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丁:目不识"丁"

2019-03-18 16:03 生活·感悟 ⁄ 共 166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古人论识字,常常会拿“丁”字说事儿。比如,谈到识字重要,就说起码得认识一个“丁”字,于是有了成语“目不识丁”,被用来讽刺一个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为什么目不识的是“丁”字,而非其他字呢?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乱世需要习武,和平年代就不一样了,在韦雍看来,一身功夫远不如习文识字来得有用。而对于隶变以后的汉字来说,没有几个比“丁”字更简单了,而且它也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常用字,如果连“丁”字都不认识,确乎近于文盲了,因此以“丁”为识字与否的底线标准是很合适的。历史上有不少典籍引用到了“目不识丁”这一典故,例如,明代杨涟在《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中说:“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痛心地指出当时很多官宦子弟因为背景铁硬、生活优越,便不思进取、不学无术,这样的官二代反而大量涌入官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古时会有人不认识“丁”字,在今天我们想来或许难以置信,不过,先不要着急嘲笑古人,“目不识丁”的情况,在我们身上都可能出现。比如这个甲骨文字形:

如果没有注释,大多数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其实不是的,这正是“丁”字的甲骨文字形。甲骨文“丁”就像竹钉或木钉的方形的顶部,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金文中,“丁”字

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下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丁”的战国文字更像现在的钉子,如《六书通》中收录的篆体“丁”字。说明这一时期的冶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金属甚至铁质的钉子了。

由此可见,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因此,依据字义来解释俗语“丁是丁,卯是卯”,就有了两种说法:一说丁卯是表时间的,丁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干支相配以记年月,不能错乱,否则就会误了农时;一说丁卯即“钉”和“卯”,丁是榫头,卯是卯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才能安上。两种解说内容虽大相径庭,但所表示的都是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意思。

钉子一般都是由金属制成,质地坚硬,所以丁就自然引申出强健、壮实的意思来。《说文解字》中解释丁字为:“夏时万物皆丁实”,正是夏日万物都壮实的意思。所以在古代,成年人被称为“丁壮”,如唐代元结《奏免科率等状》中有“丁壮在军中,老弱餽粮饷”。人当丁壮也称“丁年”,汉代有一篇《李陵答苏武书》的文章,其中有一句:“丁年奉使,皓首而归”,是说苏武丁壮之时出使匈奴,到头发尽白,才从北海牧羊回来。那么,丁年究竟是几岁,是否有具体的年龄标准呢?其实是有的,但这一标准历代有所不同:隋代二十一岁为丁,唐天宝年间则为二十三岁,宋为二十岁,到了明清时期只有十六岁。这种前后不一的标准,与古时的徭役不无关系。杜甫《新丰折臂翁》诗中说到,“户有三丁点一丁”,《新安吏》中有“县小更无丁”,丁年所指代的,正是古时征丁的年岁限定,它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不同的,这正是“丁年”这一概念不断改变的原因。

丁为丁实、壮丁,后又引申出专司某种职务,即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比如园丁、家丁等。丁的这一义项出现较晚,约在北魏、隋、唐之间。所以成语“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就不能解释为厨工或厨师。因为从历史时期来看问题,这个成语出自战国中期庄子所作的《庄子·养生主》,那时“丁”字还没有专司某职的概念,因此唐代训诂学家陆德明在《庄子音义》“庖丁”条下注云:“庖人,丁,其名也。”他将丁注释为人名,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丁字虽然笔画简单,但含义却并不简单,寥寥两笔却生发出多重意义,实在让人不能小看。一个刚刚识字就应当认识的“丁”字,都会让我们有“目不识丁”的可能,成千上万的汉字,每一个都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感,更待我们一起去寻根溯源。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