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帝国的兴起》
这些年出版的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书籍,有的书名带有“帝国”字样。例如杨志刚的《六合一统――中华帝国的崛起》,还有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等等。
为什么一定在书名中标上“帝国”字样?杨志刚《六合一统》里的如下一段话,大概可以作为一种解释:我们要注意这样的事实:古代中国主要是以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帝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的。这一形象最初由秦王朝塑就。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里,还有更为详尽的类似解释:秦灭六国实在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旧制度,建立了一种新制度。这个旧制度就是“邦国制”,历史上叫“封建制”;这个新制度就是“帝国制”,历史上叫“郡县制”。后者也是秦汉以后、辛亥革命以前一直实行的制度,因此从秦汉到明清是帝国时代(郡县时代)。
因为这是事实,所以把秦汉至清的古代史看作是“帝国”史,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可能由于这个缘故,吴思的几本书,尽管在书名中没有“帝国”字样,实际也是在讲帝国史。在某些地方,他甚至还探讨了帝国的兴起和演变问题。例如《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一书的后记,有一个很长的标题:《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及其演变》。其中讨论了小农、士人这些群体(集团)与帝国制度之间的关系,也讨论了儒家的理想和偏离儒家理想的现实之间的问题。
由此看来,既然秦汉以后的古代历史实际是帝国史,叙述或讲述这段历史的书籍不管有没有“帝国”的书名,都会涉及帝国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即使从秦灭六国算起,中国古代史或曰帝国史,也有两千年了。离我们最近的清王朝,至少是上百年前的事情。如此遥远的过去,与今天的我们有何关系,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呢?
这是易中天在《帝国的惆怅》一书的《跋:历史总是让人惦记》中提出来的问题。接下来的回答是:也只有一种解释:历史不能忘怀。的确,历史总是让人惦记,也不能不让人惦记。
可是,不能忘怀让人惦记的历史,却有各种说法和多种说法。最常规的叫做“正说”,比如《三国志》。然而易中天接着解释说,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历史文献的人凤毛麟角,“正说”的影响力和读者面,与“戏说”、“大话”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好看,前者难懂;后者有趣,前者乏味。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想满足趣味就难免“上当受骗”,要弄清真相就必须“硬着头皮”。这就矛盾,读者也就两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我以为就是“趣说”。
“正说”应该不只是讲述历史,还包括研究历史。按一般的理解,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的历史研究,应该不只是弄清历史的真相,还包括解释历史的真相。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历史与讲述历史不同,它主要不是叙述历史,而是思考历史。当然可以肯定地说,假如“正说”的影响力和读者面已经明显不足,那么思考历史与其他各种说法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最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郭成望的《中国帝国的兴起》,便是属于思考历史的一本新书。假如读者已经读过一遍,一定会有易中天所说的那种“难懂”、“乏味”的感觉,甚至要比其他“正说”更加“难懂”、“乏味”。
这是因为这本书太过学术化了。不过,正如对历史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那样,思考历史应该也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从宽泛的角度看,讲述历史通常也得以研究历史为基础,否则不但无法解释历史的真相,而且难以说清历史的真相。如果读者对实际发生的某些历史事件有足够的兴趣,恐怕不得不得同作者一起,下决心“硬着头皮”去追寻这些历史事件。
在中国历史上实际发生的这些历史事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中国帝国的兴起。从秦王朝到清王朝,中国帝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而且如易中天所说,其间的具体制度虽然多有变更,基本的制度却始终不变。单是这一简单的事实便足以说明,它最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
上文提到,易中天把秦灭六国看作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因为它建立了一直实行到清王朝的帝国制度。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基本事实,但问题是,这场革命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秦灭六国本身,既意味着战国时期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也意味着秦国最终用武力实现了天下的统一。因此杨志刚的《六合一统》认为,战争将分裂导向了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就是在战国的烽火硝烟中诞生的。吴思的《血酬定律》后记,虽然探讨了“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却有一个相当明确的主题,即“帝国是暴力竞争的产物”。
细心的读者想必会注意到,这些说法已经是在解释历史,而不只是讲述历史,即在认定秦国用武力实现统一的同时,相信最初的帝国是在战争或暴力竞争中产生的。但这样的说法,甚至还涉及到战争或暴力的起源问题。
应该说,战争并非不能作为解释统一帝国兴起的一个因素。这当然是因为战争的存在同样是个基本事实,不仅战国的战争导向中国帝国的兴起,西方的罗马帝国也是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不能不注意的还有这样的事实:罗马帝国只是一个短暂现象,它只给西方留下一些久远的记忆和影响,中国帝国却存在了两千多年。这又是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郭成望的《中国帝国的兴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书的导论这样写道:秦始皇绝非偶然地从秦国的统治者,变成了中国的“始皇帝”。秦始皇的成功,无疑有赖于一连串的军事征争或武力征服。可是,战争与征服,并不是秦始皇的发明。它可以追溯到中国进入文明之前,而且进入文明之后的最近一次征服,也发生在商周之际。这些早期的军事征服,并未导致统一大国的产生。看来,如果没有某些特定的社会条件,秦始皇的军事胜利,决不可能创造一个统一帝国,尤其不能创造一个统治中国达二千年之久的统一帝国。
紧接着这段话,该书又写道:这些特定的社会条件,就是中国帝国的演生条件。本书的主题,就是讨论这些条件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或者在先秦的连续变迁中,究竟产生了哪些足以使中国帝国得以兴起的前提条件。
《中国帝国的兴起》长达30多万字,其中一半以上的篇幅(即该书的下篇),都被用来讨论中国帝国的演生条件问题。甚至不只如此。
作者在该书自序中,提出了对他讨论主题的总体看法。这个看法是:在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少数几个地区中,只有中国不曾出现过文明的兴盛与衰落现象,而是发生了从最初的国家形成到后来的帝国兴起的连续性变化。这一事实本身带有这样的含义:中国文明起源以来经历的各种变化,一定有利于创造出中国帝国得以兴起的特定社会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本书的下篇,甚至本书的整个讨论,都是对这些条件及其形成的一种理论探索。
从最初的国家形成到后来的帝国兴起,时间跨度差不多两千年。假如想完整地叙述这段历史,决不是30万字的一本书就能说清楚的。不过该书作者的意图倒很明确,即只讨论与中国帝国兴起这一主题相关的变化因素。
如同对历史的各种说法可能包含“走调”甚至“离谱”那样,没有理由认为郭成望的《中国帝国的兴起》就一定解释了历史。由于不同作者的认识水平或观察角度的差异,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释,也属常见现象。
客观地说,《中国帝国的兴起》只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思考。作者自己也在导论的开头说:本书关注的主题,限于作为一种政治体系的中国帝国的兴起,讨论范围也只涉及与之有关的变化因素。因此,本书是对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统一帝国的一种思考,而不是详尽的先秦史研究。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将偏重理论的探索而不是史实的叙述。
既然只是对历史的一种思考,那就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既然只是一种思考,对中国古代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同作者一起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统一帝国。这就像该书的作者自序所说,尽管不断有人研究这一问题,但它似乎是一个永远值得讨论的永恒主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帝国的兴起》不是讲述无可争议的历史真相,而是讨论一些十分开放的历史话题。甚至包括这样的问题:秦始皇的确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但他为什么能够用武力统一天下呢?
杨志刚《六合一统》,长春出版社,2005年第2版。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第1版。
郭成望《中国帝国的兴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