,但是,这次就不公开了,时间跨度挺大,符合条件的人挺多,希望大家都争取.

-----------------------------------------------------------------------------

实际意义巨大,中国正在大力推行,WTO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的模式,而自贸协定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WTO的模式已经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比如多边谈判进展缓慢,双方争端处理极其麻烦,而双边模式的自由贸易协定更具效率更具灵活性更易操作,更具优势,是发展趋势,如果中国可以与世界多数国家完成自贸协定的谈判,就意味又加入了一个WTO.而且这个WTO对中国更有利一些,所以中国必须要努力推动.
中国的计划的应该是这样的,建立中港澳台的中华贸易自由区(与港澳是CEPA早已经落实,与台湾的CECA有可能达成),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完成),中国与新西兰(2008年完成)澳大利亚(2009年有望达成)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与日韩(韩国正在谈,日本还要等)自由贸易区,如此最终实现,就可以在亚洲东部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日不大可能干扰到中国与各国的谈判进程,只是他们会争取与更多国家更早达成协定,早日进行布局.比如,日本就想抢在中国前面与东盟达成协定.现在比较紧张的是台湾,因为其特殊地位,不可能在这方面有顺利的进展,所以,担心被边缘化,这反过来促成其与大陆的经济结合.

-----------------------------------------------------------------------------

● 系列152:监督与惩罚,由灵宝事件所想到的【评论】

河南灵宝事件是最近网上的一个热点,小民关注这些个体性事件,同时也更关注个体性事件的共性以及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关注从瓮安事件到灵宝事件等此类事件被网络曝光后各级政府的反应,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点:上一级往往比下一级更容易做出道歉的行为,上一级往往比下一级更能认识到事件不公正处理会导致的恶劣后果。比如,在灵宝事件上,是河南省副省长首先道歉,在瓮安事件上,是贵州省委书记首先道歉,是省级领导先道歉,我们极少看到具体涉事的地方官员在事情被曝光后立即主动道歉,通过是百般阻挠真相调查,为了制造合理的借口甚至到了让人觉得可笑的地步,比如藏猫猫、做噩梦都是这样出炉的。
这是为什么呢?小民看来,除了具体涉事者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必然的客观因素,体现在两点上面:
第一,因为面对人民的数量不同,不同层级的官员对于人民力量的认识是不同的。他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会引起的恶劣影响有多么严重,对于一个镇长来说,他的人民概念可能只有几千或几万,而对一个省长来说,人民的概念则是几千万。
第二,因为与事件的距离不同,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孩子犯了错,父母虽然承担责任,但是显然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具体案例当中,如果当地具体涉事官员道歉就意味着承认错误,意味着面临实际的惩罚,而到了省一级的道歉,往往不会因道歉得到责备,反而会获得民意的支持。
正是这两个客观因素,也在客观上助长了一些社会群体事件的蔓延与激化,地方的一些官员认识不到人民的重要性,时有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发生,问题被曝光之后,不是及时反省认错,而是百般阻挠真相的公开,而更上层级的官员虽然能够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大的责任,导致在监管方面的不力,从而又使得下面的问题层次不穷,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如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中国的群体性事件不是在不断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是一味去批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主观自觉很难战胜客观影响,我们不能靠官员在自身道德觉悟上的提高来遏制其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要遏制地方侵犯民众利益的行为,除了加强官员的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客观层面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
针对地方官员,要让他们明白人民的力量与重要性,明白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将他们置于全体人民的监督之下,我们要创造出一种环境,通过网络、媒体的外部监督,通过政务公开、财产公开的透明机制,让地方官员的施政行为处于全体人民的监督之下。虽然只是一个镇长,一个县长,但是,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随时有可能被置于全国人民的监督之下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产生“天高皇帝远”心态的客观基础,就不敢肆意妄为,这就可以有效的遏制侵害人民利益的发生,同时,因为监督机制的存在,也可以对于已经发生行为进行及时的曝光,就可以及时进行惩治,避免让涉事者一直处于安全状态而胆子越来越大。
针对高层官员,则需要加大追责力度。只能止于道歉,道歉之后是问责,要让高层官员们明白,地方出事,自己所付出的不能只是道歉,而是实际的惩罚,以此来增加高层官员在监管方面的责任心与投入力度。有网友担心如果这样会不会导致上下相护,我又把前提提出来了,加大监督力度,不只是对地方官员要全方位监督,对于最上层同样是要全方位监督。
说到底,上面的两个针对性措施,还是涉及到对现有体制的改革,小民在前面曾多次说过,中国目前这个体制本身不存在大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每当一个社会问题出现时,人民只是在追究具体的滞事官员的责任,人民甚至把中央政策来做为保护自己利益的法宝,他们认识到政策是在保护自己利益的,他们没有认为体制本身是错误的,他们要求的不是改变体制,而要求纠体制不完善而出现的问题。
面对体制不足而导致出现的问题,我们往往在用一种以个体行为来纠正体制不足的做法,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一个问题解决了,但是更多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甚至会越来越多,所以,就需要对体制进行深刻的改革与全面的完善,小民来看,这需要做两个环节的工作,建立全面有效的惩罚机制与全面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立全面有效的惩罚机制,就是要将惩罚具体化、清晰化,使得每一个官员都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出现问题时自己对应的具体惩罚,如此,使得每一个官员都不敢有侥幸的心理,都缺少了推脱责任的借口,也便于监督,从而达到有效惩罚,并减少问题发生的目的。
对于监督机制,不只要有监督力量(内部监督、人大议事机构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监督)与监督渠道(内部、外部、网上、网下),还要为监督力量的监督供更好的条件,比如,政务公开、财产公开、新闻放开,并对监督力量、监督渠道及监督行为提供足够的保护。
在如何更有效的保护人民利益方面,我们需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法治精神,借鉴西方对本国人民利益进行保障的有益经验,但是这并不是说要照搬西方的模式,对于多民族多信仰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必须要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摸索出一种能够兼顾稳定与效率的道路。(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18日)

-----------------------------------------------------------------------------

有很多网友有担心,担心日流韩流,担心那些哈日哈韩的年轻人会断送中华文明的未来,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我们甚至不需要对此采取直接的反制措施,在我小时候,日本动画片就开始充斥中国电视屏幕,日本电视剧在中国万人空巷,但是,二十年过去了,这对中国有什么改变吗?这让中华文明失去自我了吗?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之大,日本与韩国之小,当他们影响到中国的时候,只能是一个时代一个局部的影响,只能在一小部分中国人当中形成一种哈日哈韩的氛围,而当中国影响他们的时候,是将整个日本文明与朝鲜文明都打上了中华文明的烙印,特别是韩国,当他们整天与中国争这个争那个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一个不肖儿子跟老子争家产的搞笑形象,无论他能争到多少,老子与儿子的身份是他们颠倒不了的.

-----------------------------------------------------------------------------

美国显然想要继续控制全球,但是,这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三亿人无法一直控制六十亿人,所以,美国的对外军事基地越多,对国际的干涉越大,美国距离走下神台的日子就越近了.
中国并不担心美国在全球的继续的扩张或强硬,因为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固然美国还可以继续向全世界借钱,还可以继续开动印钞机,但是,这种取之无度的方式已经到了末期,迟早会被世界所放弃.
如果现在的美国突然洗心革命,采取更理性的全球策略,收缩国际防线,将更多的支出用于解决国内的问题,而不是继续强力维护在全球的颜面,这反而是需要我们更加当心的.一个王朝的兴盛之后,在完全坠落之前,往往有一个中兴阶段,美国如果继续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姿态,不肯从根本上反思,那就会直接越过这个可能回光返照的中兴阶段,直接在下一个更大的危机打击下演变成一个二流国家.

-----------------------------------------------------------------------------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有两只手左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程,在经济方面,这个手叫市场的手,因为有这只手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永远保有经济上的强大,在政治方面,这个手叫历史的手,因为这只手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一直处于强盛之巅.
就当前而言,美国受到了两只手的共同诅咒,按常规来说,美国气数应该已尽了,这个国家应该处于先是内部混乱然后是国家崩塌的情形,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美国虽然受了金融危机的巨大的打击,但是,其国力并没有根本性受损,国内十分稳定,在国际上,美国仍然强大,在短期内,仍然没有任何国家有实力直接挑战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美国人一直在做这样一件无耻的事情,那就是利用其强势地位,绑架了整个世界,不停地把国内的危机转移到了国际上,让世界人民承担了本应该只由美国人自己承担的损失,因此,美国可以保有国内的稳定,从而继续可以对世界指手划脚,二战之后的任何一次危机都没有能从根本上打击到美国,有时反而帮助其打击了对手,原因很简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陷入危机,有能力把别的国家也拖入危机当中,而当大家都处在危机当中的时候,美国对其它国家的力量对比甚至有可能是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当然,美国并不能笑到最后,两只手虽然在某些局部看似不灵验了,但是其长远影响却是不可改变的,没有任何民族与国家可以对抗,这就意味着,美国虽然在某些时候看似可以战胜自然规律,而事实上,这种战胜只是暂时的,并没有解决问题,美国声称民主,本质却是将三亿本国国民的利益凌驾在数十亿其它国家国民的利益之上,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掩盖的越厉害,最后的爆炸就会越彻底.

-----------------------------------------------------------------------------

● 系列153:为什么中国总是赢家?【评论】

为什么在小民的评论中,似乎中国总是赢家?
不只一个网友在本帖里提出类似的问题,今天就写一个评论,与大家探讨一下。
其实,从某些问题来看,中国似乎还真是这样,无论事情出现哪个结果,中国似乎都是赢家,举例说明:
1、油价无论涨跌,中国似乎都受益。油价高涨的时候,俄罗斯这样的产油国受益,韩国这样石油完全靠进口的国家受损,这时的中国是获益一方,因为在油价高涨的时代,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中国把石油变成了中国制造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中国本身也是石油生产国,可以从石油爆涨中受益。油价下跌时候,石油输出国受损,石油输入国受益,这时的中国,还是获益一方,因为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油价下跌可以减少石油进口成本,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多年无法落实的燃油税甚至也是借这个机会出台。
2、美国发不发动战争,中国似乎都受益。比如,美国不打伊拉克,中国签下了石油合同,美国打了伊拉克,中国还是签下了石油合同。
3、朝鲜发不发射火箭,中国似乎都受益。朝鲜如果不发射,说明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了努力,朝鲜发射了火箭,中国的重要性越发被巩固,世界寄希望中国能够为维护东亚稳定做出努力。
举以上几个例子,其实并非是论证“为什么中国总是赢家”,而说明这个观点存在着正确的一面。
其实,小民的所有评论中只有“中国在崛起,小民很乐观”这个主线,而没有“中国总是赢家”这个本身就存在问题的观点,网友之所以认为小民在塑造一个“中国似乎总是赢家”这种氛围,可能是对小民的乐观情绪的误读。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方面的影响,必定是既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小民在评论中,可能较多的解释了有利的一面,而对于不利的一面,没有过多阐述,而这,并不是小民有意回避,因为,不利的一面往往是摆在面前,在整个论坛里铺陈得到处都是,网友们随便打开一个帖子,多是这种触目惊心式的,我就不必再去渲染这些了。
小民认为,中国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直面现状的勇气,而是改变现状的信心以及在信心下付诸行动的努力,当我们只是沉浸在不利的一面当中,会让自己缺乏这种信心,越发看不到希望。事实上,前景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必须要尊重这样一个事实,在金融危机与国内问题的双重冲击下,中国从直线式上升的阶段转换为螺旋式上升的阶段,虽然上升的势头缓了下来,局部甚至有些挫折,但是总体的上升趋势并没有改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的确很多,很严峻,但是这些不利的一面并没有压制住有利的一面,所以我们的国家还在不断强大,我们的社会还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还在不断提高,这个势头并没有改变,在螺旋式上升阶段,多数问题已经无法用发展来掩盖,更多曝露在阳光之下,反而在客观上促进了问题的解决,这是小民乐观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的国情,我们往往只做一种解读,那就是国家太大、太复杂、起步太晚、问题太多,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方面的解读:因为大,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承受力,不会因为一处的灾难及一时所冲击打击到整个国家,朝鲜一次旱灾全国粮食紧张,而我们北方旱灾,不怕,我们有南方,南方水灾,不怕,我们有北方,四川地震,不怕,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援;因为复杂,我们具备了多元化的结构,这同样给我们以巨大的缓冲,比如,世界市场严重萎缩,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国内市场,而国内健全的产业结构使得我们不会因为一两个产业受到冲击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萎靡;起步太晚,我们落后了,但是我们拥有后发优势,不必从零开始,拥有高的比较优势,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问题太多也不怕,我们不能只看到每一个问题都制约了中国的发展,我们也要看到每当我们解除一个制约,我们的发展就多了一份新的动力,比如台海问题制约了中国,而当我们解除了这个制约,又将给中国以巨大的推动!
中国很大很全,这使得我们需要付出格外大的精力来维护这样一个大的国家格局,所以,与“中国总是赢家”同时出现的是必然是“中国总是问题多多”,是的,一个拥有近十四亿人口、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从贫困阶段刚刚起步的国家,如果不是问题多多反而更让人感觉奇怪了,这也是中国很大的负面影响的必然体现,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能够满怀信心采取正确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中国因为很大很全所形成的多样性多元化优势使得我们应对任何一种问题的挑战时都有更多的选择,我们都有更大的余地,最终将这种不利的影响转化成为有利的影响,将挑战转化成为了机遇。
所以,中国需要维护大的格局,这种格局的最核心之处就是要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中华文明为什么可以持续数千年不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大使我们可以迎接一切挑战,能够承受任何看似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打击,1840年到1945年的国家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之大使得我们在最衰败的时候仍能避免成为完全殖民地国家,单个的世界强国无法灭亡中国,即便是世界列强联合起来同样还是无法灭亡中国,而当中国从衰败中重新站起,中华文明光彩绚烂的时代又开始了。(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21日)

-----------------------------------------------------------------------------

● 系列154:绝望的贫困,由印度左派游击队的上镜所想到的【评论】

印度大选如火如荼,左派游击队的活动也是不亦乐乎,频频上镜,表现抢眼,炸铁路,炸矿山,炸医院,劫火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多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在泰国,红衫军与黄衫军的轮番上街让充满生机的泰国陷入瘫痪,在中国台湾,泛绿与泛蓝之争也曾导致台湾社会陷入混乱的局面,固然这与印度反政府游击队以暴力形式攻击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形式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有网友喜欢把原因往民主体制上引,小民认为,导致这样混乱局面的根源,是贫困,不是民主。
台湾泛绿民众为什么铁了心要跟国民党过不去,不是因为民进党的花招多么厉害,而在于作为泛绿阵营主体的台湾农民及城市草根阶层没有在国民党的领导的经济腾飞中获得足够的福利,所以说,贫困是导致台湾族群分裂的根源。
泰国同样如此,红衫军之所以坚定支持早已被推翻了他信,不是因为他信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而是因为作为穷人阶层的他们希望可以继续他信那种照顾穷人利益的政策,所以,贫困导致了泰国的危机,不解决贫困,换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一样的。
回到印度,印度左派游击队之所以存在,主要的原因也是贫困,而且这种贫困是绝望的,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贫困,固然宗教可以让印度穷人安于一时的现状,但是,不可能做到让穷人永远安于现状,所以,可以这样说,印度左派游击队的上镜其实就是印度穷人用暴力反抗贫困现实的必然表现。
贫困并不是印度专有,中国同样也存在贫困,但是中国却没有印度这样严峻的局面,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的贫困人口远远少于印度,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采取了相对正确的政策,而印度在国家政策方面的错误或失误,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采取相对正确的政策,使得中国的贫困人口远远少于印度。
小民认为,印度的政策错误或失误之处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土地改革不彻底,这使得大量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土地极少。印度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民是国家的主体,土地占有方面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大面积的贫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当然就要起来声张,如果得不到合理回应,那么必然就是暴力出现。对于中国来说,这方面的情况相对较好,新中国的最大的成就是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保证农民基本上都有耕地,至少可以通过种地实现温饱,这使得全国稳定了下来。
第二,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使得低种姓穷人很难突破向高收入职业迈进的精神枷锁,这就阻碍了穷人向富人阶层的转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贫困。印度政府当然能够认识到种姓制度的危害,但是,除非印度来一场文化思想方面的大革命,否则,不可能打破这种种姓制度的恶劣影响,与印度相比,中国不存在这种障碍。
第三,人口控制不力使得贫困进一步加剧。印度的人口增长率约为中国的两倍,这意味着,即便印度能够保持与中国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印度的人均水平仍会与中国相差越来越远。人口增长越快,需要养活的人口就越多,随着国民意识的苏醒,必然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就业与生活环境,这就为印度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更大的压力。
第四,印度发展经济的思路存在失误。印度发展工业不是多搞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尽可能多创造就业,而是越过这些基础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外包这类智力密集型的行业,贫困的低素质的印度民众无法从这样的行业发展中受益,使得无地农民无法更多地转移到工业领域,导致贫困问题严重。印度上次大选中,执政党本以为经济成就不错可以再次当选,但却被选民送下了台,原因很简单,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是资产阶级等少数阶层,普通印度民众没有受益。
第五,印度政府机构缺乏效率。政府机构的贪腐是中印共同存在的问题,不同的是,印度的贪官们是拿了钱不干事,中国的贪官们是从干事中拿钱(当然,不是指所有的官员),在更多的时候,中国具备比印度更高的效率,这使得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方面有更快的进展,这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更快的经济发展积累了更多的国家收入,可以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可以较大幅度减少贫困,这是印度所不能比拟的。
由此来看,印度在政策方面的错误或失误制造出了一种“绝望的贫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国古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把这句话放在印度的背景下理解,意思是说,让国民处于贫困状态当中是可怕的,而比这更可怕的是让贫困者看不到改变的希望,印度就在制造这样一种局面。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印度低种姓农民,你不可能有从种田中获得温饱,你想去打工,却几乎没有多少机会,这还不够让你绝望,你还必须面对一种现实中的歧视,不只是你,你的后代都要生活在被高种姓人视为贱民的歧视当中,只能从事低级的职业,无法得到人格的尊严,你也无法期待你的政府会用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你改变这种贫困的状态,那么,就有两种选择了:念经,把眼前的贫困当成人生的幻象,或造反,用暴力打破这万恶的现实。念经的前提是,你先要保证你可以生存着,所以,你最终的选择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现实了,一个有着称霸整个南亚整个印度洋甚至更大野心的国家,既无法有效制止恐怖主义的袭击,也无法肃清因贫困而导致的反政府武装,面对复杂的国内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而是回避或绕开,印度的优势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低成本优势,印度只有参与到全球化当中,才能把这种低成本优势显示出来,偏偏印度又采取了相对封闭的经济政策,印度的民主体制固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国家出现大的人祸,但是,对于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来说,西方民主制度更像是一种麻药,可以局部缓解,不能根治,印度的民主体制甚至制约了印度解决贫困的效率与能量,使得印度的问题被一步步推向爆炸的边缘,这样的一个国家,除了在最终面对一次崩溃式的改变,似乎很难有更好前景,这也是小民一直说中印领土争议需要时间来决断的重要依据,是的,我们不需要动手,人口过度增长、信仰冲突严重、种姓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巨大、民主被政客所利用、国家被荣誉虚名所捆绑,这样的六种情况凑在一起,不断走向恶化,并不需要外界施加什么压力,基本上就可以从内部让一个国家最终出现一次崩溃式的爆炸,比爆炸更可怕的是,爆炸之后,还是没有解决方案,整个南亚地区处于一种人口高密度的状态,印度无法通过向周边国家移民的方式解决人口问题,而解决不了人的问题,基本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了。
当然,如此分析印度,并不是希望中国有幸灾乐祸的心态,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印度贫困人口世界第一,中国第二,在政治贪腐方面,我们也是半斤对八两,我们如果对印度幸灾乐祸,就是一种标准的五十步笑百步,我们应该汲取印度的教训,努力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采取一切办法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的稳定,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已经使一些国民对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了,如果不解决这种怀疑,那接下来就是对合法性的怀疑了,如果到了那种地步,我们就需要面对类似印度的局面了,所以,中国需要努力,不能有半点懈怠。(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22日)

-----------------------------------------------------------------------------

阅兵是一种展示,展示给国民看,提升国民对国家安全的信心,展示给外国看,增进中外交流,同时也可以形成震慑,在和平年代,军队不可能通过战争的方式展示实力,那么有节制的阅兵就是一个重要的选择。通过邀请多国参加阅兵,既可以展示中国国防成就,又可以减弱国际上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因为这是一种透明化的举措,而且不透明正是导致威胁论高涨的一个原因),更可以对周边一些对中国领土心存幻想的国家形成有效的震慑,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阅兵方面是最不频繁的,人家印度人每年都搞一次国庆阅兵,你可以数数中国建国之后总共搞了几次:)
本次中国阅兵印度的表现最有意思,居然派出一个强大的舰艇编队,好像是来了四艘吧,人家主人请客,各家只来一人,印度好家伙派来了四个,有喧宾夺主之心,大约是因为中国在印度洋上布置了三艘这军舰,印度想借这机会来平衡一下,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印度想借机展示印度海军实力的想法:)

-----------------------------------------------------------------------------

呵呵,这次危机对美国影响极大,但是,并没有危及美国的根本,美国模式与美国信用在这次危机中被怀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国赖以掠夺世界的美元体制及技术垄断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打击,这就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控制世界,只有稍有收敛罢了,一个很简单的表述,现在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替代美国模式的更好选择,所以,美国的模式会继续,直到这样的几种情况出现:第一,美国在经济总量上被不只一个经济实体超过,欧盟已然不相上下,中国要超越可能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美元的地位无法一枝独大,欧元\中元\日元联合起来的能量远超过美元;军事上面,美国已经无法继续在全球的每一个地缘热点地区都呈现军事优势,比如在东亚,在欧洲,在拉美;在技术层面,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大大拉近.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美国模式就不是被质疑,而是被抛弃了,美国其实早就是一个应该破产的国家,类似中国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倒,因为银行愿意贷款给他,甚至是不得不贷款给他,等到有一天,银行发现不贷款给他也不会有大的危险了,这企业除了破产,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有两个国家需要经历一次大崩溃,一个是印度,一个是美国,只是在时间方面不是两三年的时间,需要一个相对漫长一些的时间.
对于中国而言,其实目前的最好的战略不是希望美国立即倒塌,而是希望美国继续支着这个架子,让中国可以安心再发展十几二十年,如果现在美国就崩溃了,中国就需要去独立应对俄欧日伊斯兰等实力的扩张,不如让美国先扛着,我们努力做两件事情:一是发展经济,壮大综合实力;二是继续创新,完善模式,提供后美国时代的替代方案,如果首先不能让国民满意,那就不要提走向世界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仅靠硬实力的强大取得世界大国地位,还必须在软实力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

● 系列155:“不怕威胁、怕被威胁”,谈谈“中国威胁论”【评论】

关于威胁论,有一个很有趣的提问:为什么有“中国威胁论”,没有“印度威胁论”,没有“美国威胁论”?
这个问题的有趣性在于,答案很容易自相矛盾,如果说没有“印度威胁论”是因为印度实力不如中国,那么美国实力远超出中国,怎么没有“美国威胁论”呢?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认为存在“中国威胁论”,也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认为没有“印度威胁论”与“美国威胁论”。
我们要客观看待威胁论,就应该了解威胁论之所以会存在,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谁为谁狂认为,“某国威胁论”的存在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与力量大小有关。力量越大威胁越大,但是要注意,这种力量不能理解为绝对的力量,而是相对的力量,也就是要进行力量间的对比,并且这种力量对比的差距有个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威胁论的论调反而会低下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兔子视狼为自己的威胁,狼视老虎为自己的威胁,而蚂蚁则不会觉得老虎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二、与透明程度有关。透明度越低越容易增加外界对于威胁性的担忧。在对方不了解你的具体的情况的前提下,往往会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这就导致了威胁论的升级,当然,透明度只是一个影响威胁论的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没有实力,再不透明不会被视作是威胁,拥有实力,再透明,还是容易被视作威胁。
三、与潜力预期有关。这种预期有两种:一种崩溃性预期,如果一个国家太过于庞大,崩溃后容易引起大面积的国际动荡,容易被视作威胁。一种是崛起性预期,如果被认为潜力越大,越容易被视为威胁。即便现在力量不大,但是被预期为会变得很强大,那么威胁论必定是处于不断升温状态的。中国与印度在这两方面有相似之处,双方崛起,都会被国际社会的一些国家认为是威胁,双方衰落也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威胁,因为人口太多了,庞大的人口如果失去了国家的约束,那么容易引起混乱的局面。布什会埋怨中印喝牛奶,默克尔指责印度一天两餐饭,也是此类因素的一个说明。
四、与历史经历有关。历史上强大过的国家容易被视作威胁,历史被屡次欺辱的国家也可能被视作威胁。被你打败的国家害怕再被打败,打败你的国家害怕被报复。对于印度来说,曾败给中国,害怕再败,对于日本来说,曾打败中国,害怕被中国清算。对于美国来说,从1945年开始,就没有在与中国的军事交锋中占过上风,如果不觉得中国是美国的威胁,那反而是件奇怪的事情了。
五、与本身立场有关。国家不同,国家利益争夺的对象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威胁论。巴基斯坦有 “印度威胁论”,但没有“中国威胁论”,印度有“中国威胁论”,没有“美国威胁论”与“俄罗斯威胁论”,新加坡有“马来西亚威胁论”,朝鲜有“日本威胁论”,俄罗斯有“美国威胁论”。
六、与距离远近有关。注意,这种距离并不是指地理距离,而是竞争与合作距离。竞争距离越近,合作距离越远,威胁论调越高;竞争距离越远,合作距离越近,则威胁论调越低。俄罗斯没有干预到南亚,所以印度没有“俄罗斯威胁论”,假如俄罗斯与巴基斯坦走近,那么“俄罗斯威胁论”则必然在印度甚嚣尘上,同理,假如中国试图在南美寻求主导性地位,巴西国内必然出现“中国威胁论”。美日合作距离很近,都穿一条腿的裤子了,所以日本没有“美国威胁论”,中日在政治合作方面的距离很远,所以日本有“中国威胁论”。
七、与意识形态有关。如果是不同于己方的意识形态,更容易被视作威胁。当然并不绝对,越南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就视中国为最大威胁。
八、与文明形态有关。如果是不同于己方的文明形态,更容易被视作威胁。文明本身的处世态度对威胁论有影响,比如,主张暴力的文明比主张和平的文明更容易被视作威胁。
以上八个因素,实力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实力做后盾,不会被任何国家视作威胁,其它七个因素则具有推动作用,或大或小,或有或无,对于任何一种威胁论,我们如果可以从这八个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得到一种客观些的看法,当然,必须要用相对的观点去理解,如果这些因素的作用绝对化会让我们产生偏执的看法。
由此分析,“中国威胁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是造成“中国威胁论”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在其它各个因素方面的情况也导致了一些对中国持有警惕性心理的国家不断把“中国威胁论”升级,不同国家眼里的“中国威胁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对于这些“中国威胁论”,中国不必用愤怒去回应,有些“中国威胁论”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比如,当中国拥有了超越美国的实力,许多原本美国阵营内的国家就会重新选择阵地,他们就不会再视中国为威胁,有些“中国威胁论”会一直存在的,中国一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消除因为不透明不了解因素导致的“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要坚定的相信一点,无论何时何地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中国不为消除“中国威胁论”而活着,中国“不怕威胁、怕被威胁”,可以“威胁”敌对我们的国家,总比被敌对我们的国家“威胁”要好上一万倍。(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27日)

-----------------------------------------------------------------------------

我在前面的评论中,对于美国在阿富汗驻军一事做过评论。
美国是海缘政治的强国,伸入内陆,光是如何补给一项就够美国人头痛的,美国的航母在海上没有谁敢伏击它,但是,美国大兵到了陆地上,就进入了人民的海洋了,对付游戏队的反抗武装可不是美国的强项,阿富汗这个地方,英国人吃过无数苦,苏联人吃过无数苦,现在轮到美国了,我一点都不怀疑,美国人只能在这里维持着一种不停只消耗不产生的局面,虽然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但是,这种威胁看似严峻,其实弱不禁风,中国的首都在靠海、靠近日、韩的一侧,是有巨大的现实地缘意义的,只有在这里,中国才可以更好的压制美日韩对中国的渗透与遏制,假设首都在西安或南京,大家可以想想面对日本韩国在东北地区会如何了。反过来我也可以想到为什么俄罗斯对远东地区担忧的原因,很庆幸,莫斯科在欧洲,而不是亚洲,很庆幸,充满扩张想法的韩国人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贫困而强硬的朝鲜。

-----------------------------------------------------------------------------

呵呵,你想听他说什么,我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呵,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的时候当然回归了中华民国呵,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
其实,他没有说日本将台湾“主权”让渡给台湾,就可以见到他在一个中国上的态度了,九二共识中,一中各表是内容,无论他说台湾是哪方表述中的中国,最终还是回到了一中这个大前提下。
也就是说,他认为台湾并不是独立主权国家,台湾是属于中国框架之下的,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把马英九这句话往下推理,当时日本把台湾的“主权”让渡给中华民国,接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民国的主权,那么,台湾“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如何理解,马英九的这段话的核心是台湾并非一个“主权”国家,由此,我觉得他说这段话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我不必站在僵硬的立场上理解两岸关系,连胡总都不担心在两岸谈判中给台湾以某些方面的对等地位,你怕什么呢:)

-----------------------------------------------------------------------------

先来回答我的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要强硬,如果要动武,中国是不是随时都可以?
其实答案当然是可以,因为中国是大国,因为中国对比周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处下风,也就是说,无论是今天明天还是后天,只要中国愿意用武力解决领土问题,不需要等一个什么的样的时间,随时都可以,绝不因为今天不动武日后就失去了动武的机会,这点应该认同吧?
第二,中国要取得更大的发展,是不是随时都可以?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发展的机遇是稍纵即逝的,从15世纪开始,我们几乎错过了每一次发展机遇,比如大航海时代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时代我们错失了,二战结束后的科技革命时代我们也错失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才抓住了全球化这一次机遇,虽然已经发展了三十年,但是这远远不够的,当一次机遇好不容易到来的时候,当我们已经因此而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我们却要主动去打断它,这是极不理智的,这不是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愿意看到的吗?现在只要中国对周边任何一个争议国家主动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国的发展进程必然被打断,我们想要再找发展的机会,恐怕就难了。
综上所述,强硬我们可以随时强硬,发展我们却不能随时发展,那么,面对这种局面,用时间来换发展,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壮大之后再去解决,有何不可,这难道不是大智慧吗?我比任何人都期待中国可以把所有的领土都拿回来,问题是,为了眼前的争议而把事关大局的历史机遇抛弃,根本不顾将来,这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吗?

-----------------------------------------------------------------------------

呵呵,与时俱进,不要总用老的眼光看新的情况,我前所说过了,要促进统一,凡是能增加向心力的事情,多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凡是导致离心力的事情,不做,已经做了的,消除影响。看待台湾以中华台北名义入世卫一事,我们不能只看形式,还要看结果。假如我们继续在这事上采取强硬的立场,我们能得到的结果是台湾被拒绝门外,这只能增加台湾的挫败感,从前,台湾在许多方面都有优越感,但是现在基本都上荡然无存,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大陆投资与大陆游客都当成了救星,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也应该有更多的信心,如果在一些政策上不做调整,只会导致台湾进一步排斥统一,我们要和平统一,就要设法拉近与台湾的距离,这包括经济上的距离,政治上的距离,文化上的距离,世卫毕竟不是联合国,通过一种灵活的方式处理台湾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地位,对统一有益而无害。我从前建议马英九上台之后,两岸外交休兵,基本是这个路子来的,其实这也是一种拉近与台湾距离的方式:)我曾为两岸统一提出过一个路线图:中止敌对-经济交流-经济整合-政治谈判-实现统一,现在来看,已经进入到二三之间的阶段了,台湾问题对中国意义重大,如果能够实现统一,在统一的方式方面做出一定的突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以当年TG提出一国两制的魄力来看,我想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突破。

-----------------------------------------------------------------------------

日本小算盘打得乒乓响,一方面要遏制中国,中国威胁论最早就从日本出来的,事实上,过去几百年里,中国从来没有威胁过它,但是它一次次威胁中国,一次次试图肢解中国,一方面又想从中国的发展中分一杯羹,日本明白其国家的未来希望依托于中国的发展。
对于这样的国家,中国要两手准备,一方面这是一个拥有很邪恶很暴力传统的国家,不保证会不会再走上这条路,中国要认真防范,要具备关键时刻完全打残这个国家的能量,一方面,中国应该保持与日本的合作,加强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中日合作具有比较强的互补性,不要完全把日本推向对立面,我感觉不出三十年,日本就可能成为中美之间的缓冲区,而不是美国对抗中国的前沿。

-----------------------------------------------------------------------------

● 系列156:白璧微瑕,谈谈中国与阿盟关系【评论】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是重要的国际区域性组织之一。阿盟拥有22个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长、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人口总数约3.3亿。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靠近欧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国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在世界能源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4年9月,在埃及倡议下,阿拉伯各国外长在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并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拟订并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后来,阿盟不断扩大,至今已经拥有22个成员国,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因为横跨亚非两大洲,阿盟的成员与非盟成员有一定的重合,因为都以信仰伊斯兰文化为特点,所以阿盟的成员同时又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
阿盟虽然成立较早,均是阿拉伯国家,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内部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影响了阿盟的发展,制约了阿盟在世界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
第一、实力相差悬殊、贫富差距较大。阿盟成员中,既有富裕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这样的盛产石油的富裕国家,也有约旦、黎巴嫩、叙利亚这样贫穷国家。
第二、政体复杂。既有君主制的沙特、科威特、约旦,也有主动实施宪政民主的埃及以及美国推动实施的伊拉克这样的国家。
第三、国家大小不一。在面积上有苏丹(250万平方公里)、阿尔及利亚(238万平方公里)、沙特(225万平方公里)这样的大国,也有面积只有2236平方公里的科摩罗。在人口上,多个成员国人口超过两千万,而科摩罗的人口只有80万左右。
第四、国内形势不一。阿盟22个国家,却处于各种不同的国内形势当中,有稳定,有动荡的,还有处于准战争状态的,有的建国历史很久的,有的却仍在为建国而努力。
第五、国际立场不一。阿盟22个国家,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存在立场不统一的局面,比如,在对待美国及以色列的态度方面,就不是整划一的,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立场各有不同。
如此复杂的情况,制约了阿盟这个在1945年就建立起来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成员国的情况复杂,就无法实现到足够的团结,也就削弱了作为一个国家集团的影响力,庞大的阿拉伯国家在数次中东战争中无法战胜以色列,就是一个证明。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同阿盟的关系进展情况:
1956年5月30日中国同埃及建交至1990年7月21日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建交,历时34年,中国同阿盟22个成员国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2004年1月,中阿双方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成为加强中阿对话与合作的新平台。
2001年12月,中阿友好协会成立,2006年12月,阿盟对华友好协会联合会成立,两个协会的成立为中阿双方民间交往搭建了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因为在政治方面拥有众多的相似之处及共同立场,以及在经济上的互补关系,中国同阿盟关系与中国同非盟关系类似,可以堪称中国与各国际区域性组织关系的典范。中阿关系展开的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阿之间可以称作为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的关系。
先来看看为什么中阿关系拥有良好关系的基础:
第一、有着友好合作的历史基础。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古代历史上以和平相处为主,无论上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两大文明和平交流的见证,在近现代史又共同遭受了西方国家的打击,中国至今还处于西方国家的遏制与围堵中,而阿盟则至今还处于部分国家被西方国家所占领,不得不接受西方驻军这样的现状之中。在中东战争中,中国曾给阿拉伯国家以巨大的援助,阿方给予中国的支持也非常巨大,比如八九年的政治风波之后,埃及、阿联酋、科威特及阿曼四国在同年12月邀请杨尚昆主席访问,从而打破了西方想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企图,给了中国有力的支持。所以,中阿有合作起来共同抵制西方的历史基础。
第二、中国与阿盟在经济上面有着较强的互补关系。阿盟的成员国以出口石油为主,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同时阿盟地区的工业制造业不完善,需要进口大量工业制成品,这为中国产品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因此,双方形成了一种极好的利益互补关系。2007年中国同阿盟22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64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600亿美元,有可能提前数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过千亿美元的目标。中国主要出口机电、纺织、轻工等产品,进口原油、天然气、矿石、磷酸盐等,中国从阿盟国家进口石油比例约占全部进口石油比例的50%左右,因此,阿盟国家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口石油来源地。
第三、2000万中国穆斯林是中国与阿盟之间的联系纽带。中国虽然不属伊斯兰世界,不是阿拉伯国家,但是有2000多万穆斯林生活在中国各地,他们除信仰伊斯兰教外,生活习惯、服饰穿戴、民居风格以及清真寺建筑等都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成为中阿联系纽带。
第四、中阿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同样的挑战。中阿双方在很大重大国际问题上面具有相似的立场与要求,中阿双方都主张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使得双方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友好使用,来共同应对。
当然,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着百分百完美的双边关系,中阿关系堪称典范,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小的挑战,这其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中国的渗透,个别阿盟国家对中国新疆事务的指指点点如同白璧上的微瑕,虽然并不影响大局,但是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将这种迹象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给中阿关系造成巨大的冲击,避免导致中国国内的不稳定。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世界局势开始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世界格局因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而势必做出调整,中阿双方都要求建立公主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展中阿关系就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小民认为,发展中阿关系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坚持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一点不应该改变,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达成共识,这也是双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
第二、不断提升经济合作广度,增加合作深度。如在能源、通讯、高科技、劳务承包、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加大合作,加大相互投资力度,既鼓励阿盟资金投入中国,中国也应该加强在阿盟地区的能源、制造业等方面的投资,使得双方的合作不仅限于商品贸易,加深合作关系。
第三、整体推动同阿盟关系的同时,注意针对阿盟成员国情况不同,采取相应的策略。比如,对于贫困国家与富裕国家不能采取同一策略,对于产油国与非产油国不能采取同一策略。
第四、发展同阿盟关系要注意阿盟内部一些大国的感受。沙特、埃及等阿盟内部的大国对于阿盟有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在发展同阿盟所有关系的友好关系时,注意方式方法,尊重大国的地位,避免造成他们的不愉快感受。
第五、加强话语权方面的合作。应该加强双方之间的新闻交流与信息传递,因为西方媒体在报道阿盟及中国时,多有不正确之处,所以中阿双方应该避免双方采用出现西方媒体来了解对方情况的局面,搅乱了互相之间的真正认识。
第六、注意处理好中以关系,避免对中阿关系造成冲击。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为中阿关系牺牲中以关系,中国应该根本国家的利益,在双方关系之间找出一个平衡,既要保证能够继续从以方获得我们关注的一些高科技技术、先进的农业与国防技术,又要在注意到阿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维护好中阿友好关系大局。
第七、注意处理好中阿关系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摩擦。比如,采取措施避免中国与阿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顺差较大冲击双边关系。另外,要特别处理好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要把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与伊斯兰文明区别开来,谨慎处理文明间的关系,避免像美国这样形成与整个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当然,对于个别国家试图向中国输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行为要保持足够的警惕,采取及时的防范措施,避免此类行为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曾经由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开创了两大文明的和平交流时代,今天,中国与阿盟之间的关系,延续了这种和平交流,开创了一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相信由这条新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中阿关系会着更美好的前景。(谁为谁狂于2009年4月30日)

-----------------------------------------------------------------------------

对待香港,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一方面确实有些人特别是某些议员搞不清楚自己究竟生活在哪里,吃里扒外,挟洋自重,另一方面,香港同胞爱国是主流,看看香港同胞在保钓运动上的表现,他们甚至为之付出生命,香港的私人电视台在黄金时段还在播国歌,而我们的CCTV以种种理由把国歌从黄金时段取消。香港有大量志愿者在内地从事义工服务。
提到征兵,我想如果真要在香港征兵,恐怕应者甚众,我想他们会将之当成荣誉,当然,因为情况不一,可以考虑在几个地方设立港澳连的编制,或者就在驻香港部队和澳门部队里各设一个连的编制就可以:)

-----------------------------------------------------------------------------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