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破局–大国的博弈 第四章 两条战线

2008-09-08 23:50 战略·谋略 ⁄ 共 1518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两条战线:政治经济学

当今的争斗,不是完全的单纯的政治军事或经济的争斗,而是它们交织在一起综合力量的较量。没有政治,经济斗争不诡异、不绚烂;没有经济,政治军事斗争不宏大、不惨烈。

一、政治博弈

政治博弈表现为外交上的合纵连横,敌友间的勾心斗角,政治博弈的极端的表现就是军事上的惨烈搏杀。战争是破局的最佳手段,据我看,自建国以来,中国的破局有三,其中两次都是用战争的方式来完成的。

曾国藩:“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

破局一:抗美援朝

二战结束后,美苏形成了两极争霸的格局,1949年4月,美国建立北约,这个军事组织指向的就是苏联。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想抗衡美国,凭实力说,还是差了一截。5个多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拥有庞大领土与众多人口的中国会站在哪一边,直接牵动着美苏的神经。由于美国扶蒋反共,加上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刻板的认识,使美国失去了拉拢中国的机会;中苏由于历史的渊源,加上现实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1950年2月14日,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但这个条约是个防守型互保的条约,是不能让苏联利益最大化的。苏联要同美国争夺世界,可力量不够,苏联开始打中国的主意,要利用中国打击美国,为苏联争霸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要孤立中国,使中国短期内不具有反抗苏联的实力,苏联还需要考验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南斯拉夫”。

1949年,中国刚刚成立,举步维艰,百废待兴,急需确立国际地位,树立国家威望。当时的中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是传统的农业国,要变成具有初步工业基础的国家,这一切如何解决?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获得资金技术,就怕有一天保家卫国的武器都要向外国家购买,而一个大国仅靠购买武器,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吗?印度得到美苏的援助,建成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却在中国的打击下不堪一击,现在又能排到第几呢?仅靠购买武器,能在大国的博弈中成为胜者的,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为了将来有一天中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工业基础花多大代价都要建起来,可是环顾世界,谁能帮我们呢?当时最强者是美苏。中国必须要选择一个作为盟友,要是不选,难道要学瑞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立国?很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既然美国已不可能,中国必然要走向苏联。当然这也中了苏联的意。

国际环境。蒋介石在台湾仍有一定的力量,美国扶蒋,加紧对中国的封锁;西藏局势也不稳定;东北的战略要地还在苏联的手中;金日成又挑起了朝鲜南北战争,美国的插手使问题复杂化;辽东半岛岌岌可危。当年的中国的局势比现在凶险多了。

为了确立国际威望,让小国不敢招惹中国,让大国不能随意的支配中国,为获得资金技术,为一洗中华民族百年之耻,为国家能存在并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基础,为了让蒋介石死心,让美国寒心,让苏联放心。中国明知是火坑也是要往里跳的,抗美援朝在这种情况下,担负如此重要的使命,而惨烈的展开。

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金日成命令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切断了人民军后方补给线及北撤道路,重创了人民军。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渡鸭绿江进入朝鲜。1950年10月25日,第一次战役打响,“抗美援朝”正式开始。

经过五次战役,美国人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开始用敬畏的目光注视一个东方大国傲然地雄起。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于汶山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一个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百年不振的落后国家,在苏联提供的援助下,同一个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挟二战之威的最强大的帝国作战。如此悬殊的力量,战场上却打成平手的结果,必然会让战争中实力弱的一方蒙上无比惨烈的色彩。

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敌人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工业基地,甚至连建立、维持和运用普通海军所需要的原料也感缺乏。……他们只有轻武器,没有海军和空军,缺乏坦克,大炮及其它许多军需品。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中国军队开始进攻时,士兵只奉命向某一个方向一直向前推进。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六天。中国军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他们在基层三人小组中经常单独作战。他们在基层三人小组中经常单独作战。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有时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真的是气壮山河、可歌可泣!

我们看一个战例吧!1952年10月,范弗里特动用了美第七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二师、九师、加拿大步兵旅等部队共六万余人的庞大兵力,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而五圣山方向中国前后投入的兵力不过4万余人。一场恶战就此展开,这就是永载史册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一个在战力的排列中只能算二等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抵挡住了拥有武器优势的敌人的疯狂进攻。战斗无比惨烈,无数可爱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敌人把190余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倾泻在这3.8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在敌人组织无数次进攻之后,上甘岭还在我军手中,美军承认进攻失败。

其实,由于实力悬殊,所有的战斗都异常残酷,勇敢坚强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阻挡李奇微的火海战术;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不可战胜的困难。为伏击敌人那些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身着单衣冻死战死的将士,那些被敌人密集的炮火覆盖仍奋不顾身在血与火中顽强射击的勇士,那些缺乏必要的补给连一把炒面都吃不上依然战斗不息冲锋不止的英雄,用他们的鲜血与忠诚、顽强与坚韧、高尚与牺牲换得了战争的胜利,民族的尊严,破局的成功。

谁是最可爱的人?

就是他们!

也许美国军事史家约翰·托兰可以为该不该出兵朝鲜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式,“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打到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通过抗美援朝,中国完全实现了战前的战略目的。朝鲜半岛以北纬38°线为界,至今美国没能越线一步。中国掌握了朝鲜的主动权,御美国的势力于国门之外,树立了空前的国际威望。

1950年10月19日和1953年7月27日是值得中国人永远记得的日子,中国人一改“东亚病夫”的旧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傲然登上世界舞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抗美援朝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

抗美援朝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树立了民族自豪感,一洗崇洋媚外的歪风,积郁百年的怨气为之一吐。中国人找回了自信,许多漂泊海外的华人毅然回到中国的怀抱。建国后到50年代末近四千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回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等就是在朝鲜战争后回到祖国的。他们为中国的教育、科技、国防等诸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打消了苏联的疑虑,获得了苏联的认可,通过苏联的援助,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空军,苏联的资金技术专家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中国完备的工业基础就在那时建立了起来。这一切,不仅巩固了国家政权,而且还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抗美援朝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能同二战后的美国打仗,且打成平手的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是平庸的国家。

至今,周恩来通过尼赫鲁转告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话依然让人热血澎湃,“……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谁要是企图把中国近5万万人口排除在联合国之外,谁要是抹煞和破坏这四分之一人类的利益而妄图独断地解决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任何东方问题,那么,谁就一定碰得头破血流。”

抗美援朝,正如彭德怀总司令宣称的那样:“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的破局是随建国而出现的,坚冰一破,巨轮航行,虽有风波险阻,但谁也阻挡不了驶向更强大的明天。

破局二:中越战争

抗美援朝具有奠定基础的意味,后来的发展,有了依靠,有了回旋的余地,有了斗争的资本。中越战争无论从规模、影响,或其他诸多方面都无法和抗美援朝相比,但它在关键的时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修正了中国巨轮的航向。

随着美苏争霸的全面展开,苏联开始越来越多的干涉中国的事务,控制中国的野心日渐暴露。赫鲁晓夫的粗鲁无法让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且已站了起来的古国折服的。毛泽东开始对苏联无止境的要求有所保留,对指手画脚不再言听计从。赫鲁晓夫对中国日渐不满,终于中苏交恶。中苏交恶使中国失去了苏联这一强大的盟友,而苏联也失去了有无限潜力的东方盟友,这为苏联与美国争霸最终落败提供了一个原因。

苏联不满中国摆脱它的控制,加上争霸的需要,开始遏制中国,武装了印度。美国也看上了这一具有攻击中国极佳地利的国家,印度则披挂上马,当起了急先锋。

1962年,中国打败了印度,除了盛不可及的名声外,获得实际利益有限。1966年文革爆发,内乱开始。中国既要反美,又要防苏,中国左右为敌。“深挖洞,广积粮”,搞的轰轰烈烈,现在回看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当时不可思议的过度举动,虽有头脑发热的成分,也暴露了战略危机、安全无法保障的弱点。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又是一场激战,中苏关系冷到冰点,恨到沸点。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了《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而就在1969年,中苏进行了一场激战。中国需要在美苏互为对手中选择一个作为朋友,不然同时反对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且还是死对头国家,是极不明智的。中苏再度和好的可能性当时非常微小,苏联被争夺世界霸权的贪欲冲昏了头脑,而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和越南战争中变得冷静务实。中国需要行动证明自己的态度立场,或是合作,或是斗争。

为牵制中国,苏联于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这一在中国的援助下,赶走异族刚刚独立的国家,忘记了中国勒紧裤腰带也要帮助越南兄弟的种种好处,突然之间异常蛮横起来:越南侵略了中国的盟友柬埔寨;同时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

既然越南已不顾中国的恩惠,以怨报德,中国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国。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期望通过打击越南,对内可以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美国与中国已缓和了关系,因越战失败和间接打击苏联的原因,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越南。打击越南,可以粉碎苏联对中国的束缚,让苏联彻底的死心,并示好于美国,获得美国的信任;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奠定基础;同时检测中国的军队的战斗力,找到差距,进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因为当时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滑坡。

当时越南对战争的理解太过理想化,认为这一战应该轻易获胜,何况还有苏联支持呢,何况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呢?但大国的战争能力与潜力岂是小国可以管窥蠡测的。1979年2月17日,中国解放军动用20多万人的兵力,在一千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进攻,用27天的时间,打了一场中等规模有限度的战争,就彻底地击溃了越南。用邓小平的话说:“越南说他是世界第三军事大国,我们除了要打破它这个神话以外,没有其它目的。我们也不要他们的领土。我们还要使他们懂得,他们不能任何时候都为所欲为。”

通过战争中国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正如西方媒体在评论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军队曾尝试发动联合兵种进攻,但均未成功。高级参谋人员年龄老化,不愿放弃传统的防御战,虽然个人骁勇善战,但对进行一场现代战争毫无准备。中国军队从未真正建立起进攻的理论,虽然能够实现有限的目标,但在重武器装备和用兵理论方面同越南人相比大为逊色。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中越边境打打停停,中国各大军区轮流派兵参战,中越边境成了练兵场。现实的残酷,实战的较量,让中国军事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后,邓小平宣布裁撤100万军队,进行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获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那场战争是中国走向新时代的开始,教训了狂妄自大的越南人,让越南人重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安稳了几十年。看看现在越南又在南海闹事,可见当初的打击是何等的正确,要不然,越南还不翻天了。通过打击越南,为中国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间接打击了苏联,划清了界限,和美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79年以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同日本和东盟也加强了往来。中国借助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一面自力更生,一面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中国巨轮加满了油又修正了航向,动力更加强劲。

两次破局都是通过战争进行的,为中国赢得了相对有利的战略态势和相当长的和平环境。当时间走到2006年的时候,世界局势稳中有变,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出现了战略性的拐点,中国抓住时机,大胆破局,朝鲜核爆就在众人的肯定或否定中隆重登场。

破局三:朝鲜核爆

朝鲜在2006年10月9日进行了核试验,消息传出,天下哗然。朝鲜的核试验选择在美国将两大航母派往伊朗,台湾政局极度混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并于8日访问中国之时出现,绝非偶然。

关于朝鲜核爆,对中国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究竟是短期利益大,还是长期利益大?

我们先不回答这些问题,放开视野,从世界的局势来看,造成中国困局的是哪国?是美国;能控制世界诸国的世界霸主是哪国?也是美国;谁最不希望这个世界上小国都有核武器?还是美国。

我们再看看核不扩散条约。1967年8月24日,美国与苏联联名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核准了该条约草案。1992年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承诺任何条件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可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压制俄罗斯,让印度有了核武器,于是巴基斯坦在某国的帮助下,也很快的研制成功,这都是1998年的事。美国为进军中东,发挥以色列平衡木的作用,让以色列也拥有了核武器。

叫嚷核不扩散最凶的就是美国,但首先破坏和不扩散条约的还是美国。可见,核扩散与核不扩散是有条件的,符合美国利益的就可以扩散,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就不可以扩散。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朝鲜核爆基于以下的国际环境:

1、美国打下了伊拉克,并慢慢消化,中东的桥头堡已建立,进一步要制服伊朗,控制中东,占领世界制高点。两艘航母齐集海湾,伊朗局势危矣。而中东又是中俄欧实力不足的地方,鞭长莫及,无力抗衡。以伊朗之力,显然非美国的对手,伊朗的困局无法破解。伊朗的困局就是中国的困局。

美国不是说伊朗、朝鲜是“邪恶”的国家吗,那就让“邪恶”的国家“邪恶”一次吧!现在东方“邪恶”的国家核爆了,美国又能怎样呢?打,有中国撑腰,有50多年前的教训;不打,伊朗会不会跟着学呢?美国好生为难啊!最终我们看到朝鲜核危机还是通过谈判来解决,这就是中国的勇气和智慧,这是中国50多年前打出来的威风。任何不经中国同意,而改变朝鲜局势的做法,都将受到中国的重创。

有了这个范例,伊朗心里有数了,只要在关键的时候能核爆,危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通过朝鲜核爆,缓解了伊朗的压力,增加了美国攻打伊朗的风险。中俄获得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也为中俄进入中东提供了可能。

2、进一步打压日本。日本不断的加强海上力量,急冲冲的把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急于正常化的国家,却又不能面对历史问题。历史都不能正视,还妄图掩盖,历史的责任都不能承担,还期望在现实的利益中承担什么责任吗?由此可以判断,无论日本的经济多么强大,都不可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日本对中国不友善的态度,含有敌意的行动,决定未来在台海冲突中或在美国的放纵下,在东海有可能与中国一战。不论胜负,中国都很难获利,因为有美国这个渔翁。当然日本损失肯定更大,有可能成为一片焦土。但就算日本岛国成为焦土,中国也会损失惨重,最起码,经济会受到重创。那不是便宜了美俄了吗?

中国不想打日本,至少在现阶段没有想过。但是又不能不让日本知道中国的决心,朝鲜核爆既可以起到间接的恫吓日本的作用,又留下了足够大的战略回旋余地。朝鲜有了核弹,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他承受一点国际压力也心甘情愿。朝鲜对日本,没有中国这么多的顾虑,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日本能选择与朝鲜同归于尽吗?不能,既不能,朝鲜就可以在不等价的经济力量中获得军事上的等价。

朝鲜核爆后,日本国内一片混乱,惊怒交集,但又无可奈何。政府心里清楚,朝鲜核爆不是浇在火上的滚油,而是泼在日本头上的冷水。当年被日本侵略的国家都有核武器了,日本却没有。这难受的滋味非个中人难以体会,但是难受又能怎样,还要接受这冰冷的事实,在利益的权衡与未来的战略选择中,想必能让日本顾虑更多,同时又清醒不少。

3、韩国想统一朝鲜半岛,朝鲜一核爆,统一必将更加艰难。分裂的朝鲜半岛符合美国的利益,可以为美国以后介入朝鲜提供机会和借口,但在目前的态势下,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4、朝鲜核爆让台湾看到大陆并不是只会说的,关键的时刻能动真家伙。假如有一天台湾真的选择独立,走上不归路,中华民族必须进行统一战争之时,若有援台黑手,中国必下狠心除之。

有没有负面的影响呢?

顾虑一:如果说朝鲜核爆有负面影响的话,那就是有一天,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减弱,朝鲜翻脸。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在中国是朝鲜最后的依靠,朝日世仇,朝美大恨,朝鲜半岛不统一的情况下,朝鲜怎么能丢掉中国的支持呢?如果说朝鲜真的发难,排头倒霉的还是美国、日本。有中国的靠山,朝鲜大可以撒泼耍赖的要挟,美日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或消极的买单。

顾虑二:日本会不会拥有核武器?世界唯一遭受核武器打击的国家就是日本,而施放核武器的就是现在控制日本的美国,美国能让日本拥有核武器吗?美国连日本入常都不支持,能让日本掌握这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吗?如果日本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又拥有核武器,以日本的全球第二的经济力量,以日本忍辱负重的民族性格,以日本军国主义的传统特点,美国能放心吗。美国不会让跟随他的小弟,成长为平起平坐的哥们。

顾虑三:朝鲜乃至将来的很多小国都有了核武器,大国的战略该如何走向?从长远来看,随科技的发展,大国间的博弈表现在争夺小国上的不计成本。任何一个专制国家或有雄心的国家,最终都能拥有核武器,这是发展的规律,也不是大国想阻止就能阻止了的。对于大国来说,虽然不好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但是必须要认清这个趋势,要适应在小国有核的条件下,展开更为精彩、更为灵动、更具实效的博弈。

朝鲜核爆前,东亚一片混乱,核爆一声响,惊的人头昏脑胀,批评的、谴责的、干涉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各种行动令人目不暇给。表面看来,似乎更乱了,但骨子里是安静了,各国在朝鲜核爆的前提下,找准自己的位置,去获取最大的利益。

中国第一次破局用了三年的时间,代价巨大,但奠定了立国之本;第二次破局用了二十七天的时间,判明了形势,夯实了发展之基;第三次破局只是一个瞬间,一声巨响,犹如晴天霹雳,敲响了进军之鼓。

世事如棋,局局常新。破局只是一瞬,核爆只是一子,一子岂能致胜于天下?所以破了别人的局,还要布好自己的局,这就需要中国的战略家、实干家们一子接一子的下,慢慢的布,既急不得,又慢不得。最终才能取得全胜,下成一盘中国和平崛起之局,中华民族复兴之局。

二、经济暗战

当中国的经济逐渐壮大,日益融入世界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对中国来说相当陌生的防不胜防的危险悄然而至。

1、经济困境

先看中国内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由于本人对经济的认识相对粗浅,加上对学术的敬畏,我不能也不敢对经济领域的问题作更具体更深入的分析,只好引用了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后面宏观上的理解我啰嗦几句。

郎咸平认为产生股市楼市泡沫“最有冲击力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整个国家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因此我们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虚拟资金打入股市打入楼市。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第一笔资金——虚拟资金。第二笔资金就是在目前大面积腐败之下的腐败款大量进入楼市和股市,第三笔资金就是各位熟知的国际热钱,第四个资金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储蓄款。目前所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所针对的资金基本上是第三项和第四项。”而没有针对第一、第二项,调控力道不足。

他认为“从90年代中期之后我们各地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造成一个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现象。”“中国经济是同时过热同时过冷,哪些部门过热呢?那就是我们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之下,他投资建设的有关部门是过热的,比如钢铁、水泥、房地产是过热的。什么部门是过冷的呢?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现象可以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现象,甚至可能只有在中国才可能出现,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十几年来我们的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大力推动地方建设的结果。”

他认为,在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之下,会产生两个必然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失效,第二个结果一定产生通货膨胀。为什么宏观调控会失效,过热的部门为什么过热,他不是经济性的原因,而是政治性的原因,它是推动GDP为纲的心态导致过热部门过热。那么宏观调控是什么目的?是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过热,但是过热是政治原因,你用经济手段来调控就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举个例子,当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为0.25%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会因为提高利率而不搞建设吗?那照搞,不会停的,照样开膛破肚修桥铺路不会停的,为什么?为了提高GDP!提高利率的结果是他照样向银行借钱不会停的”“第二是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

朗咸平认为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继续恶化,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而此时外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正好趁机收购掠夺。继制造业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为外资所席卷。“我们像建行等那么多银行上市,大家知道不知道帮他们做顾问都是哪些公司吗?摩根、美林、高盛。这些公司也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你们知道吗?我们要搞银行改革竟然要请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来当我们的顾问,你说你是傻呢还是怎么回事呢!他给你做顾问的目的是图利于你呢还是图利于美国中央银行呢?”“为什么美国要逼迫我们银行上市,因上市才是美国最快收购我国银行的捷径。”“只要你建设银行上市,美国的银行买了你20%的股份,你所有分行赚的钱他就拿走20%。同时,银行经营在中国是垄断经营,垄断经营都要牌照费的,建行为什么不交牌照费呢?因为他是国有银行不需要交牌照费。你上市之后卖给花旗银行,你为什么不收牌照费呢?他忘了,他根本不知道要收牌照费!所以外资银行包括美国银行等等,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以不交牌照费的方式大量购买建设银行的股票,你只要买到20%所有分行的利润你都要分20%。看一下最新结果。这次因为美国次级债缘故损失了不少金钱,他们的首席执行官本周很骄傲的说了一句话:我们在次级债的损失远远的小于我们在建设银行的投资。他们在建行赚了多少钱呢?赚了1300亿!”

以上是郎咸平对中国经济的一些看法。在我看来,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赵晓说,“美国大多数地方的别墅每平米不超过1万元人民币,大部分普通住宅每平米不到8000人民币,纽约的公寓平均每平米1万8千元人民币。美国家庭3年的年收入可以购买一套住房。”反观我们,房价是不是已经高的离谱了。

200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

为什么居民消费率会这么低呢,为什么内需不旺呢?有专家责怪老百姓不去消费了。但消费是要钱的,本来钱就不多,还要上学,还要治病,再被房地产一掠夺,那么多的人都成了房奴,还怎么去消费,拿什么去消费。老百姓没钱,内需怎么能旺呢?

开发商哄抬房价,造成了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高房价卷走了普通老百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财富,甚至卷走了现在这一代人的未来。高房价滋生腐败,增加金融风险,造成泡沫经济,引起通货膨胀,已成社会公害。老百姓的财富都集中在房产上,无力进行其它投资,也不可能进行长远的规划,必将阻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人们无法自救,后果不堪设想。

控制房价,稳定物价,扩大内需,藏富于民。如此,中国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将来出现危机时,从容面对,渡过难关。

2、货币较量

(1)、美元是怎样成为武器的

美元是美国的官方货币。货币是一种商品,而它不同于其它商品就在于它是社会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商品。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二战中,各国饱受战火蹂躏,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大财,1945年美国GDP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家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达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

1944年7月,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美英的组织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村一家旅馆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规定:由美元来充当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保证“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政府可以按1盎司黄金相当于35美元的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等于规定了美元的黄金含量;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通过一个固定的比价与美元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这一固定比价;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正负1%的范围内波动;如突破这一界限,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美国成功地废除了金本位的货币体系,改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这实际上就是“美元金本位制”。

“美元金本位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因为这是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一旦发行这纸币的国家或机构不遵守信用,那是很可怕的。由于这有巨额到天文数字财富的诱惑,有大国扩张的金融黑手,有人性的贪婪,这种信用本位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美国就是一个现世教材。基于这种信用本位,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借钱,其偿还却可以不负责任,只要让印钞厂加印美元即可。造成的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外债负担,又能刺激出口。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要减少财政开支。但美国却不必这样做,美国可以通过多印一点再多印一点美元来减少赤字,弥补逆差,维持本国国民经济的平衡。借助美元是国际货币,其他国家不得不接受的强制规定,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

到这个时候,美元被美国的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天才的智慧炼成武器了。

(2)、洗劫天下财富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金本位制”,以此掠夺世界各国的财富。越战时,庞大的军费开支,让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和财政赤字双赤字,美国的印钞厂开足马力印美元。法国总统戴高乐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是“不流眼泪的赤字”。但资本主义世界还不能拒绝美元,欧洲硬着头皮为美元买单。

美国每年从世界各国攫取了数千亿美元的财富,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教授将此种现象形象的称为“穷国给富国输血”。现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正通过美元在经济上贴补美国这个当今最富、最强的超级大国。

由于美国的贪婪,不负责任的大量滥发,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从60年代到70年代,爆发的美元危机就达11次之多。为了解决当时的国内的经济危机,越战以后,尼克松总统不负责任的两次大规模地贬值美元,由于美元贬值,当时拥有大量美元作为外汇贮备的国家损失惨重。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金本位制”实际上变成了“美元本位制”。随着尼克松“确立公正汇率的时刻已经来临,以确保主要大国之公平竞争。美国参与国际竞争,一只手却被束缚住,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世界金融进入了浮动汇率主导的时代。美国以汇率为武器,攻城掠地,无坚不摧。

第一个牺牲品就是日本。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企业, 连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都被日本人买下了,好像美国已经在经济上就要败给日本了。但是丧失主权的国家,永远都不可能在经济上取得最后的胜利。1985年,日本的噩梦在美国的策划下悄然来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规定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有居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强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是没有政治与军事上的独立,又怎能挺起腰杆,日本被迫签订了《广场协议》。

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在协议签订前是1美元兑240日元,1988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日本企业家白高兴了,买来的洛克菲勒广场又被迫卖出,通用汽车在一卖一买中,大获其利。日本的企业大规模的亏本,退出美国,日本经济遭受重创。美元暂时性的贬值,让日本出现了“失去的十年”。这场美日之间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全胜而告终!

掠夺完日本,美国又看上了东南亚。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如期爆发。只是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了,东南亚这些新兴的小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庞大的金融资本可以直接撞开这些小国脆弱的大门。东南亚货币先升后跌,通过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抢走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一半以上的财富。

香港由于采取干预市场的政策,加上有大陆的坚强后盾,保住了发展成果。曾荫权后来说:“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 我坐在床头哭了, 不是为我自己, 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 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从日本到东南亚,下一个是谁?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美国现在开始压迫人民币升值了!

(3)、人民币汇率管制,最后一道防火墙

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者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称为外汇汇率,简称汇率制度。它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西方各国普遍采用的是浮动汇率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汇率由市场外汇供求关系决定。国家留存一定的外汇储备,作为“干预货币”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从而稳定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

中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些经济学家信口开河的“越开放越安全”迷惑了多少人啊!真的越开放越安全吗?正如老虎与羊共同生活在草原上,老虎说:为了来往的方便,我们都开放吧,把家里的防盗门都拆了吧!羊会同意吗?没有防盗门的老虎家,羊敢去吗?没有防盗门的羊家,老虎不会来吗?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实行了14年之久的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泰国国家银行发表声明说:泰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以反映经济的基本情况,这将有利于泰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灾难的开始,当天泰铢汇率狂跌20%。危机迅速的波及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受影响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其余的国家或地区货币贬值也在30%~50%;股市暴跌,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财富蒸发;企业及银行纷纷破产倒闭,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普遍出现负增长。不知道倡导“越开放越安全”的人安的是什么心。中国为什么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中国实力强,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因为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才抵御了国际资本的冲击。等有一天,羊也强壮,进化成巨兽了,我们的开放就安全了。

究竟浮动汇率好,还是固定汇率好,无数经济学家众说纷纭。我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再好的理论都是白搭。美国希望中国采取浮动汇率,希望把中国纳入到国际外汇市场的轨道上来,完全市场化。如果让人民币汇率完全随市场波动,在金融大鳄的虎视眈眈下,人民币汇率能保证稳定吗?在不怀好意的人为操纵下,人民币汇率经常的大范围的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的波动,将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还能走向世界吗?

中国目前是实行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这很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任何有关废除有管制的做法,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如果现在就取消外汇管制政策,完全市场化,将使大量资本外逃,将导致惨烈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将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的优质资产就会被外国的资本席卷一空,中国就成了真正的“下一个”。

(4)、人民币升值的争论

人民币升值论最早是2005年由日本政府提出来的。此后,美国财长斯诺也希望人民币能够升值,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争夺国际资本。同时,也想通过人民币升值,降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缩减中美贸易逆差,并借机掠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从美元对欧元的贬值来看,人民币汇率确有被低估的可能。适度升值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币升值,直接获益的是进口,至于本国人民获益,那是微乎其微的,尽管有,早已被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抵消了。

人民币升值的坏处: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出现,引发国际投机资金的大量涌入,这些钱可是烫手的山芋,不接不行。央行为了维持汇市稳定,必定要抛出大量人民币买入,从而加剧了经济过热现象。这些投机资金将来是要获利套现的,人民币升值越快,投机资金进入中国的规模就越大,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也就越大,资金出逃的现象将来也就更加严重。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商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降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打击出口。另外人民币升值还有可能导致通货紧缩,带来经济的衰退。欧元之父蒙代尔说:如果人民币升值20%至25%,将造成中国经济衰退,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大幅放缓,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更严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间表推迟,失业率增加,农村地区出现通缩,更会影响东南亚国家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该不该升?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中国刻舟求剑的故事。求剑的人傻,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舟行剑不走的实际情况,犯了胶柱鼓瑟的错误。人民币会不会升值呢?从长远来看由于美元滥发,其贬值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而人民币将是一个长期升值的过程。

2000年10月26日,1欧元只能兑换0.823美元。2007年12月20日,1欧元可兑换1.4345美元。这七年来,美元兑欧元贬值的幅度越来越大。美元走势上虽时有反弹,但是不能改变美元贬值走低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得的速度越快,美元贬值的速度也就越快,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直接影响世界,能影响到世界了,人民币也就是武器了,尽管它只是一把并不锋利的刀,也比赤手空拳强很多。当然人民币快速升值绝对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升值也好,不升值也好,还是升中有降也好,都应该在中国政府的控制内进行,如果由市场来决定,那中国的经济就堪忧了。人民币既然是武器,就具备攻击性。为什么人民币只能升,而不能降呢?如果符合中国利益又能平衡世界,那中国就可以在探索中找到利益最大化的“黄金分割点”。人民币将是一个长期升值的过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升的弊大于利,快升的弊更大,但不升又难于操作,所以只能升。在升的速度,范围、方式上下点功夫,应该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

由于美元泛滥,币值必然下跌。如果暴涨暴跌,就会给美国金融寡头提供机会,制造金融危机掠夺财富。如果美元缓慢的下跌,总有一天,美元的信用将丧失,世界货币的地位将不保。可见,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也是冒一定风险的。人民币升值,这是一柄双刃剑,能伤人,也能伤己,美国也玩得提心吊胆。

中国人长于政治谋略,短于经济较量。2004年11月,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损失5.5亿美元,2007年12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购买美国黑石集团原始股损失已达7亿多美元。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还是新手,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对于一个陌生领域的战争,中国能在这场旷日持久不见硝烟的战争中获胜吗?中国能应运而生一批有爱国之心、护国之能的经济奇才吗?对于这一问题,我是深深忧虑的。但愿天佑中华,让中国这艘巨轮能顺利的避开这不知藏在何处的暗礁,继续远航!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