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研究生三年之小结

2007-06-01 09:48 学术科研 ⁄ 共 154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按照我们中国的习俗,凡事结束之后,总有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研究生毕业答辩结束至今也有半个月之久,总是想写一些东西留作纪念,对这三年的科研生活作一个评价和总结,然由于心虚的缘故,不想留下一些文字赫然的提醒自己比较失败的科研经历,看到其他虫子们的心得总结以及考虑到今后更难走的三年博士生活,决定鼓足勇气整理自己三年实验室生活的教训,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

本科时候对科研生活可以说是完全陌生,也没有机会聆听师兄师姐们的经验教训。懵懂的进入研究生阶段,选择导师的时候还算幸运,一面之后就定了下来,现在回想能那么顺利是占了自己考研成绩不错的便宜。而后的三年可以发现,科研做的好坏和其基本没有联系,反而更加印证了“高分低能”一说,想想自己可真是罪过。老板是刚归国的博士后,拥有很好的科研背景以及发表了很多高档次的文章。自己和其它三位同学就成了所谓的“开山弟子”。

初进实验室,一切都是陌生的,觉得适应是那么的困难以及由此衍生的彷徨无助,在思考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是不是真正的适合做科研,曾经一段时间退学的念头非常的强烈,因为没有回头的路,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此时才明白,假若当初能多一分自信,一分从容,不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情绪挣扎上,一开始就能够虚心受教,允许自己犯错误,不把问题复杂化,会节省不少时间,更不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所以心态很重要,不管是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还是在以后课题出现问题,都要相信问题会得到解决,要把时间放在解决问题上面,而不是虚耗在感叹痛苦上面。

接着是科研生活的具体内容,每一位老板带研究生的方式多多少少会受到自己作学生时自己老板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初进实验室的最初任务是重复老板博士论文的合成路线,老板的用意在于培养我们实验操作的能力,有机化学的基本操作:过柱子,无水无氧等操作,同时也是为以后的课题累积一些原料(当初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初进实验室,自己所有在意的都是操作,很少有思考到课题是什么,应该去看一些什么类型的文献,以及怎样系统而全面的检索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这方面的锻炼都是非常的缺乏。对于文献重要性的忽略,使得自己后来的实验进行的非常费尽,耽误了很多时间。比如在做一个化合物,不能全面的检索其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只是抓住一点就充忙去试反应,结果发现错误百出,再回头重新检索文献的时候,才发现文献都早已有报道,真是追悔莫及。还有一点就是在合成化合物的时候,会检索到很多的文献,这就需要对所有的文献进行筛选,首先是要选择可信度高的杂志上面的文献,然后再是对所用的试剂以及所报的收率进行筛选,有的时候重复不出来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没有选择的抓一个方法就去试,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很多方法都不适合,从而浪费时间物力人力。对于和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就需要精读,一遍两遍有时候不一定能全部理解透彻,还有文献中的细节也不能忽略。总之对于文献是要尽可能的多读,精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献是科研的血液。

还有就是实验室相互帮助是很好的风气,但是不能养成依赖性,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要以自己为本,老板和其他同学都只能辅助的帮助你,真正渡过去还是需要自己,这样三年的训练毕业时才可能独当一面。

最后是毕业论文的一些教训,首先不能轻视之,虽然数据是客观的,但是论文的整体结构,具体的逻辑语言都是需要严格推敲的。不管个人风格如何,毕业论文毕竟是科技文章,要客观,不能太口语化。还有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完之后一定要多读几遍,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真的很有见地。

虽然三年过的比较辛苦,虽然到最后也没有文章发表,但是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自己感觉收获还是很大,觉得很值。希望自己的文字对大家有些许帮助,祝愿大家科研顺利!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