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现在的博士怎么了?”的帖子,大体是说现在博士的水平不怎么样,根据所见所闻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多感慨啊。
中国的博士一般还是通过考试来筛选的,能考上的,绝大多数做科研的基本条件还是具备的。其实啊,博士工作的水平很大部分是导师决定的,这包括导师的水平,项目,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类似的观点,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表达过。我自己读博士之后,才有深切的体会。如果没有项目,实验室条件很差,尤其是很多学校的数据库还非常落后(大多数相关学科方面的数据库都没有),学生根本无法知道他工作目前最前沿在做什么,你叫他怎么出高水平的成果啊?!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而据我了解,在国内,这种在非常糟糕的条件下工作的博士不是个别现象。难道这是他们科研能力的原因吗。
有人可能说,那读博士前应该选好导师啊。问题是,很多导师的实际情况谁会告诉你呢?他本人?现在哪个导师不想多带博士?廉价劳动力啊!他弟子,多少弟子敢说导师的不是?除非他想延期。
有人又说了,那你出国啊,或者上国内一流的学校啊。毕竟人数有限啊,不是每个想读博士的人都是那么幸运的。
所以,关键是看别人在什么条件下工作,而且他文章的idea怎么样,如果他可使用的资源条件很差,但文章的idea不错,虽然结果不太好或者刊物档次不高,我觉得也是可造之才。
所以,如果要我选择人才,我觉得一等人才是三流条件下作出一流成果的人;二等人才是二流条件下作出一流成果的人,或者三流条件下作出二流成果的人;三等人才是一流条件下作出一流成果的人,或者二流条件下作出二流成果的人;四等人才是三流条件下作出三流成果的人,或者二流条件下作出三流成果的人;五等人才是一流条件作出三流成果的人。
不过,我说的条件不是单单看学校的条件,二是应当客观具体到博士可以实际支配的条件(学校数据库,导师的项目,实验室条件,导师的水平)。
当然,我不是说博士无需努力了。你目前的条件已经确定了,想成为什么人才关键就是你如何尽自己最大所能利用你可以支配的条件而出尽可能好的成果了。所以,如果你坚持不懈的拼搏了,你还是具有成功的机会的,你也是值得尊敬的博士;如果你一生都保持这种信念,你还将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社会人,你也必将很成功,很幸福。
一家之言,仅供讨论。
也祝所有的学子们一生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