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的未来,“和平崛起”是一个经常被谈到的词汇,也是一个受到许多争议的词汇。有人说,世界上从未发生过“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是不现实的;有人则说,和平崛起很困难,而且只适合于经济的崛起;但大部分人仍然真诚地期待中国能够做到全方位的和平崛起,也就是不通过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方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让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福音。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中国和平崛起是完全现实、完全可能的,和平是中国崛起的前提,中国崛起则将进一步保证世界和平,“和平”与“崛起”不仅不矛盾,而且还相辅相成。出于以下理由,我们应该对中国崛起的和平环境充满信心:
1、自从核武器诞生以来,大国之间的直接战争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种战争非常容易演化为核战争,目睹过核武器威力的人们决不会允许这种战争爆发。“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克劳塞维茨的著名论断,曾被西方各国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奉为圭臬,但是在核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使用核武器的后果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和前苏联都意识到“核战争不能达成任何政治目标,它不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政治应该竭力避免的东西”。核武器虽然是悬挂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却又是保证人类免于世界大战的盾牌。由于核武器的存在,中国就有机会减少沉重的军备负担,以核盾牌取代常规武器盾牌,避免一切危及国家生存的军事冲突。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结束之后,世界各国不仅不愿意打核战争,甚至也不愿意打大规模常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种常规战争一般都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交战各方和国际社会经常小心翼翼的避免战争规模扩大,往往采取“以打促谈,以谈促打”的方针,战争最终的结果几乎肯定是政治解决而非军事解决。美国入侵越南、苏联入侵阿富汗都耗费了巨额资金,而且严重影响了这两国的国际形象,使得大国逐渐意识到大规模侵略战争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当然,“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连续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且都以较小的损失取得了胜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高技术战争”是在实力极度不对等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的,而且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国此前在国际上已经高度孤立,这才给美国提供了绝好的入侵对象。中国无论在技术实力、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地位上,都远非阿富汗和伊拉克可比,“高技术战争”是不可能运用于中国的。因此,不能因为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巨大军事成功,就产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情绪,片面夸大中国面临的侵略威胁,否则这种情绪必将拖累中国的经济发展。
3、现代战争对经济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一场战争不能夺取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妨碍既得的经济利益,就没有国家愿意冒战争的风险。冷战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准战争”,但在这意识形态之争的背后,也隐藏着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经济利益的争夺,“马歇尔计划”“经互会”都是政治与经济互相渗透的产物,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名义上是不同民族或不同意识形态的战争,实际上也牵扯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冷战结束后,经济利益与战争的关系更加赤裸裸地显现出来,美国入侵阿富汗、伊拉克虽然打着反恐战争的名号,实际却追求着中亚和中东的石油资源。然而,伊拉克战争虽然为美国争取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在美国政府各项开支都在缩减的情况下,军费开支却不减反增,是导致美国政府赤字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在美国国内也受到广泛争议。如果说伊拉克战争这样一场高度不对称、利益非常丰厚的常规战争都会对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其他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只可能更加严重;如果说美国都对伊拉克战争的经济负担感到吃力,那么其他国家在这样的战争问题上只可能更加慎重。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国家都清楚,与中国的战争不仅意味着与中国贸易的中断,还意味着与中国的资本交易市场出现严重紊乱。中国不仅在产品市场上是一支重要力量,在金融市场上也已经掌握了非常大的资源,因此与中国开战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4、自从殖民时代结束以来,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已经意识到,发展本国经济、与他国进行贸易活动比掠夺他国经济更加合算,军事征服和殖民是非常低效率的做法。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崛起,完全是基于开拓国内外市场、全力发展国民经济,这样的和平发展方针使两国人民获得了比战争更大的实际利益,也就失去了发动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动力。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被人们认为是“日薄西山的帝国”,但自从撒切尔夫人对国内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来,英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并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没有伴随任何武力扩张,更没有基于对任何国家的“殖民”统治,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苏联却因为过度的军备竞赛和对阿富汗等国的侵略,加速了瓦解的过程,经济出现了极大倒退。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充分证明了当今世界只有和平才能崛起,只有政治和平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如果有人在21世纪还妄图仿效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殖民主义者,搞武力征服、强制掠夺,把本国的发展建立在他国的损失之上,是注定要失败的。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只有政治和平才能保证经济发展,为什么美国还发动了对利比亚、格林纳达、巴拿马、黎巴嫩、索马里、南斯拉夫(现在的塞尔维亚和黑山)、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一系列入侵,并且至今还叫嚣要对伊朗、朝鲜、叙利亚等“邪恶轴心”国家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在进行这些军事行动的同时,为何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被拖累,反而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美国对利比亚、格林纳达、巴拿马等小国的入侵,大都是短暂的、低烈度的、高精确性的打击,即所谓的“外科手术”打击,其中对利比亚的打击仅仅是一次轰炸,对索马里的军事行动甚至还获得了联合国授权,是一次维持和平行动,这些行动不能简单的都归结为“侵略战争”。其次,美国对南斯拉夫(现在的塞尔维亚和黑山)、阿富汗、伊拉克的打击虽然规模较大,却都得到了以英国为首的许多“盟友”的支持,这些盟友分担了战争费用,也共享了未来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从而降低了这些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但是,说这些战争完全没有影响美国经济发展,是不正确的;美国的确因为伊拉克战争蒙受了更严重的财政赤字,美元承受的贬值压力不能不说与伊拉克战争有一定联系。驱使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是经济利益,美国认为战争之后的油价下跌完全可以弥补战争本身的花费,但这个论断是否正确要等到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判断。如果重建后的伊拉克政府并没有像美国希望的那样处理石油资源,或者石油生产恢复的过程很缓慢,或者中途产生其他的突发事件妨碍美国吸收伊拉克的廉价石油资源,伊拉克战争都将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如果伊拉克战争都将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那么对中国的战争就根本不可能打响。美国会为了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或其他政治问题而与不惜与中国交战,甚至是主动向中国开战吗?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下,这个可能性是很低的,在中国自身不打破和平发展格局的情况下,没有国家有能力、有意愿迫使中国脱离和平发展的轨道。
5、当今世界以军事为代表的“硬力量”越来越让位于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代表的“软力量”,滥用硬力量将导致失去软力量,善于使用软力量则可以避免硬力量带来的巨大破坏。美国在冷战后之所以呼风唤雨一时,与其说是因为它强大的硬力量,还不如说是因为它无人能匹敌的软力量。而日本、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则完全是出于软力量。中国究竟是要走发展硬力量的道路,还是要走以软力量为主的道路?我认为答案是后者。以中国的国民经济实力,要支撑一支强大的硬力量暂时是不可能的,也是得不偿失的,苏联的瓦解就是前车之鉴。中国不是要发展强大的硬力量去赢得与其他大国的战争,而是要发展强大的软力量来避免战争,把战争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的经济越发展,文化越进步,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越紧密,其他大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成本就越高。在硬力量方面,一支少而精悍的战略核武器部队已经足够确保中国不受任何全面战争的威胁;避免中小规模的常规战争,则主要依靠中国软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有人想用战争来中断我们的发展,我们就用更快速的发展来消灭他的战争威胁,这是当前最理智的选择。
当然,虽然有以上五条理由作为中国“和平崛起”的保证,中国的安全仍然受到以下几个不安定因素的制约,下面让我简短分析一下这些不安定因素:
1、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战争威胁,在台湾当局随时可能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随时可能介入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为台湾局势做好战斗的准备。但是真正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发展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使台湾经济对大陆经济产生不可替代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台湾的工商业者不愿意要战争,广大台湾人民也终将意识到台湾经济脱离大陆不可能有进一步发展,战争不会给台湾任何出路。目前连战、宋楚瑜等“泛蓝”代表人物对大陆的访问,也正是基于两岸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力图进一步在经贸上做文章。可以断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台湾与大陆“脱离联系”将越来越困难,最终变的不可能。
2、南海问题。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海的领土争端,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非常不安定的因素,但与台湾问题比起来,南海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至少重要次序要排在台湾之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前提;只有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之后,中国才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南海问题。“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是目前解决南海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至少在二三十年内,中国不可能以军事或军事威胁的手段解决南海问题。用南海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来换取中国经济发展的时间,是值得的。
3、中日关系问题。虽然中国与日本在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油气资源问题上存在严重冲突,但这些冲突离战争还非常遥远。中国和日本是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政冷经热”的局面维持了多年,“经热”决定了“政冷”不可能一味持续下去。中日之间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对两国都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